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竇

幽門竇

臨床上所稱的"胃竇"就是幽門竇,或是包括幽門竇在內的幽門部。幽門竇通常位於胃的最低部,幽門管左側稍膨大的部分,稱為幽門竇。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幽門竇
  • 英文名稱:pyloricantrum
  • 所屬科室:內科 - 消化內科
  • 傳染性:無傳染性
一、解剖結構,二、相關疾病與治療,

一、解剖結構

在幽門部的大彎側有一不明顯的淺溝稱中間溝,將幽門部分為右側的幽門管和左側的幽門竇。幽門竇通常居胃的最底部,胃潰瘍和胃癌多發生於胃的幽門竇近胃小彎處。

二、相關疾病與治療

1、慢性胃潰瘍是消化內科的常見病,發病率居高不下。由於慢性胃潰瘍患者常伴有胃黏膜的慢性破壞和缺損,導致胃黏膜屏障功能減退,加之反覆的胃酸和消化液分泌,使之發生惡性混合,潰瘍經久不愈,並易轉發為胃癌。
2、流行病學
據相關不完全統計,全球範圍內,慢性胃潰瘍的發病率為5%-10%,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在我國進行胃鏡檢查的患者中,消化性潰瘍占15%-35%,而其癌變率和死亡率分別為1.5%、2.5%。慢性胃潰瘍呈明顯季節性發病,四季交替時和冬季更易發病,而夏季發病率相對最低。研究也表明,年齡與胃潰瘍的發病有明顯的相關性,年齡越大,發病率也隨之上升,而50-60歲是發病的高峰年齡段,且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為3.6∶1,慢性胃潰瘍與人們的居住條件、工作條件、文化程度、經濟狀況、飲食及衛生習慣等因素密切相關,居住、工作環境越差,經濟狀況越差,文化程度越低,其發病率越高。慢性胃潰瘍不僅發生率和病死率高,而且併發症發生率高,嚴重危害患者健康。
3、發病機制:胃酸及蛋白酶消化學說、炎症失衡學說、幽門螺桿菌感染學說。
4、診斷標準
患者具有較長病史,症狀長期反覆發作、並具有明確的周期性和節律性;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飯後發作的上腹部鈍痛、隱痛或灼痛,且伴反酸噯氣,服用鹼性藥物後可緩解;胃液檢測發現基礎泌酸量及最大泌酸量正常或略低;胃鏡檢查可見圓或橢圓、底部平整、邊緣整齊的潰瘍,X線鋇餐檢查可見龕影或黏膜皺襞集或中斷。但慢性胃潰瘍還需與惡性胃潰瘍相鑑別。
5、藥物治療
①抗酸治療:主要包括抗酸劑和抑酸劑。
抗酸劑主要是胃酸中和劑,如碳酸氫鈉、氫氧化鋁、氫氧化鎂等,但這些藥物作用較弱,不宜單獨使用,且長期使用會使磷吸收下降,因此只能作為輔助製劑,這類藥物主要有胃舒平(含氫氧化鋁、三矽酸鎂)等。
抑酸劑主要具有抑制氫離子分泌作用,主要包括質子泵抑制劑、M受體拮抗劑、胃泌素受體拮抗劑及H2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制劑可通過抑制壁細胞中H+-K+-ATP酶活性,使H+不能由壁細胞內轉運到在胃腔內,從而降低胃酸濃度,抑酸作用強大而持久,主要包括傳統藥物奧美拉唑、蘭索拉唑及新型藥泰妥拉唑、萊米諾拉唑、鹽酸瑞伐拉贊等;H2受體拮抗劑可抑制組胺釋放,抑制胃泌素及胰島素,從而降低胃酸分泌,這類藥物主要包括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這類藥物的缺點是對刺激性胃酸分泌效果較差,且起效慢,持續時間短;另外,長時間使用H2受體抑制劑可以升高胃竇部pH值,刺激壁細胞增生,但與Hp根治性治療有協同作用,因此可以作為輔助措施。
②胃黏膜保護劑:這類藥物也是一種輔助性製劑,通過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護膜而阻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上皮的侵蝕。主要包括硫糖鋁及枸櫞酸鉍劑。研究表明,胃黏膜保護劑使可以促進黏膜上皮修復和黏膜下組織的修復和重建,提高潰瘍癒合質量,降低復發,同時還具有隔離有害物質的作用。另外,枸櫞酸鉍還可促進內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和刺激表皮生長因子分泌。
③抗Hp治療:根治Hp治療的原則是在抗菌或抑菌的同時,兼用抑酸和胃黏膜保護治療。現如今臨床上根除Hp的治療方案主要採用三聯療法,即在PPI或膠體鉍基礎上加用兩種抗生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黴素、四環素、喹諾酮類)。現如今認為PPI+阿莫西林+克林黴素方案對Hp根除率最高,且不良反應較少。但隨著對甲硝唑和克拉黴素的耐藥性升高,阿奇黴素是大環內酯類藥物也逐漸流行。四聯療法也是臨床較多採用的方案之一,即在三聯基礎上加用鉍劑。
6、併發症處理:穿孔、癌變是慢性胃潰瘍的主要併發症。對於穿孔,臨床上多選擇手術治療,包括單純縫合修補術、腹腔鏡穿孔修補術、胃切除手術、胃潰瘍局部切除術等,但各有利弊,另外高壓氧治療也有一定效果;對於癌變,早期診斷和鑑別是重中之重,一旦發現癌變徵象,需要立即切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