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普雷米斯戰役

帕普雷米斯戰役

帕普雷米斯戰役,是提洛同盟波斯帝國之間的一場戰役,發生於公元前460年。查爾蒂米德斯率領的提洛同盟軍隊,與利比亞人伊納羅斯率領的埃及起義軍聯手,在帕普雷米斯擊敗了阿契美尼斯率領的波斯帝國埃及駐軍,阿契美尼斯戰死,波斯殘軍撤入孟菲斯據守。

基本介紹

  • 名稱:帕普雷米斯戰役
  • 發生時間:公元前 460年
  • 地點:尼羅河三角洲上游的帕普雷米斯
  • 參戰方:提洛同盟與利比亞人聯軍;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
  • 結果:提洛同盟獲勝
  • 傷亡情況:波斯軍隊傷亡萬人,波斯主帥阿契美尼斯戰死
  • 主要指揮官:查爾蒂米德斯、伊納羅斯
背景介紹,經過,結果,

背景介紹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的第二代君主岡比西斯便率軍入侵埃及,並且在佩魯西翁戰役中獲得決定性勝利,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覆亡、埃及第二十七王朝由此開啟,波斯人擁有了地中海世界的最大產糧基地。
在岡西比斯和大部分遠征軍離開後,龐大的本土祭祀群體掀起叛亂,一度趁波斯內戰重獲獨立;公元前521年,大流士一世波斯軍隊鎮壓了埃及起義,與分布各地的神廟集團達成了合作協定。本土祭祀們獲得了優於岡比西斯時代的社會地位與經濟利益,波斯人開鑿了聯通地中海紅海的大流士運河以促進經濟發展,並將大量剩餘勞力送往亞洲分攤就業問題。
帕普雷米斯戰役
波斯帝國始終對埃及保持著軍事優勢
隨著薛西斯在公元前497年繼位,埃及再度失去了宗主曾賦予自己的特殊待遇。由於新任統治者需要為征服希臘而擴軍備戰,便極大加重了針對埃及的賦稅比重。甚至為掠奪神廟地產,下令擴大拜火教在當地的主導地位。但希波戰爭仍以波斯失敗告終,埃及人卻對此深感不滿。
薛西斯在前465年遇刺身亡,新任大王阿爾塔薛西斯一世面臨著來自提洛同盟希臘人挑戰,以及在賽普勒斯島爆發的反波斯叛亂,因而放鬆了對埃及地區的關注,難有餘力將援軍迅速派往北非。以地方貴族伊納羅斯為首的起義者隊伍趁機在尼羅河三角洲地區擴張勢力,用極短時間控制了整個下埃及
帕普雷米斯戰役
起初 利比亞人在埃及人看來就是徹頭徹尾的蠻夷
伊納羅斯出身於當地擁有很大影響的利比亞移民集團,他們很早就因軍事才能而為法老們提供傭兵部隊,又一度奪取政權建立了埃及第22-23王朝。在努比亞王朝、亞述統治期和埃及第二十六王朝,利比亞人都仍被統治者重視,但波斯統治下的埃及,利比亞人的地位被沿海的希臘人、安插在內陸的猶太人及波斯-米底駐軍壓過,激起他們不滿。
利比亞人能與少數的希臘移民達成默契,順利占據整個尼羅河三角洲,但上埃及努比亞系貴族更傾向波斯帝國,迫使伊納羅斯向雅典和整個提洛同盟求援,許諾拿出100塔蘭特的白銀作為酬謝。
帕普雷米斯戰役
對古埃及人來說 任何周邊居民都可直接算入蠻夷

經過

帕普雷米斯戰役
尼羅河的航運便利 讓內陸與外海幾乎完全相通
公元前460年秋季,超過200艘希臘戰艦靠近埃及海岸,在無人阻攔的情況下開進尼羅河流域。這支大軍的組建初衷,是去往同期正在爆發反波斯起義的賽普勒斯,島上的幾位國王曾在愛奧尼亞起義中站隊希臘,導致波斯人報復。因此波斯在希波戰爭戰敗後,賽普勒斯人又發動了反波斯起義。希臘人本希望光復賽普勒斯,在側翼形成對波斯-腓尼基聯盟的包抄態勢。
但相比盛產橄欖油和銅礦的賽普勒斯,富庶的埃及對雅典更有吸引力。在希波戰爭結束後,原先的雅典城邦已逐漸發展為愛琴海沿岸的區域中心,過量的內外人口湧入,讓原先的糧食供應變得日趨緊張。原先的處理方法,是打通去往黑海的貿易航路,以便從克里米亞擴大進口數目。但也必須為此建立更多散布在色雷斯沿岸的基地,並且在外交上穩住沿途希臘城市的情緒。埃及則顯得更有潛力,可以在方方面面勝過南俄平原。此舉也足以對波斯帝國造成巨大衝擊,方便聯盟在小亞細亞半島的蠶食策略。
帕普雷米斯戰役
提洛同盟的勢力擴張 讓雅典比過去都需要有更多資源消耗
由於有熟悉情況的埃及義軍協助,希臘聯軍主帥查爾蒂米德斯並不需要為探查航路而花費什麼時間,迅速從沿海直逼三角洲上游的帕普雷米斯,準備奪取首府孟菲斯城,順便鑿穿整個上埃及,完全切斷波斯人與亞洲的聯繫。當時的埃及總督——阿爾塔薛西斯的兄弟阿契美尼,決心在帕普雷米斯攔住希臘人。
古代典籍中的40萬波斯大軍顯得非常浮誇且可靠性較差,但考慮到帝國對這片區域的重視和壓榨,其實際的部隊規模還是比希臘人多出不少。其中有被全體動員起來的本族軍戶,也包含來自猶太阿拉伯地區的僕從。加之努比亞系貴族普遍選擇維持效忠,則總兵力依然可以維持在40000人(包括輔兵)左右的較高水平。另有50艘從海岸撤退過來的大小船隻,負責在河道中堵截同盟艦隊。
帕普雷米斯戰役
帕普雷米斯就是尼羅河三角洲的上游入口
表面上艦船數量更多的希臘人,可能為適應長距離的海上航行,只能將單艦的載兵數量降低到40人上下。因此,能直接參與陸戰的重裝步兵規模,也僅僅是在8000人左右。主要的數量差額,由伊納羅斯提供的下埃及盟友去稍稍補足。
可能是意識到己方部隊的數量太少,查爾蒂米德斯雖同時展開海陸軍部隊,卻不準備同時在河道與岸邊展開兩場交鋒。其中,看似步步緊逼的艦隊實則並不載兵,而將全部戰力都集中到陸上戰場。對面的阿契美尼並不知情,因而始終讓數量更多的艦隊留在原地對峙,從而錯過了摧毀敵船或進行側翼夾攻的寶貴時機。但考慮到波斯陸軍同樣在數量上占有很大優勢,這樣的穩妥選擇也就顯得無可厚非。
當數量極少的希臘重步兵開始主動進攻,就同時遭遇到來自敵我雙方的限制和掣肘。與之對壘的波斯人,在中遠距離上都擁有很強的火力投射水準。大量從天而降的輕型箭矢,雖可以被高舉的80cm圓盾阻擋,卻在無形中消耗著每個重裝步兵的寶貴體能。一些箭頭還會深深扎入木盾本身,增加了使用者的單臂承重,也影響著密集隊形的順利收攏。等到對方更為靠近本方陣線,便又是標槍齊射,足以有效大亂衝鋒者的節奏步伐。且,埃及步兵因堅持使用相當於1個人高的碩大長盾,無法像希臘盟友那樣高速衝刺,結果就是被友軍拉在後頭,遲遲不能抵達應到的戰鬥位置。
依靠這些來自對手的失誤,波斯人很好地守住了前排陣列。惟一不足,在於埃及並無牧馬傳統,駐紮在當地的部隊缺乏騎兵可用,導致後繼乏力。
帕普雷米斯戰役
埃及重步兵因盾牌過於碩大而行動遲緩

結果

隨著方陣消耗戰的持續,希臘重裝步兵在推搡中愈戰愈勇。波斯人則在前5排盾兵被逐步折損之餘,無力再靠後5排的重裝弓箭手來予以有效填補。一旦有部分區域出現嚴重缺口,漏洞就會被統一武備的希臘人給越拱越大。直至有膽小者開始轉身逃跑,進而演變為全軍徹底潰敗。恰逢埃及步兵也在差不多時間內趕了上來,加入到對失敗者的追殺行列。包括總督阿契美尼在內的萬名帝國士兵就此陣亡。
查爾蒂米德斯又立即命令士兵們登上戰船,向依然封鎖航道的帝國艦隊展開強攻。由於這片水域的寬度不能同大海相提並論,使雙方都無法派遣全部的兵力出陣。這樣的侷促有利於希臘聯軍,他們始終依靠自己的重裝搏擊優勢,在逐船爭奪的水面上盡情發揮。無論是配有相同裝備的腓尼基人,還是被派來協助其交戰的波斯弓箭手,都對這樣高強度的亂鬥缺乏承受能力。有30艘船被希臘人擊沉,餘下的20船人馬也只能放下武器投降。
帕普雷米斯戰役
希臘聯軍又在尼羅河上擊敗了波斯艦隊
波斯人的海陸軍分開配置一定程度減少了損失。由於希臘人需要在陸海軍之間迅速切換,就沒有時間對先前的潰退者展開有效追擊。這讓至少還剩30000人的帝國殘部,順利逃到南方的孟菲斯首府,並在號稱白色堡壘的碩大衛城中據守起來。在之後幾年時間裡,他們都能依靠提前留下的豐厚儲備、周邊上埃及土著的支持和早期希臘軍隊的攻城乏力等因素,確保這裡不為外敵與叛亂者攻破。直到整整4年之後,由阿爾塔薛西斯大王組建的援軍趕到,波斯人才在普羅索皮特斯島戰役反敗為勝。
帕普雷米斯戰役
孟菲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