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庫峪河
- 外文名:Ku Yu River
- 所屬水系:滻河
- 地理位置:西安市長安區
- 流經地區:西安市長安區楊莊街道
- 發源地:西安市長安區太興山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交通運輸,旅遊資源,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庫峪河沿途山高水豐、土肥林茂。庫峪河的河水流過的區域是長安區楊莊街道的楊莊、營溝、候官寨、上堡、井家灣、付家塬、李家山、魏家嶺、汪莊、石佛莊、鳳翔溝、虎峪、庫峪口、小寨、大寨、小廟、高山廟、南佛溝、北佛溝、陳家岩、十里廟、西木斯、紅廟子、扯袍峪等村莊,在長安區鳴犢街道楊溝村與焦岱河交匯,形成滻河水域的上游水資源。
交通運輸
旅遊資源
今天的庫峪河內道路,北起庫峪口,南至平(坪)溝口,全長34里。沿途地名有:庫峪口、五里廟、十里廟(太興山景區大門)、花鼓石灣、佛爺廟、藥泉溝、燕子崖、割漆岔(太興山後山路)、西木斯、紅廟子、大石窯、坪溝口等。
歷史沿革
庫峪在大峪的東面,長安區韋曲——杜曲——引鎮——庫峪一條很老的古道,從唐至明清是關中六大通道之一。唐時曾發動數萬人修築。庫谷道、義谷道、錫谷道 均系自古代長安翻越秦嶺,南向通往金州(今安康)的驛道,各以入口秦嶺山谷得名。唐宋時已有山間小徑,元代正式闢為驛路。庫峪道,據《舊唐書·崔湜傳》記錄,唐中期,崔湜向皇帝建議,開鑿商山路,是打通安康(金州)水陸兩路捷徑,然在不知地質狀況的情況下,就貿然行使。於是,唐發動數萬人修築商山道,沿路白骨累累,唐皇對崔湜又是加功又是進爵,同時還限制百姓走(相鄰的)藍關道,無奈新道剛修好就被洪水沖跨,路人敢怒不敢言,當崔湜在嶺南犯了事,才有官員進諫,改走老路,古道遂荒棄。
傳說很古的時候,當地水質很澀,土人不知,逢人就說苦,據《魏書·地形志》載:“其地水甚苦澀,乃曰苦谷”,後來慢慢的轉音為庫峪了。人們始道,谷中盛產金銀等礦物質,所以說水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