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篇

《帝都篇》是由清代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創作的一篇散文。該散文詳盡描述了北京作為帝王之都的意義和價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帝都篇
  • 創作年代:清朝
  • 作品出處:《御製詩集》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愛新覺羅·弘曆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碑刻說明,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帝都篇
帝都者,唐虞(1)以前都有地而名不著,夏商以後始各有所稱,如夏邑(2)、周京(3)之類是也。王畿乃四方之本,居重馭輕,當以形勢為要。則伊古以來建都之地,無如今之燕京矣。然在德不在險(4),則又鞏金甌(5)之要道也。故序大凡於篇。
天下宜帝都者四(6),其餘偏隘無足稱。
軒轅(7)以前率荒略,至今涿鹿(8)傳遺城。
豐鎬(9)頗得據扼勢,不均方貢洛(10)乃營。
天中八達非四塞,建康一塹何堪憑(11)
惟此冀方(12)曰天府,唐虞建極(13)信可征。
右擁太行左滄海,南襟河濟(14)北居庸(15)。
會通帶內遼海外,雲帆可轉東吳(16)粳(17)。
幅員本朝大無外,丕基式廓連兩京(18)。
我有嘉賓歲來集,無煩控御聯歡情。
金湯(19)百二要在德,兢兢永勖其欽承。

作品注釋

(1)唐,即陶唐氏,傳說中夏代以前以堯為領袖的遠古部落。相傳居於平陽(山西臨汾西南);虞,即有虞氏,其首領舜為堯的繼任者,相傳居於蒲阪(山西永濟西蒲州鎮)。但是,據古史傳說和考古資料來看,堯、舜時期,由於洪水泛濫,旱澇無常,他們的居地一直處變動不居的狀態,據唐朝張守節史記正義》引《括地誌》云:“越州餘姚縣,顧野王曰:‘舜後支庶所封地也,舜姚姓,故云餘姚’”,“越州餘姚縣有歷山、舜井,濮州雷澤縣有歷山、舜井,二所又有姚墟,雲舜生處也。及媯州歷山、舜井,皆雲舜所耕處”。這說明舜的活動史跡有三處,即浙江餘姚、山東雷澤和山西媯州。史樹清先生據上述記載和河姆渡遺址發掘情況,提出河姆渡遺址姚墟說(參見史樹清《鑑古一得》第189-191頁,學苑出版社2001年)。《史記·夏本紀》說:“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也許正是由於當年南方洪水肆虐,導致了堯舜部落從浙江餘姚到山東雷澤再到山西媯州的遷徙。由於頻繁遷徙,都城建設不具規模,缺乏準確記載,所以這裡說他們“都有地而名不著”。
(2)夏邑即夏朝的都城,據史書記載共有三處:始都陽城(河南登豐東),後遷斟□(登豐西北),再遷安邑(山西夏縣西北)。另外,考古發掘的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一般被認為是夏朝所留。
(3)周京即西周鎬京,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建西周,都鎬京(陝西西安西南灃水東岸)。
(4)“在德不在險”,語出《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系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吳起的重要觀點。據該書記載:“(魏)武候(攜吳起乘船一引者)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武侯曰:‘善’。”
(5)金甌,原指盛酒器。比喻疆土完固。《南史·朱異傳》:“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
(6)這裡主要是指西周鎬京、東周洛邑(洛陽)、漢唐長安(西安)和明清北京。
(7)軒轅,即黃帝。《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唐司馬貞史記索隱》引皇甫謐曰:“居軒轅之丘,因以為名,又以為號”。軒轅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
(8)涿鹿,地名,在河北西北部桑乾河流域,漢置涿鹿縣。該縣東南有涿鹿山,相傳黃帝戰蚩尤於涿鹿之野,即此。
(9)豐鎬,豐亦作灃,指豐京,西周文王時建於灃水西岸;鎬,指周武王時建於灃水東岸的鎬京。此兩京均系形勢險要的戰略要地。
(10)洛,即洛陽。西周末年,雖然周天子據有鎬京這一戰略要地,但由於不修德政,對天下橫政暴斂,遭到諸侯國和少數民族的反抗,公元前771年申侯聯合犬戎攻殺周幽王,導致西周滅亡。前770年周平王即位,迫於諸侯反叛和戎族攻擊,東遷洛邑(今洛陽),史稱東周。此時周天子權威逐漸衰落,很多諸侯國已各自為政,不能如期朝貢,使周王室在政治和經濟上日益受制於諸侯,並最後走向了滅亡。
(11)建康,即古都南京。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南京清涼山設金陵邑。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改金陵邑為秣陵縣。公元229年,孫權把都城遷至秣陵,第二年改名建鄴。公元313年(西晉建興元年)因避愍帝司馬鄴諱,改為建康,東晉、南朝皆都於此。一塹,指長江。此句意思是說,由於東晉、南朝的漢族統治者狹隘的民族政策,雖據有長江天險,仍無法阻止匈奴鮮卑等北方少數民族的割據狀態。
(12)冀方,即北方。冀,古九州之一,包括山西全省,河北西北部、河南北部、遼寧西部。天府是指物產富饒,形勢險峻的地方。《戰國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三國時,蜀國都城成都亦被譽為“天府之國”,即取此意。乾隆稱以北京為中心的北方地區為“天府”,亦取此意。
(13)極,指房屋的中棟。《後漢書·蔡茂傳》:“茂初在廣漢,夢坐大殿,極上有三穗禾”。這裡指堯、舜時期所建的早期都城。
(14)河即黃河,濟乃濟水。《尚書·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據《水經注·濟水》,濟水源出河南濟源縣王屋山,其故道本過黃河而南,東流至山東,與黃河並行入海,後下游為黃河所奪,惟河北發源處尚存。
(15)居庸,即居庸關。
(16)東吳,三國時的吳國,因皇室姓孫,亦稱孫吳。公元221年,孫權自公安遷鄂(湖北鄂城)汝鄂為武昌,稱臣於曹魏,魏封其為吳王。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建吳國,不久遷都建鄴。占有今長江中下游,南至福建、兩廣及越南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區,280年為晉所滅。東吳系指我國東南沿海富庶地區。
(17)秔,粳的異體字。我國栽培稻的一個亞種,米質粘性較強。上述兩句的意思是說,北京不僅戰略地位重要,而且經濟交通便捷,可以通過京杭大運河把南方的稻米順利地運往京師。
(18)丕乃大也。式通試。廓,開展,擴張之意。兩京,指北京和瀋陽。
(19)金湯,金城湯池之簡稱。金以喻城之堅固,湯喻沸熱不可近。這兩句的意思是說,大清垂國百餘年關鍵在“德”,朕欲兢兢業業以先世德政勖勉,使大清基業發揚光大,傳之永遠。

作品碑刻說明

刻有乾隆御製《帝都篇》的碑刻有二。其一,在永定門外燕墩。據清朝于敏中等編《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九十,《郊埛南》記載:“燕墩在永定門外半里許,官道西,恭立御碑台。恭勒御製《帝都篇》、《皇都篇》。其制,磚為方台,高二丈許。北面西偏門一,以石為之。由門歷階而上數十級,至台頂,繚以周垣。碑立正中,形方而長,下刻諸神像,頂刻龍紋,面北恭鐫御製《帝都篇》,面南恭鐫御製《皇都篇》,均清、漢書。”其二,埋藏於先農壇牆外京青食品廠院內地下。此碑原處天橋十字路口西北方的“斗姆宮”內,民國時有人將它移至先農壇東北外壇牆下,後又移至先農壇內壇東北角,因歷久風塵,埋地下。經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的專家們多年探索查找,於2005年初春發掘出土。該碑由碑頂、碑身和底座等部分組成。其中碑身為146平方厘米截面、高320厘米的方形石柱,四面刻有滿、漢兩種文字的《帝都篇》。漢文部分與《欽定日下舊聞考》卷九十,《郊埛南》所錄《帝都篇》文字基本相同,唯結尾處有“乾隆十有八年歲次(在)癸酉孟夏月御筆”字樣,其後有乾卦圓形章和隆字方形章。
先農壇牆外出土的乾隆御製《帝都篇》拓本先農壇牆外出土的乾隆御製《帝都篇》拓本

作品簡析

本詩比較生動具體地表達了乾隆皇帝“在德不在險”和“居安思危”的治國思想。

作者簡介

愛新覺羅·弘曆(1711一1799年),即清高宗乾隆皇帝,系清世宗雍正皇帝第四子,在六十年的皇帝生涯中,將自己磨鍊成為一個政治家和軍事家、詩人。他勤政愛民、廢除苛政、貫徹祖家之法。抗擊外敵,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主權。致力於生產發展,鼓勵墾荒,使耕地顯著增加,還在倡導漢學等方面做出了努力。編撰典志書籍,保存文化遺產。乾隆皇帝文才出眾,遺有《乾隆御製詩集》,系中國封建社會寫詩最多的一位皇帝。乾隆皇帝東巡時曾三次想來千山皆未成行。但心中寄掛千山,賦詩三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