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2015年1月13日在常州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市長 費高雲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常州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4年工作回顧,2015年工作安排,

一、2014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面對錯綜複雜的經濟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市政府在市委的正確領導和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依靠全市人民,緊緊圍繞主題主線,全力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重生態、惠民生各項工作,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較好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預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50億元,比上年增長10%左右。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33.88億元,增長6.11%。實現固定資產投資3310億元,增長16.1%,其中工業投入1680億元,增長11%;服務業投入1622億元,增長22.2%。預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40億元,增長11%以上;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00億元,增長13%左右。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87億美元,其中出口214億美元,增長5%。註冊外資實際到賬31億美元。
(二)重大項目實現突破。積極開展“重大項目突破年”活動,共引進100億元或10億美元項目2個,50億元或5億美元項目8個。成功引進了東風、北汽、眾泰等3個汽車整車項目,圓了常州多年未實現的汽車整車夢;總投資超過70億元的博盈斯太爾發動機項目成功落戶並實現首台樣機下線;新譽集團與龐巴迪合作的飛機改裝項目進展順利,威翔航空通用飛機製造項目落戶我市。項目推進機制進一步完善,每月召開重大項目推進會,及時督查項目建設情況。重點項目建設紮實推進,省、市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07億元,埃馬克工具機一期、諾貝麗斯汽車專用鋁板材一期等一批重點項目竣工投產。
(三)轉型創新取得實效。大力實施“三位一體”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戰略,十大產業鏈預計完成產值3500億元,增長12%,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超過31%;130項“雙百”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10億元,120家“雙百”龍頭骨幹企業完成產值4700億元,增長12%;構建了13家領軍型創新企業、116家科技上市後備企業和986家高新技術企業組成的創新型企業集群。加快服務業提檔升級,預計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6.5%左右。金融業規模持續擴大,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分別增長6.5%、10.9%;金融商務區啟動建設;企業股改上市穩步推進,實現IPO上市2家、新三板掛牌8家,全市上市企業總數達36家。旅遊業發展勢頭良好,接待國內外遊客495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648億元,分別增長11.5%和14%。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積極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電子商務成交額達1150億元,增長30%。科技創新步伐加快,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面積達700萬平方米,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12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42.5%左右,“龍城英才計畫”簽約引進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155人,連續14年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成為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常州科教城蟬聯中國最佳創業園區第二名並成為國家級兩化深度融合試驗區。文化產業做大做強,預計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5%左右。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實現程度居全省第三,比上年前進一位。糧食繼續豐產豐收,高效設施農業比重穩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達86%,位居全省前列。
(四)城鄉環境不斷最佳化。城鄉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常溧高速公路、122省道、238省道常州段、金武路、延政路西延等工程加快實施,捷運1號線開工建設,青洋路高架北延、滬蓉高速青龍互通建成通車,桃園路、新堂北路、河海東路等城市道路改造工程竣工投用。生態綠城建設和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取得實效,實施“增核”9600畝、“擴綠”17000畝、“聯網”400公里,丁塘河濕地公園、鳳凰公園、新龍生態林一期等公園綠地建成使用,老運河北側慢行系統、高架沿線綠地基本建成。水利工程建設穩步實施,新溝河工程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實現二輪全覆蓋,國家級節水型城市創建順利通過驗收。信息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無線綜合覆蓋率達98%,覆蓋全市的4G通信網路已全面建成。全市所有鄉鎮建成電氣化鎮。生態文明建設紮實推進,2517個生態文明工程項目基本完成,節能降耗預警持續保持綠色,節能減排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高,“9313”綜合整治工程進展順利,市區完成綜合整治項目348個,完成城中村整治114個,環城高架路沿線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城鄉一體化步伐加快推進,全市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覆蓋面達30%,“三大合作”改革不斷深化,中心鎮經濟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增強,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全面啟動,首次對全市256個水稻種植面積超2000畝的行政村和16.4萬畝市級生態公益林進行生態補償,全市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年收入同比增長10%,年收入千萬元以上村達30個。
(五)改革開放邁出新步。產城融合改革試點工作進展順利,規劃和實施方案已經報省委、省政府審批。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重點推進簡政放權、健全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國企國資改革、金融改革創新、深化財稅體制、開放型經濟體制等方面的改革,不斷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動力。推進工商登記和組織機構代碼等制度改革,實行“先照後證、證照聯辦”,新批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分別增長35.5%和15.1%。對外開放取得新成效,金壇經濟開發區、溧陽經濟開發區申報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工作進展順利,武進出口加工區、常州出口加工區升格為綜合保稅區加快推進。利用外資結構不斷最佳化,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實際到賬外資占利用外資總額的73%,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利用外資領域不斷拓寬,新增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項目2個,新增2家外資企業總部和1家外資功能性機構。外貿綜合服務平台正式建設並運行。積極推進通關作業無紙化改革,進出口通關效率分別提高77.6%、86.2%。常州機場實現一類口岸開放,成功開通香港、韓國首爾航線,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86萬人次,增長21.6%。
(六)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居民收入穩定增長,預計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3%和10.5%左右。就業創業取得實效,城鎮新增就業13.5萬人,扶持創業6500人,援助困難群體就業9000人。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城鄉大病醫療保險全面實施,連續第10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市區城鄉低保標準和市區低保邊緣困難家庭補助標準分別提高到620元/月和1500元/年,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別達80%和70%以上。養老事業加快發展,新增養老床位1671張,總數達3萬張,市區護理型床位占養老床位總數的40%。住房保障和“三改”工作有序推進,新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房22447套(戶),發放住房公積金政策性低息貸款57億元,中心城區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完成“三改”戶數3152戶,中心城區20個住宅小區低洼地改造工作全面完成。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流動就業創業人員隨遷子女公辦吸納比例達90%,中職學生對口單招本科達線率連續15年名列全省第一,高考本二以上錄取率達70%,居全省前列。衛生事業加快發展,市一院綜合病房大樓和市七院門急診病房大樓投入試運行,市婦保院、市一院鐘樓院區啟動建設,各轄市區均創成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城市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門診就診比例達50%,農村居民縣域內就診率達85%。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中國大運河(常州段)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申報迎檢工作紮實推進,“文化100”、“四個演”、“社區天天樂”等文化活動全年超7000場次,觀眾超300萬人次。體育事業蓬勃開展,我市在第18屆省運會中獲得的金牌、獎牌和總分均位居全省前列,7名運動員參加青奧會,共獲得7枚金牌;“10分鐘體育健身圈”建設高水平推進,戚墅堰區全民健身中心和新北區春江全民健身中心基本建成。加快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社區“減負增效”加快推進,全市城鄉和諧社區達標率分別達98.7%和98.2%。

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6.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左右;外貿進出口總額和註冊外資實際到賬保持適度增長;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以上;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全面完成省下達的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