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袞(729年-783年),字夷甫,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唐朝宰相。
天寶十四年(755)狀元登第,永泰元年(765年)授中書舍人。廣德元年(763年)以右補闕充翰林學士,不久任考功員外郎。大曆九年(774年)升禮部侍郎。連續三年主科考。處事謹慎、墨守陳規。
大曆十二年(777年)拜相,楊綰病故後,獨攬朝政。以文辭出眾而又登科第為用人標準,堵塞買官之路。對朝中眾官俸祿亦視其好惡而酌定。封河內郡公。德宗即位後,被貶為河南少尹,又貶為潮州刺史。不久為福建觀察使。常袞注重教育,增設鄉校,親自講授,閩地文風為之一振。建中四年(783年)死於任上。享年五十五歲,追贈為尚書左僕射。
基本介紹
- 本名:常袞
- 字號:字夷甫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京兆(今陝西西安)
- 出生時間:729年
- 去世時間:783年
- 主要作品:《常袞文集》等
- 主要成就:天寶十四年狀元
- 爵位:河內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