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20年8月16日,跋山水庫啟閘調洪沖蝕文化層致化石出露。
2020年7月,跋山水庫啟閘調洪時發現化石、石英,初步確認為舊石器遺址。
2020年8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大學、吉林大學組建多學科聯合考古隊,共同開展跋山遺址考古發掘與研究項目。
2021年9月27日,國家文物局在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山東沂水跋山遺址重要考古發現成果。
2021年10月28日,跋山遺址入選“山東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名錄。
遺址概況
遺址簡介
山東沂水跋山遺址是一處舊石器時代中期曠野遺址,2021年9月已揭露出8個文化層。發掘出的石製品類型豐富,具有中國北方小石片技術體系的鮮明特點。
“跋山遺址地層堆積厚度近8米,目前已揭露8個文化層,發掘出石製品、骨牙角製品及動物化石5000餘件,揭露出1處人類活動面、3處用火遺蹟。石製品類型豐富,主要以石英為原料,包括錘擊、砸擊石核,盤狀石核及各類石片,工具可見石球、石錘、刮削器、砍砸器、尖狀器、石鑽及鋸齒形器等,這些石製品具有中國北方小石片技術體系的鮮明特點。”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李罡介紹。
骨牙角製品包括用動物肢骨、象牙和鹿角磨製的錐形器、鏟形器,這是中國發現最早的磨製骨器,其中一件用象門齒製成的大型鏟形器規整、罕見。動物化石種類包括象、原始牛、赤鹿等,出現大象等動物化石集中埋藏的現象。光釋光測年數據顯示遺址中上部堆積年代為距今7萬-5萬年,下部堆積年代應該會更早,有待進一步工作確認。
據了解,山東地區已發現舊石器遺存多無原生地層,跋山水庫遺址保存有巨厚文化層,且包含豐富的石製品及動物化石,該遺址的順利發掘和研究,將為揭示沂沭河流域乃至山東地區舊石器中晚期文化面貌提供重要材料。
“跋山遺址已從搶救性發掘轉變為主動性發掘,持續開展系統全面地發掘和研究工作,目前正在籌建工作站及遺址的保護棚。”李罡介紹,圍繞特定學術問題制定了五年工作計畫,並上報上級主管部門,未來將在遺址年代、埋藏環境、石製品技術、動物群(反映的生態環境)和骨器等幾個方面展開工作。
遺址環境
跋山遺址位於山東省臨沂市北部沂山南麓,周邊地貌形勢在水庫建成前後略有變化。水庫建成前,遺址西北兩面環山,泄洪水道自遺址東北向西南流過。20世紀60年代初修建水庫溢洪閘,2000年閘門西擴,泄洪水道隨即調整,將遺址北兩山之間打通而成新的河道,自此沂河改為從遺址西側流過。2020年調洪期間,水位升高沖蝕東岸地層,致使大量化石出露,遺址因此被發現。實際上,此前沂河上游也發現多處化石地點和舊石器遺存。
遺址挖掘
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發掘工作自2021年4月開始,發掘面積55平方米。依據堆積殘存情況將遺址分為南北兩個發掘區。北區包括第1—8層,南區包括第5—14層。兩區頂部高差3.5米,連線起來後,整個地層堆積近8米,14個層位均有石器出土,清理出土及篩選、採集文化遺物5000餘件。石製品類型十分豐富,包括錘擊、砸擊石核、盤狀石核及各類石片。工具可見石球、刮削器、砍砸器、尖狀器、石鑽及鋸齒形器等。掘工作採用探方和探溝相結合方式,下部文化層根據4條探溝基本判明疊壓關係及形成環境。值得注意的是,探溝2清理至第13層時,除發現一段象臼齒外,還出土一件用古菱齒象門齒修制的鏟形器,剷頭邊緣光滑,鏟面有劃刻痕跡。此外,在探溝3第13層清理出土象下頜骨3個及股骨1段,以及大量石英製品及原始牛、赤鹿等化石。初步測年數據指示遺址第1—13層堆積年代跨度為距今10.4萬—6.1萬年。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工作從2022年4月持續到12月,由2021年的搶救性發掘轉變為主動性發掘,發掘面積50平方米,清理至第14層頂部,出土中大型哺乳動物骨骼化石及石製品總計5000餘件。這次出土的動物骨骼化石種屬更加豐富,除2021年發現的古菱齒象、披毛犀、原始牛、麋鹿、赤鹿、羊外,還出土了普世野馬、野豬、小型鹿科及小哺乳動物骨骼化石。石製品種類變化不大,依然是錘擊、砸擊石核、盤狀石核及各類石片和工具,刮削器及砍砸器比例增加,還出土了多件石錘。
四套堆積
第1層至第6層為上部堆積,時代距今7萬—6萬年,表現為亞黏土和含有風化殼頁岩角礫的粉砂質黏土層,僅有石製品而無動物化石出土。第7、8層為具有原地埋藏性質而受較強水流改造後的灰色粉砂質層,第8層可以分為兩個亞層,其下部有棕紅色黏土出露,僅在東剖面可見。此二層表現為以包含粒徑不一的石灰岩礫石為主的灰色粉砂層,出土大量文化遺物。第9層至第11層堆積具有河漫灘性質,每層可細化為多個亞層,表現為顏色及粒度略有差別的粉砂層水平沉積相,同樣出土數量豐富的石製品和動物化石。第12層至第14層為下文化層,其中第13、14層年代最早,或在距今10萬年前。出土以古菱齒象和披毛犀為主的大型哺乳動物化石極為豐富,發現7具古菱齒象下頜及2具披毛犀頭骨。石製品出土數量豐富。第14層應系階地底礫層(厚度未知),物源為磨圓度高的石灰岩和頁岩。出土物分布狀態顯示其具有人類活動面特徵,即古人類在河灘出露的礫石面上進行打制石器、肢解動物等日常活動。清理出土石錘、石砧等原地埋藏性質的器物類型,與已揭露的上文化堆積比較,碎屑類所占比例增大。結合石製品磨蝕程度較重來看,遺址後期受到過河流沖刷,僅個別石製品碎屑保存於礫石間縫隙之內。
主要收穫
跋山遺址自發掘以來出土文化遺物10000餘件,其中石製品7000餘件,動物骨角化石3000餘件,數量巨大,涵蓋類型豐富。石製品主要以石英為原料,石英砂岩及燧石所占比例甚小,類型包括錘擊、砸擊石核,盤狀石核及各類石片,工具類可見石球、石錘、刮削器、砍砸器、尖狀器、石鑽及鋸齒形器等。動物骨骼化石種類豐富,可鑑定的屬種包括古菱齒象、披毛犀、原始牛、野牛、羊、普氏野馬、野驢、野豬、麋鹿、赤鹿及小型鹿科等。出土的動物化石種屬與晚更新世薩拉烏蘇動物群基本吻合。
遺址意義
跋山遺址的科學發掘和多學科綜合研究,不但可以改變山東地區舊石器時代考古工作的滯後局面,也成為山東建立舊石器時代中期高密度文化序列的典型遺址。跋山遺址包含多個連續的文化層位,出土豐富的古人類遺物遺蹟,對於建立中國東部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序列,論證中國—東亞人類的連續演化,研究當時人類的技術特點、生產生活方式和生存環境背景,具有重大價值與意義。
文化價值
跋山遺址成為山東地區文化內涵最豐富的舊石器遺址。此前在日照東港區、青島黃島區發現的黃泥梁遺址及大珠山遺址,均為山東少有的具有原地埋藏性質的舊石器中期晚段遺址,但沂水跋山遺址的意義更為重大。其主要特點表現為地層堆積更厚,古人類活動持續時間更長;石製品及動物化石數量更為豐富多樣,且含有動物骨、角、牙等製作的工具;存在古人類活動面,揭露出疑似用火遺蹟和肢解動物的人類行為。
地位價值
華北地區屈指可數的重要遺存。相較於近年來華北發現的同時段遺存,跋山遺址出土物更為集中豐富、組合更為完整,填補了山東及中國北方地區舊石器時代考古的空白。尤為重要的是,該遺址以古菱齒象骨骼為主的動物化石與大量石器同處於多個層位,在華北乃至全國地區均極為罕見,為復原、研究晚更新世中晚期古人類對遺址的利用情況及生計方式提供了極為重要的考古學材料。該遺址石製品以石英為大宗,來源系附近跋山所產豐富的石英岩脈。古人類居址位置既臨近河流,又靠近石料產地,顯示出良好的擇優能力。
學術價值
對研究國際熱點問題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初步測年數據指示該遺址堆積年代跨度為距今10萬—6萬年,下文化層時代會更早。因此,跋山遺址所處文化時段較為關鍵,地質埋藏堆積過程複雜而豐富,為認識中國及東亞現代人出現與發展提供了關鍵新證據,對回答晚更新世中晚期山東地區的自然環境變化,末次冰期(距今7萬—1.15萬年)東亞現代人起源、遷徙等國際熱點問題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山東地區所處地理區位獨特,生物多樣性明顯,在解釋東亞人擴散問題方面具有其他區域無法比擬和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實物價值
為研究現代人行為模式及內涵提供重要依據。該遺址沉積環境為典型的河流相堆積,可見韻律清晰的二元結構,具體來說屬於沂河Ⅱ級基座階地。以粉砂為基質的文化層保留了豐富的古人類活動信息。該遺址最下部底礫層及上覆河沼相靜水沉積環境是古人類首次利用的活動面,古人類在此區域完成對大型哺乳動物的狩獵、屠宰、肢解等活動。數量豐富的人工製品被發現,反映了古人類在生存策略和行為活動方面具有計畫性和前瞻性。以象牙質鏟形器為代表的骨器製作和使用為探討現代人行為模式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所獲榮譽
2022年1月14日,入選山東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22年2月,入選“2021年度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
2024年3月22日,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