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甫

徐智甫

徐智甫,薊縣人,1932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歷任冀東抗日聯軍第十六總隊政治副主任,冀熱察區黨委黨校教務主任,昌(平)延(慶)聯合縣縣委書記,1940年8月28日在昌延縣黃土粱村突圍作戰中英勇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徐智甫
  • 出生地:薊縣周官屯
  • 出生日期:1907年6月7日
  • 籍貫:薊縣人
簡介,人物生平,紀念,

簡介

徐智甫

人物生平

徐智甫原名徐睿,字智甫。1907年6月7日生於薊縣周官屯一個農民家庭。自幼勤奮讀書,追求進步,1926年考入通縣省立師範學校上學。上學期間,在校內革命思想影響下,經常閱讀進步書刊,接觸了馬列主義,秘密學習和鑽研李大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文章,追求革命真理,和同窗好友王少奇、卜榮久等人在校內組織進步活動。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了我國東北三省,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瘋狂侵略和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他_義憤填膺,參加了黨領導的反帝大同盟組織,積極投入抗日救亡活動,並同王少奇、卜榮久等人兩次赴香河渠口、劉宋等村鎮,向民眾公開進行抗日救亡宣傳,產生了重大的政治影響。1932年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1932年,除智甫在師範學校畢業後,到香河縣高小任教。後又去香河縣師範學校教書,他既教書又育人,經常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的事實,向學生進行抗日救國的愛國主義敦育,並把自己工資大部分捐助給抗日救國事業。在此期間.他同已在北平上大學的王少奇、卜榮久等同窗好友,仍保持密切的書信聯繫,互通信息,互相鼓勵。1935年冬,他獲悉北平學生爆發了一二九愛國運動,並組織南下擴大宣傳團赴河北省農村進行抗日宣傳,這年冬天他也回到家鄉,以教書為掩護,向學生和家鄉民眾進行抗日救亡宣傳。在他宣傳和引導下,許多學生和民眾積極投入了抗日救國的行列。
1937年我國抗日戰爭爆發後,薊縣人民在日偽殘暴殖民統治下生活十分痛苦,抗日要求日益強烈。中共薊縣縣委根據上級黨委關於“要不失時機地抓緊準備冀東人民抗日武裝起義”的指示精神,於10月12日在城南翠屏山召開了黨的秘密會議,要求在民眾中大力發展抗日救國會組織,為舉行抗日武裝暴動作準備。會後,徐智甫一面油印了大量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罪行和黨的抗日救國主張的傳單,向民眾宣傳抗日救國;一面同陳富軒一起在二區淋河沿一帶建立了抗日救國會分會,宣傳和組織民眾參加抗日救國會。在他努力工作下,不但廣大基本民眾積極參加了救國會組織。
還爭取團結一批開明士紳和民團骨幹分子投入了抗日行列,使抗日救國會迅速發展成為一支擁有勞苦民眾、進步教師、愛國學生、開明士紳、民團骨幹等1000多人參加的民眾抗日組織,為發動薊縣抗日大暴動作了極其重要的準備工作。
1938牛6月,宋時輪、鄧華率領八路軍第四縱隊挺進冀東,18日打下興隆縣城,19日攻克將軍關、靠山集。敵人驚恐萬狀,急忙調動各地民團前往堵截。馬伸橋偽公安局長王樹森接到命令後,立即調集二區第六和第九甲民團趕赴馬伸橋。正當兩個民團在周官屯集合準備出發時,徐智甫將兩個民團隊長夏德元、趙合及民團一些骨幹分子找來,向他們介紹了八路軍挺進冀東後的政治形勢,告訴他們王樹森已對夏、趙二人產生懷疑,要他們提高警惕,遇到意外情況不要手軟。趙到達馬伸橋時,正值王樹森向敵人電話報告夏、趙二人不可靠,要準備逮捕,夏、趙二人當即用槍將王樹森打死,集合民團隊伍宣布起義,砸毀了設在馬伸橋鎮的白麵館,打死了開設白麵館的韓國浪人。隨後又抓捕了日本華北礦業公駐馬伸出橋的3名日本人,也執行了槍決,造成震驚敵人的馬伸橋事件,揭開了薊縣抗日大暴動的序幕。
薊縣抗日大暴動是從7月14日開始的,邦均首先打響了暴動第一槍。同時徐智甫同李子光、陳富軒、劉卓群、夏德仁等人在二區舉行了暴動,組建了冀東抗日聯軍第十六總隊,由劉卓群任總隊長,夏德仁為副總隊長,李子光任政治主任,徐智甫任政治副主任。隨後,抗日大暴動在薊縣全面爆發,迅速占領了所有村鎮。7月底,十六總隊同其它暴動隊伍配合八路軍主力,一舉攻克了薊縣縣城,摧毀了敵偽政權,建立了抗日縣政權,抗日大暴動在薊縣取得完全勝利。進入8月份,徐智甫同李子光等人率領十六總隊進入薊縣、遵化一帶打游擊,擴充隊伍,至9月下旬,十六總隊已發展成為一支擁有三個大隊,一個特務總隊,共150O多人的抗日武裝隊伍。
十六總隊初建時,戰士大多數是剛剛拿起武器的青年農民,再有一些是當地的民團武裝,作戰能力不強,思想作風和部隊紀律都存在一些問題。為提高部隊戰鬥力,徐智甫協同李子光大力加強了部隊建設,一面抓緊練兵,一面大力開展部隊的政治教育工作,結合思想實際,反覆向戰士講述抗日隊伍的性質、任務和作戰目的,宣傳八路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要求抗聯戰士學習八路軍的思想作風,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並規定了部隊訓練、打仗、駐防、請假消假等具體制度。在進行練兵中,他還組織戰士學唱《游擊隊之歌》、《大刀進行曲》等抗日歌曲,鼓舞士氣和鬥志。通過以上工作,迅速提高了部隊的政治素質,增強了戰鬥力,打仗非常勇敢,紀律十分嚴明,深受民眾的歡迎,多次受到上級領導好評,成為冀東西部抗聯部隊的一面紅旗。
當時,徐智甫患有較嚴重的肺結核病,為了搞好部隊建設,爭取戰鬥勝利,他終日東奔西跑,日夜操勞,不但顧不得休養,連家務事也無暇顧及。9月1日,他妻子生了次子,他無暇回家看望。9月15日,他的老父親被偽軍打傷不幸去世,他雖然十分悲痛,因軍務繁忙,也無暇回家料理後事,只是給母親捎信說:“父親出殯時,不要等我了”。事後家裡人埋怨他不要家了,他解釋說:“眼下正是暴動緊張的時候,不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國家就要亡了,國家亡了哪還有家?”終於得到家裡人的理解和支持。
冀東抗日大暴動勝利後不久,敵人調動大批軍隊進行瘋狂反撲,形勢迅速逆轉。由於鬥爭環境十分殘酷,部隊給養也有困難,八路軍四縱黨委和中共河北省委決定,抗聯隊伍和八路軍主力暫時撤往平西根據地進行整訓。由於抗聯戰士大都是當地農民,在西撤過程中戀家思想非常嚴重,加上敵人圍追堵截,鬥爭環境十分殘酷,部隊士氣消沉,離隊較多。根據這個情況,徐智甫協同李子光大力加強了部隊的思想工作,逐步穩定了部隊情緒,終於堅持到達平西根據地。
到達平西根據地後,黨派徐智甫先到冀熱察區黨委黨校進行學習,徐智甫平素十分重視黨的政策理論學習,這樣的機會更是難得,他在黨校結合實際,刻苦學習馬列和毛澤東的著作,認真鑽研黨的有關抗日戰爭的方針和政策,進一步提高了理論和政策思想水平,更加堅定了抗戰勝利的信心和決心。由於他具有很高的理論和政策思想水平,學習結業後被留在黨校擔任了教務主任。不久,平西根據地因鬥爭任務繁重急需領導幹部,1939年9月,黨又派他任昌(平)延(慶)聯合縣第一任縣委書記,開闢平北抗日根據地。
當時平北地處“滿洲國”、“華北自治政府”、“蒙疆自治政府”三個偽政權的之界地區,昌延聯合縣是這個交界地區的中心,鬥爭十分複雜.環境極其殘酷,土匪活動猖獗。過去,黨曾幾次派人來這個地區開闢工作,都因鬥爭複雜,環境殘酷,沒有能夠站住腳。徐智甫來到這裡後,同縣長鬍瑛和縣委其他同志一起,緊緊依靠廣大民眾、通過艱苦卓絕的工作,建立黨的組織,發展武裝鬥爭,以“後七村”(即鐵爐子、沙塘溝、慈母川、井兒溝、里長溝、霹破石、黃家溝)為中心,逐步向十三陵地區和龍關、赤城方向發展,宣傳黨的抗日政策,發展黨的組織,建立區、村政權,開闢新的根據地,終於把抗日烽火在八達嶺周圍地區點燃起來,建立和發展了平北抗日根據地。
1940年春,莊稼青黃不接,昌延聯合縣所屬地區糧食奇缺。為了克服困難,徐智甫經常以野菜充飢,身體嚴重浮腫。這時他得知平北游擊大隊在南山已斷糧7天,立即親自到王莊、東三岔村動員民眾,籌集了三四麻袋糧食,然後顆粒不動,克服重重困難,迅速送到南山,解決了子弟兵的燃眉之急。至今,當時曾在游擊大隊工作的老同志談及此事,仍然激動不已。
1940年5月,敵人糾集大批日偽軍向昌延聯合縣發動“掃蕩”,當時八路軍主力部隊正在外線作戰,縣裡只剩下一些地方幹部。在形勢十分緊急的情況下,徐智甫帶領縣委和縣政府所有同志深入各地區村,大力宣傳和武裝民眾,迅速組織了昌延游擊隊,採取機動靈活的戰術,同敵人“掃蕩”展開了游擊戰爭。在此期間他患了瘧疾病,無法醫治,開始一周發作一次,後來越加嚴重,有時一天發作幾次。一天,他同幾個同志轉到圈子村,這裡環境比較好,房東也很可靠,同志們勸他留下養養病,等病好了再走,他執意不肯,堅持和同志們一道打游擊,就這樣他硬是挺了下來,始終沒有離開戰鬥,最後終於粉碎了敵人“掃蕩”,保衛了根據地的抗日政權。
1940年8月27日晚,徐智甫同縣長鬍瑛在黃土梁村研究工作直至深夜,轉天清晨黃土梁村被敵人包圍,他和胡瑛、程永忠等人一起突圍,在突圍戰鬥中徐智甫不幸中彈負傷。他看到敵眾我寡的形勢,意識到自己不能突圍出去了,便撐著身體同敵人展開激戰,把一顆顆仇恨子彈準確射向敵人。在剩下最後一粒了彈時,為保全共產黨人的氣節,舉槍自殉,壯烈犧牲。徐智甫犧牲後,滅絕人性的敵人竟殘忍地割下他的首級示眾。

紀念

為了紀念革命先烈,解放後中共延慶縣委和縣政府在烈士生前戰鬥過的二河道村西側山坡上,為徐智甫、胡瑛、程永忠三位烈士樹立了一座紀念碑,供人們永遠憑弔和緬懷。在北京市北郊著名旅遊勝地龍慶峽建立的“平北抗日戰爭烈士紀念碑”上,還專門銘記了徐智甫烈士生前的光輝業績,稱謄他是“革命烈士的傑出代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