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症狀,診斷,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目前認為是編碼乙醯膽鹼受體的基因出現了變異,已知四種基因變異可導致ANDFLE, CHRNA4,15q24,CHRNB2, CHRNA2。
症狀
睡眠時運動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的症狀為其特徵,多於幼年發病,常被誤診。
起病年齡從2個月~52歲,平均11.7歲。53%在10歲以前起病,35%在10~20歲起病。所有患者均有睡眠中的發作,58%在剛入睡後不久,48%在凌晨,9%報告全夜可有發作,30%日間小睡時也有發作,58%的病人可有少量的覺醒期發作。發作頻率76%為成串的發作,每夜4~11次,平均7.7次,24%的病人每夜僅發作1次。發作時間短暫,一次發作持續5秒~5分鐘,平均74秒。
發作開始時表現為喘息,呻吟或發出單個的詞,常常睜眼,表情恐懼,雙眼凝視或上翻。口部或手的自動症不常見。突出表現為軀體運動性自動症,如突然坐起,猛烈的過度活動,髖部向前用力,全身強直性僵硬,陣攣性抖動及肌張力不全樣運動;或突然抬頭、搖頭、頭部後仰;上肢可上舉或投擲樣動作,下肢可過度伸展、劃圈、踏車樣運動或四肢節律樣運動。病人可在床上爬來爬去甚至墜床致傷。部分病人能意識到發作但不能控制,能聽到外界的聲音但不能作出反應,事後能回憶發作過程。部分病人發作時意識喪失,表明有繼發全身性發作。發作後意識立即恢復,很少有發作後意識障礙或發作後頭痛。上述症狀提示發作起源於或累及到額葉輔助運動區(SMA發作)。
在同一家族內不同病人的發作程度輕重不等,重者發病年齡早,每夜均有成串發作,甚至導致睡眠嚴重缺乏;輕者僅在青春期有短時間的發作,這種病例只有通過系統的家系調查才能被診斷。多數為間斷的成串發作。誘發因素包括緊張、疲勞等,女性可因月經、妊娠或絕經而使發作頻繁增加或減少。患者智力正常,神經系統檢查及神經影像學檢查正常。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病史,EEG檢查可確診。
夜間頻繁而短暫的運動性發作,以姿勢性或扭轉性強直、肌張力不全樣運動、發聲及軀體自動症為特徵,精神運動發育正常,無結構性腦損傷證據,有癲癇和診斷不明的睡眠障礙家族史有助於ADNFLE的診斷。EEG陽性率低,但Video-EEG容易記錄到發作期的臨床一EEG特徵。
EEG特徵:背景活動及睡眠周期正常。睡眠中發作頻繁的患者睡眠進程常被頻頻打斷。發作間期清醒和睡眠EEG均很少見陣發性異常,84%的病人無癲癇樣活動,16%在一側或雙側額、額一中央、額一顳或顳區有癲癇樣活動,22%有雙側或限局性慢波增多。發作期Video-EEG顯示發作主要出現在NREM。Ⅱ期,以雙額為主的尖慢波活動、節律性棘波、節律性活動或覺醒樣反應繼以9Hz節律性活動。少數病人無明確的發作期放電,或發作期EEG被大量運動偽差所掩蓋。
鑑別診斷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夜間額葉癲癇臨床上常被誤診為是正常睡眠行為、良性夜間睡眠障礙、夜間陣發性肌張力不全、家族性運動障礙或偽發作等。睡眠障礙包括夜驚、夢魘、夢遊等,其中夜驚最為常見。主要鑑別點為夜驚發作持續時間較長,一般在5-10分鐘,缺乏成串發作,發作以恐懼、哭鬧等情緒性症狀為主,較少運動性發作的表現,發作一般出現在入睡後第一個睡眠周期的NREMlll~1V期,伴EEG覺醒反應,無癲癇樣電活動。夜間陣發性肌張力不全的發作特徵與ADNFLE非常相似,主要為睡眠中短暫而成串的肌張力不全樣運動,發作期及發作間期EEG無改變,對卡馬西平治療反應良好,有家族性病例,符合常顯遺傳方式。現認為這些事件為癲癇性發作,推測癲癇灶位於內側眶額區、輔助運動區或顳葉,代表了一組與睡眠相關的局部性發作。故夜間陣發性肌張力不全可能與ADNFLE是同一類癲癇性病變。家族性運動障礙是一組由特殊突發事件誘發的以刻板舞蹈手足徐動或肌張力不全為特徵的病變,分為兩類,均為常顯遺傳,一種為陣發性運動誘發舞蹈手足徐動症,發作在日間,多因突然運動誘發,持續時間短暫(<20秒),卡馬西平治療有效;另一種為非運動誘發的陣發性肌張力不全,也出現在覺醒時,多由疲勞、飲酒、咖啡、寒冷或激動誘發,發作常持續數小時,苯妥英鈉或苯巴比妥無效。
治療
給予卡馬西平或苯妥英鈉單藥治療可有效控制發作。嚴重病例需用一種以上的抗癲癇藥物治療,但丙戊酸一般無效。治療到成年後雖發作已長期控制,但停藥後仍有復發的可能。
ADNFLE的主要特徵符合良性部分性癲癇的定義,唯發作多持續到成年並需長期藥物治療與多數兒童良性部分性癲癇不符。進一步的研究及長期隨訪還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