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學評價資料的處理方式,有常模參照評價和標準參照評價之分。常模參照評價,是指評價時以學生所在團體的平均成績為參照標準(常模),根據其在團體中的相對位置(或名次)來報告評價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模參照評價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教育心理學
含義
特點
常模參照評價和標準參照評價的比較
常模參照評價 | 標準參照評價 | |
涵義 | 以個體的成績與同一團體的平均成績或常模相互比較,而確定其成績的適當等級的評價方法。 | 以具體體現教學目標的標準作業為依據,確定學生是否達到標準以及達標的程度如何的一種評價方法。 |
評價內容 | 衡量個體在團體中的相對位置和名次,也稱“相對評價”或“相對評分”。 | 衡量學生的實際水平,即學生掌握了什麼以及能做什麼,有稱“絕對評價”或“絕對評分”。 |
評價標準 | 參照點:常模——團體測驗的平均成績。學生在團體中的位置就是以學生個體成績與常模比較來確定的。 | 參照點:教學目標。測試題的關鍵是必須正確反應教學目標的要求,而不是試題的難易和鑑別力。 |
主要用途 | 可以作為分類、排隊、編班和選材的依據。 | 主要用於了解基礎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利用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改進教學。 |
不足 | 忽視個人的努力狀況及進步程度,尤其對後進者的努力缺少適當評價。 | 測題的編制很難充分、正確地體現教學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