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平衡模式理論

供需平衡模式論,又叫三種平衡模式理論,是周強在《新市場經濟論》中提出的一個理論。該理論認為,歷史地看,市場經濟的供應和需求將經歷自然平衡、公平平衡和自由平衡三個平衡階段,不同平衡模式下,供應與需求的平衡水平是不同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供需平衡模式理論
  • 分屬科學:社會科學
定義
供需平衡模式,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由於市場管理水平不同而出現的不同的市場產品供應過剩和需求未充分滿足的情況,以及價格因投機而產生的波動情況。
每一種供需平衡模式市場的產品供應需求都包括兩個平衡維度:一個是穩定性,即波動的幅度和頻率,包括經濟整體的波動和產品價格的波動兩個層面;另一個是充分性,即需求獲得滿足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以及已滿足者的需求所處的層次水平。
一是自然平衡模式。即,按照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規則形成的供需平衡模式。在這種平衡模式下,供應與需求嚴重不平衡,投機嚴重,價格波動很大。
二是公平平衡模式。即,在社會環境公平和分配公平的基礎形成的供應平衡。在這種平衡模式下,供應與需求基本平衡,投機很少,價格波動較小。
三是自由平衡模式。即,在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基礎上實現的供應與需求平衡。在這種平衡模式下,供應與需求完全平衡,沒有投機,沒有價格波動。
自然平衡模式是資本主義初期的平衡模式,公平平衡模式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到成熟階段的平衡模式,自由平衡模式是共產主義社會階段的平衡模式。
在自然平衡模式與公平平衡模式之間有一種過渡性的平衡模式,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市場就處於這樣一種過渡性的平衡模式狀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