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師於老馬與蟻
- 外文名稱:shiyulaomayuyi
- 作品出處:《韓非子·說林上》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韓非
讀音,概述,譯文,字詞,句子,出自,作者簡介,相關成語,道理,習題,
讀音
師於老馬與蟻shī yú lǎo mǎ yú yǐ
隰xí
桓huan
概述
本文講述了齊桓公於管仲、隰朋討伐其他國家後,在回來時,卻不知道路和找不到水源,管仲和隰朋便用老馬的智慧和蟻壤的樣子解決了這些問題。
譯文
管仲、隰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利用老馬的智慧。”就放開老馬前行,大家跟隨在它們身後,於是找到了路。走到山裡沒有水。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蟻壤高達一寸,下面七八尺的地方就有水。”於是挖掘地,就得到了水。憑藉管仲的聖明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恥於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現在的人們不知道運用自己“愚蠢”的心,卻一心學習聖人的智慧,不也是錯誤嗎?
字詞
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得:得到。
失道:迷路。
迷惑:心神迷亂,辨不清是非 。
乃:就
隨:跟隨,跟著。隨之,跟著它,跟著老馬,之字是代詞。
師於老馬:就是以老馬為師,意動用法,學習,效仿。
放:放開,指解脫羈絆讓馬自己隨便走
行:走
居:居住
聖:聖明
從:跟隨
孤竹:商,周時期的一個小國家
不難:不惜,不恥
陰:山北水南
陽 :山南水北
以:憑藉
過:過錯
蟻壤:蟻封,即蟻穴周圍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
句子
1、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就讓老馬走在前面,(人)跟在它後面,於是找到了道路。
2、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
根據本文,可以寫出一個成語 老馬識途, 其含義是:老馬認識走過的路。比喻閱歷多的人有經驗。
出自
老馬認識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乃是借來比喻有時謠言可以掩蓋真相的意思
原文《老馬之智可用也》:
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
作者簡介
韓非(約前280-前233),是韓國的貴族,“喜刑名法術之學”,後世稱他為韓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當時韓國很弱,常受鄰國的欺凌,他多次向韓王提出富強的計策,但未被韓王採納。韓非寫了《孤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這些作品後來集為《韓非子》一書。秦王嬴政讀了韓非的文章,極為讚賞。公元前234年,韓非作為韓國的使臣來到秦國,上書秦王,勸其先伐趙而緩伐韓。李斯妒忌韓非的才能,與姚賈一道進讒加以陷害,韓非被迫服毒自殺。
韓非注意研究歷史,認為歷史是不斷發展進步的。他認為如果當今之世還讚美“堯、舜、湯、武之道”“必為新聖笑矣”。因此他主張“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韓非子 ž 五蠹》),要根據今天的實際來制定政策。他的歷史觀,為當時地主階級的改革提供了理論根據。
韓非還繼承了老師荀子的人性惡學說,主張治理國家必須實行刑賞。在《韓非子》中,《解老》、《喻老》兩篇,都是用法家的觀點來對《老子》進行解釋,體現了韓非的哲學思想。《五蠹》則將歷史的發展分成上古、中古、近古三個階段,他認為時代在不停地發展,所以社會和政治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儒家的恢復周禮的復古思想已經不能適應時代要求了。
相關成語
不恥下問:恥,羞恥,恥辱。比喻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
老馬識途:途,路,道路。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比喻閱歷多的人,富有經驗,熟悉情況。
道理
遇到困難要不恥下問,經驗是靠自己去一點一滴地去積累起來的。只要細心體會,我們常常可以從生活中、自然中的一些現象中得到有益的啟示;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應該虛心向他人請教,不能自以為是,盲目自大
習題
1、文中劃線句沒有標點符號,請用“/”線標示出需要加際點符號的位置。(3分) 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老蟻
2、解釋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伐孤竹( 攻打 ) (2)春往冬反( 通“返”返回 )
3、用自己的話說說管仲、隰朋是怎樣解決所遇到的困難的?(3分)
迷路時,管仲放老馬在前引路,隊伍跟在後面,找到了路;缺水時,隰朋根據螞蟻的生活習性,在蟻穴旁挖而得水 。
4、讀了本文,你獲得了什麼啟示?(2分)
我們應該虛心向他人或事物學習,特別要向有經驗的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