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裝

中山裝

中山裝(Chinese tunic suit)是近現代中國革命先驅者孫中山先生,在廣泛吸收歐美服飾的基礎上,綜合了日式學生服裝(詰襟服)與中式服裝的特點,設計出的一種直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並被世人稱為中山裝。中山裝一度成為當時中國男子最喜歡的標準服裝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山裝
  • 外文名:Chinese tunic suit
  • 別稱:毛裝、人民裝、人民服
  • 特點:中國現代服裝中的一個大類品種
起源發展,製作工藝,款式,做工,面料,色彩,注意事項,文化特徵,歷史價值,社會影響,爭議,

起源發展

中山裝的起源眾說紛紜,至今尚無定案。最主要的說法有兩個版本。一為滬版。是說孫中山在日本活動期間委託華僑張方誠設計了中山裝的草圖,返上海後於1916年命榮昌祥裁縫王才運依圖生產。這一說法是有支撐的。《申報》1927年4月20日第17版有一則軟廣告《中山裝之盛銷》:“南京路新世界對面榮昌祥,為製造中山裝之首創家,手工既能講究,式樣又極準確,現應潮流之趨勢,欲求普及起見……”。滬版的另一支流則說,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時,有一次,他將一套已經穿過的日本陸軍服拿到亨利服裝店請裁縫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後仍有點像英國軍制服。但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裝”,更非“西裝”,店員便為之起名為中山裝。當時的中山裝背面有縫,後背中腰有帶,前門襟釘9個紐扣,上下口袋都有“胖襉”。由於孫中山在海內外聲望很高,這種服式便不脛而起,迅速流傳全國。
另一說為粵版。1923年,孫中山在廣州任中國革命政府大元帥時,感到西裝不但式樣繁瑣,穿著不便,又不大適應當時中國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實用要求;而中國原來的服裝(對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長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現當時中國人民奮發向上的時代精神,在實用上也有類似西裝的缺點。於是主張以當時在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為基樣,在企領上加一條反領,以代替西裝襯衣的硬領。這樣一來,一件上衣便兼有西裝上衣、襯衣和硬領的作用;又將“企領文裝”上衣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下面的兩個明袋還裁製成可以隨著放進物品多少而漲縮的“琴袋”式樣。孫中山先生說,他這樣改革衣袋,為的是要讓衣袋放得進書本、筆記本等學習和工作的必需品,衣袋上再加上軟蓋,袋內的物品就不易丟失。最終請裁縫黃隆生幫助一同規劃和負責縫製,順利地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這一說法大體可信,細節未必可信。孫氏廣東人,廣東人向來視南洋為第二故鄉(陳嘉庚在其回憶錄里亦有如是表示),南洋企領文裝與廣東便服十分近似,因此產生一種廣東版的中山裝自然比較靠譜。《北洋畫報》1929年5月14日第318期有一篇妙觀的《中山裝之起源》談到:“昨晤自南來某要人,為述民黨制服之起源,始恍然於所謂代表三民五權等說,均屬牽強誤會。某之言曰:‘昔先總理在粵就大元帥職後,一日,擬檢閱軍隊,欲服元帥裝,則嫌其過於隆重不適於時,西服亦無當意者,正檢閱行筐中,得舊日在大不列顛時所御獵服,頗覺其適宜,於是服之出,其後百官乃仿而制之,稱之曰中山裝,至今式樣已略有變更,非復先總理初時所服者矣。’云云。某君隨侍中山多年,其說當不虛也。”
學生裝學生裝
其實,更為靠譜的,應當是中山裝源於學生裝。初期的學生裝多仿效日本學生裝,而日本學生裝用的是日本海軍裝,日本海軍裝是學的歐洲軍裝。孫中山在日本多年,喜歡穿日本學生裝。故1926年11月,《良友》畫報出《孫中山先生紀念特刊》時,刊登的孫中山照片的介紹就徑說:“先生喜服學生裝,今人鹹稱為中山裝。”《申報》1926年5月5日第21版訊息《三友實業社職員改裝》:“其服制分甲乙二種,甲為中山裝,即學生裝,乙為世界裝。”甚至在一些重大時政新聞中,也作如是觀。《申報》1928年7月19日第8版《蔣昨續在北大講演》:“今日九時半,蔣學生裝到北大對各界講演,聽眾千餘,首講打倒軍閥……”作為孫中山的繼承人,蔣介石穿的當然是最正宗的中山裝,可是報章也直書其為學生裝。
此外,也有人指出中山裝的主要參考來自中國。源出中國說再分廣東便服說及寧波服便服說。兩者均認為孫中山從中國地方便服為基礎,加入西裝的硬領及多袋等特色而成。《中華文化習俗辭典》折衷南洋華僑說及中國說如下:“孫中山參照中國原有的衣褲特點,吸收南洋華僑的企領文裝和西裝樣式,本著適於衞生,便於動作,易於經濟,壯於觀瞻的原則,親自主持設計,由黃隆生裁製出的一種服裝式樣。”
左, 日本高校中山裝左, 日本高校中山裝

製作工藝

款式

中山裝的最初款式:上衣為敞開式立領、前門襟、5粒明扣,3或4個暗袋。1922年中山裝改為立翻領、7粒扣,下口袋為老虎袋。又改款式:上衣為立翻領,有風紀扣;衣身三開片,前門襟,5粒明扣;4個貼袋,胸部兩邊一邊一個腹部兩邊一邊一個,各有袋蓋及1粒明扣,上面2個袋蓋成倒山形,上為平貼袋,下為老虎袋(邊緣懸出1.5~2厘米),左右對稱;左上袋蓋靠右線跡處留有約3cm的插筆口。高檔中山裝,在袖口部位有3粒飾扣。

做工

中山裝做工比較講究,領角要做成窩勢,後過肩不應湧起,袖子同西裝袖一樣要求前圓後登,前胸處要有胖勢,四個口袋要做得平服,絲縷要直。在工藝上可分精做和簡做兩種,前者有夾里和襯墊,一般用作禮服和褲子配套穿用,後者不加襯料,適合於日常作便服穿用。
《中國歷史》(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面料

對於面料的選用也有些不同,作為禮服用的中山裝面料宜選用純毛華達呢、駝絲錦麥爾登海軍呢等。這些面料的特點是質地厚實,手感豐滿,呢面平滑,光澤柔和,與中山裝的款式風格相得益彰,使服裝更顯得沉穩莊重,而作為便服用的面料,可選擇相對較靈活,可用棉布卡其華達呢、化纖織物以及混紡毛織物。

色彩

中山裝的色彩很豐富,除常見的藍色、灰色外,還有駝色、黑色、白色、灰綠色、米黃色等。一般來說,南方地區偏愛淺色,而北方地區則偏愛深色。在不同場合穿用,對其顏色的選擇也不一樣,作禮服用的中山裝色彩要莊重、沉著,而作便服用時色彩可以鮮明活潑些。
中山裝中山裝

注意事項

中山裝的優點很多,主要是造型均衡對稱,外形美觀大方,穿著高雅穩重、活動方便、保暖護身,既可作禮服,又可作便裝。其缺點是領口緊、卡脖子等。中山裝可以凸顯男人沉著老練、穩健大方的風格,增添一份儒雅之氣。改良後的中山裝色彩很豐富,除常見的黑色、白色和灰色外,還有駝色、白色和藍色等。在不同場合穿用,顏色的選擇也不一樣,作禮服用的中山裝色彩要莊重,而作便服用時色彩可以鮮明活潑一些。如果不是特別正式的場合,可以隨意一些,中山裝可以搭配亮色的襯衫,襯衫領可外露一些白色,但不宜露得太多。在穿著時,要注意由中山裝所傳遞出的意蘊與其人生態度相吻合,要把風紀扣彌合,有人圖一時的舒適而敞開領扣,這樣會使自己在眾人眼裡顯得不倫不類,有失風雅和嚴肅。
民國時代的中山裝民國時代的中山裝

文化特徵

中山裝由於孫中山的提倡,也由於它的簡便,實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開始流行。1912年民國政府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修改中山裝造型,並賦於了新的含義。立翻領(最早是立領),對襟,前襟五粒扣,四個貼袋,袖口三粒扣。後片不破縫。這些形制其實是有講究的,根據《易經》周代禮儀等內容寓以意義。
中山裝中山裝
其一,衣服前臉四個兜各代表禮、儀、廉、恥。
其二,門襟五粒紐扣代表立法、司法、行政、考試權,檢察權,這就是五權分立。
其三,左右袖口的三個紐扣則分別表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愛)。
中山裝
其四,後背不破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
其五,衣領定為翻領封閉式,顯示嚴謹治國的理念。
在民國十八年制定民國憲法時,曾規定一定等級的文官宣誓就職時一律穿中山裝,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歷史價值

中山裝的誕生,結束了中國幾千年來袍服制一統天下的局面,顛覆了中國人原有關於傳統服裝與身體空間的觀念。中山裝的流行,也代表著服裝平等化觀念的出現,是中國服裝發展史上一場震撼性的革命。
毛主席穿著中山裝毛主席穿著中山裝
中山裝對於引導人們形成共同的政治、思想、文化與情感認同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山裝的推廣與流行,促成了中國傳統袍式服裝向西方短式服裝的轉型,改變了中國人“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的服飾習慣,也改變了中國人對服裝的審美習慣與實用標準。中山裝不僅作為一種政治服裝而流行全國,而且作為中西文化融合的服裝而深受國人喜愛。中山裝是愛國、進步、文明的象徵,更是繼承孫中山遺志的象徵,滿足了近代中國人意欲表達的政治情感,引起思想共鳴,這是中山裝能夠流行的真正社會思想基礎。
中山裝是中國現代民族國家建構過程中出現的具有特別意義的服裝,是既體現民族性、又體現現代性的服裝。與此同時,它成為國民的認同方式以及體現群體意識的符號,具有獨特的社會文化價值。正因為如此,中山裝的推廣與流行與近代民族國家的建構進程相同步,而其內在民族主義特性與孫中山符號一樣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中山裝因此流行於民國時期。
中山裝具有中國民族的特點,穿著簡便、舒適、挺括。曾一度被世界公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服”。中山裝做為中國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禮服,它同時也承載著一種文化,一種禮儀,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

社會影響

在民國十八年(1929年)制定國民黨憲法時,曾規定一定等級的文官宣誓就職時一律穿中山裝,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新中國成立後,由於革命領袖和革命幹部都穿中山裝,人民民眾也以這種服裝來表達對新時代的歡迎。於是中山裝在社會上廣泛流行,成為了中國男裝一款標誌性的服裝,即使是在如今的T型台上依然能見到由它演變而來的時尚服飾。
很多著名人物如蔣介石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都常穿著中山裝。由於新中國開國領袖毛澤東經常在公開場合穿中山裝示人,所以西方人稱呼中山裝為“毛裝”(Mao Suit)。
令國內外矚目的“毛式中山裝”實為改良款,國外媒體將這種改良自“中山裝”的款式稱作“毛式制服”,在國內叫“人民裝”,日本人稱之為“人民服”。這種服裝及其衍生的變化服裝,成為1980年代以前中國民眾的主要服裝樣式。今天中國和朝鮮的領導人在一些重要場合也會穿中山裝。時至今日中山裝更多代表的是中國共和與憲法精神。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西裝和其他時裝逐漸開始流行。雖然中山裝在民間逐漸被人們遺忘,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國家領導人在出席國內重大活動時,依舊習慣穿著中山裝。
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華誕胡錦濤主席等國家領導人身著中山裝面向世人、面向世界。
2013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徐利明、盛小雲建議:應明確中山裝為中國人的“正裝”以體現“文化自信”,同時建議將中山裝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2016年2月29日,民革中央向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提交提案,建議將中山裝作為國家正式禮服。

爭議

有關中山裝的三民主義國之四維五權憲法等政治含義流傳甚廣,已經成為中國大陸高中歷史課堂甚至社會上流行的“常識”。但在薛偉強、湯文於2014年發表的《中山裝“政治含義”考辨》一文中,作者基於民國時期大量官私文獻的梳理檢核認為,沒有證據支持孫中山或國民政府曾賦予中山裝特殊的政治含義。而這種說法的最初起源是復旦大學夏林根提出的,他在1992年的《第一套中山裝》一文中描述“紐扣為五粒,象徵五權憲法”。但並沒有註明這種說法的來源。此後,《文化生活報》中一篇有關中山裝來歷的短文,在基本沿用中山裝意含五權憲法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三民主義”“國之四維”這兩個說法。形成了中山裝完整的“三四五”故事,並迅速流傳開來。因此,薛文認為“所謂中山裝的特殊政治意義只是一個美麗的童話,最多可以視為民間娛樂版”。
毛經文在2018年發表的《也析中山裝的政治含義》一文中則認為,中山裝雖沒有“三民四維五權”等特殊政治意義,但也不若薛文所述中山裝沒有某些政治含義。他認為中山裝具有以下幾點政治象徵意義:一是愛國的國貨意義,中山裝具有民族主義色彩,一般用國貨中山布製作,似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對得起中山先生,才能起到緬懷和紀念孫先生作用。二是中山裝在整齊、嚴肅、神聖、莊嚴的背後隱含著通過身體實踐對人們進行意識形態隱性化規訓,對政治要求的自覺認同。三是讓每個國民黨黨員,都覺得黨員應該穿著中山裝,應通過統一著中山裝來維護黨內團結與凝聚革命力量。四是關聯愛國,中山裝成為革命、進步的代名詞,穿著中山裝就被定義為擁護革命與進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