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迓鼓

平定迓鼓

平定迓鼓是一種歷史悠久兼含音樂、舞蹈、說唱、表演諸元素在內綜合性的地方傳統表演藝術。其所使用的樂器蘊含著該區域人們的獨特的音樂審美理念,是中國音樂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定迓鼓
  • 分類:民間藝術
  • 地區:山西省平定縣
簡要介紹,由來傳說,歷史發展,藝術特色,

簡要介紹

平定迓鼓
平定迓鼓
平定迓鼓是流行於山西陽泉地區的一種民間藝術,宋將王韶在1073年(北宋熙寧六年)統率宋軍與西夏在史稱“熙州之役”的戰爭中創製于軍中,後經過長期變革,在鄉村中演變為文武兩種迓鼓。武迓鼓源於古代賽神上會等祭祀儀式,編列21人,分別持鼓、鈸、雲鑼等樂器邊奏邊舞,有固定的隊形名稱、曲牌和敲擊法;文迓鼓亦稱“花迓鼓”,它集說、唱、舞、打為一體,說白為方言,合轍韻,詼諧幽默;歌唱為一目一曲,演唱時雖無伴奏,但節奏明快,舞步輕盈流暢。文迓鼓白天活躍於街頭巷尾,名曰“鬧元宵”,夜晚舞進人家庭院,名曰“攆虛耗”。

由來傳說

關於迓鼓的由來,當地有這樣的傳說,趙匡胤曾經被困某城,於是喬裝成倡優,邊歌邊舞,混出城外,幸免於難,於是有了“迓鼓”的傳世。陽泉郊區一帶還有這樣的傳說,宋太祖下河東,久攻不克,為了鼓舞士氣,創製迓鼓以教軍卒,於是有“迓鼓”的流傳。

歷史發展

據宋代彭乘《續墨客揮犀》卷二十記載:“王子醇(通遠軍使)初平熙河,邊陲寧靜,講武之暇,因教軍士為迓鼓戲。數年間,遂盛行於世。其舉動舞裝之狀,與優人之詞,皆子醇初制也。”又說:“子醇初與西(西夏)人對陣,兵未交,子醇命軍士百餘人,裝為迓鼓隊繞出陣前,虜見皆愕眙。進兵奮擊,大破之”。這些史料證明迓鼓始於北宋。元代陶宗儀《輟耕錄》所載“金院本”中,有“迓鼓二郎”、“河轉迓鼓”名目,又證明迓鼓已演變為一種小型的歌舞形式。宋代迓鼓出現於軍中,元代時已進入宮廷和勾欄瓦舍;隨著戲劇的興起,元明之際便流入民間,演變成百姓娛樂的民間社火藝術形式。
據當地老人的口碑,迓鼓在清代末年廣泛流傳於井芝峪、窪嶺、西川、東川、柏井、土嶺頭、張莊、立壁、東白岸、三泉等村莊,各村都有迓鼓隊,活躍至民國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三泉村的迓鼓隊還深入敵占區宣傳,為抗戰出力。

藝術特色

平定迓鼓分文、武兩種。以說唱為主的“文迓鼓”,由8人或12人表演。武迓鼓在隆重的祀神迎駕活動中是作為 “旗傘鼓炮”中的“鼓”出現的,其中“燒紙陣”是武迓鼓迎駕時固定使用的隊形。是時,和尚們頌經做道場,鄉紳們在神前燒紙焚香,武迓鼓在神前表演“燒紙陣”……從這個陣法中,依稀可以尋到武迓鼓憑藉迎神賽社、廟會而發展的軌跡。以擺陣為主的武迓鼓,有成套鑼鼓與之配合,由21人表演,通過運用象徵的手法來表現戰爭生活的舞蹈,21個演員每人操一件打擊樂器(扁鼓、音鑼、小鑔、鐃、雲鑼等6種共21件)表演行軍破陣的場面。行進表演的時候,縱列兩行,“帥”走在隊伍中間;場地表演的時候,“帥”立於中央,操鼓指揮,諸“將”變換著各種陣法。
武迓鼓的表演包括“耍回”和“走陣”兩部分,用象徵手法表現行軍破陣的場面。“耍回”以“內外圓場”為基礎,表現梁山武士與敵人短兵相接、激烈廝殺的戰鬥場面,其套路名目為“狗相咬”、“頭回”等15個。“走陣”陣法名目有“剪股陣”、“四人陣”等,通過不同陣法變換,象徵性地表現攻城掠地的過程。演員身著古代武社火服飾,背插單靠旗,胸挽八寶繩花,每有女角,正額及兩頰各畫一朵梅花圖案,頭飾及臉譜與戲曲略同。
武迓鼓由男性表演,演員的裝扮與戲曲裝扮頗為相似,如“孤、淨、武生、小旦、醜”。武迓鼓的節目主要有《朱全上梁山》、《趙匡胤下河東》等。
平定武迓鼓保留了成套名目齊全的古典鑼鼓樂曲牌,奇特的演陣路線和巧妙的圖案,以及古老的舞蹈套路,是平定地區古代祈雨和廟會等活動中不可替代的迎接神駕的儀仗樂舞,同時又是民間廟會、鬧元宵活動的重要娛樂形式。在歷史長河中,武迓鼓作為賽會迎神的鑼鼓儀仗盛傳不衰,所有角色既是舞蹈者又是伴奏者,角色所持打擊樂器同時被視為征戰兵器,從其保留的古典鑼鼓曲牌與相應的耍回套路以及奇異的演陣訣竅、路線圖案、表演程式來看,其鼓點和陣法可以作為研究古代軍中鼓樂和演陣的重要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