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特布魯特,讀音作bù lǔ tè,滿語為Bulut Hala,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布魯特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布氏、魯氏、蒲氏、卜氏等。蒙古族布魯特氏,世居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部族人豪爽驍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布魯特姓
- 讀音:bù lǔ tè
- 滿語:Bulut Hala
- 源於:蒙古族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相關詞條,
基本介紹
布魯特[布魯特,讀音作bù lǔ tè(ㄅㄨˋ ㄌㄨˇ ㄊㄜˋ),柯爾克孜語為“بولوت”,滿語為“Bulut”]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時期蒙古布魯特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據史籍《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布魯特氏,源出布魯特五部。布魯特五部,實際上不是出自蒙古族,而是出自柯爾克孜族,清朝時期稱布魯特,明朝時期稱紇里迄斯、紇迄斯,元朝時期稱吉利吉思,宋朝時期稱乞兒吉思,唐朝時期稱黠戛司,漢朝時期稱紇骨部,秦朝時期稱契骨部,先秦時期稱堅昆族,春秋戰國時期稱鬲昆族。柯爾克孜族的先民,歷史上曾被稱為“鬲昆、堅昆、契骨、紇骨、黠戛斯、轄戛斯、吉利吉思、乞兒吉思、布魯特、紇里迄斯、紇迄斯”等。兩千多年以前,柯爾克孜族的先民就遊牧於葉尼塞河上游流域,後來逐漸向西南遷至天山地區,並與當地的突厥民族、蒙古民族融合,最終成為柯爾克孜族。語言為阿爾泰語·突厥語族·柯爾克孜語,有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文字。到了清朝時期,柯爾克孜族就稱作“布魯特”,以天山為界,遊牧於天山以北的統稱“東布魯特部”或“右翼布魯特部”,遊牧於天山以南的則統稱“西布魯特部”或“左翼布魯特部”。由於柯爾克孜族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因此在清朝時期將其歸入回部,布魯特為總的部落名稱(宗主部落),族人多以部落名稱為姓氏,稱布魯特氏,柯爾克孜語為بولوت,後有蒙古族、女真族、哈薩克族、鄂溫克族、維吾爾族、回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ulut Hala。布魯特部族人一直以豪爽、驍勇著稱,原始居地為新疆阿克蘇烏什以西、伊犁以東的廣大地區。到了清朝乾隆時期,曾多次參與西域地區的戰亂,諸如準葛爾部叛亂、玉素甫·張格爾叛亂等。他們在準噶爾割據勢力稱雄之時,也和哈薩克民族一樣深受其害。在著名大將軍吳雅·兆惠率軍平定西域後,布魯特部族人紛紛歸附清朝政府,維護了祖國的完整和統一。後有一部分族人融入蒙古族中,遷居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
柯爾克孜族、蒙古族、女真族、哈薩克族、鄂溫克族、回族布魯特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布氏、魯氏、蒲氏、卜氏等。
遷徙分布
布魯特氏複姓為柯爾克孜族、蒙古族、女真族、哈薩克族、鄂溫克族、維吾爾族、回族共有姓氏,歷史悠久,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漢化為布氏、魯氏、蒲氏、卜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阿克蘇、喀什、伊犁、科爾沁、遼西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科爾沁:通遼市科爾沁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座落在西遼河、教來河衝擊平原中部,是東北和華北的交匯處,全區總面積為三千五百平方公里,轄十八個蘇木(鎮、鄉)、十個街道辦事處,是通遼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早在五千年前的舊時器時代,科爾沁草原就已經開始有人類棲息活動,在當地人民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獨特品味和風格魅力的多元文化——科爾沁草原文化,曾先後湧現出清朝國母孝莊文皇后、愛國將領僧格林沁、民族英雄嘎達梅林、革命烈士麥新、呂明仁、徐永清等歷史名人。科爾沁區與中國裝備製造業的搖籃“瀋陽共處環渤海經濟圈”,與瀋陽、長春在空間上形成了規則的等邊三角形,是內蒙古東四盟市的中心,具有接受輻射和對外輻射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科爾沁區交通發達,是東北地區的主要交通樞紐之一,全國十四個大型樞紐站之一的通遼火車站,每天從六個方向進出客貨列車,可直達北京、上海、天津、瀋陽、長春、大連、呼和浩特、齊齊哈爾等大中城市;今已形成連線京津、華北及北部邊疆地區四通八達的公路運輸網路;通遼民航機場可起降大型客貨飛機。科爾沁現有大小河流四十三條、各型水庫二十五座,塘壩八十座,總庫容達十萬立方米。森林面積一百二十五萬公頃,林木總蓄積量一千七百萬立方米。通遼作為世界兩大黃金玉米帶之一,與美國、加拿大齊名,素有“蒙古糧倉”之稱,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年平均玉米產量穩定在三百萬噸以上,還是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常年蔬菜產量九億公斤。科爾沁享有“黃牛之鄉”的盛譽,特別以蒙古牛、科爾沁牛、西門塔爾牛著稱,年出欄育肥牛四十四萬頭以上,以肉質鮮嫩、營養價值高、微量元素豐富、蛋白質含量多著稱的“科爾沁肥牛”已成為享譽大江南北的知名品牌;還有年產一萬噸羊毛,八十噸羊絨,是紡織業加工增值的絕好原料。科爾沁又是遠近聞名的草地白鵝之鄉,全年白鵝飼養量一千萬隻,鴨飼養量二百萬隻,雞飼養量九百萬隻,年提供羽絨四百五十萬公斤,是理想的羽絨加工基地。更可提供各類皮張二百五十餘萬張,是皮革工業的絕佳原料資源。科爾沁是綠色的海洋,森林覆蓋率達到20%以上,活立木蓄積量一千五百萬立方米。科爾沁礦產資源豐富,具有充足的電力資源,總裝機容量已達二百萬千瓦。
伊 犁:伊犁得名於著名的伊犁河,是一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民族眾多,自古就同新疆和內地息息相關,遠在漢朝,伊犁就以“伊列”之名載入史籍《漢書》。最早見於史冊的伊犁民族是塞族人。伊犁塞組人是一個人數眾多的氏族部落集團,他們有一個漫長的形成過程,並且在伊犁形成了具有國家性質的集團,伊犁塞人廣泛活動於伊犁河南北兩岸和三大支流為主的河穀草原地帶,大量的考資料表明,伊犁河上游地區是伊犁塞人的中心活動區,伊犁塞人廣泛使用青銅器,創造了伊犁青銅器時代的文明,尼勒克縣、昭蘇、特克斯、新源、鞏留、尼勒克、察布查爾等地出土的青銅武士像、三足銅斧、四獸足銅盤、等精美的銅製器皿等說明伊犁塞人具有很高的鑄造技術。伊犁塞人後來與烏孫人相融合,對烏孫的文化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西魏廢帝元年(壬申,公元552年),歷史上著名的突厥汗國在伊犁河城建立。古代的伊犁,包括伊犁河流域以及巴爾喀什湖以南的廣大地區,地理上,環天山而立,與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隔天山相望,被稱為伊犁盆地。伊犁是草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它同新疆和中亞的歷史息息相關,在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時期內,伊犁是草原民族的重要活動地域,在清朝中葉以後的一百多年的時間裡,作為新疆的軍事政治中心,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伊犁”之名,是清朝時期正式確定的,據《西陲總統事略》記載:“乾隆二十年(乙亥,公元1755年)年平定準噶爾,定名伊犁,蓋取《唐書》伊麗水而名之。”今天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位於祖國的西北邊陲。自治州成立於1954年11月,管轄塔城、阿勒泰兩個地區和奎屯直轄市全州共有二十四個縣、市,首府設在伊寧市,是中國唯一的既轄地區、又轄縣市的自治州。全州總面積三十五萬平方公里,人口四百一十萬,有哈、漢、維、蒙、錫伯等四十七個民族,其中哈薩克族占25.5%,漢族占45.2%,維吾爾族占15.9%,回族占8.3%,蒙古族占1.69%,錫伯族占0.83%。自治州境內駐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第四、七、八、九、十師和新疆礦冶局、天西林業局、阿山林業局、新疆捲菸廠、阿希金礦等一批中央和自治區直屬企業。
遼西郡:即以今遼寧省朝陽市為中心向西北延伸的一帶地區。戰國時期燕國初設遼西郡,秦朝時期將治所設在陽樂(今遼寧義縣),其時轄域在今河北遷西、樂亭,遼寧松嶺山以東、長城以南、大凌河以西地區。西漢時期屬幽州遼西郡,轄境漸小。東漢時期屬幽州遼西郡柳城縣。魏、晉兩朝屬昌黎郡。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前燕國、前秦國、後燕國時期屬昌黎郡,治所皆在龍城(今遼寧朝陽),前燕國曾移治於令支(今河北遷安);北燕國時期屬昌黎尹龍城,曾移治於肥如(今河北盧龍),北齊時期廢入北平郡,其後治所逐漸北遷,最後仍以龍城為中心。北魏時期屬營州昌黎郡龍城(和龍城)。東魏、北齊時期屬營州。隋朝時期屬柳城郡柳城縣,即今遼寧朝陽、義縣一帶。朝陽地區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其境內的“鴿子洞”古人類遺址,證明早在十多萬年前朝陽大地已有人類祖先繁衍生息,其境內的“牛河梁遺址”更是證明早在五千五百年以前就存在一個具有國家雛型的原始文明社會,這一重大歷史發現,把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一千三百餘年,從此中華文明史即稱“上下六千三百年”,不得再稱“上下五千年”。
堂號
伊犁堂:以望立堂。
科爾沁堂:以望立堂。
遼西堂:以望立堂、亦稱龍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