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耳柯(學名:Lithocarpus haipinii Chun)是殼斗科柯屬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庵耳柯
- 拉丁學名:Lithocarpus haipinii Chun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木蘭綱
- 目:殼斗目
- 科:殼斗科
- 屬:柯屬
- 種:庵耳柯
庵耳柯(學名:Lithocarpus haipinii Chun)是殼斗科柯屬植物。
柯煜,字南陔,號實庵,浙江嘉善人。生於清聖祖康熙五年,卒於高宗乾隆元年,年七十一歲。柯煜 [清](公元一六六六年至一七三六年)字南陔,號實庵,浙江嘉善人。生於清聖祖康熙五年,卒於高宗乾隆元年,年七十一歲。糯染家學,見聞殫洽。康熙六十年(公元一七二一年)進士,以磨勘名黜。雍正元年,(公元一七二...
妙莊王火燒白雀庵,冤死了五百和尚、五百尼姑,心裡還挺舒,有一天喝了人參湯,不小心澆到大腿上,把肉燒壞一小片,這片壞肉,越爛越大,一爛成個人臉,臉上有眉有眼,有鼻子有嘴,有耳朵,妙莊王說啥它說啥,妙莊王吃飯它也張口要,最氣人的是,妙莊王吃一口得餵它一口,別人餵還不吃,一會兒不喂,...
至於組庵豆腐,則是將水豆腐和爛成泥,過籮篩濾,然後和以雞茸打勻,上籠屜蒸至蜂窩狀,切成骨牌狀,再入雞湯文火慢煨。這些菜都是配合他的牙口而制的。組庵湘菜系列中,最出名的當為“組庵魚翅”(一說是“組庵玉結魚翅”)和“組庵豆腐”。組庵豆腐”一饌,據傳發明創始人為楊翰(號息柯,宛平人,...
曹爾堪:而扁舟過從,商榷花間草堂之勝事者,吳門獨吾悔庵耳。……其所為詞,供奉於內庭,流傳於酒樓郵壁,天然綺艷,粉黛生妍,未許元徽、杜牧獨擅風流也。(《百末詞序》)潘耒:①(西堂)才既富贍,復多新警之思,體物言情,精切流麗,讀之使人心開目明。每一篇出,傳誦遍人口。賈人梓行之,勿能...
"門內蟲,閩也;耳後火,耿也,蓋指閩藩耿精忠也。康熙甲寅,閩藩變作,忠貞死焉。人遂以老人為能前知,爭趨之。老人避去,不知所終。土人乃改其居為水月庵,肖其像若僧,募僧奉之。這個水月老人居所梅園改建並募僧奉之的水月庵,應該就是《紅樓夢》中水月庵的原型,作者使用的乃是原型之原名,不過虛...
燮詩、詞、曲皆有名於時。有《和蘇詩》三集(今存康熙刻本和抄本),傳奇《瓊花夢》《芙蓉城記》雜劇(合稱“龍改庵二種曲”)。常與王士禎、龐皚等相唱和。另有《石樓藏稿》《改庵詩文全編》《詞稿》《晴窗隨筆》(以上均佚)。人物簡介 龍燮遠祖龍仁夫,為有元一代名儒。燮父龍應鼎,樂善好施,...
韓儒林(1903年11月2日-1983年4月7日),字鴻庵,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歷史學家,蒙元史專家。河南舞陽人。九三學社社員,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十九年(193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後赴比利時、法國、德國留學。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回國。曾任燕京大學、輔仁大學講師,華西大學、中央大學教授。...
看見庵後有路,於是快步上路而去,到一石岩,其中有僧人在念誦佛經,這就是禪岩了。登大王峰的路,還在止止庵的西面。仍然下來到止止庵前,向西方轉,登上山走二里多路,抵達大王峰下,從亂箐溝中尋覓登仙石。登仙石旁山峰突兀而起,現出仰首企盼的形狀;鶴模石在山峰岩壁的縫隙之間,霜一樣的白色翎羽,紅色的...
胡世寧(1469年-1530年),字永清,號靜庵,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府仁和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弘治六年(1493年)進士,初授節推轉郎,後擢德安府推官,有廉明之名。任南京刑部主事時,上書極言時政缺失。再遷郎中,與李承勛、魏校、余祐稱“南都四君子”。後遷江西副使,疏論寧王宸濠反狀,系...
柯、韓、董、趙、薛、宗六儒士,在太和山紫竹林,日拳夜煉。仰飛禽之身,吸走獸之形,會意於魚龍之變幻……,後建“魚門六家意”拳。魚門六家意,又參老少二坤道十二女型,合為“八門金鎖拳”。榔梅派,系武當本山派。榔梅魚門拳,柔軟而纏化,吞吐而崩彈。有魚爭龍風之態,虛靈而玄妙……。魚門拳...
魏學曾(1525年-1596年2月1日),字惟貫,號確庵。涇陽(今陝西涇陽)人。明朝大臣、學者。魏學曾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進士,歷任戶部郎中、右僉都御史、遼東巡撫、右副都御史、吏部左侍郎等職。在遼東時,他討平譁變、抵禦蒙古,又厘治屯田。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政後,魏學曾因與其不和,被貶回鄉。張居...
3、觀音庵 觀音庵位於神童山之陽,在銀龍山東南一三面環山,南臨雙龍池的山坡上。庵四周紫藤、楗、楝、楊、松、柏、榆茂密;庵東雙龍澗槐林蓊鬱、庵南雙龍池碧波蕩漾,正如清光緒年間第三次重修碑文曰:“庵外山水環抱,樹木郁蒼,望之蔚然深秀,為騷人韻士往往轎榼登臨之勝地。”4、節孝廊 節孝廊在觀音庵...
邠地歷史悠久,賢哲輩出;山川靈秀,風光旖旎。據地方志載,邠地原有八景,首推廟宇道觀,其次林木山麓,八景中雖然列有寺廟庵觀、山河形勝等風景名勝,但對先哲芳蹤略而不記,後世達人君子、明哲之士,認為八景不足為古邠風物、文明之象徵。為修飾郡邑,寓佳境於古蹟,將“古邠八景”重新修定為“邠州十二景”...
抗戰時期,汪新士曾隨校逃難,衣物用品多有散失,惟保存的印譜及治印之具無遺,特別是1941年他在舅父余紹宋家鈐拓的《寒柯堂印存》八冊,均是名家為余紹宋所刻的用印,共2000餘方,保存完好,足見汪老潛心斯道之志不移。抗戰勝利後,汪新士隨校復員到上海,就讀於上海誠明文學院中國文學系。院長蔣維喬原是江蘇省...
棲林寺,位於福鼎市桐城柯嶺鰲峰山下。始建於後晉天福三年(938),宋、元、明、清各代均有維修,現存法堂、臥佛殿、大雄寶殿、華嚴別院等建築,占地面積7500平方米。景點簡介 棲林寺位於福鼎市西郊5華里的鰲峰山下,據《福鼎縣誌》記載:“棲林寺,原名西林院,又稱棲林禪院。”始建於唐末五代時之後晉天福...
位於安徽省黃山市黟縣柯村鄉寶溪村琅山湖(大塢水庫)西面山谷的琅山,原名琅山庵,是一處新發現的佛教聖地。名字來源 琅山的“琅”,屬一種玉,先人取琅山之意,謂此山乃寶山。地理位置 巍巍琅山位於黟縣、祁門、石台三縣交界處,海拔800餘米,是佛教聖地九華山山脈的余脈分支,亦屬牯牛降山脈的支脈,山高...
89 擦耳桃源旅遊景區 南充市 高坪區 90 醉美橙香旅遊景區 南充市 高坪區 91 花好動物...14 泰順白柯塆景區 3A 15 溫州全球商品貿易港景區 [11] 3A 16 武義郭洞風景區 3A 金華市 17 蘭溪...18 西安市水陸庵 3A 西安市 [79] 19 西安市大興善寺 3A 20 西安市臨潼區博物館 3A 21 西安市...
三塊古碑中年代最遠的是《禁約碑》,刻於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為時任無錫知縣的吳興祚在斗山水墩庵...幾千年來,在斗山地區百姓中傳誦著“舜柯天子做龍庭,天下百姓學太平”的動人傳說。傳說中的舜柯天子就
曹爾堪:而扁舟過從,商榷花間草堂之勝事者,吳門獨吾悔庵耳。……其所為詞,供奉於內庭,流傳於酒樓郵壁,天然綺艷,粉黛生妍,未許元徽、杜牧獨擅風流也。(《百末詞序》)潘耒:①(西堂)才既富贍,復多新警之思,體物言情,精切流麗,讀之使人心開目明。每一篇出,傳誦遍人口。賈人梓行之,勿能...
三探絕頂峰:走龍門—般若庵—湧泉寺—絕頂峰一線 拜謁柯洋仙峰 走馬尾任氏宗祠—娘娘髻—旺岐水庫—清娘洞—蓋源景一線 重走情人谷—白雲洞一線 重走溪源宮—可溪—溪坪—光明樓—五都一線 爬溪源宮—可溪村—溪坪—養馬場—光明樓—五都—蝙蝠洞—萬佛寺一線 登鼓山游十八景 勇攀鷹貓山 重遊青雲山 瀟...
2.參觀仙庵中學 3.我的日常生活 4.第一次用國語開會 5.重返惠來 6.開學第一天 7.和木耳老師聊天 8.聽柯老師講課 9.學泡功夫茶 10.第一堂課 11.第一堂寫作課 12.溫暖 13.參觀惠來一中 14.參觀明泉老師家 15.逆境出人才 16.聽創弟老師講課有感 17.難忘的教師節 18.手足情 19.生命...
”茅庵遺址即今墅塢庵。明萬曆年間(1573-1691)轄於“夏履橋市”。清宣統二年(1910)始屬夏履橋鄉。民國二十一年(1932)首轄於夏履橋鎮。1950年,夏履鄉分為夏履、中村、蓮東、蓮西4個小鄉,墅塢屬中村鄉。1958年7月,併入錢清人民公社,當時設中村管理處。1961年墅塢生產大隊轄於夏履人民公社。1983年...
《明清文人那些事兒》是2010年01月由重慶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柯平。該書主要介紹了明清時期最具盛名的十三位才子除去光環後的真實生活。內容簡介 《明清文人那些事兒》內容簡介:明清十三位著名人物,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世人皆知其才學,卻不知其生活中的另一面:以《閒情偶寄》傳世的李漁,其實也是娛樂圈...
程洋岡遠在唐代已有漁民在鳳嶺聚居,以捕漁為生,唐代建有鳳嶺宮(岐隴宮,已毀),供奉漢南越王趙陀和唐醫學家孫思邈,宋代曾祀東嶽大帝,先後有柯、鐘、黎、麥、詹、洪、翁、梁等姓氏的祖先在這裡定居,現只存下柯姓的後裔,其中七姓只存遺址(有鐘厝池、黎厝墳、麥厝園、詹埠頭、詹厝埕、洪厝潭、...
【39】胡忠簡:胡銓(1102-1180),字邦衡,號澹庵,南宋廬陵(今屬青原區)人,建炎二年(1128)進士。任樞密院編修官時,上封事乞斬秦檜、王倫、孫近,被貶新州、吉陽軍,由是忠義之聲、剛直之名揚天下。檜死,始得北歸。卒,謚忠簡。被今人稱為“江西脖子最硬的人”。著有《澹庵集》。【40】劉敬...
為紀念桓伊,衡陽人民把雲錦峰改名為伊山,改雲錦庵為伊山寺。宋徽宗還御賜伊山寺為“景德禪寺”,並賜匾額。寺內設有桓伊讀書台、弄笛樓和翠穎閣,山門石檻刻有“明月自聞三弄笛;白雲長對六朝山”的對聯。“桓伊曾弄柯亭笛,吹落梅花萬點香”,歷代文人也多有題詠。至解放前夕,伊山寺毀於兵燹,只剩有一進...
張珪(1263~1327年),字公端,號澹庵,冀州定興(今河北省定興縣高里鄉河內村)人,後遷居河南中牟(今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元朝大臣,名將汝南王張柔之孫,淮陽王張弘范之子。嫻熟弓馬,頗有武功,拜昭勇大將軍。大德三年(1299年),拜江南行台御史,延祐二年(1315年),拜中書平章政事,冊封蔡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