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年羹堯鎮西安
- 目的:網羅天下有才學的人
- 年羹堯:清朝名將
- 相關文獻:《嘯亭雜錄》
原文,注釋,譯文,嘯亭雜錄,善於用兵體現,
原文
年羹堯①鎮西安時,廣求天下才士,厚養幕中。蔣衡應聘而往,年甚愛其才……年征青海日,營次,忽傳令云:“明日進兵,人各攜板一片、草一束。”軍中不解其故②。比次日,遇塌子溝③,令各將束草擲入,上鋪板片,師行無阻。番④人方倚此險,不意大兵驟至也。遂破賊巢。又年征西藏時,一夜漏⑤三下,忽聞⑥疾風西來,俄頃即寂。年急呼某參將,領飛騎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賊,果盡殲焉。人問其故,年曰:“一霎而絕⑦,非風也,是飛鳥振羽聲也。夜半而鳥出,必有驚之者。此去⑧西南十里,有叢林密樹,宿鳥必多,意必賊來潛伏,故鳥群驚起也。”
注釋
1.年羹堯:人名,清朝名將,1679-1726。
2.故:原因
3.塌子溝:淤泥深坑。
4.番:我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的統稱。
5.漏:古代計時用的漏壺。
6.聞:聽到
7.絕:消失
8.去:距離
9.比:等到
10.方:正在
11.即:就
譯文
大將軍年羹堯鎮守西安的時候,大肆網羅天下有才學的人,以豐厚的待遇作為自己的幕僚。有個名叫蔣衡的孝廉前去應聘,年羹堯非常欣賞他的才華······年羹堯征伐青海時,軍營駐紮後,忽然傳令說:“明天出兵,每人各帶一塊木板、一捆草。”軍中上下不明白其中的原因。等到第二天,遇到了淤泥深坑,讓軍士把草束起來扔進坑裡,上面鋪上木板,軍隊行進沒有阻礙。少數民族的人(番人)正是倚仗這個坑為險阻,沒有想到大隊敵軍突然到來了。於是攻陷了敵人的巢穴。第二年征伐西藏時,一天晚上漏壺漏了三小時,忽然聽到強勁的西風颳來,片刻之後就停下來。年羹堯急忙喚來參將,帶三百輕騎兵出營,去西南方向的密林中搜尋敵兵,果真在那裡全部殲滅。有人問其中的原因,年羹堯說:“只是一剎那就停下來的,肯定不是風,而是飛鳥受驚振動翅膀的聲音。半夜鳥會飛出,肯定有人驚擾了它。這裡往西南十里的地方,有茂密的樹林,棲息的飛鳥肯定很多,我判斷肯定是賊兵來埋伏,所以驚起鳥群來。”
嘯亭雜錄
《嘯亭雜錄》涉及民俗、人物、宗教、傳說、重大歷史事件、個人生活瑣事、讀後感……範圍很廣。有些文章還有獨家報導性質,能補正史之不足。全書雖為文言,但文筆簡練而不晦澀。而且昭槤治學嚴謹,凡涉及歷史事件多為親歷,如系道聽途說則註明來源,因此錯誤不多。更為可貴的是,昭槤在文中直言不諱、毫不客氣地刻畫出許多滿洲親貴勾心鬥角、兇殘暴虐(可惜他也未能免俗)、不學無術、無知愚蠢的嘴臉,尤其在。在宋、金、明、清歷史上,考慮到他所處的位置,更表現出難得的客觀。
善於用兵體現
年羹堯善於用兵主要體現於重視人才,廣招天下才士。預備板、草,越溝攻破賊巢。派騎三百,密林搜殲敵人。
善於了解和利用戰地環境;善於正確判斷敵情;善於指揮部隊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