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柯村

達柯村

達柯村位於辛莊鄉西南5公里處,距縣城41公里。據查,明初,賈氏自山西洪洞縣來此立莊。所居地山大溝深,原名為:"大溝村“。清康熙年間許氏自本縣城關遷此。為使村莊興旺發達,林繁枝茂,故村名為達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達柯村
  • 外文名稱:DAKECUN
  • 別名:達柯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辛莊鄉
  • 下轄地區:北溝、小東溝、欒家溝、西叉、東坡、西坡、南坡、口旦、宋家溝
  • 政府駐地:達柯村委會
  • 電話區號:0311
  • 郵政區碼:050306
  • 地理位置: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辛莊鄉西南5公里處
  • 面積:6450畝
  • 人口:168(2007年)
  • 方言:北方方言
  • 氣候條件:中國北方,屬溫帶氣候,降水較少
  • 著名景點:寨腦兒、砸腳山
  • 機場:石家莊正定機場
  • 火車站:井陘火車站
  • 車牌代碼:冀A
  • 高速公路:石太北線
  • 區劃地名:130121205208
  • 歷史性質:河北瀕臨消逝的絕美古村落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文化教育,經濟概況,風景名勝,著名人物,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據查,明初,賈氏自山西洪洞縣來此立莊。所居地山大溝深,原名為:"大溝村“。清康熙年間許氏自本縣城關遷此。為使村莊興旺發達,林繁枝茂,故村名為達柯。
舊時,達柯村經濟蕭條,文化落後,天災兵禍,民不聊生。人們常用“地瘠民貧”來概括這裡的自然環境和社會面貌。〔雍正〕《井陘縣誌》載:“井邑處萬山之中,類多不毛之土,總有崗坡林麓,率皆磽瘠,雨澤稍愆,便成赤地”。達柯村全村僅有耕地140餘畝,且均為旱地。耕地面積只占總面積的1%左右,農業生產落後,糧食產量極低,豐年畝產不過百斤,歉年收入更微,除交納地租和稅賦,所剩無幾。大部分人民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每至嚴冬,貧者往往一家人擠在一炕取暖,出門只備一件棉衣,輪流使用。一日三餐,多以糠菜為主,難見細糧。遇有瘟疫災荒,人們輾轉流徙,逃荒要飯,輕則露宿荒野,食草根樹皮;重則餓殍遍野,路絕人稀。
由於達柯村地瘠民貧,居住分散,文化教育十分落後。只有少數人家請得起私塾先生,識文斷字的人很少,人們生活在比較原始、愚昧的社會環境中。遇有災難,只有求助於各種神祗保佑。因此在本村範圍內,形成了多神信奉和多種崇拜。天旱無雨時,到龍王堂祈禱;無有子嗣後代,到全神廟求觀音;遇有不公,拜關老爺求助;有災有難求觀世音菩薩保佑。在形成多種習俗的同時,世代村民更加注重保護各種神祗,特別是感覺到所求神保佑順利得以實現後,在神祗院內栽樹、護樹成自覺行為,這也是達柯村各種廟內古樹成蔭,生存數百年的緣由所在。
舊中國,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歷代統治階級的剝削壓迫,舊的生產關係嚴重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達柯地區的物產資源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潛力得不到發揮。因此,經濟文化等方面均落後於全縣、全鄉,是辛莊鄉最貧窮地區之一,人民生活在十分惡劣的環境中。新中國成立後,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生產力得到解放,生產關係也不斷調整和改革,山區的資源和優勢得到了有效利用和發揮,小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由於交通過於偏遠,大部分中青年勞動力都遠遷至縣城及礦區周邊村莊就業或幫助孩子就讀,村內常居人口多是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遠遷外鄉的達柯人,將有限的財力用於在外購置房產、孩子就業,村內民眾翻建房屋的欲望越來越小,造成村內大批的舊房屋得以留存,形成古色古香的石頭巷、石頭街。
達柯村層巒疊嶂,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沿冀晉分界村莊周邊築有驢橋口、神堂口、達柯寨關隘。歷史上達柯人民深受兵燹匪患之苦,為抗擊敵人,求得自保,村民演習了社火、武功等習武習俗,達柯村民藉助險山要寨和村人流傳的習武風俗,在小範圍內保護了達柯村人的人身安全。
建國後,達柯人民結束了災難深重的歷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自力更生,奮發圖強,開發自然資源,大搞農田基本建設,興修水利,改善交通,為改變山區落後面貌出大力,流大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從貧困走向溫飽,“糠菜半年糧”的歷史一去不復返,1998年進入小康行列。人畜飲水逐步從池塘、旱井窖向乾淨、衛生的深井、自來水方向發展,人民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
近幾年來,達柯人民在各級政府的幫助下,藉助山川旖旎、路幽林深,寨險關隘、傳說優美,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積極籌建石頭村開發,達柯正藉助自己原汁原味的石頭村風采,引得世人關注,成為更多志者攀岩、休閒、度假的絕好去處。

行政區劃

達柯村屬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辛莊鄉。

地理環境

達柯村位於井陘縣西北部深山區,總面積6450畝。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西與山西省平定縣毗鄰。中間村落被四面山脈包圍,地勢較平,猶如盆地。

自然資源

總耕地259畝,均為旱地,飲水靠旱井窯。耕地邊緣生長著許多旺盛的紅棗樹,且掛果良好,居民房前屋後栽植著各類果樹。

人口民族

全村有55戶、168口人,均為農業人口,漢族。

文化教育

2004年以前有學校1所,教師1人,學生6人,2005年9月1日村國小撤併至辛莊寄宿制國小。
辛莊鄉達柯村中老年扇子舞第一部1
辛莊鄉達柯村中老年扇子舞第一部2
辛莊鄉達柯村中老年扇子舞第二部
文一 古樹、老房子
名畫達柯古槐1
達柯村
寫生達柯古槐2
達柯村
文二族譜故事
本村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家族族譜,久遠的祖譜有的已經流失,有的在文革期間破四舊時被毀壞,現存的家譜大多是過年等供奉用的家譜案。其中許氏在達柯村是大姓,人口占全村百分之六十,許氏祖譜最多已保存8代以上,存放於村民許富家中。賈氏祖譜保存4代以上。各個姓氏的祖譜在本姓輩份最高的人家保存,家族有喜事、白事時均要在顯著位置懸掛祖譜,告知祖先家族有人員進出。
據本村許氏族譜記載,許氏從井陘縣城關遷入。祖上許自嚴(榮祿大夫、曾任山西陵川縣知縣、陝西臨洮府通判)、許國壁(通州副總兵),在《辛莊鄉志》中記載許自嚴、許國壁祖籍井陘縣辛莊鄉洪河漕村。
達柯村
一、民間文學
1、 砸腳山與金牛洞
相傳妙莊王火燒白雀庵,燒死了五百和尚,五百尼姑,三皇姑被韋馱用竹節鋼鞭從火中挑出。韋馱是位護法天神,為南方增長天王的八大神將之一,見三皇姑有難,特趕去相救。妙莊王聽說燒死那么多人,以為三皇姑也死了,嘟念說:“不孝兒,當得惡報。”他那知韋馱將三皇姑從火中挑出後飛落到一個黑虎背上,這黑虎馱著三皇姑來到了山西和河北交界處的鹿峪溝,三皇姑一看這裡是個修行的好去處,便從虎背上跳下來修行,然而當他一隻腳剛落地,那山峰便往下沉,三皇姑連忙又跨上虎背,原來這山下有一個仙洞,裡邊住著一頭金牛,那金牛受到驚動,便從洞中竄出,蹶起尾巴,一路狂奔,一路屙屎,一路撒尿,奔仙台山而去。三皇姑見此山已有金牛占據,便驅猛虎繼續趕路。
直到現在達柯村西的那座山仍叫紮腳山(山頂有一個腳形的地方寸草不生,據說那就是三皇姑紮腳的原因),紮腳山下有個金牛洞,也有金牛屙下的牛糞(一種金屬礦,金黃色,從達柯一至到楊樹莊山樑上到處都是),紮腳山下有股泉水就叫牛尿泉(即現在的神水泉)。
欒莊杏子山菩薩廟上有一尊石鷹,雙目有神,神態莊重,龍王廟山門朝陽洞內的石壁上還留下了文殊菩薩所乘的神象,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妙莊王火燒白雀庵,冤死了五百和尚、五百尼姑,心裡還挺舒,有一天喝了人參湯,不小心澆到大腿上,把肉燒壞一小片,這片壞肉,越爛越大,一爛成個人臉,臉上有眉有眼,有鼻子有嘴,有耳朵,妙莊王說啥它說啥,妙莊王吃飯它也張口要,最氣人的是,妙莊王吃一口得餵它一口,別人餵還不吃,一會兒不喂,就疼得妙莊王死去活來。晚上,它不瞌睡,妙莊王不能往炕上躺,得陪伴它坐著說話,要不就疼得鑽心。天下多少名醫都請遍了,也不管用。真是好醫生治不了該死的病,閻王爺不怕你有錢人。
再說呂洞賓打沒觀音以後一直在找,後來算出蒼岩山的三皇姑是觀音轉世,就搖身一變,變了個牛鼻子老道,到金鑾殿上告訴妙莊王說:“天下只有我能治好你這病,可是藥好找,藥引子難尋。”妙莊王誇海口說:“富貴莫過皇家,你說什麼藥引子難找?”呂洞賓說:“得用親人的手和眼才行。那些文武大臣和娘娘、貴妃的也不頂用。”
妙莊王一聽,只有用親閨女親兒子咧,就問大皇姑,大皇姑說:“俺不給你。”起身跑了。再問二皇姑,二皇姑嘴不說心裡話給了你我怎么活,沒言聲也溜了,急得妙莊王哇哇哇的就在金殿上哭罵開了,邊哭邊傷心地說:“要是我三皇姑在身邊,她心地善良,肯定會捨命救我。如今,大皇姑、二皇姑都跑了,三皇姑早死到白雀庵了,那我也只好去死了!”呂洞賓說:“我會算,三皇姑沒有死,現在在蒼岩山修行,為何不去找她?”
妙莊王速派大臣,快馬加鞭,日夜兼程,捧著聖旨上蒼岩山上借親閨女的手和眼,三皇姑一見使臣到來,接過聖旨二話沒說,割下手,剜下眼來送給父皇做藥引子,自然妙莊王的病很快就好了。
人常說:“虎毒不食子。”那個人的心不是肉長的?妙莊王病好後,良心發現,連夜乘著鑾駕到了蒼岩山對面的鑾台垴上,封三皇姑為大慈大悲菩薩,全手全眼觀世音,金童玉女聽錯了,把聖旨傳為封三皇姑大慈大悲菩薩,千手千眼觀音。
2、撈飯盆
在達柯寨下,住著許多村民,男耕女織,豐衣足食,有吃不盡的面,用不盡的米,發愁的是,年年有新米,年年吃蟲米,簸也簸不盡,曬也曬不完,天天為米蟲發愁,一天,許家老太正在嘮嘮叨叨地捉米蟲,正好走來一位道人,道人問她:“有什麼愁事,嘮叨不休?”許老太就把米生蟲、吃蟲米的事告訴了這位道人,這位道人不慌不忙地說:“老人家,別發愁,在達柯寨下,建個蟲王廟,米就不生蟲了,也就不用吃蟲米了。”說完就雲遊走了。許老太就把這事告訴了家人,他們就按照道人說的,蓋起了蟲王廟,正如道人說的真靈驗,從此以後,米再也不生蟲了,他們也不用為吃蟲米的事發愁了,因為自從蓋了蟲王廟,他們就成了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窮光蛋,沒有米,那也蟲,這正是為了不吃蟲,砸了撈飯盆。
3、龍盤鳳
達柯村本是一塊風水寶地,陽坡長嶺是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寨垴就是龍頭,背坡長嶺是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河溝中間是一個聚寶盆,應該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可祖祖輩輩沒有出現一個傑出人物,據傳說,龍和鳳本是吉祥和諧的象徵,誰知道達柯村的龍鳳鬧起了矛盾,龍說達柯的好運是他帶來的,鳳也認為達柯的好運是她帶來的,達柯出了俊男,鳳就嫉妒,達柯出了巧女,龍就發難。有一年,達柯村修公路,在村東山樑上,挖開了一道口子,結果當年村中就出了兩個女狀元,鳳就託夢給達柯村的族長們,說祖祖輩輩達柯不出人,就是龍在從中作梗,現在在它脊背上開了一道口,就出了兩個人才,如果在它背上再開一道口,還會出人才,說來也怪,有一年,松樹嶺修公路要通過達柯,在陽坡長嶺上,又挖了一道口子,結果又出了兩個人才,後來鳳又託夢給村中的族長們說,如果在寨垴下再挖一道口子,惡龍就會被徹底制服,達柯村就會人才輩出,興旺發達。是否是巧合,不得而知。
4、 透口窯與金鑰匙
金牛洞中鎖著一頭金牛,那是太上老君的座騎,但這頭牛很不老實,常常給老君惹點兒麻煩,閒暇時就把它鎖在金牛洞,老君天天煉丹,常常忘記了拿鑰匙,遇有事情手忙腳亂,為此受到玉皇大帝的多次責備,老君想把鑰匙放在哪裡才能記得住呢?正在苦思冥想,一根帶鉤的酸棗葛針勾住了他的衣襟,他恍然大悟,何不把鑰匙掛在酸棗樹上呢,棗樹上有鉤,牛也不敢靠近,這個辦法很保險,所以,他隨手把金鑰匙掛在了酸棗樹上。酸棗樹受到了太上老君的青睞,化作一道青煙,飄落到砸腳山下的西岔溝,形成了酸棗垴,酸棗垴上高高突起的部分,就像一把金鑰匙,那正是太上老君用來開啟金牛洞的鑰匙。老牛在洞中呆得久了,也不見老君來開鎖,天天望著洞壁發獃,突然有一天,老牛覺得渾身發熱,丹田之氣涌貫全身,兩道金光從眼中噴出,射穿了洞壁,射穿了對面的透口窯,細心的人稍一留意就會發現,金牛洞口對著透口窯,這就是透口窯與金鑰匙的傳說。
二、傳統戲劇
晉劇又稱山西梆子,在辛莊地區由來已久,流行較廣。早在民國初年,山西老藝人蔭營紅(藝名)在井陘傳藝,加之辛莊鄉緊靠山西,所以晉劇在辛莊地區廣為盛行,桃王莊、南要子、石瓮、辛莊、達柯、洪河漕、西高家莊、大王廟、黑水坪、瓦瓮等村的業餘劇團多為山西梆子,石瓮、達柯、桃王莊的梆子劇團有較高的水平,常常在農閒時節到外地演出,南要子村的劉德、達柯村的許三小曾被縣星火劇團聘用擔任主角。
三、傳統手工技藝
1、荊編
荊編在達柯有著悠久的歷史,很多人都是荊編的行家裡手。
自古以來,村民就把荊條編成的器物當做日常生產工具和家具使用。其中包括載筐(糞筐)、糧囤、囤底、花婁、跨婁、籃子、筐子等。無論編織何種工具器物,其程式均為:打底、收徑、拉幫(含撥花)、收口、鎖沿。若編載筐(糞筐)、籃子則還需要上(擰)系子。編匠巧不巧,全憑在闕爻(音quéyāo)。荊編是一種手藝加力氣的活兒,要求編出來的器物周正、結實、美觀,而且按照自己的設計成型,必須讓手裡的荊條聽話,只有技術,沒有力氣也是不行的。
2、扎笤帚
笤帚做為日常清掃用具,代代傳承,其使用歷史無考。達柯很多人均會自作。其主料用黍、稷、高粱穗脫粒後的穗枝桿和細麻線。扎笤帚須有扎笤帚拐子為專用工具,扎笤帚拐子以一個Τ形小木架的尾部,用一條細繩與一個長約40厘米的弓形木桿的中間連線而成。綑紮時,先將弓形木桿捆在腰間,然後用細繩纏繞一束穗枝桿,雙腳登Τ形小木架用細繩將穗枝桿繫緊,再用細麻線扎住。然後將穗枝桿後部分開,將另一束穗枝桿夾在中間,用前法扎牢,依次綑紮,扎完五束,即可扎把。黍、稷笤帚把橫握,高粱笤帚把豎直。
3、地方特色小吃
(1)、閒飯(稀菜飯)
閒飯是一種集瓜、菜、米、面四者於一鍋的“混合飯”。做法,將水燒開後,先把瓜或蔬菜(北瓜、胡蘿蔔、紅薯等隨口味挑選)放入鍋中,然後將米洗好放入鍋中,放瓜菜順序各不相同,有的放入瓜菜就放米,也有的將瓜菜煮半熟才放米。(如鍋中有紅薯,要在飯煮一段時間後用勺攪一攪,以免將紅薯粘在鍋底,以致將飯煮糊。)在秋季還放些雜麵條、白麵條、玉茭麵疙瘩、白菜葉、也有用少許油烹蔥花的,再煮一會兒,即可食用。
(2)、“疙瘩撈飯湯”
燒開水後,先下稍多點米,米熟未爛時,撈出來盛在盆里稱之為“撈飯”,然後再按閒飯的做法做成飯湯,再放些玉米面做的疙瘩,食用時,先將撈飯盛在碗裡,然後再澆上飯湯,稱為“疙瘩撈飯湯”。這種“疙瘩撈飯湯”烹些蔥花更為好吃。
(3)、窩窩
用玉米面(以前攙些豆皮、糠類、現在嘗鮮多攙白面),攙水合面或捏成圓形頭餅子,巴掌大小,或錐體形中空的窩窩,上鍋蒸熟食用。現在有的人做飯時加些白糖或紅棗,更為香甜可口。
(4)、柿子窩窩
又稱甜窩窩。用玉米面攙軟柿子合成麵團,捏成餅子狀,上鍋蒸熟即可,粘甜可口。
(5)、豆渣窩窩
用玉米面或黏米麵,攙豆渣加鹽、花椒麵捏成餅子,上鍋蒸熟即可,即把豆渣充分利用,吃起來又可口,而且營養豐富。
(6)、菜餅子
與窩窩做法略同,不同的是在合面時攙上蘿蔔纓、洋槐花、豆沙或野菜葉(如榆樹葉、洋桃葉、黑汗葉、青衣菜等)。食用時就些炒辣椒、蒜泥,美味可口。
(7)、瘋老婆
將晾乾的嫩玉米豆用碾子軋成小顆粒,攙上蘿蔔絲,加水合成麵團,捏成長條,手掌薄厚大小,上鍋蒸熟就上蒜泥即可食用。如無嫩玉米豆,用玉米面也可。
(8)、塊壘
又稱其為“苦壘”、“撓撓”。做法是,水燒開後,將玉茭面和菜(多用蘿蔔纓、洋槐葉、黑汗葉等)倒入鍋中,攪拌均勻,上鍋蒸熟澆上蒜泥中就些辣椒食用。當今又有新的做法,把洋白菜切碎,上鍋炒一炒,用兩份白面一份玉米面加少許水攪拌,撒到白菜上蒸熟,菜與面塊攪拌均勻然後食用。
(9)、糰子
用玉米面攙些黏米麵(黃米碾成面,本地人稱黏米麵),合成麵團,擀成圓片,包上餡 鍋蒸熟即可。餡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蘿蔔片,加些粉條、黃豆、油、鹽、蔥等佐料調成的餡,稱之為“菜糰子”;一種是把小豆或紅豆煮爛,加蔗糖調成“豆餡”捏成糰子,稱之為“豆餡糰子”。
(10)、厚煎餅(折餅)
玉米面和稷米麵攙合發酵,加鹼面合水調成“沫糊狀”,澆在煎盤或閒食鏊子上(本地常見的一種炊具,圓形,中間高,四周低,直 約為一尺,澆上“沫”可自動流民圓形)烙熟即可食用。又酸又甜,鬆軟可口。
(11)、煎餅
用小米、玉米、黃豆、綠豆、小麥加不浸泡一夜,第二天加些花椒、芝麻,上磨磨成稀粥狀,加合適鹽,攤在煎餅鏊子上烙熟,薄厚如紙,香脆可口。吃不完時,兩鄉張疊成三角狀存放,待吃閒飯時,泡上一對,或把煎餅撕在碗裡加蔥花、香油、醬油,用開水澆開食用,香軟爽口,成為當地多數人愛吃的美味。
(12)、閒(鹹)食
用玉米面或白面、小米麵、攙菜,現在有攙小蔥等,加鹽攪成稠粥狀的“沫”,攤上鏊子或煎盤上,加蓋蒸烙,熟後蘸蒜泥食用。
(13)、抿絮
白面或玉米面攙豆面加水合民麵筋,用抿絮床兒抿在開水鍋中,邊抿邊煮,熟後用笊籬撈出,澆上鹵湯即可食用。鹵湯多以酸菜鹵,也有在閒飯鍋里煮抿絮的,再烹地蔥花味道更好。
(14)、餄餎
用玉米面、白面、山藥面、豆面均可,合成麵團,放在餄餎床上壓到開水鍋里,熟後澆鹵湯食用,鹵湯可根據自己口味配製。
(15)、年糕(黏糕)
逢年過節,婚嫁娶聘,生辰慶典,無論何家都要蒸糕待客,以望“高升”,(黏糕)香甜可口,製作手藝精湛,原料為黏米麵攙少量玉茭面和紅棗,一層面一層棗撒在蒸籠上,一邊撒,一邊蒸,熟後趁熱切成條塊狀,又甜、又軟、又黏。過年蒸糕,又與“升高”諧音,正所謂:“既是美味又寓意吉祥”。
(16)、糜
以小米與黃米攙合,加棗或紅豆,煮成稠粥狀,熟後就炒菜食用。以前的農戶,乾重活或出遠門多吃糜,營養好,吃了“頂事”。
(17)、雜麵條
綠豆、黃豆等豆類去皮攙適量小麥碾軋成粉,用細籮子過了,擀成很薄的麵皮,切成細麵條,下在鍋里,煮熟即可食用,美味可口,營養豐富。
(18)、夾心麵條(包皮面)
白面合成團,擀成圓餅狀,然後山藥面也合成麵團包起來,再擀成麵皮,切成細條。此麵條上下二層為白色,中間為褐色,所以稱之為“夾 麵條”,煮熟後澆鹵食之,最好為香椿鹵,美味可口,別有風味。
四、民俗
1、節日民俗
(1)、正月花會
達柯村於正月十四至二十四期間過會,屆時鄰村花會節目集中到村演出,附近十里八鄉的百姓趕往觀看,會日當天從清早迎神接供接火,一直到晚上放完煙火方為結束。1966-1978年花會曾一度停止,1980年前後陸續恢復,1985年後花會初具規模,傳統民間藝術得到充分挖掘後,紛紛登場演出。如戲劇、旱船、神火、拉花、霸王鞭、大頭舞、釘缸、老娘送閨女、小唱較為出色。花會多由民間會頭俗稱香頭或村中老漢負責,香頭有連任,也有一年一屆的,整個會日氣氛熱烈,熱鬧非凡。1995年後,花會水平明顯提高,一般由村委會出面組織,香頭協辦,彩衣、道具、器樂、音響也由村委會或香頭共同籌資採辦。2005-2006年農村兩個文明建設步伐加快,花會形式和內容有了質的變化,內容由原來的嬉笑玩鬧,加進了展示當年發展成效,引導農民致富,倡導鄉村文明,歌頌黨的富民政策及頌揚致富能手的新內容,花會隊伍中又增添了農民秧歌隊,吹奏隊、腰鼓隊等。鄉政府積極參與花會活動,組織匯演、評選先進,大大推動了鄉村民眾文藝活動的發展,歌頌了新時代,弘揚了主旋律。
(2)、廟會
二月十九達柯村的老母廟會遠近聞名,據說送子賜福,有求必應,因此到那天來求子的、還願的、布施的善男信女人山人海十分熱鬧。
農曆五月十三日為洪河漕村關老爺廟會,廟主為洪河漕、達柯、小峪、辛莊、五弓五村。
七月十三達柯村的龍王爺廟也十分熱鬧,到那天除了求神祈雨,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要邀請著名的戲劇團來村唱戲。
(3)、送臘
達柯村有“送臘”習俗,與現時花會匯演相類似。每逢正月十六,各村紅火(節目)早晨在欒莊集中,白天到欒莊、大里岩、小里岩、南要子、石瓮串演,晚上在董家莊“熬油”(過去點油燈唱戲,俗稱“熬油”)。正月十七早晨在五弓集中,串演五弓、小切、涼溝橋、達柯、小峪,晚上在洪河漕“熬油”。正月十八,全部集中在辛莊鄉大廟,為能爭得演出機會,各村須早早來到大廟搶台口排好,即使如此,上台也演不了多長時間,組織者就甩“令旗”,催其下台“騰場”,給下一個村讓台口。
(4)、祭灶節
臘月二十三是祭灶王的日子,有一種高粱做的飴糖叫糖瓜,它是祭灶必須的祭品之一。
傳說灶王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專管百姓福禍和善惡的,有灶才為戶,因此叫灶王爺。每年到臘月二十三這天,都要回天宮稟報一年來人間的年景和兇惡善良之事。開始時,灶王公正無私,善惡分明,為世人幹了很多好事,受到百姓的擁戴。每當回天宮的時候,百姓都準備好酒好菜,牲口草料送行,希望它“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一些仗勢欺人,坑害百姓的人,對灶王的大公無私很是害怕,於是他們挖空心思拉攏灶王,給灶王送時尚衣料,上等首飾,美酒佳肴,對灶王爺奉承巴結。灶王收取賄賂後就到玉帝哪裡顛倒黑白,把壞人說成好人,歉年說成豐年,置百姓疾苦不顧。百姓們設法做了糖瓜作為祭品,灶王吃了糖瓜黏住了嘴,到玉皇大帝面前無法稟報。就這樣,臘月二十三糖瓜祭灶王的風俗就流傳下來。
每年,村民在自家灶口燃燒舊灶君牌位,放炮表示歡送上天,除夕晚,再放炮迎灶君回民間。
(5)、老君節
農曆二月十五日。老君又稱太上老君,即老子,姓李名耳,又叫李冉,河南鹿邑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是道教的創始人,曾為周朝守藏室吏,主要從事八卦爐煉丹。因傳老君為“同煤窯以助火之神”為祈求平安,在老君生日這一日,往往請戲團來表演放焰火,以示虔誠,祈盼平安。是日在老君祠焚香上供。
(6)、老母節
農曆二月十九日是老母節,辛莊俗稱之“老母”,統稱“觀音老母”,二月十九日為誕生日,六月十九日為得到日,十月十九為涅槃日。
(7)、白觀音節
農曆二月二十五為白觀音節。據傳,她大慈大悲,聞聲救苦,所以沒有兒女之人家,都要到白觀音廟裡去偷供桌的蓮燈或座下的觀音繡花鞋,焚香禱告,期望觀音能“聞聲松子”。有的人家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寄鎖在觀音廟裡,待孩子滿一十二歲,在生日那天到觀音座前,焚香供果,禱祝開鎖。每年二月二十五施捨米粥,以寄消災免禍。觀音有三十三中化身之說,白觀音一般塑像像為穿白色衣服,手執紅蓮,坐在有軟草的石頭上,雙手結定印,稱為“比丘、比丘尼身”。
(8)、踩街
廟會踩街,是一種約定俗成的風俗,在踩街隊伍的前頭要安排穿著戲裝,化好妝的四大天王和八仙,隊伍最後是穿著神會衣裝的善男信女抬著廟會神位。意在天王鎮宅,八仙開道、神仙保佑、村安人樂。舊時踩街是為了安村宅,鎮邪氣,求得平安的一種形式,經過長期的演變,現已逐漸轉化為人們對文化素質、精神風貌和幸福生活的一次大展示、大檢閱。
(9)、破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傳說姜子牙封妻為窮神,並令她“見破即歸”。人們為避窮神稱這天為“破五”。有的人家把神上的紙馬繳了(火焚),有的把紙馬折住壓在神前。初五是正月初一以來的掃除日(舊時有初一不拿針、不拿錢、不拿掃帚的說法)又名為“掃窮日”,燃放爆竹煙花比過年時更多更烈,謂之“攆窮神”。初五這日在中午吃餃子,有的人家三頓都吃餃子,寓意捏扁食叫“捏窮口”,吃餃子叫做“吃元寶”。表示人們遠離貧困,企盼富裕。
(10)、烤“十字火”
正月初十晚飯後,一般在十字街十字道口(也在本家大門口的),將一年當中無用的舊鞋、舊襪、破草帽、草蓋、破筐和其他不能用的家什炊具等破爛兒堆積點燃,待火著旺,圍觀者齊烤,據說能去災消病,來年健康。初十早,家家必食“十字蛋”,“十字蛋”由穀子、玉米、黃豆、小麥等雜糧混合碾成雜合面,做成饅頭形,上籠蒸熟,掀鍋蓋時,觀看每個小坑水多少,而判斷本年某個月雨水大小。“十字蛋”還有其他造型,谷穗、玉米穗、打穀場,“丫”字形為頂門槓等。生活水平提高后,做“十字蛋”者已不多。
(11)、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古稱“上元節”。有掛燈、觀燈習俗,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元宵慶賀,古今通行,夜以繼日,燈日交輝,習俗相沿。元宵節,走親訪友,燃泡拜跪,畢恭畢敬,盛服美食,鼓樂歌舞,終日不休,晨朝願心,烤百葉火,口中有詞:“烤烤手,活長久,烤烤腿,活百歲……”俗稱可以去百歲。
新婚女婿興“住正月”。初十左右岳父將女婿請來,除自家以好飯佳肴款待外,親友鄉鄰輪流請叫,以使新婚女婿認親認族,熟悉門戶,而妻弟子侄輩則對新婚女婿嬉笑取鬧,盡情玩樂。
從正月十五到二十左右,各村定期過廟會,是時,大戲、社火以及拉花、善舞等一切民間藝術競相演出,俗稱“過會”,又稱“趕廟”也稱“鬧紅火”。晚上玩燈、放花火。
(12)、填倉節
正月二十五日,叫“填倉節”(填倉日)。正月二十四晚上睡覺前,農婦們用簸簯盛上細灰,在門前或是院內撒成一個一個圓形,在當中撒些米谷叫“糧倉”,有的放些硬幣叫“錢倉”。一邊撒一邊說:“吃不愁,花不愁,大囤滿,小囤流”。正月二十五早晨放大量鞭炮叫“爆倉”,寓意糧滿囤、錢滿囤。並吃頓扁飯,以示慶賀。
(13)、龍頭節
二月二為“龍抬頭”節,是主管行雲布雨的龍經過冬眠以後,到這天開始甦醒,農民請求風調雨順,所以這天禁止擔水,怕把龍王擔到家裡。二月二,人們要剃頭,寓意“剃龍頭”,主吉利。人民多在這天理髮。因為當地人正月不理髮,有正月理髮“防舅”,的說法。飯食各村不同,有吃麵,叫“龍鬚麵”;有的用米飯炒熟,加調料熬粥,叫“喝香茶”;有的攤煎餅叫“揭龍皮”,有的把春節、元宵節剩下的食物吃掉叫“啃龍頭”,以示春節到此結束。又傳這天是土地爺的生日,清晨給土地爺燃燭焚香,且有用雜麵條或掛麵上供的習俗。
(14)、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古稱“中元”,有上墳燒香祭祖的習俗。現只是在中午吃扁食或其他美食佳肴示祝。
(15)、寒衣節
農曆十月初一,十一年中上墳祭祀的第二個大節氣。名曰“送寒衣”。寓意天寒即將入冬。燒紙化錢,並用色紙做成冥衣,在墳前燒紙致祭祖,在外人員大都回鄉盡孝以表不忘祖先養育之恩。
(16)、下元節
農曆十月十五日百姓有上平安供習俗,尤其是新屋喬遷的第一年,必不可少。這日,置香鏍,紙馬、“金華”、“銀燈”,饃饃等供品祭拜家宅六神,保佑全家平安。
五、婚禮
古代,結婚必須履行六種禮節,六禮即備,夫婦條件完成。即納采(送禮求婚);問名(詢問雙方姓名及生辰八字);觀大吉(批八字合婚);納徵(送聘禮訂婚);請期(稱遞期,議定婚期);迎親(新郎親自迎娶)。富人家講排場,大都按此程式完成兒女婚姻大事,窮苦百姓則因陋就簡,象徵性的儘自家所能操辦兒女終身。鄉情婚俗被視為家族大事,雖世代沿襲傳流,但也融進了不少地方特色和時代氣息。
婚禮一般分議婚、訂婚、遞期、迎娶四個步驟。
1、、議婚
舊時男女雙方成婚,不由個人做主,須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方可行夫婦大禮,否則便視為不孝,呼之曰:“有悖納常”。更有甚者,如兩家比較要好,或為世交的,便指腹為婚,孩子尚未出生便給他(她)們套上了月老赤繩,來“確定”他們一生的命運,不知釀成多少悲劇。提親時多講究“門當戶對”,兩家必須地位相稱,資財相當。此外還看屬相生肖是否和合。如歌謠:“世上白馬犯青牛,金雞遇犬淚交流,鼠羊夫妻不長久,龍兔姻緣一旦休,猛虎見蛇如刀銼,金猴逢豬不到頭”等等,屬相不合者不能成為夫妻。這種陋俗不知使多少有情人難成眷屬。新中國成立後,婚俗也隨時代不斷改進。男女地位平等,婦女不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深閨秀女。婦女參加到社會、生產各個領域,適齡男女接觸多了,自然就互相愛慕生情,此時提倡婚姻自由,雖有少數父母“干涉”兒女婚姻,也抵不住時代的潮流,終以“妥協”告馨。雖然是兒女自由選擇對象,但古禮仍循,訂婚前便找“現成媒人”撮合,於成婚之日,請“媒人”赴“親家席”,還要送三十個大饃饃權作謝禮。或者父母央求媒人牽線搭橋,然後雙方男女會面,相看中意,再經雙方家長同意,商定婚事。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戀愛雙方交往方式逐漸增多,比如逛街、通信、互請吃飯、外出遊玩等,男女成婚大多情投意合,再不受其它約束。
2、訂婚
舊時,經第一步議婚,雙方均無異議後,男女兩家各具子女庚帖(即生辰八字)互換,一般由男女長輩或媒人執男子庚帖到女方定親。一般沒有女家先出帖的,俗語說:“閨女沒有倒趕門兒”。年謂的庚帖又稱“四柱帖”既將婚者的姓氏、名、字、生辰,三代宗親籍貫四項內容一一寫明。男帖寫乾造於某年某月某日生,且用乾支紀年月方法書寫,並非現在的公元年法。寫“乾”與“坤”蓋取乾為天,坤為地之意,古人“男尊女卑”的思想可見一斑。換帖時男方附聘禮(多為首飾、服飾、財帛之類的物品),女方也有薄物回贈。到了清末時期,由於地瘠民貧,溺女成風,造成男丁過剩,娶妻困難。女家則索聘繁多,往往把索要財禮錄在回帖正面,男家肯按條件出具彩禮,即為訂婚儀成,否則便告“吹燈”。新中國成立後,這種執帖訂婚的方式逐漸消失。本鄉農戶一般由男方近族長輩(當家兒的叔叔、大伯)前往女家商定兒女婚事,女方置辦酒席招待,席上將婚期、彩禮、遞期所用饃饃的數量,新婚物品及家具的置辦等一一談妥,訂婚儀式便告完畢。這桌酒席一般由男方付給一定數量的錢,稱為“席錢”。訂婚和遞期兩個儀式也有同時辦的。
3、遞期
古時又稱“傳書”,日期一般選在換帖訂婚後迎娶前數日,或一兩個月這段時間。男方按女方所索“遞期饃饃”(一般按女方親眷數量索要)的數量備好蒸饃,用卜籮(一種方形的盛物傢伙兒,本地音‘不牢’)抬著,且裡面多放6尺紅布,稱為“蓋斗紅”,還有紅布條捆好的蔥和粉條各兩把,連同婚書(即龍風帖)及布料由男方同族長輩送至女家,是將要迎娶的意思,並通知女方迎娶日期。女家則備宴招待。古時女家有“回書”及“回禮”,現無。女方接到遞期饃饃後,按遠近親疏把不同數量的饃饃遍送親戚、朋友。女方分送大饃饃時一併通知迎娶日期,以便親朋準備禮錢、禮物(賞送),屆時參加婚禮。同時女方長輩在親戚女眷中物色“送女客”(音‘切’),挑選送女客的規矩很多,大致有以下幾點:容貌端莊、落落大方、能說會道、知俗識禮(指婚俗和禮節),生肖相合、命里全奐(指父母俱在、丈夫平安兒女雙全)。具有“姐姐能娶不能送”的說法。除挑選女客外,還要挑選5—8歲的“中見”男孩(俗成為“壓轎孩”)和4—8名男送客,所謂的“中見”也還是屬相要全,男方家也按“中見”之說挑選“娶女客”一名及男“陪客”4名。
紅白喜事離不開饃饃的作用。饃饃本是一種普通民間食物,而在井陘饃饃除了填充飢外,還有諸多用場。
走親饃饃,走親友均有“挎籃饃饃”並按照紅白喜事講究“留雙留單”。親友拿來饃饃,主人不能全部留下,要按當地慣例數目“押回兒”。
下書饃饃(又稱“遞期饃饃”)。男女婚禮前一個月左右,要進行“下書”(遞期)儀式,男方要按女方的親友數量饋道送饃饃,一般的數量在200-300個之間。女方將此饃饃送給自己的親友,近者送4個,疏遠者送2個,並通知親友光臨既定的婚禮。
男方送下書饃饃時,千萬不能忘記挑出20個最好的饃饃送給牽線搭橋的媒人,此為“謝媒饃饃”。
婚嫁饃饃。在娶親那天,女方家的親友都要去給新娘“送飯”,嫡親必須攜帶30個饃饃。婆家掌事人要將各位親友的饃饃留取,而後也按“留雙不留單”的習俗剩下“壓盒兒”、“壓籃”。嫡親越多,饃饃就越多,一般的喜事能收兩三笸蘿,約有幾百個之多。
喪禮饃饃。辦喪事那天,死者的親友來參加喪禮,一定要帶20、30、40、60、80、100個饃饃(根據親疏而定)。直系晚輩親戚(婿、侄、甥等)還要送“面牲”、“壽桃”即面捏的豬、羊、桃。
供神饃饃。搞迷信活動也離不開饃饃,初一、十五上供,逢年過節敬神,均要設案焚香,擺以饃饃為主的供品,尤其是正月十五,為了博得觀者的好評,人們盡展才藝把面捏成各式各樣的動物、植物、花卉、瓜果、人物等造型,上籠蒸熟,再染上各種顏色,人稱“花兒饃饃”(麵塑)。
除上述幾類用場外,饃饃還有很多習俗講究,如新婚第三天,媳婦回娘家要挎“回面籃子”,新女婿正月初二要去女方家“拜節”,要挎“‘拜年籃子”。孩子認義父義母或結義兄妹,也要送“認親籃子”,俗例繁多,不盡細舉。一般走親、婚嫁、供神饃饃都要包兩顆紅豆,否則即稱“瞎眼饃饃”。
饃饃的習俗趣聞頗多,如洞房的視窗上擺著一摞饃饃,頂端一個插枝桃花,取意“桃花女在位”。據說吃了這“插花饃饃”能生大胖小子,那些久婚不育的媳婦們爭相偷吃這個饃,久而久之形成“偷吃插花饃饃”的習俗。
還有人借送饃饃的機會,暗喻影射對方,如往饃饃里包杏,意指女方“酸氣”,包辣椒則指對方“毒辣”等等,當然這是極少數人幹的事。
4、迎親
迎親常稱之為“娶媳婦”、“過事”。前期準備,諸事複雜,屋裡屋外修飾一新,特別是新房,舊時的貼窗花現仍沿用。20世紀90年代又加屋內掛彩帶。娶媳婦前幾日,男家預備酒席,邀請族中人(俗稱“當家兒”),大夥推選定婚事總管,安排執事人員,定出大廚房(做飯)、小廚房(炒菜)及其它雜役(又名曰“攛掇的”),然後便是盤火起灶、租賃器具、支扯苫布、買辦食品、訂轎、借馬、借執事(指儀仗:旗、鑼、傘、扇、牌、金瓜、鋮、朝天蹬等),覓吹手(小班)貼喜 、懸燈結彩。富家極力鋪張,窮家因陋就簡。
女家比起男家則顯冷落。雖然“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女兒出閣本是喜事,可做父母的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感,家裡同族的嬸子、大娘、多把姑娘請去吃飯,俗稱“離娘面”。家裡父母預備好“陪送的”(指陪嫁嫁妝)準備“打發閨女”。女家親戚朋友要備“嘗送”禮物,現在多送現金。
迎娶時,前面為放禮炮者,接著是儀仗隊,吹手。新郎冠服整齊,肩披紅綢,騎馬前行,假如當年年歲為雙數,並佩帶銅鐿 (現已廢),娶客和陪客後面騎馬相隨,貧者騎毛驢,後又隨時代發展變化逐年改觀,用腳踏車、拖拉機、小汽車迎娶。現在亦有騎馬的,所經地方均鳴炮示意,任何車馬人須讓路而行,舊時俗成“小登科”。娶親隊伍到女家後,新郎由陪客、娶女客相伴,每過一道門,由陪客贊禮,新郎行行禮,送客拜答,送女客接娶女客,大家茶飯畢,新郎到女家宗祠去拜神主,女家父母允親後,新郎在神主前跪拜或鞠躬,禮成後女家為新郎披綠綢與原來的紅綢交叉成十字,也就是俗語說的“披紅掛綠”,並在新郎帽邊插金花,現改為佩帶“新郎”、“新娘”紅花標誌。拜神主一節現已從簡。娶親的男方執事人員“偷上新娘家一兩樣東西,俗稱‘偷富貴’”,過後由娘家人用錢贖回以逗樂。然後鳴炮,迎親隊伍出女方家,送客將新娘抱入已點過燈花的轎內,不讓新娘沾地,古有恐新娘踐踏地神詆的話法,且頭蓋“蓋臉紅”,直到入洞房後才由新郎親啟,現已不盛行。新娘帶木匣內盛熟雞蛋、乾糧(分為大薄餅和娶女客給的小乾糧,小乾糧是將麵條切成短截,炒過),婚前邀請的“壓轎孩”也隨新娘上轎(車)。娶親隊伍前面有一“執紅氈的”(一般用一塊紅布),迎親路上如遇廟宇、碾子、水井等“避諱”之處,拿紅氈象徵性地遮住,才讓隊伍通過。起程時,新郎上馬前,由牽馬人將馬頭駁回,俗稱“駁馬認親親禮”,現在從略。娶親隊伍的行進路線本地有個說法,就是“不走回頭路”,也就是不走同一條路,中途花轎不能落地,如遇特殊情況,必須用紅氈鋪地方可落轎。
迎親隊伍到達男方家大門口,須由男家同族女眷(多為中年婦女)“全奐”者啟轎簾將壓轎孩與新娘引至洞房,壓轎孩有索要紅包的給雙數,然後再由中年婦女用絲線為新娘絞絞臉上的汗毛,俗稱“開臉”。開臉後,其他人方可進入新房。古時怕新娘沾地不吉,用小轎將新娘抬入洞房,如無小轎,由新娘的長輩將新娘抱入洞房。新娘進門時,門口兩旁豎兩束紅布扎的“乾草”(即谷秸)點燃,門口置一馬鞍,上放幾塊黏糕,上貼紅貼“步步登高”,並有人新娘頭上撒五穀,意在壓“三煞”(三煞指青羊、烏雞、青牛之神)為新郎新娘消災驅邪,邊灑邊唱:“一撒如花似錦,二撒金玉滿堂,三撒鹹享慶會,四撒花閣蘭堂,五撒長命富貴,六撒永遠吉昌,七撒安康祖壽,八撒子孫興旺,九撒凶神遠避,十撒福祿禎祥”。由於詞長繁瑣少有人能熟記,逐漸便由親族長輩即興發揮,說些其它的吉祥話了事。現在也有撒彩紙片代替的。所有這些進門禮節,皆是取“新娘進門來,日子紅紅火火,歲歲平安、步步登高”之意。
舊時,在天地爺神龕前設“花堂”,即用黃紙將天地爺龕貼住,上貼紅紙剪成的大雙喜字,下面置一桌,桌上擺一舊時的“方斗”,內盛五穀、銅鏡、天秤(普通的桿秤代之),棗山上面捏成各種圖案,用紅綠顏色勾染。新婚夫婦在花堂前行交拜之禮,旁有長者司儀,贊道:“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現在本鄉村娶親時習俗已逐漸簡化。待新婚第二天,族中長輩擇時坐在上房台階接受新婚夫婦的叩拜。
舊時講究新娘入洞房後,面向喜神而坐。清乾隆年間所撰著的《協記辨方書·喜神》中說:“喜神甲乙日居艮方,是在寅時;乙庚日居乾方,是在戌時;丙辛日居坤方,是在申時;丁壬日居離方,是在牛時;戌癸日居北方,是在辰時”。古人既講究迷信又圖求吉利,多按此行事,甚至有的人家沒有向喜神的房屋,還有借別人家房屋作洞房的,以便下轎入洞房時面向喜神,以求喜神降福,這種習俗現已絕跡,只在洞房內牆上貼“抬頭見喜”或“洞房花燭”紅紙條便可,意為喜神無處不有,抬頭可見。
舊時,新娘枕內裝有小棒槌、核桃和紅棗花生等物,有祝新娘入門康健早生貴子之意。現在這種做法已絕跡。
女方賀喜的賓客,稱為“送飯的”,婆家賀喜的賓客稱為“奉禮的”,另外,如有與新娘同村的老閨女,既為盡“地主”之誼又可續同鄉之情,便準備上素餃子給新娘吃,稱為“小送飯”。往往未端入新房,便被“搶吃”的只剩下幾個。大家吃點也占“喜” 氣吉祥。由新郎家回贈四個饃饃,以表謝“小送飯”之意。
本地的酒席先招待男方賓客,招待完畢,在院中由男方的大娘、嬸子們,排開賀禮,一一唱娘家賓客的“賞送”(指布料和現金),稱之為“打食落”(音牢)。唱念完畢後,由親家雙方象徵性的互斟對飲,詞曰:“親家母滿滿盅”。婆家和娘家各自出錢,娘家先、婆家後對等放入新娘房中箱櫃,稱之為“壓櫃錢”。本地有“醜公婆、俏媳婦”的說法,有“好耍的”(愛開玩笑的人)往往趁新郎的父母、嫂、伯叔母等不備,用鍋灰為其抹上一臉黑戲耍,賀客圍觀大笑,為大喜之日更添一喜。“新婚三天無大小”,看新媳婦的、要乾糧要糖果的、滿酒的、出節目的、要求介紹戀愛經過的(這種習俗近年來才有)、到晚上還有“聽房的”,謂之“鬧房”。
打食落完畢,娘家客才能坐席。現在也不拘此禮。過去,娘家客的酒席上多把“送飯大饃饃”熘熘上席吃(俗稱嘗嘗口頭兒)。娘家客飯畢,男家要用車送客,本地習俗,由新郎之姐夫等人,牽一毛驢兒,讓新娘岳母騎,表示逗樂,索要紅包。
婚後第二天(此俗有在當天舉行),新娘把頭髮盤成“纂子”。俗稱“媳婦頭”,然後拜神主、拜公婆、拜族親,受拜者皆賞錢,稱之為“磕頭”。磕頭下拜時,多有當家兒姑嫂們,捉弄新夫婦倆,在蓆子下面放擀麵仗、棒槌、酒瓶等物,再在前面放一臉盆,讓他(她)們叫得應,磕得響。嘴裡須說:“爹(或其它稱呼)啊!俺給您磕頭嘞!”(還得聽見洗臉盆咚咚作響),還有按住新夫婦倆頭硬磕的,只為逗樂。並給本族長輩每人糊一頂花帽,戴上表示喜慶,公婆嬸娘臉上抹黑,磕頭完畢,全族同人,早餐吃喜面,鳴炮,示意婚禮完畢。中午,女家派人將新夫婦接到娘家,俗成“回面”。飯時,有好事的大兄嫂、小姨子常在餃子裡包上尖辣椒、花椒等物,要笑的女婿。第三天,男家派上人拿上饃饃,接新郎新娘到婆家稱為“回三住六”。六日後娘家人再把新娘接回,直到一個月後,才復送回婆家,稱之為:“過月”。現在人多不講究這些舊禮,除了“回面”之日必去娘家住著外,其餘時間,新夫婦樂意住那邊便住那邊。

經濟概況

截止2007年有個體私營經濟攤點2家,安裝固定電話20部,手機10部、腳踏車5輛、機車4輛、汽車1輛、農用車2輛、彩電20台,有1個衛生所。2006年農民人均收入3707元。
一、農耕
1、穀物類:玉米、穀子、小麥等。
2、小雜糧類:黍、稷、豆類等。
3、油料類:花生、芝麻、油葵等。
4、菜蔬類:白菜、茄子、豆角、西紅柿、菠菜等。
5、瓜果類:南瓜、北瓜、絲瓜、土豆、紅薯、蘋果、梨、桃等。
6、乾果類:核桃、柿子、紅棗、黑棗等。
二、養殖:騾、馬、驢、牛、豬、羊、雞、兔等。
三、經商
舊時:騾馬店鋪、修理、水磨坊等。
現代商鋪、電焊修理、水磨坊等。
四、工副業
舊時:趕腳、打短工等。
現代:建築、經濟林藥材種植、運輸、勞務等。

風景名勝

一、寺廟關閣
1、觀音廟
村西側中部位置,建於何時已無從考究,長4.5米,寬3米,高3.5米,裡邊有大量彩繪壁畫和一些石砌碑石,繪有青龍白象、四大護法,文革時候做過修繕。
2、山神廟
位於村東北山坡上,具體建造年代、尺寸不詳,文革時候遭到破壞,土石盡顯,破爛不堪,只剩遺蹟。
3、泰山聖母院
始建於明代嘉慶三十三年(1554年),廟主為達柯、小峪、洪河漕、辛莊、五弓,廟院坐北朝南,有正殿,東西配殿,廟門四面建築,廟院東西寬15米,南北長30米,依山而建,全部是青石壘牆,木架瓦頂,廟宇建築完整,雕樑畫棟,丹楹刻桷,正殿繪塑泰山聖母像,金裝粉飾,面貌端莊。東西兩殿具有雕塑,廟門有護法神把守,廟院中間有嘉靖四十五年奉香亭一幢。
4、老母廟
老母廟位於達柯村村中舊戲樓對過,老母廟長4.5米,深4.2米,高4.5米,其中脊下高3米,為硬山式結構,廟有內台,內台寬2.9米,廟口有迎風、勾石,其中迎風寬0.42米,高0.76米,厚0.2米,勾石寬0.42米,長0.58米,厚0.20米,迎風正面刻有龜背,迎風左右兩內側刻有喜鵲登梅、孔雀蓮花,勾石正面為畫像,側面為雙石榴、雙石桃。廟中有廟柱兩根,明柱礎為上圓下方的“8”葫蘆狀,柱礎直徑0.28米,柱礎高0.23米,下直徑0.3米。廟內置有香爐,香爐為大理石制,長0.29米,寬0.20米,高0.20米,為古時刻畫所制。
5、達柯寨
達柯寨位於達柯村北,遠望像一株巨大的竹筍。孤峰突起,高高聳立在萬山之中。面對達柯村,背臨蘆峪澗,左扼洪河槽,右倚黑尖山。山體陡峭,易守難攻。戰亂年代,村民多避戰禍於寨上。由於其山勢險峻,流寇盜匪未曾侵擾。達柯村民得以一方安寧。過去,為求平安,寨頂建有關公廟,因年深日久,廟宇塌圮。後村民為了祭祀方便,將關公廟搬到寨下。今達柯寨綠樹成蔭,野花遍寨,成為人們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二、古院落
1、許彥慶古宅
古宅上下兩層,青石砌漿,白灰勾縫,木石結構,坐北朝南,為清初建築,距今200餘年。在上房門口左牆垛上,離地1.2米處,供有天地神龕。木門和窗戶上有傳統老式木雕花格,拱圈形大門和窗戶。大門兩邊各帶一小窗戶,叫“撥浪鼓門”。建築古樸壯觀,居住舒適,防震性能好。曾用為達柯村小賣部。
2、許瑞堂古宅
古宅座北向南, 單檐布瓦頂硬山式建築; 過亭磚木石構, 青瓦布頂,為清初建築,距今200餘年。院內建有影壁,影壁繪畫精美,影壁中下部位供有土地神龕。屋門為平頂木質兩扇門。老式花格窗欞,花鳥圖案。建築年代久遠。院落為長方形,寬敞明亮,建築古樸典雅。院內有立有福壽碑文。
3、許金生古宅
古宅為單檐布瓦頂硬山式建築,坐北朝南,石木混合結構,為清初建築,距今200餘年。過亭磚木石構, 頂現代板瓦,青石漿砌,白灰勾縫。屋門為平頂形傳統兩扇木質門。整個建築歷史悠久,風格古樸,有歷史的厚重感。
三、古戲樓
建造年代不詳,戲樓高約4米,卷棚式頂,布瓦,磚石木結構,前台為磚木結構,前台和後 台之間,石牆砌隔,兩旁留有上下場門,現已棄用。
四、古井
位於村西側的北部位置,建築年代不詳,井深52米左右,井口為60*60公分的方形,上有相同面積的石蓋,無轆轤,井水清涼甘甜,現仍在使用。
五、古墓葬
許氏墓群
位於村西南部,有十餘座,其中三座較為古老,但年代已無從考證,無墓碑,周邊有幾棵柏樹和一些雜草。
六、其他古建築及文物
1、酒坊
達柯村酒坊位於村東東坡墳下,1958年大躍進,大煉鋼鐵,大上企業,本村就辦起了酒坊,主要匠人許昌太,許四毛,原料來自當地的特產,紅棗、黑棗、大小柿子,生產規模不大,年產6000餘斤,主要供當地百姓和辛莊大集、台頭大集、西家莊大集批發零售,雖然是土法生產,工藝簡單,但酒質上乘,從不摻假,口感火爆,後勁大,很受當地百姓歡迎。1961年困難時期下馬,停產。到1978年大包乾時,村中上年紀的人還念念不忘達柯酒坊,把酒坊所用的器具買回家。
2、古鐘
村中古鐘鑄於光緒十二年,高1米,直徑40公分,懸掛在老母廟前的古槐上,鐘上記錄著老母廟的建造時間等情況,文化大革命時被砸毀。
3、砸腳山
在達柯村西南海拔 1,040.8 米。有明長城接入至此。

著名人物

許鼎記,許氏祖先,達柯許氏創始人。
許鳳元,六品銅頂,善於訴訟。
許珠,小名二九,游擊隊長。

地圖信息

地址:石家莊市井陘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