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理學院

湖南文理學院

湖南文理學院(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簡稱“湖南文理”,坐落於湘西北歷史文化名城——常德市,學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舉辦、湖南省與常德市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被確定為國家“產教融合工程套用型本科規劃高校”,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湖南省2011計畫”,2017年被湖南省教育廳確定為新增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高等教育辦學初始於1958年,1999年7月由原常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原常德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常德師範學院,2003年2月更名為湖南文理學院。升本前後,有湖南農學院常德分院、常德教育學院、常德市藝術學校、常德市城鄉建設職業技術學校等大中專學校相繼併入。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占地面積1405畝,校舍建築總面積近47.8萬平方米;圖書館藏紙質圖書160餘萬冊,電子圖書205萬種;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35億元;設有20個教學院,57個本科專業;有正高職稱教師114人,博士235人,兼職博士生導師4人,兼職碩士生導師59人,全日制本科生24000餘人。

基本介紹

  • 主管部門:湖南省
  • 學校官網http://www.huas.cn
  • 中文名:湖南文理學院
  • 外文名: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 簡稱:湖南文理、HUAS
  • 創辦時間:1958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綜合
  • 屬性:省屬普通本科院校
    湖南省2011計畫(2015年入選)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谷正氣 
    校長:龍獻忠
  • 本科專業:57個 
  • 院系設定:師範學院、文史學院,外國語學院等20個二級學院
  • 校訓:博學弘文、明理求真
  • 校歌:《走向未來的夢》
  • 校慶日:每年的10月18日 
  •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洞庭大道3150號
  • 院校代碼:10549
  • 主要獎項:湖南省文明單位 
    湖南省科技進步獎3項(截至2018年12月) 
    湖南省大學生就業創業示範校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5年) 
  • 知名校友梅克保蔣建國王建華
基本信息,校園風光,知名校友,歷史沿革,學校前身,合併發展,辦學條件,院系概況,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校榮譽,學科建設,對外交流,學術研究,科研機構,科研成果,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現任領導,知名校友,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 常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58年,常德師範專科學校創建。
歷史沿革歷史沿革
1984年,常德地區教師進修學院併入常德師範專科學校。
1980年,常德地區教師進修學院創建。
1994年,常德師範專科學校更名為常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 常德高等專科學校
1978年,常德基礎大學創建。
1987年,常德基礎大學更名為常德高等專科學校。
1989年,湖南農學院(常德分院)、常德引進高教培訓中心併入常德高等專科學校。
  • 常德教育學院
1971年,常德師範專科學校(原常德地區教師進修學院部分)改建常德教育學院。
  • 常德市城鄉建設技術學校
1989年,常德市城鄉建設技術學校創建。
  • 常德藝術學校
1978年,常德戲劇學校創建。
1994年,常德戲劇學校更名為常德藝術學校。

合併發展

  • 常德師範學院
1999年,常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常德高等專科學校、常德教育學院合併升格為常德師範學院。
2000年,常德師範學校併入常德師範學院。
2001年,常德市城鄉建設技術學校併入常德師範學院。
2003年,常德藝術學校併入常德師範學院。
  • 湖南文理學院
2003年,常德師範學院更名為湖南文理學院。
2006年,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017年11月,湖南文理學院新增為湖南省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第二批)。
2018年11月,湖南文理學院舉行建校60周年紀念大會。
湖南文理學院湖南文理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20個教學院,57個本科專業,涵蓋文、理、工、農、史、法、經、管、教、藝十大學科門類。
湖南文理學院院系專業設定一覽表
院系
專業
層次
學制
師範學院
學前教育、國小教育、中學教育
本科
四年
馬克思主義學院
法學、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四年
文史學院
漢語言文學、新聞學、歷史學
本科
四年
外國語學院
英語(師範教育)、商務英語、日語
本科
四年
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
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本科
四年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教育技術學(數字媒體)、物理學(光電信息工程)
本科
四年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師範教育)、環境化學
本科
四年
機械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
本科
四年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自動化、通信工程、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
本科
四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網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本科
四年
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城鄉規劃
本科
四年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農學、動物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本科
四年
資源環境與旅遊學院
地理科學、旅遊管理、酒店管理、地理信息系統
本科
四年
經濟與管理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行銷、會計、財務管理
本科
四年
藝術表演與傳媒學院
音樂學、舞蹈編導、學前教育
本科
四年
美術學院
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動畫、環境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
本科
四年
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
本科
四年
國際學院
生物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本科
——
創新創業學院
——
——
——
繼續教育學院
——
——
——

師資力量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教師中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交通部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10人,省級學科帶頭人5人,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省教學團隊,2個省普通高校科技創新團隊,正高職稱教師114人,博士235人,兼職博士生導師4人,兼職碩士生導師59人。
湖南文理學院湖南文理學院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谷正氣
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1人):文會軍
交通部新世紀“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1人):谷正氣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2人):龍獻忠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谷正氣、魏飴楊品紅
湖南省學術學科帶頭人
姓名
類別
學科方向
確定時間
魏飴
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
文藝學
2001年
姚春梅
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
光學
2005年
佘丹青
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
中國現當代文學
2008年
羅佑新
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
機械設計及理論
2008年
劉良國
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
水生生物
2011年
潘梅森
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
計算機套用技術
2011年
吳修林
湖南省普通高校學科帶頭人
音樂與舞蹈學
2011年
湖南省 “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
姓名
學科方向
入選層次
入選時間
魏飴
文藝學
第一層次
2007年
楊品紅
水產品養殖加工
第一層次
2011年
姚春梅
量子信息、量子光學
第三層次
2005年
廖德崗
機械工程
第三層次
2007年
肖曉勇
管理科學與工程
第三層次
2008年
程新奇
作物遺傳育種
第三層次
2008年
賈先文
套用經濟
第三層次
2011年
向緒言
基礎數學
第三層次
2011年
彭光含
系統集成與仿真
第三層次
2011年
肖安國
化學
第三層次
2011年
湖南文理學院教學名師一覽表
序號
姓名
授予單位
授予時間
所在學院
1
魏飴
湖南省教育廳
2008
文史學院
2
齊恆
湖南省教育廳
2010
資旅學院
3
楊斌文
湖南文理學院
2007
電信學院
4
劉赤符
湖南文理學院
2007
文史學院
5
彭友林
湖南文理學院
2008
生科學院
6
熊大勝
湖南文理學院
2008
生科學院
7
董明輝
湖南文理學院
2008
資旅學院
8
雷明全
湖南文理學院
2010
經管學院
9
鄒永常
湖南文理學院
2010
文史學院
10
吳曉
湖南文理學院
2010
土建學院
湖南文理學院教學團隊一覽表
序號
團隊名稱
所在學院
負責人
級別
立項時間
1
文藝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文史學院
魏飴
國家級
2008
2
人文素質教育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教務處
齊恆
省級
2009
3
生物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生科學院
王文龍
省級
2010
4
大學語文教學團隊
文史學院
佘丹清
省級
2010
5
管理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經管學院
曹光榮
校級
2009
6
法學理論教學團隊
法學院
劉瀟瀟
校級
2009
7
體育教育訓練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體育學院
劉靜
校級
2009
8
電氣信息基礎課實踐教學團隊
電信學院
李曉峰
校級
2009
9
大學物理教學團隊
物電學院
蔡新華
校級
2007
10
地理科學教學團隊
資旅學院
董明輝
校級
2007
11
大學英語教學團隊
外國語學院
陳勇
校級
2007
12
計算機套用技術教學團隊
計算機學院
郭國強
校級
2007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4個國家級特色和教改試點專業,6個省級特色專業;1門國家級資源共享課程(精品課程)、14門省級精品課程;1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普通高等學校產學研示範基地、3個省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示範基地、3個省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
校園風景校園風景
特色專業一覽表
序號
專業名稱
所在單位
級別
批准時間
1
漢語言文學
文史學院
國家級
2009年
2
地理科學
資旅學院
國家級
2008年
3
音樂學
音樂學院
省級
2008年
4
生物科學
生科學院
省級
2008年
5
農學
生科學院
省級
2009年
6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學院
省級
2009年
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基礎課示範實驗室
生物學基礎實驗室
電氣信息基礎實驗室
國家級精品課程
文藝鑑賞學(魏飴)
省級精品課程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劉瀟瀟)
教師職業技能訓練(齊恆)
量子力學(蔡新華)
音樂欣賞(吳修林)
大學語文(佘丹青)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周雙娥)
大學英語(陳勇)
自動控制理論(潘湘高)
人文地理學(董明輝)
材料力學(吳曉)
生物學基礎實驗(王文龍)
動物生產學(李淑紅)
植物學(彭友林)
  • 教學成果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共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湖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17項。
湖南文理學院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
成果名稱
獲獎時間
授獎單位
獲獎等級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辦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05
教育部
二等獎
2004
省教育廳
一等獎
中學語文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2002
省教育廳
一等獎
新建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研究與實踐
2006
省教育廳
一等獎
四導結合,構建大學生和諧發展新機制
2006
省教育廳
一等獎
地方高校生物基礎“531”實驗教學體系改革研究與實踐
2006
省教育廳
一等獎
大學素質教育“文藝鑑賞學”課程的構建與實踐
2000
省教育廳
二等獎
寫作教學流派的創建
2000
省教育廳
二等獎
結合地方經濟建設實踐,深化經濟地理教學改革
2000
省教育廳
三等獎
新時期高師中文專業與中學語文教學的對接研究
2004
省教育廳
三等獎
地方高校機械類專業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
2006
省教育廳
三等獎
高師生教師職業技能培養新模式的構建與實踐
2009
省教育廳
三等獎
網路環境下大學生英語教師的學習策略指導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2009
省教育廳
三等獎
音樂學專業特色培育和課程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2009
省教育廳
三等獎
構建植物學實踐教學新體系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研究與實踐
2009
省教育廳
三等獎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專業“三維一體”教學新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2009
省教育廳
三等獎
提高中學校長培訓質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2009
省教育廳
三等獎
“知識、閱讀、表達”三位一體的大學語文教學探索與實踐
2010
省教育廳
二等獎
電氣信息基礎實驗“一四三”實驗教學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2010
省教育廳
三等獎
地方高校法學綜合模擬實訓教學學生實務能力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2010
省教育廳
三等獎
構建“一、三、三”實踐教學新體系,實踐產、學、研合作育人模式—地方本科院校動物科學專業實踐教學創新
2010
省教育廳
三等獎
地方院校“學研結合”教學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2010
省教育廳
三等獎
建立“1+2”培養模式實施多層面驅動體—面向工程實踐的大學生電子設計能力培養研究與實踐
2010
省教育廳
三等獎
以就業為導向、課程為抓手,全面構建學用結合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13
省教育廳
一等獎
經管類程式性知識能力轉化的探索與實踐
2013
省教育廳
三等獎
地方高校城鄉規劃套用型人才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創新與實踐
2013
省教育廳
三等獎
科技創新能力建設視域下的新建本科
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
2013
省教育廳
三等獎

學校榮譽

2003年湖南文理學院被授予“湖南省文明高校”,2004年被授予“湖南省文明單位”,2004年被省教育廳評為“科研管理先進集體”,2005年被評為湖南省首批“依法治校示範校”和湖南省普法工作先進單位,2001年、2004年、2005年三次獲得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稱號,該校還被列為教育部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點高校、國家Linux技術培訓與推廣中心;院工會被省教育工會和省工會分別授予“省模範教職工之家”、“省模範職工之家”稱號,院團委被團中央授予“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校園全景校園全景

學科建設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十三五”省級重點建設學科6個,有校級重點學科4個、校級重點建設學科12個。
湖南省重點建設學科(6個):文藝學、套用化學、動物學、機械工程、產業經濟學、作物遺傳育種學
校級重點學科(4個):英語語言文學、無線電物理、光學、音樂學
校級重點建設學科(12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法學理論、高等教育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套用數學、人文地理學、體育人文社會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套用技術、結構工程、企業管理、美術學

對外交流

2004年學校獲準招收外國留學生,截至2019年1月,學校先後與10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是湖南省第一批獲得教育部批准舉辦中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的地方院校之一。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2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1個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省高等學校“2011協同創新中心” 、5個湖南省社科基地、1個省普通高校哲學人文社會科學基地、1個水產院士工作站和25個校級研究所。
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環洞庭湖水產健康養殖及加工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集成與光學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動物學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高等學校“2011協同創新中心”:水產高效健康生產湖南省協同創新中心、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湖南省院士工作站:湖南省水產院士工作站
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範基地:水生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基地、鑿岩機械研發與產業化基地
湖南省社科基地
湖南省農村居民社會化發展研究基地
湖南省環洞庭湖區域發展研究基地
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基地
湖南普通高等學校產學研示範基地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校級研究所一欄表
序號
研究所名稱
負責人
所屬單位
研究方向
1
大數據區域服務研究所
郭國強
協同創新中心 (數字洞庭)
大數據理論及其套用研究
2
智慧型控制與決策系統研究所
李建奇
協同創新中心 (數字洞庭)
智慧型交通研究、湖區城市環境智慧型監控與預警技術研究等
3
高分遙感套用研究所
潘梅森
協同創新中心 (數字洞庭)
基於高分遙感的多種套用研究
4
湖區經濟模型研究所
向緒言
協同創新中心 (數字洞庭)
統計分析與計算
5
現代數位化智慧型裝備設計與製造研究所
羅佑新
協同創新中心 (數字洞庭)
數位化設計理論與套用、現代最佳化設計理論與套用等
6
GIS開發與套用研究所
陳端呂
協同創新中心 (數字洞庭)
區域生態環境大數據集成、套用及專業軟體二次開發
7
非遺傳承與藝術品牌研究所
吳修林
協同創新中心 (人文洞庭)
湖區“非遺”活態傳承與民族演藝產業品牌創新
8
現代教育與教育轉型研究所
李寶斌
協同創新中心 (人文洞庭)
湖區現代教育體系創新與深度轉型發展
9
傳統文化與文化產業研究所
夏子科
協同創新中心 (人文洞庭)
洞庭湖區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資料庫創建、湖區傳統優秀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
10
抗戰精神與文化傳播研究所
陳致遠
協同創新中心 (人文洞庭)
洞庭湖區抗戰精神與文化傳播
11
文藝創作與評論研究所
張文剛
協同創新中心 (人文洞庭)
洞庭湖區文藝創作與評論研究所
12
劉禹錫研究所
曾祥永
協同創新中心 (人文洞庭)
劉禹錫相關研究
13
專業轉型與創新教育研究所
聶 鈉
協同創新中心 (人文洞庭)
專業轉型發展路徑、創新教育模式
14
區域生態與環境研究所
彭保發
協同創新中心 (安全洞庭)
區域生態安全評價與預警、生態系統修復與補償、災害監測與分析、水土氣環境演變與監測
15
氣候變化與海綿城市研究所
熊建新
協同創新中心 (安全洞庭)
區域氣候變化模擬與防控、應對氣候變化的海綿城市建設與創新
16
洞庭湖生態農業與農村發展研究所
賈先文
協同創新中心 (綠色洞庭)
洞庭湖生態農業與農村發展
17
新能源新材料研究所
陳遠道
協同創新中心(綠色洞庭)
材料設計與分子模擬、有機光伏、仿生材料、高性能鋰離子電池
18
物聯網技術套用研究所
郭傑榮
協同創新中心(綠色洞庭)
光信息處理與測量、光電檢測領域的套用基礎研究等
19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民居安全研究所
楊立軍
協同創新中心 (綠色洞庭)
湖區民居現狀評估、民居總體震害預測、民居抗震方案及推廣
20
智慧旅遊與現代酒店管理研究所
吳雲超
協同創新中心 (綠色洞庭)
現代酒店經營與管理、智慧旅遊、線上旅遊
21
區域特色旅遊設計與開發研究所
王亞力
協同創新中心 (綠色洞庭)
區域特色旅遊產品設計與旅遊資源開發
22
區域經濟與金融統計研究所
蘇 靜
協同創新中心 (綠色洞庭)
區域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體系研究、效益評價、發展模式與發展機制、風險預警與防控研究
23
湖區文化對外譯介與中西文化比較研究所
李 鋼
協同創新中心 (公共平台)
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與發展外宣推介到英語世界
24
環洞庭湖資源環境法治研究所
劉瀟瀟
協同創新中心 (公共平台)
水資源法律治理、農地法律治理、濕地生態法律治理
25
生態經濟研究所
肖小勇
協同創新中心 (公共平台)
洞庭湖生態經濟發展研究
26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李紅革
馬克思主義學院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27
常德歷史文化研究所
周星林
文史學院
常德歷史文化研究、古籍整理與研究、常德詩牆文化研究、文明養成教育研究
28
丁玲研究所
李雲安
文史學院
丁玲文學研究
29
湘西北中學語文教育教學研究所
張新紅
文史學院
湘西北中學語文教育教學研究
30
媒介文化產業研究所
肖明清
文史學院
媒介文化產業研究
31
地方語言學研究所
高歡
文史學院
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32
世界經濟研究所
祁 飛
經管學院
國際貿易
33
共享經濟研究所
聶會平
經管學院
共享經濟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商業模式、知識管理、協同行銷研究
34
商業模式研究所
郭毅夫
經管學院
孵化器商業模式研究、武陵山區包容性商業模式研究、常德健康產業商業模式研究
35
英語語言文學研究所
陳 勇
外國語學院
英語語言文學
36
典籍英譯及海外漢學研究所
李海軍
外國語學院
翻譯理論與實踐、海外漢學
37
視覺文化與人文藝術教育研究所
梁光焰
美術學院
視覺文化、人文藝術教育、藝術教育
38
文化創意教育與實踐研究所
郭 娓
美術學院
文化創意教育、文化創意能力培養文化創意實踐
39
中外合作辦學文化比較研究所
曾健坤
國際學院
中外合作辦學、跨文化教育
40
納米生物靶向檢測與治療研究所
黃 勇
化學化工學院
生物納米材料製備、生物感測、納米載藥、腫瘤成像與治療等
41
納米技術研究所
劉少友
化學化工學院
超晶格納米材料及套用、微介孔納米材料及套用、熱電納米材料及套用、光電納米材料及套用、綠色催化
42
高分子套用研究所
肖安國
化學化工學院
高分子設計與合成、特種塗料、功能高分子膜材等
43
環境監測與污染控制研究所
楊基峰
化學化工學院
環境監測技術、污染控制、污染效應與人體健康
44
光電信息與光電子材料技術研究所
龍永福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光電信息處理與光電子材料
45
新材料計算與器件仿真研究所
李長生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新型材料計算與器件仿真
46
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研究所
賀 志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量子信息處理
47
網際網路+大數據信息系統融合研究所
彭光含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智慧型交通系統與智慧型控制
48
無人機套用技術研究所
王文虎
電氣與工程學院
四旋翼無人飛行機的設計與套用
49
系統工程研究所
朱明旱
電氣與工程學院
複雜系統理論與套用
50
建築電氣節能與控制研究所
李建英
電氣與工程學院
建築電氣節能
51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研究所
譚文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圖像處理、深度學習、模式識別、智慧型算法
52
計算機網路技術研究所
婁小平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網路安全、量子通信
53
嵌入式系統研究所
丁德紅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紅外技術及套用、嵌入式軟硬體技術開發
54
物聯網套用技術研究所
丁 一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物聯網套用技術相關軟體及硬體
55
城鄉規劃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所
覃永暉
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城鄉規劃與設計、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城鄉生態環境保護、城鄉基礎設施規劃與設計、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與設計、城市規劃信息化、技術套用與工程項目實踐
56
土木工程檢測技術研究所
孟陽君
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檢測技術理論及其套用
57
動力系統與微分方程研究所
劉炳文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動力系統與微分方程
58
多重線性分析研究所
周驚雷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多重線性代數
59
中學數學教育研究所
周啟元
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中學數學教育
60
動物健康養殖研究所
王京仁
生命與環境科學 學院
動物生態養殖、疾病防控
61
細胞與分子生物研究所
張運生
生命與環境科學 學院
細胞與分子研究
62
功效植物產業研究所
王 雲
生命與環境科學 學院
植物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馴化、規範化高產栽培
63
環洞庭湖生物資源保育與利用研究所
劉良國
生命與環境科學 學院
環洞庭湖生物資源與保育
64
農產品精深加工與檢測研究所
王伯華
生命與環境科學 學院
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食品精深加工、食品安全檢測
65
水產健康養殖研究所
王文彬
生命與環境科學 學院
水產健康養殖與疾病防控
66
水資源利用與保護研究中心
楊品紅
生命與環境科學 學院
水資源利用與保護、面源污染等
67
中國大學語文史研究
佘丹清
科研院
大學語文教學、教材、名家等研究
68
數位化教學技術集成與套用研究所
熊佳慧
科研院
數位化教學資源整合、技術集成、平台套用等
69
高等教育國際化研究所
胡芳毅
國際交流處
教師國際化、學生國際化、科研國際化、管理國際化、中外教育比較研究
70
抗腫瘤藥用植物研究所
李 峰
督評中心
植物活性成分的抗腫瘤機理研究與套用開發
71
智慧財產權研究所
王翀
法學院
智慧財產權

科研成果

據2019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特別重大委託項目——中國南方侵華日軍細菌戰罪行研究(湖南及周邊地區),主持完成國家基金科研項目40多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00多項,獲得湖南省科技進步獎、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獎、湖南省教學成果獎多項,公開發表科研論文4000多篇,獲得發明專利和新型實用專利等60多項。
2000年至2005年,該校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667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3項、國家科技部“星火計畫”項目1項,參與國家863、973項目各1項;承擔教育部重點項目5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1項、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項目1項、省級及以上教學科研項目20項,參與科技部重大項目1項;獲省科技進步獎3項,省社科成果獎6項,獲得專利9項,公開發表論文2851篇,出版專著108部,編寫教材48部,其中226篇論文被《SCI》、《EI》、《ISTP》、《CSSCI》、新華文摘收錄或被人大複印資料複印。
2000-2006年獲得部省級獎科研成果一覽表
成果名稱
獎勵名稱
獲獎等級
授獎部門
生物型柑桔長效保鮮劑-貯鮮靈的研製及保鮮
防病機理研究
湖南省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省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
論文:悄然勃興的休閒文學
湖南省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
三等獎
湖南省社科成果評審委員會
著作:現代排球教學研究
湖南省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
四等獎
湖南省社科成果評審委員會
著作:中國旅遊地理
湖南省第六屆社科優秀成果
四等獎
湖南省社科成果評審委員會
湖南省扁豆種質資源及湘扁豆1號、2號的選育與推廣
湖南省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湖南省人民政府
著作:《中國常德詩牆詩詞系列叢書》
湖南省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
二等獎
湖南省社科成果評審委員會
著作:《高級英語寫作》
湖南省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
三等獎
湖南省社科評成果審委員會
論文“城市文化、城市化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湖南省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
三等獎
湖南省社科成果評審委員會
三山島礦區湧水預測與疏堵技術研究
山東省科技進步獎
三等獎
山東省人民政府
濱海礦床防治水與採礦技術研究
中國黃金協會科學技術獎
一等獎
中國黃金協會
工程結構元件非線性振動與分岔的理論研究
湖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
三等獎
湖南省人民政府
中國電影電視藝術現狀及發展研究
湖南省社科成果獎
四等獎
湖南省社科評審委員會
經濟倫理道德建設研究
湖南省社科成果獎
四等獎
湖南省社科評審委員會
獲得部分發明專利一覽表
2000年——2003年授權專利
專利名稱
發明人
專利類型
法律狀態
防竊電單相感應式電度表
吳為龍
實用新型專利
已經授權
玻璃鋼專用塗料的製作方法
周詩彪
發明專利
已經授權
保鮮方便米粉的生產方法
楊明毅
發明專利
已經授權
發芽糙米的一體化生產設備
楊明毅
實用新型專利
已經授權
紫外光固化塗料的製作方法(1)
周詩彪
發明專利
已經授權
紫外光固化塗料的製作方法(2)
周詩彪
發明專利
已經授權
水利全自動揚水機
陳召國
實用新型專利
已經授權
手指微型筆
辛斌
實用新型專利
已經授權
V型管式反應器裝置
周詩彪
實用新型專利
已經授權
2003年——2005年授權專利
多功能隧道式糙米發芽裝置
楊明毅
發明專利
已受理
基於醋酸乙烯酯高黏度乳膠研製方法
周詩彪
發明專利
已受理
一種冰浴勻漿機
王智
實用新型專利
已受理
農藥對捕食性天敵體內消化酶活性的快速監測方法——壓電石英阻抗分析法
王智
發明專利
已受理
雷射式數字轉數計示教儀
邱德潤
實用新型專利
已受理
德國小蠊誘防毒餌
張健華
發明專利
已受理
近炸引信預製破片彈對反艦飛彈毀傷效應的計算方法
杜雲峰
發明專利
已受理
新型紡織纖維水分測試儀
王建君
實用新型專利
已受理
一種測量紡織纖維水分的方法
王建君
發明專利
已受理
珍珠飲品原料及其製備方法
楊品紅
發明專利
已受理
上表參考資料來源於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徽
校徽為圓形徽標,白底紅字,學校的中英文名稱環繞后羿射日雕塑圖案;中文為沈鵬題寫。
湖南文理學院校徽湖南文理學院校徽

精神文化

  • 校訓
博學弘文、明理求真
釋義:博學,就是要該校師生博學多才。國際競爭就是科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所以要培養一種刻苦學習的精神,一種不斷進取的精神。終身學習,自主學習,才會終身受益。陶行知說:“教,是為了不教。”培養自主學習和學習的方法就是教育的目的所在。
弘文,就是弘揚人文精神,一種道德文化,精神世界的陶冶。讀書得先會做人。“德才兼備的人是精品,有德無才的人是次品,無德無才的人是廢品,無德有才的人是毒品。”培養出無德有才的人對社會的危害更大,這就要求該校師生更加重視德的教育。
明理,就是明白人世五理,修煉德性。大學生是文明的使者,文明的先鋒,抓文明養成教育的重要意義也在此。
求真,要求該校師生確定自己的個人理想,確定自己的目標,追求真理。
校訓校訓
  • 校歌
走向未來的夢
詞:石煌遠 曲:楊歌陽
  
走向未來的夢,是一葉小小的紅楓,輕輕飄落,也會溫暖故鄉的寒冬;
走向未來的夢,是一粒小小的火種一旦燎原,就會照亮萬里蒼穹。
遙想那德山古韻,神往那E海雄風。
又見那魚翔淺底,再現那鷹擊長空!
走向未來的夢,是博學弘文的夢;
走向未來的夢,是明理求真的夢;
走向未來的夢,是博學弘文的夢;
走向未來的夢,是一曲神聖的東方紅。
走向未來的夢,是一串澀澀的汗滴,悄悄灑下,也會滋潤故鄉的花容;
走向未來的夢,是一眼衝動的泉涌,幾經跌宕,就會闖入大潮之中;
腳踏著白馬湖畔,奔涌著生命莊重,
翻滾著青春色彩,演繹著春夏秋冬。
走向未來的夢,是時代使命的夢;
走向未來的夢,是永不言敗的夢;
走向未來的夢,是時代使命的夢;
走向未來的夢,是一股激盪的中國風。
走向未來的夢,是時代使命的夢;
走向未來的夢,是永不言敗的夢;
走向未來的夢,是時代使命的夢走向未來的夢,是一股激盪的中國風。
校歌校歌


  
  • 校風
尚善尚知尚行、愛國愛校愛人

現任領導

職務
名錄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
黨委委員、副校長
副校長
紀委書記
曾 言

知名校友

梅克保: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
王建華:湖南省教育廳黨組成員、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