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康傑中學繼塵漢服社
- 組織宗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 地點:運城市空港新區康傑北路
漢服簡介,建社背景,社團簡介,成立時間,學習方向,活動形式,主要結構,職能介紹,社團宣言,社會意義,
漢服簡介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康傑中學
與漢人一詞類似,漢服中的“漢”字的詞義外延亦存在著由漢朝擴大為整個民族指稱的過程。如《馬王堆三號墓遣冊》關於“漢服”最早的記載:“簡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漢服’”[1]中的“漢服”是指漢朝的服飾禮儀制度,即《周禮》《儀禮》《禮記》里的冠服體系[2];而成書於唐朝的《蠻書》的記載:“初襲漢服,後稍參諸戎風俗,迄今但朝霞纏頭,其餘無異”中的“漢服”指的則是漢人的服飾禮儀制度[3]。
漢服“始於黃帝,備於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於周朝,並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因此後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於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聖的。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鑑漢服特徵。
建社背景
西元1645年8月29日(清順治二年七月初九),清政府頒布剃髮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使延續了三千多年的漢服幾近消失。在西元1912年歲次壬子清朝滅亡之後,漢族男子改穿西裝、中山裝,漢族女子則習慣穿旗袍。
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大幅提高,國際地位大幅提升。中華文化重又得到世界的關注與重視。一部分國人大國意識覺醒的背景下,以知識分子、青少年族群為主體,以漢服回歸為出發點,以復興華夏文化為終極目標的一場文化復興運動。漢服從沉睡中驚醒,各地漢服組織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建立,以復興中華五千年文明,揚我華夏華裳,而漢服運動也隨之展開。
社團簡介
成立時間
2014年
學習方向
漢服形制,漢服製作,漢文化手工,漢文化禮儀,漢文化習俗等。
活動形式
講座(包含漢服講座,禮儀講座,手工講座),傳統節日大型活動(如端午、中秋、元宵、七夕等),酌情還會有:女子笄禮(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舉辦的成冠禮),雅集(聊天打哈)等等。
主要結構
行政部:活動部,外聯部,宣傳部,人事部,財務部。
興趣組:漢服組,禮儀組,其他組。
職能介紹
(1)活動部:組織策劃社團內各項活動,與興趣組密切聯繫。
(2)財務部:主管社內資金和漢服流動。統籌規劃活動資金。
(3)人事部:負責招新,抓好社員學習工作,對社員進行定期審核。
(4)宣傳部:負責社團宣傳和漢服文化宣傳。主要分網路宣傳及校內專欄宣傳。
(5)外聯部:拉廣告贊助,與其他社團聯絡溝通。
各興趣組下設組長一名和副組長一名,副組長協助組長組織組內學習活動。各興趣組職責如下:
(1)漢服組:負責本興趣組組員學習漢服的相關知識。
(2)禮儀組:負責本興趣組組員學習禮儀的相關知識。
(3)其他組:聽取社員的學習內容的建議,組織各種有關漢文化的學習活動。如漢服剪裁,手工製作等。
另設辦公室,負責記錄社內活動歷史。
社團宣言
漢服漢文化博大精深,本社致力於宣傳漢服 漢文化,培養各位對漢文化的熱愛以及對漢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
漢服社不是一個死板頑固的社團,社員也都是萌萌噠悶騷學長學姐還有活潑傲嬌的同齡姑娘小伙,在這裡一定會找到你一生的小夥伴。
漢服復興運動所復興的並不只是漢服,更多的是復興漢文化。漢文化“始於衣冠,達於博遠”,其內涵之豐富,單單復興漢服只是本末倒置了。漢服復興運動,不是復古,首先,漢服是屬於現代的服飾;其次,復興的是漢民族文化和漢民族精神,漢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一脈單傳,說是復古,真是大大的不妥。
最後還是強調一下,社團創立的意義不僅僅只是漢服,而是漢文化,我們的目標是以漢服為載體,弘揚漢民族文化,希望大家這點能夠清楚。
社會意義
- 漢服文化對人們了解本民族傳統,加深民族感情具有很大的幫助.
- 漢服文化對弘揚傳統文化具有特殊的意義.
- 漢服文化可以增強人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和愛國心.
- 漢服文化對現階段祖國的道德文明建設有著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