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思想
通過交易成本給我們解釋了企業的定義和企業的邊界。科斯認為,企業內部的組織成本要低於外部市場的交易成本。因此,“企業組織”節約了一部分市場運行成本,從而產生了企業的組織形式。企業在追求利潤最大化動機的刺激下,必然期望於更多擴大外部交易成本與內部交易成本之差,這意味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而規模的不斷擴大同時會帶來效率下降、邊際成本上升、邊際收益下降、管理收益遞減等問題,從而抵消因規模帶來的收益,這就產生了企業邊界。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企業的產生和企業邊界的確定就是一種“平衡”的產物,是兩種力量此消彼長的結果。如上所述,規模擴大,增加了節約的交易成本,但是作為矛盾的另一方,內部的管理效率、組織成本等卻在削弱由交易成本帶來的優勢,最終的結果就是兩者在某一點上達到平衡,形成了企業和企業的邊界。
奧立佛·威廉姆森1985年發表的《企業的約束:激勵和行政特徵》給我們描述了另一幅企業的“平衡”景象。正如科斯所講的,在利潤最大化的刺激下,企業有無限擴張的強大動機。那么,每個企業的“平衡態”最終是由什麼原因確定的呢?威廉姆森認為,企業規模上的根本限制,決定於在資產專用性不顯著的情況下內部組織的治理成本劣勢。威廉姆森從激勵和行政特徵(行政成本)兩個角度分析了對企業無限擴張動機的平衡問題。首先,企業無論是在高能激勵下,還是在低能激勵下,都需要對部門、員工進行
監督,以約束其行為,這就是企業內部管理中激勵和控制的平衡。如果單有激勵,部門和員工就會拚命耗用設備,增加眼前的收入,因而必須加上控制和約束,形成一種互動配套關係,以保證實現組織目標。其次,企業內部行為的行政特徵,都將產生一定的行政成本,進而削弱企業的競爭力。企業規模越大,一體化程度越高,這些行政特徵就暴露得越 明顯,行政成本也就越高,這就構成了對企業擴張的約束。總之,威廉姆森從激勵和行政特徵角度描述了企業的另一本質特徵——企業是一個平衡體。
張五常在1983年發表的《企業的契約性質》一文中指出,企業是契約安排的一種形式。最簡單的理解,在私人擁有生產性投入(產權私有)的情況下,所有者通過某種契約安排,把投入的使用權委託給代理人,換取一定的收入,這就出現了企業。說“企業”代替了“市場”,也就是一種生產要素的件工契約替代了產品交易的市場契約。另外,權利的讓渡必須要以一定的回報為代價。這種企業的契約性質本質上就是所有權各方的責、權、利的安排和平衡,比如代理權與控制權、所有權與經營權、投入與產出等各相關利益之間的協調。
阿爾曼·艾爾欽和哈羅德·德姆塞茨在1972年發表的《生產、信息成本和經濟組織》一文中,從團隊生產的視角解釋了企業這種經濟組織的平衡問題。首先,從團隊生產的效率視角看,為了有效地激勵團隊成員,需要儘可能地使勞動者的報酬與其勞動生產率相平衡、相對稱。其次,從團隊生產中的偷懶現象看,需要對團隊成員進行生產監督。這也是矛盾平衡的結果。再次,從古典企業本質定義的契約結構看,每個團隊成員跟企業所有者簽訂雙邊契約,形成了僱主——雇員關係,這就構建了企業所有者和僱傭者之間、資本和勞動力之間的平衡體系。
在企業管理的諸多經典理論寶庫中,我們可以發現,企業處於一種擴張與約束、收益與損失、激勵與控制、權利與義務、投入與產出、授權與監督等的平衡狀態之中。要保持這種平衡狀態,企業及其管理者的平衡思想、平衡藝術和平衡操作是至關重要的。
平衡操作
在現實的企業管理中,組織面臨著日益複雜的外部環境和更加靈活柔性的內部環境。一個優秀的管理者,更應該於時於地、於情於景、靈活地運用好“平衡管理”思想,扮演好多面手和平衡家的角色。
員工僱傭與民主
傳統的泰勒管理模式的最顯著特點是把企業看作一部大機器,而企業員工是這部大機器中的零部件。它強調僱傭者的絕對服從與步調一致,還強調嚴格的工作標準化和程式化管理。目前,這種“組織者想,被組織者乾”的管理模式早已過時。為適應信息化時代瞬間萬變的市場環境,在“平衡管理”思想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應強調下放權力、發揚民主,而不是把員工當作工具。比如,在現代企業目標管理中,員工既是目標制定的參與者,又是目標實施的執行者。
下屬控制與激勵
按照傳統的控制管理方式,經理的主要工作就是控制下屬的行為,以確保圓滿完成公司既定的工作任務。在平衡管理思想下,管理不僅僅是“控制”,更重要的是“指導與激勵”。經理如果能做好控制與激勵的平衡工作,就有可能開創企業的新局面,帶來更高的管理效率與效益。
內部與外部顧客
過去的管理理論比較重視企業的內部管理問題,直接目的是強化和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效益,這當然是必要的。然而,在以市場為導向的現代企業管理中,如果 忽略了“顧客關係的協調管理”,就會失去現代企業與顧客之間的“平衡”,這也就意味著喪失現有的市場。企業內部與外部顧客的平衡已上升為企業管理核心內 容。因為,企業的命運在顧客手中,顧客是企業利潤的最終決定者,這是現代企業進行市場競爭的根本法則。
公司治理、責任與權利
計畫經濟時代的企業原有組織結構已經嚴重滯後,企業組織內部權力與責任的失衡,嚴重地制約了企業效率的提高與效益的增長。為此,必須加強企業的內部治理,形成一個由經營者、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獨立董事及外部董事組成的相對完整的監督和制衡體系。應設計、制定用於激勵與約束經營層的制度,如股票期權,以保證公司利益與經營者利益相一致。而所有這些都需要一個控制與平衡的標準,這就是權利與責任的對稱。
目標和發展
在目標管理中,有兩個至關重要的“平衡”:一是發展目標或計畫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平衡,即組織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平衡,以及組織在各時段的任務目標的銜接,組織各部門的任務所對應的比例關係等等。二是執行計畫中的綜合平衡,組織要研究組織活動過程中資源供應的平衡,要分析不同環節在不同時間的任務和能力之間的平衡。另外,目標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目標應根據執行情況和環境變化進行調整、修改,以保證管理工作的協調和平衡。企業在確立自己的經營發展戰略時,要做好風險和收益的平衡。企業的發展戰略無論是多元化經營還是專業化經營,都是為了規避風險,獲得競爭優勢,進而獲取超額利潤。關鍵是企業能否根據現有資源和能力做到平衡、穩健發展。
意義
平衡管理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一系列活動及行為的平衡和協調,它對於企業的穩定運營和健康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企業應以市場為導向,以顧客需求為服務宗旨,以技術創新為後盾,致力於將企業組成一個系統、一個整體,達到與其環境的平衡。平衡管理就是企業內部化和外部化的整合,它致力於協調各種內外部關係,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用科學的理論方法及先進的技術工具指導管理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