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黑白河流經鎮域,地處北京市的上風上水地區,為保護好首都的這一淨土、淨氣、淨水,該鎮始終按照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加大了退耕還林、植樹造林、綠化美化力度,加大了對植被的恢復和保護力度,幾年來
退耕還林1.6萬畝,
封山育林12萬畝,植樹造林8萬畝,先後榮獲縣級綠化美化先進單位,市級綠化美化達標鄉鎮。
歷史沿革
旅遊資源
該鎮旅遊資源豐富,
北京延慶矽化木國家地質公園於2001年12月28日經國土資源部審批通過,2002年9月6日揭碑開園。公園總面積226平方公里,包括
木化石中心區、滴水壺、
烏龍峽谷、
燕山天池、
雲龍山5個景區,25個景點,集觀光旅遊、休閒度假、垂釣燒烤、科考健身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
延慶區五大景區之一。結合旅遊發展,建成了辛柵子、三道梁、下灣、秀水灣、長壽嶺、龍灣大院6個民俗村。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休閒、度假。
大灘次生林自然保護區面積47平方千米,植被茂密,林木覆蓋率95%。
景點還有黑龍潭風景區。
地理位置
千家店鎮位於
延慶區東部深山區,屬山地生態保育區,距區城60公里,距北京市區130公里,是北京市最邊遠的山區大鎮之一。東與
懷柔縣毗鄰,北與河北省
赤城縣接壤,西南、東南分別與
香營、
劉斌堡、
珍珠泉三個鄉相連。灤(平)赤(城)公路、劉(斌堡)沙(梁子)公路、花千、花沙公路穿鎮而過自成環線,交通便利,2007年被評為全市自駕游10條最佳線路之首。
資源
千家店鎮總面積371平方公里,占全區總面積的1/6,全鎮轄19個行政村83個自然村,3864戶,人口10160人,勞動力5763人,屬全市
人口密度最低區域。
千家店鎮現有耕地22594.5畝,幾年來退耕退稻還林1.9萬畝,
封山育林12萬畝,
植樹造林8萬畝,現有山場面積47.8萬畝,林木綠化率為82%。
環境千家店鎮域地處
白河、
黑河、紅旗甸河谷地,境內山巒重疊,地質景觀
移步換景,地勢西高東低,中間形成東、西開口的帶狀盆地。三個流域相連相通,縱深空間較大。
千家店氣候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的半濕潤區,鎮域內生態優良,四季景色變幻如畫,空氣
負氧離子豐富,年平均氣溫8℃,年降水量477.2毫米,是名副其實的避暑勝地和綠色氧吧。白河從西向東流經鎮域,最大支流為紅旗甸河,另有茨溝泉、
紅石灣泉、白龍潭水補入白河。黑河從北部進入鎮域,在鎮域東部與白河交匯,形成黑白分明的奇特景觀。鎮域內湖、泉、瀑、溪等水景眾多。
北京延慶“百里山水畫廊”位於
延慶區東北部
千家店鎮,屬延慶
生態涵養發展區的核心區,總面積371平方公里,距延慶縣城40公里,距北京市區110公里。東與
懷柔區毗鄰,北與河北省
赤城縣接壤,西南、東南分別於
香營、
劉斌堡、
珍珠泉三個鄉相連。灤赤、花千、花沙公路穿鎮而過自成環線,交通便利,2007年被評為北京市自駕游10條最佳線路之首。2010年9月17日,經
國家旅遊局和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准,成為北京市首家涵蓋全鎮範圍,實現“鎮景合一”的大型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其位於
中國延慶世界地質公園內。
產業
千家店鎮以生態休閒旅遊為主導產業,鎮域內的國家級
矽化木地質公園屬三A景區聞名於世,滴水壺、
烏龍峽谷、
朝陽寺、白塔濱河公園等景點眾多,秀水灣、長壽嶺、古家窯等7個民俗村不斷升級,旅遊產業發展較快。2009年,千家店鎮規劃設計的
百里山水畫廊,得到縣委縣政府及各有關部門的高度肯定,被確定為延慶縣政府2009年重點工程。2010年,千家店鎮百里山水畫廊景區成功申報國家四A級旅遊景區。
改革
千家店鎮集中對山和山邊、水和水邊、林和林邊、田和田邊、路和路邊、村和村邊、廟和廟邊進行大規模環境整治,修地邊、拔雜草、選樹枝、栽花種草,達到“規矩得體、自然順暢、方便遊人”的目的。全力建設
百里山水畫廊精品旅遊環線,啟動
乾溝、鎮區、
矽化木中心區、滴水壺和
金融街5個節點,其中乾溝作為
百里畫廊的門戶,拆除原有漁池和一所房屋,使之成為遊客集散中心;鎮區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的旅遊服務區功能,升級改造長壽嶺民俗村,利用現有市場銷售和開發
旅遊紀念品,整治市場周邊環境,打造北方山水印象小鎮;在矽化木中心區,改建原有矽化木展館,增設展陳內容,增加遊客參與性旅遊項目,使其成為
木化石的集中展示區;滴水壺繼續升級改擴建,把接待處外移至河對岸,使其成為健身養生的樂園;全面啟動與西城金融街的資源對接,在金融街建旅遊服務中心和農副產品銷售處,將地區的鄉村旅遊資源、農副產品資源、人文歷史資源等推向金融街市場。同時著手啟動古家窯畫家村,大楝樹村和平台子村鄉村旅遊專業村建設,在 牛溝村口增設
百里山水畫廊標誌性建築,開發
原始森林登山線路,建設拾撿柴雞蛋示範基地。隨之,陸續啟動秀水灣、上奶山、
烏龍峽谷、花盆等節點和紅旗甸溝域建設。最終,通過一鼓作氣建設百里山水畫廊旅遊環線,不斷提高該鎮山水旅遊品牌的競爭力。發展“特色種植、綠色養殖和農旅一體化”產業,發展林下藥材2000畝,發展以向日葵、蔬菜制種為主的籽種作物1800畝。建設農事體驗項目,實現農旅一體化的生態農業格局。發展
設施農業,推進杏仁和小雜糧等農副產品有機認證工作。
醫院同時,邀請知名畫家、作家、攝影家創作一批體現地區文化特色的優秀作品,充分展示地區文化的獨特魅力。整合民俗文化資源,精心策劃特色民俗文化活動,發揮首都
文化志願者的資源優勢,在消夏避暑節期間策劃大型文化宣傳活動。廣泛開展“
三下鄉”活動,發展
文化創意產業,引進畫家村建設項目,加強文物資源的整合和管理。
啟動二輪生態搬遷工程,建成河南、大楝樹和平台子三處搬遷產業新村,改善435戶1280口人的居住環境,實施8個五項工程推進村項目。爭取縣相關政策,力爭解決1000名農村居民“4050”人員拖底安置。推廣豐臺南苑環衛中心的就業模式,向西城
金融街和朝陽擴大就業市場。完善社會安全、交通安全、生產安全、護林防火、禁牧等各項工作的長效考核機制,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措施得力、獎罰分明,保障和諧穩定的發展環境。
勞動力輸出
延慶千家店鎮社保所、
千家店職業技能培訓學校和山水利民專業合作社三個部門開展“聯合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
綠化工、
公共區域保潔員和
客房服務員等多項培訓內容,涉及該鎮19個行政村83個自然村的“4050”人員860人次。通過培訓,不僅可以提高千家店鎮農民的素質和職業技能水平,還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提供了保障。
地圖信息
地址:北京市延慶區
![地圖信息](/img/d/f7d/1c86c90b12032ba4741a0452973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