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
鐮形真鯊所描述的第一個標本於1839年由穆勒和亨勒(Müller&Henle)命名為Carcharias(Prionodon)falciformis。屬名Carcharhinus源自希臘語“karcharos” (意思是銳化)和“rhinos” (意思是鼻子)。
形態特徵
剛產仔鯊長70-87厘米。成年體長可達3.3米以上。體呈
紡錘型,軀幹較修長。頭寬扁。眼圓,
瞬膜發達。上頜齒側扁,三角形,邊緣具
鋸齒;下頜齒較窄且直立。
背鰭2個,
背鰭間明顯存在隆脊,
胸鰭大型,鐮刀形,體背側暗灰色、灰褐色或藍灰色,腹側灰白。
體延長,軀幹較粗大,向頭、尾漸細小。頭平扁,頭長約為全長的1/4。尾長約為頭和軀幹長的4/5,尾基上下方具明顯
凹窪。吻平扁中長,背視三角形,前緣鈍圓,
側視延長尖突,口前吻長約為頭長的1/3,鼻孔外緣至吻端距離約為鼻孔內緣間距的2/3。眼圓形,中大,眼徑約為鼻間隔的1/3,距吻端比距第一鰓孔為近,其前緣稍前於口前緣,
瞬膜發達。
鼻孔頗寬大,斜列,外側位,距口端比距吻端為近,鼻孔內緣至口前緣距離約為至吻端距離的3/5,前鼻瓣後緣稍突出,後鼻瓣不分化,鼻間隔寬,約為鼻孔長的4倍。口寬大,弧形,口寬與口前吻長約相等,約為口長的1.7倍,口閉時不露齒。上下頜唇褶短小,僅見於口隅處,上唇褶比下唇褶稍長,約為眼徑的1/3。齒式 ;上頜齒寬扁,三角形,邊緣具細
鋸齒,正中齒小而直立,兩側略凹入,自第四齒起齒頭外斜,外緣具一凹缺,後方數齒漸寬短;下頜齒細尖,矛狀,直立,邊緣無小鋸齒,正中齒小而直立。噴水孔消失。
鰓孔5個,中大,第一鰓孔約為眼徑的2倍,最後2個位於胸鰭基底上方。
盾鱗具5棘突5縱嵴。
背鰭2個,第一背鰭中大,位置較後,起點後於
胸鰭里角上方,間距約為眼徑的2倍,基底長稍大於垂直高,垂直高約為頭長的1/3,上角圓突,後緣凹入,下角延長尖突;第二背鰭小,起點稍後於
臀鰭起點,基底長短於臀鰭基底,上角圓突,後緣微凹,下角延長尖突,長約為垂直高的2.2倍。兩背鰭間正中具一明顯縱行皮嵴,皮嵴起於第一
背鰭後端略後方,止於第二背鰭起點的遠前方。
尾鰭寬大,大於頭長,稍大於全長的1/4,尾椎軸上翹,上葉只見於尾端近處,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後延,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連線,尾端鈍圓,後緣微凹。
臀鰭稍大於第二
背鰭,基底長約為後者的1.2倍,後緣深凹,外角鈍圓,里角延長尖突,長約為垂直高的1.6倍,尖突末端與第二
背鰭尖突末端相對,起點距尾鰭基較距腹鰭為近。
腹鰭與臀鰭幾等大,近方形,後緣斜直,外角和里角均鈍圓,起點距第一
背鰭較距第二背鰭為近,其後端至臀鰭起點的距離為臀鰭基底長的2.5倍。胸鰭較大,鐮形,後緣深凹,外角鈍尖,里角鈍圓,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中部下方,外緣長約為寬的1.7倍,為頭長的2/3。
體背側近黑色,腹面淡色,各鰭均灰黑色。
棲息環境
鐮形真鯊屬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上層大型鯊,棲息環境為大洋、深海、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主要棲息於
大陸棚或島嶼斜坡緣以及開放水域,喜歡較暖的水域(約23℃),亦常被發現於深海,偶可發現於沿海。雖然是遠洋魚類,但並不局限於公海,它的記錄深度已經淺至18米。通常情況下,生活於水深至少500米左右,但也在深達4000米的水捕獲。一般來說,較小的鐮形真鯊可以在沿海的育苗場裡發現,而成年鐮形真鯊則可以在較深的海面上找到。
生活習性
鐮形真鯊性兇猛,善游,移動速度快。鐮形真鯊可以是獨居物種,也可以是群居物種。通常獨游,但會與
鮪魚類集結成群。鐮形真鯊沒有強烈的性別隔離傾向,然而,它們經常與自己體型大小相似的其他鯊魚同行,這表明該物種存在體型隔離。
鐮形真鯊是活躍的捕食者,肉食性,主要以各種
硬骨魚類、頭足類和少量甲殼類動物為食。如鮪魚(小鮪魚和黃鰭鮪魚)、長鰭鮪魚、鯔魚、鯖魚、豪豬魚、魷魚、鸚鵡螺和各種螃蟹。
分布範圍
海域
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在大西洋西部,它的範圍從麻薩諸塞州到巴西(包括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從西班牙到東大西洋的安哥拉。在印度洋西部和從坦尚尼亞到莫三比克(包括馬達加斯加和葛摩群島)的紅海以及從馬爾地夫和斯里蘭卡到西澳大利亞的印度洋中、東部都有分布;在太平洋西部,從中國到紐西蘭(包括夏威夷群島),東太平洋從西、東南和美國下加利福尼亞到秘魯。在中國分布於台灣東部及東北部海域、南海。
國家
安哥拉(安哥拉卡賓達)、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澳大利亞(珊瑚海島地區、北領地、昆士蘭州、維多利亞州、西澳大利亞州)、巴哈馬、孟加拉國、巴貝多、貝里斯、貝寧、巴西(里約熱內盧、聖保羅)、汶萊達魯薩蘭國、高棉、喀麥隆、中國、哥倫比亞(哥倫比亞大陸、哥倫比亞加勒比海群島)、葛摩、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哥斯大黎加(科科斯群島.、哥斯大黎加大陸)、古巴、象牙海岸、吉布地、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厄瓜多大陸、加拉帕戈斯)、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赤道幾內亞大陸、安諾本島)、厄利垂亞、法屬蓋亞那、加彭、甘比亞、加納、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宏都拉斯(宏都拉斯加勒比島、宏都拉斯大陸)、印度(尼科巴群島、拉卡迪奇群島、安達曼群島)、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蘇拉威西、賈瓦、巴厘島)、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牙買加、肯亞、賴比瑞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沙撈越、沙巴)、馬提尼克島、茅利塔尼亞、墨西哥(尤卡坦州、韋拉克魯斯州、下加利福尼亞州、坎佩切州、科利馬州、瓜達盧普島)、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緬甸(內地)、可可島)、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北島、南島)、尼加拉瓜(尼加拉瓜加勒比海群島、尼加拉瓜大陸)、奈及利亞、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俾斯麥群島、北索羅門群島、巴布亞紐幾內亞主要島嶼群)、秘魯、菲律賓、葡萄牙(葡萄牙內陸、馬德拉)、波多黎各(波多黎各主島)、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獅子山、索馬里、西班牙(西班牙大陸、加那利群島)、斯里蘭卡、蘇丹、蘇利南、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羅德島州、北卡羅來納州、紐約州、新澤西州、麻薩諸塞州、路易斯安那州、夏威夷州、喬治亞州、佛羅里達州、德克薩斯州、維吉尼亞州)、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委內瑞拉大陸)、越南、英屬維京群島、撒哈拉沙漠西部、葉門(南葉門、索科特拉、北葉門)。
繁殖方式
雄性在215-230厘米(9-10歲)時發育成熟,長到比雌性要小,雌性在230-245厘米(12歲)時成熟,但是,這些數字可能因種群而異。例如,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種群在成熟時通常規模較小。生殖是胎生的(胎盤)。在北大西洋西部,雌性在春末(5-6月)分娩,並且每隔幾年大約在同一時間交配。妊娠期約為12個月。在西大西洋,每窩鯊魚的數量為6-14,在東大西洋為9-12,在西印度洋為9-14,在中印度洋為2-11。新生兒最初幾個月在附近的礁石中度過,但到了第一個冬天才移居到大洋中。在北大西洋西部,育兒區位於加勒比群島沿岸。最大年齡為22歲以上。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種群現狀
由於環境和捕撈的影響,
太平洋東南部和
大西洋的鐮形真鯊數量有所減少,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則有所增加。從1970年到2015年這45年內,全球鐮形真鯊數量估計下降了16-22%。從2009年開始,就被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為近危。
主要價值
鐮形真鯊主要以
流刺網及
延繩釣捕獲,經濟價值高。肉質佳,可加工成各種肉製品;
鰭可做魚翅;皮厚可加工成皮革;肝富含
維生素A,可加工製成維生素及油;剩餘物製成魚粉。
物種危害
鐮形真鯊被認為對人類有潛在的危險,主要是因為它的大小。它的海洋習性使得與人類的接觸相對罕見,然而,它也與一些襲擊事件有關。有人觀察到該鯊魚,它的頭部抬起,背部拱起,尾巴垂下,這種姿勢被認為是一種威脅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