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醅糕是浙江常山傳統的特色名點,屬於傳統節日食品。在常山幾乎每逢大一點的節氣,端午、七月半、春節等家家戶戶都會做醅糕,也稱為“汽糕粿”或“醅粿”,做這種糕點的人主要在衢州市下轄的常山縣和開化縣的廣大鄉村。醅糕口味軟綿、老幼皆宜、配菜靈活、味道獨特,是非常好的早點。以前一般在節日做,不過現在不怕費時費精力,隨時都可以製作。另外,現在很多小吃店也專門做常山的糕點小吃,如在常山,幾乎家家戶戶不離手的以前宮廷貢品的索麵。
常山醅糕有甜、鹹兩種。鹹味拌入筍乾、肉未,上籠時撒以辣椒,加適量醬油等,味鮮美;甜味以糖為主,稍加食油,昧亦佳。
常山醅糕在外地也有見到,但是口味和本地就是有所差距,據說是和當地的水、米等有關係。
常山本地又叫“bei”發第二聲,大家都稱之為“中國的披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山醅糕
- 主要原料:大米,酒糟
- 是否含防腐劑:是
-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
備料,具體做法,食用,
備料
備料:大米數斤(視人數而定)、酒糟、事先炒好的配菜(根據個人口味隨心所欲,例如蝦米炒乾絲、乾豆角炒肉絲、蘿蔔絲乾炒辣椒,榨菜肉絲、筍乾炒臘肉、什錦菜等等,總之你想吃什麼菜就準備什麼菜)、大竹蒸籠(直徑大約40CM左右)、大紗布等
具體做法
醅糕的大致製作方法如下:
1. 將大米洗淨,放在水中浸泡桶中大約一天,以大米泡脹為止;
2. 將適量的酒糟拌入桶中,其中包含泡脹的大米和水;
3. 用石磨將米磨製成漿,這一步驟很關鍵,水量要適宜,酒糟米漿不要太稀也不要太濃;
4. 將磨製好的米漿放入桶中發酵,發酵時間根據天氣情況而定,夏天一兩個小時,冬天需要三四小時;
5. 等桶中的米漿上冒出了一個個小氣泡時,就可以蒸製了;
6. 將蒸籠隔水擱置在大鍋中,在蒸籠里舖上紗布;
7. 將適量米漿倒入紗布上,然後均勻撒上配菜;
8. 旺火蒸大約15~20分鐘即可。
9. 將蒸籠取出,冷卻一會兒後,將蒸籠反扣在大砧板上,連同紗布一起倒出醅糕,揭去紗布;
10. 用刀將大約1厘米厚的、圓形醅糕呈十字形切成四瓣;
11. 至此,醅糕蒸好,嘴饞的可以馬上再切成開吃;
12. 一桶米漿可以蒸出好多籠醅糕;
13. 蒸出來的醅糕都切成四瓣,放在竹子編制的大涼蓆上晾起來冷卻。
食用
剛蒸製出來的醅糕,軟綿可口、那種淡淡的原味米香和配菜的香味交相輝映,揮之不去,令人胃口大開。注意,說的容易,做起來難,經驗是慢慢積累起來的;如果沒有熟透,醅糕容易碎,並且粘紗布和砧板。
除了即時吃之外,冷卻之後醅糕也是極好的早餐配稀飯的點心。一般是將醅糕切成七八厘米見方的方塊,然後在鍋里用油煎,一般用菜油煎,煎至兩面金黃即可。之所以用菜油煎,是因為煎出來的顏色好看,真正的金黃色,略焦。其實茶油煎出來的更香,只是“賣相”稍遜一點。注意火候,不要煎糊掉了。煎出來的醅糕,顏色吸引人,香氣撲鼻,外焦內軟,口感獨特,開胃爽口,就稀飯或豆漿吃,也算是鄉土美味了,有探尋美食的人,可以在到浙西衢州、常山、開化旅遊之餘去覓食的時候,可以在街角瞪大眼睛,指不定就找到一家美味小吃店正在做醅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