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古菱齒象”是1983年正式定名的。這是古象中的一個新種。據專家鑑定,平涼古菱齒象代表著從遊河象向平額象、德永象、納瑪象等進化分支相平行的另一分支,即遊河象與亞洲象之間的過渡類型,它們的關係是劍齒象一遊河象-平涼古菱齒象-亞洲象。
基本介紹
- 拉丁學名:Pingliang palaeoloxodon
- 屬:象屬
- 亞屬:亞洲象屬
- 分布區域:甘肅平涼地區
- 中文學名:平涼古菱齒象
- 動物種類:古菱齒象
- 定名時間:1983年
- 生存時代:更新世
- 所屬國家:中國
平涼古菱齒象”是1983年正式定名的。這是古象中的一個新種。據專家鑑定,平涼古菱齒象代表著從遊河象向平額象、德永象、納瑪象等進化分支相平行的另一分支,即遊河象與亞洲象之間的過渡類型,它們的關係是劍齒象一遊河象-平涼古菱齒象-亞洲象。
平涼古菱齒象”是1983年正式定名的。這是古象中的一個新種。據專家鑑定,平涼古菱齒象代表著從遊河象向平額象、德永象、納瑪象等進化分支相平行的另一分支,即遊河象與亞洲象之間的過渡類型,它們的關係是劍齒象一遊河象-平涼古菱齒...
古菱齒象的臼齒適應咀嚼帶有少量纖維的多汁食物,它們主要是山地森林和平原林地的居住者。在大汶河支流柴汶河發現古菱齒象化石,說明幾萬年前當這種大型哺乳動物生活在腳下的這片土地上時,這裡的氣候溫暖、濕潤,有豐富的山地森林和平原林地,適合大象的生存。分布 一般在河道中較為多見,可能是古菱齒象死後被河流...
西尤村遺址位於縣城北11公里,天井湖西岸,一九九八年二月發現。3 月18日由省考古所、五河縣文物管理所組成了挖掘小組,由韓立剛、裴錦茹負責進行了為期40 天的搶救性挖掘。這次挖掘揭露面積378平方米,出土了同一個體的古菱齒象化石,包括頭骨、門齒、環椎、胸椎、腰椎、腿骨、肋骨、上下臼齒等,共86件,其它動物...
諾氏古菱齒象是長鼻目真象科真象亞科生物,已滅絕。北京市西郊黑山瀘安河橋東邊有發現過化石。展品信息 拉丁學名 Palaeoloxodon naumanni ,(Makiyama,1924)化石發現地/產地 北京市西郊黑山瀘安河橋東邊 化石形成時代 晚更新世(距今約2萬年前)化石級別 其他 展品材質 展品尺寸 30*18*15 展品文物級別 展品關鍵字(...
納瑪古菱齒象 納瑪古菱齒象是產于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的中或晚更新世(Q)的化石。特性描述 頭骨高,穹形,有強大的額部突起,顱頂骨寬,鼻骨也寬,以適應很寬的、張開的大牙。大牙比較直,末端輕微向上、向內彎。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標本館。
歷史車輪一下子就轉到了第四紀時期,在此之前的象類很快絕滅了,與此同時,又出現了新的種類的象。劍齒象、古棱齒象和猛獁象是象類大家族中的典型代表。象類在快進入近代以前分三個占山為王,劍齒象占領南方和熱帶地區,古菱齒象在中部地區,占領亞熱帶,再往北冰天雪地的地方,它的霸主是猛獁象!猛獁與今天的...
德永古菱齒象是產于山西省運城市永濟市的更新世中期(Q₂)的化石。特性描述 真象,晚期的象類。頭骨高大,前後縮短。下頜和下頜聯合部變短。下門齒在早期類型中存在,在進步類型中退化或缺失。上門齒長,無琺瑯質帶。臼齒一般為高冠齒,屬脊齒型,齒板數目增多,齒板變薄,排列緊密,齒脊頻率高,琺瑯質褶皺強烈...
從遠古時代,分化出很多類型的象。始祖象,和豬一般大小,沒有長鼻子和長牙。後來漸漸出現了乳齒象、鏟齒象、恐象,到了中新世時已經發展得十分繁盛,種類很多。歷史車輪一下子就轉到了第四紀時期,在此之前的象類很快絕滅了,與此同時,又出現了新的種類的象。劍齒象、古菱齒象和長毛象是象類大家族中的典型代表...
出土於崆峒區大秦鄉沙塬子的“古菱齒象”,1993年中國社科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斷定並取名為“平涼古菱齒象”,被定為世界性標本;六十年代,在崆峒區安國東溝遺址,發現了一批與臨洮寺窪山有較明顯區別的馬鞍型口沿的陶器,考古界起名叫“寺窪文化安國式”,並載入史冊。在四十里舖廟莊出土的一批青銅器,造型美觀...
古地磁測定化石不超過60萬年;主要化石有:大荔人(Daliman)、諾氏古菱齒象(Paleoloxodon naumanni)、馬(Equus sp.)、腫骨大角鹿(Megaloceros pachyosteus)、葛氏斑鹿(Pseudaxis cf. grayi)、水牛(Bubalus sp.)。陝西大荔縣洛河下游後河村附近遊河組之上黃褐色砂礫層中,發現一個很有意義的動物群.動物群...
與大荔人伴生的動物化石有古菱齒象、腫骨大角鹿、鴕鳥等十餘種。植物孢粉分析表明當時的氣候不像北京人生活的時期那樣溫暖而濕潤。大荔人的體質特徵介於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之間,其面部的特徵與現代的黃種人比較相似,與歐洲、西亞的早期智人相差較大,所以他代表了早期智人的一個新的亞種。起源 1978年3月21日,陝西...
甜水溝遺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段家鄉解放村東的甜水溝內,為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30萬年~50萬年。甜水溝遺址,發現有早期人類頭骨化石,被命名為“大荔人”,石製品以及古菱齒象、三門馬與犀牛等多種哺乳動物化石。豐富的石製品與哺乳動物化石反映了當時人類的生產與生活特點及其古環境背景。古人類化石保存...
這次挖掘揭露面積378平方米,出土了同一個體的古菱齒象化石,包括頭骨、門齒、環椎、胸椎、腰椎、腿骨、肋骨、上下臼齒等,共86件,其它動物化石247件,主要有麋鹿、梅花鹿、水牛、龜鱉、魚蚌等食草動物和水生動物化石,此外,還出土了8件舊石器,有石片、石核和刮削器。據出土層位、古菱齒象化石等特徵判斷,其...
現在,我們將它從原來的克里特菱齒象,正式改名為克里特猛獁象。”Herridge介紹說。我們知道,大型哺乳動物若被隔離在小小的島嶼上,體型就會漸漸縮小;相反,生長在島嶼上的小型動物,體型會變得異常龐大。科學家們稱其為“島嶼效應”。Herridge推測,猛獁象和古菱齒象可能是分別來到了地中海不同的島嶼上,然後各自...
甘肅省文物局、省博物館有關專家最終考證後確認,這次出土的古生物化石是早期猛獁象頭骨化石,距今約300萬-500萬年,屬地質歷史時期的上新世中期(皮亞琴察階)。該地發現的古菱齒象化石保存相對比較完整,既有頭骨,又有下頜,及部分肋骨、肢骨殘片。古象頭骨化石長約135厘米,最寬處90厘米,下頜骨長87厘米,最寬處...
值得注意的是,探溝2清理至第13層時,除發現一段象臼齒外,還出土一件用古菱齒象門齒修制的鏟形器,剷頭邊緣光滑,鏟面有劃刻痕跡。此外,在探溝3第13層清理出土象下頜骨3個及股骨1段,以及大量石英製品及原始牛、赤鹿等化石。初步測年數據指示遺址第1—13層堆積年代跨度為距今10.4萬—6.1萬年。第二階段 ...
一、古生物化石 1大唇犀頭昏第二紀 2乳齒象臼齒上新時 3中華鼢鼠頭骨更新世 4古菱齒象牙更新世 5羚羊角更新世 二、舊石器時代 6石尖狀器舊石器時代 7石砍砸器舊石器時代 8石砍砸器舊石器時代 9石刮削器舊石器時代 10石砍砸器舊石器時代 11石刮削器舊石器時代 三、中石器時代 12石砍砸器小石器時代 1...
克里特島埃猛獁(英語:Cretan dwarf mammoth,學名:Mammuthus creticus )是一種已經滅絕的猛獁象,同時它是最小的一種猛獁象。根據2006年的DNA研究,計畫將本劃歸古菱齒象亞屬的這一物種的學名“Palaeoloxodon creticus”改作“Mammuthus creticus”(Bate, 1907).,而在2002年曾有另外一些學者則計畫將這一物種的...
靈井動物群中的絕滅種類有中國碩鬣狗相似種、古菱齒象、梅氏犀、披毛犀、李氏野豬、軸鹿新種、河套大角鹿和原始牛,占動物群總數的44.4%。靈井動物群中大部分成員為典型的晚更新世類型,如古菱齒象、披毛犀、蒙古野驢、馬鹿、河套大角鹿、普氏原羚和原始牛等。但也包含了一些如梅氏犀這樣的較古老的成員以及...
上下三層分布有10個展廳,兩個多功能廳。基本展廳有古菱齒象展廳、歷史文物展廳、紅色革命展廳、民俗風情展廳、文化藝術展廳、發展遷安展廳、臨時展廳、主導工業展廳、多功能廳和城市規劃廳。是中共遷安市委、遷安市人民政府堅持以“內宣精神、外樹形象”為主導思想統籌建造的一個現代化的綜合性博物館。旅遊 從博物館裡...
與人類同時期的其他哺乳動物有,腫骨鹿、真馬、齧齒動物、鴕鳥、羚羊、原始牛、赤鹿、披毛犀、虎、古菱齒象等。地理位置 在呼和浩特市郊區保合少鄉大窯村南山坡上,位於呼浩特市東北33公里處。這裡海拔1,420米,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是座考古學家和文物工作隊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石器製造場。據說距今已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