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位置
平北是指北平市(今北京市)以北,平(北平)承(德)鐵路以西,平(北平)綏(遠)鐵路以北的長城內外廣大地區,面積2.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60萬。日軍侵華時期,此地區為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偽滿洲國政府、偽蒙疆自治政府3個偽政權結合部,是日偽和國民黨軍政的敏感地區,同時也是八路軍平西、冀東抗日根據地的交通要道,為戰略必爭之地。1939年11月,中共冀熱察區委員會和挺進軍軍政委員會提出了“鞏同地向前發展”的方針,做出了“鞏固平西,堅持冀東,開闢平北”三位一體的戰略部署。
根據地創建
平北游擊戰爭
1938年八路軍第四縱隊挺進冀東時,所部第三十六大隊和騎兵大隊留在昌平、延慶、懷柔、密雲等地活動,建立了昌灤密聯合縣抗日政府和一些抗日武裝,粉碎過敵人的多次圍攻,打了10餘次勝仗,堅持了3個月的游擊戰爭。第四縱隊西撤,隨後在平北活動的部隊也相繼西撤。
開闢平北根據地
1939年春,冀熱察挺進軍三十四大隊奉命挺進平北,進入十三陵地區開闢根據地,但未站住腳,只堅持了1個月又返回平西。是年底,中共冀熱察區委和冀熱察挺進軍根據中共北方分局指示,先後派部隊挺進平北,創建了平北抗日根據地。1940年1月,由20多名黨政軍幹部組成的平北工作委員會進至昌平、延慶之間的後七村(沙塘溝、霹破石、景兒溝、里長溝、董家溝、鐵爐、慈母川)一帶,開闢了昌延抗日根據地,在昌平、延慶、懷柔等地,先後建立了十幾人、幾十人的游擊隊。4月下旬。八路軍十團三營由平兩進入平北,直插密雲、灤平之間,進至石塘路至白馬關一線,在長城內外、白河兩岸開展游擊活動。4月末,挺進軍軍部特務連進入平北,先在延慶大莊科一帶活動,後轉至千家店、東卯開闢根據地。5月28日,十團一營及團直屬部隊進至延慶南山沙塘溝,殲滅了來自昌平、黃花城、大莊科和永寧的200餘名日偽軍,後又全殲南天門琉璃廟之敵。十團一營與三營會合後,活動於豐寧、灤平、密雲地區。6月,冀熱察挺進軍再派七團進入平北,和八路軍十團在平北與日本關東軍第九獨立守備隊及偽滿軍進行了多次戰鬥,重創日偽軍。到1940年7月,平北地區先後建立了6塊根據地,成立了4個聯合縣抗日民主政府,在延慶縣大海坨深山區的南碾溝村成立了平北軍分區,程世才任司令員,段蘇權任政治部主任,創建平北抗日根據地的工作局面基本打開。
歷史紀念
平北抗日根據地紀念館
平北抗日根據地紀念館位於赤城縣大海陀鄉官莊子村,此地地處原平北抗日根據地中心區域,且地域開闊、交通便捷、風光秀麗,教育基地於2011年4月動工興建,2012年9月告竣,歷時1年零五個月。基地占地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包括紀念館、紀念廣場、紀念碑、軍民抗戰群雕等工程設施。“平北抗日根據地紀念館”館名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題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