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武迓鼓

平定武迓鼓

平定武迓鼓是流傳於山西省的民俗舞蹈,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平定位於太行山右中段,地處衝要,素為兵家必爭之地,東鄰河北井陘、平山,西連(晉中)壽陽,南毗(晉中)昔陽,北接陽泉市郊區、盂縣;面積1353平方公里,人口32萬。境內青石成山,黃土為丘,舊石器時代已有先人聚居生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定武迓鼓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地區:山西省平定縣
  • 保護單位:平定縣文化館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Ⅲ-42(2)
歷史淵源,來源傳說,表演形式,劇目介紹,傳承情況,保護措施,非遺信息,

歷史淵源

平定武迓鼓是由多人演奏成套鑼鼓樂曲、進行舞蹈和擺陣表演,並表現劇目故事的民間表演形式,因其表演起來具有民間武社火風格,故名“武迓鼓”。迓鼓,曾有“訝鼓”、“衙鼓”、“研鼓”、“逐鼓”四種稱謂。迓鼓產生於北宋神宗熙寧六年。元代陶宗儀《輟耕錄》所載“金院本”中,有“迓鼓二郎”、“河轉迓鼓”名目,又證明迓鼓已演變為一種小型的歌舞形式。據文獻考證,其沿革脈絡清晰:在勾欄瓦舍中為雜劇,在市井鄉間則變為 “元宵迓鼓”“村里迓鼓”“河轉迓鼓”。經過幾百年的演變,清代平定州已有文、武、丑三種迓鼓。

來源傳說

迓鼓的發源地平定縣,位於太行山右中段,地處衝要,素是兵家必爭之地。關於迓鼓的由來,當地還有這樣的傳說,當年宋軍與西夏作戰,宋軍屢戰屢敗。可當宋朝將軍王子醇統領大軍對陣西夏作戰時,連克熙、河、洮、岷、宕、疊六州,史稱“熙州之役”。當年宋軍休息時,王子醇帶領著幾個能歌善舞的將士編排了一種舞蹈,作為軍旅生活的娛樂方式,並稱其為迓鼓。後來王子醇又把這種舞蹈變成了戰場上的陣勢,命軍中百餘戰士,偽裝成迓鼓隊繞到兩軍陣前。西夏軍隊見此情景很是吃驚,還沒弄明白怎么回事,眼前的迓鼓隊突然變成作戰陣型,宋軍由此大破西夏軍。至此,宋軍迎來了對西夏作戰為數不多的勝利。此後,王子醇便在軍中親自教將士們跳迓鼓舞,不僅閒時活躍軍中生活,戰時還能成為獲勝的戰術和陣法。

表演形式

作為一種民間藝術,武迓鼓在隆重的祀神迎駕活動中是作為 “旗傘鼓炮”中的“鼓”出現的,其中“燒紙陣”是武迓鼓迎駕時固定使用的隊形。是時,和尚們頌經做道場,鄉紳們在神前燒紙焚香,武迓鼓在神前表演“燒紙陣”……從這個陣法中,我們依稀可以尋到武迓鼓憑藉迎神賽社、廟會而發展的軌跡。以擺陣為主的武迓鼓,有成套鑼鼓與之配合,由21人表演,通過運用象徵的手法來表現戰爭生活的舞蹈,21個演員每人操一件打擊樂器(扁鼓、音鑼、小鑔、鐃、雲鑼等6種共21件)表演行軍破陣的場面。行進表演的時候,縱列兩行,“帥”走在隊伍中間;場地表演的時候,“帥”立於中央,操鼓指揮,諸“將”變換著各種陣法。
武迓鼓的表演包括“耍回”和“走陣”兩部分,用象徵手法表現行軍破陣的場面。“耍回”以“內外圓場”為基礎,表現梁山武士與敵人短兵相接、激烈廝殺的戰鬥場面,其套路名目為“狗相咬”、“頭回”等15個。“走陣”陣法名目有“剪股陣”、“四人陣”等,通過不同陣法變換,象徵性地表現攻城掠地的過程。演員身著古代武社火服飾,背插單靠旗,胸挽八寶繩花,每有女角,正額及兩頰各畫一朵梅花圖案,頭飾及臉譜與戲曲略同。
武迓鼓由男性表演,演員的裝扮與戲曲裝扮頗為相似,如“孤、淨、武生、小旦、醜”。武迓鼓的節目主要有《朱全上梁山》、《趙匡胤下河東》等。
平定武迓鼓平定武迓鼓
平定武迓鼓平定武迓鼓

劇目介紹

傳統節目《朱仝上梁山》、要演出圓場、老龍盤窩、九龍陣、葫蘆陣等10個陣法,奏出狗相咬、殺四門、大過街鼓哨等14個曲牌和流水、啞鼓、鷂翻身3個鑼鼓段,配合穿鼓、跺鼓、跌鼓、壓鼓、緩鼓梢5個小鼓點,上音下音,一呼一應,章法有致結構嚴謹,氣勢磅礴;再通過穿鼓捧場,海蚌展貝,老鷹抓雞,雲手勾腳,晃手轉身,踢腿合擊等舞步、墊步、箭步、扭步的表演動作,把朱仝上梁山和梁山眾英雄表演得有血有肉,雖無一句道白,恰似千軍鏖戰。
通過重新編排,平定武迓鼓的表演時間為8分鐘,著力表現北宋末年朱仝上梁山的故事,分迎敵、繼敵、破敵、祝捷4部分,演員43人(即一帥二將四十兵卒),打擊樂器種43件(一面大音鼓、十八面小音鼓、四饒、四鈸、四副小鑔、四面銀鑼和八面雲鑼),音樂上對“流水”、“頭回”、“二回”、“三回”、“座彎”、“狗相咬”、“殺四門”和“大鼓梢”等8個曲牌、鼓段進行了再創作使其融會貫通,渾然一體。整個表演內涵豐富,鏗鏘有力,結構嚴謹,節奏明快,陣容壯觀,氣勢宏偉。無論在內容上,還是藝術表現形式上都有了新的升華。

傳承情況

武迓鼓在東浮化山一帶存在、流傳、繁盛,與“蝸皇廟”的祭祀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舊時每值蝸皇祀期 (農曆四月初八),各村迓鼓隊便齊集廟下,排列有序,在神駕前面擔任鑼鼓儀仗。另外,平定柏井廟會(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二,至今已有364年的歷史)也是頗為重要的祭祀節日,武迓鼓也作為祈雨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迎駕。過去,以東浮化山為中心,方圓30里範圍內,西面的張莊、北面的趙家莊井芝峪村、東面的白井、南面的李家莊都有武迓鼓隊,而作為廟會迎駕儀仗出現的武迓鼓隊通常要選縣城內最好的武迓鼓隊,井芝峪村的武迓鼓隊可謂首屈一指。屆時,和尚誦經,香客敬香,鄉民籌資,請戲班唱戲助興,邀武迓鼓隊娛神作樂,場面蔚為壯觀。
平定武迓鼓保留了成套名目齊全的古典鑼鼓樂曲牌,奇特的演陣路線和巧妙的圖案,以及古老的舞蹈套路,是平定地區古代祈雨和廟會等活動中不可替代的迎接神駕的儀仗樂舞,同時又是民間廟會、鬧元宵活動的重要娛樂形式。在歷史長河中,武迓鼓作為賽會迎神的鑼鼓儀仗盛傳不衰,所有角色既是舞蹈者又是伴奏者,角色所持打擊樂器同時被視為征戰兵器,從其保留的古典鑼鼓曲牌與相應的耍回套路以及奇異的演陣訣竅、路線圖案、表演程式來看,其鼓點和陣法可以作為研究古代軍中鼓樂和演陣的重要資料。
到了現代社會,武迓鼓已漸漸失去了其生存環境,一般只在元宵節時表演,也唯有平定井芝峪村的表演能夠保持其原有風貌。

保護措施

1949年後,井芝峪迓鼓傳授於領村,多次參加縣城元宵節活動。為挖掘民間藝術,1985年,縣文化館組織整理了《武迓鼓》,1988年收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山西卷》。李文元等對蒐集整理卓有勞績。
1990年5月,井芝峪的武迓鼓由陽泉電視台和縣文化館聯合拍攝,參加全國城市電視台交流中心舉辦的“金牛獎全國電視台聯播”,山西電視台同時播出。
1991年2月和8月,縣文化局邀請省、市有關專家,先後兩次在同意煤礦對平定武迓鼓進行加工排導。從鼓點、曲牌、舞蹈陣法、服裝道具等方面都作了較為系統地改造與創新,使其更具地方特色,更富時代氣息,在藝術上更趨完美統一。
平定武迓鼓在多次演出中,深得省內外有關專家和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曾榮獲山西省民間廣場藝術大賽一等獎和錄像大賽二等然,山西省國際鑼鼓節暨中國第二屆民間藝術節金獎。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平定縣文化館獲得“平定武迓鼓”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非遺信息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
項目
內容
項目名稱
平定武迓鼓
級別批次
山西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批准文號
晉政發〔2006〕46號
批准時間
2006年12月18日
類別
民間舞蹈
申報單位
陽泉市平定縣
審批序號
26
項目編號
Ⅲ-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