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霸主

市場的霸主

《市場的霸主》是2013年6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馬妮特·阿胡賈(Maneet Ahuja),譯者是畢崇毅、鄭磊。

基本介紹

  • 書名:市場的霸主
  • 作者:(美) 馬妮特·阿胡賈(Maneet Ahuja)
  • 譯者:畢崇毅、鄭磊
  • ISBN:9787111425441
  • 頁數:264頁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6
  • 開本:16開
  • 副標題:對沖基金世界的超額回報大師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本介紹對沖基金行業幕後的故事,讓各位對沖基金高手現身說法,分析了他們是如何利用獨特的策略和標準來評估頭寸和擴大收益的。作者馬妮特·阿胡賈是CNBC電視台對沖基金節目專員,和書中提到的投資大師有頻繁的接觸。在這本改變遊戲規則的新作品中,馬妮特首次向讀者公開了關於對沖基金投資大師的很多秘聞。

作者簡介

馬妮特·阿胡賈
(Maneet Ahuja)
馬妮特·阿胡賈是CNBC電視台對沖基金節目專員和《財經論壇》欄目製片人。2011年,她和《機構投資者》雜誌合作推出了“‘創造阿爾法回報’對沖基金峰會”節目;2009年,由於對對沖基金行業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深入報導,馬妮特榮獲CNBC電視台頒發的“傑出事業獎”。她的出色工作包括:促成了對沖基金傳奇人物大衛·泰珀的首次電視採訪,引發市場長達兩周的“泰珀熱”現象;透露了大衛·艾因霍恩警告雷曼兄弟銀行倒閉信息以及投標收購Mets的秘聞;展示了約翰·保爾森在《致投資者信》中對證券交易委員會調查高盛Abacus交易案所做的答覆。此外,馬妮特曾報導過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峰會,曾對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進行過季度採訪並報導過哈佛商學院舉辦的競爭力峰會。
2008年加入CNBC之前,馬妮特曾在《華爾街日報》金融投資部工作過。2002年,年僅17歲的馬妮特開始在華爾街的第一份工作,在花旗集團企業和投資銀行部擔任信貸風險分析員。
2012年1月,馬妮特被《福布斯》雜誌評選為“30歲以下精英30強”;2011年4月被 Elle 雜誌評選為年度人物;2010年被《克瑞恩紐約商業》雜誌提名為“40歲以下行業新星40強”。本書是她出版的第一部作品。

名人推薦

這本書是我讀過的最好的介紹投資管理者的作品之一,詳細揭示了投資管理大師的成功秘訣和失敗心得。閱讀此書的感覺,就好像在和約翰·保爾森和大衛·泰珀等人面對面交流,分享他們的經驗和分析方式。無論對於普通讀者還是有志於從事投資行業的人士,本書都是值得一讀的作品。
——努里埃爾·魯比尼 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教授,魯比尼全球經濟研究院創始人兼主席
馬妮特·阿胡賈非常了解對沖基金行業的明星。這是一本令人關注的作品,它不但分享了很多行業觀點,而且介紹了對沖基金的發展演變,以及隨著投資環境不斷變化表現出的靈活適應能力。更重要的是,馬妮特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對沖基金管理者的特徵。她在書中深入分析了這些成功管理者的背景、價值觀和思考方式,揭示了在這一神秘行業取得成功的途徑。
——邁爾克·斯賓塞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斯坦福商學院前院長
對沖基金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相當神秘,同時代表著好壞兩方面的內涵。馬妮特的這部作品成功破解了對沖投資的神秘光環,對於那些寄希望於金融機構但屢次失敗的投資者來說,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實踐意義。
——薩莉·克勞切克 美林財富管理公司和美國信託公司前執行長
對於對沖基金管理者的深入描述,目前沒有任何作品可以和馬妮特·阿胡賈的這本書相媲美。本書是在大量訪談和面對面交流的基礎上完成的,馬妮特在書中詳細介紹了對對沖基金行業的觀點和建議,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作品。
——萊昂·庫珀曼 歐米茄顧問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新聞工作總是存在可讀性和真實性之間的文化差異,說到底它實際上是一種勞動分工的差異,而讀者需要的是兼具可讀性和真實性的作品。阿胡賈以華爾街典故為基礎,難能可貴地讓眾多投資大師現身說法,最終成就了這本讓讀者愛不釋手的作品。
——迪恩·斯塔克曼 普利茲新聞獎得主,《哥倫比亞新聞評論》“The Audit”專欄編輯
投資市場更多是零和甚至負和遊戲,所以你必須獲取超出市場標準的回報率也就是“阿爾法”,本書記錄了投資大師們在市場中攫取阿爾法手段充滿智慧和膽識,每位投資者需仔細聆聽。
——段世華 上海領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總經理

圖書目錄

推薦序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巨觀投資大師——雷蒙德·戴利奧
橋水投資公司…… 1
大師的成長…… 3
經歷危機年代…… 5
成立橋水公司…… 6
贏得世行信任…… 8
在困境中學習…… 10
計算危機…… 12
預見金融危機…… 13
提取阿爾法超額回報…… 15
把超額回報帶回家…… 16
備受矚目的基金…… 19
制定原則…… 20
對當今世界的關注…… 21
追逐個人理想…… 23
第2章 人機之戰——皮埃爾·拉格朗日和黃文耀
曼恩集團/AHL …… 25
工程師黃文耀…… 28
賺錢高手皮埃爾·拉格朗日…… 33
第3章 風險套利人——約翰·保爾森
保爾森投資公司…… 39
風險套利人的成功之路…… 41
數字遊戲…… 47
傳奇經歷…… 48
繼續努力…… 49
“我是個個性獨立的人”…… 51
史上最偉大的交易…… 54
錯誤定價風險——陶氏化學/羅門哈斯交易案…… 57
花旗集團業務收購案…… 62
黃金投資…… 65
友情支持…… 66
絕地反擊…… 70
第4章 在問題債務中尋找投資價值——馬克·拉斯利和索尼婭·加德納兄妹
艾威資本集團…… 73
救助美國汽車業…… 75
兄妹合作…… 77
千里馬遇伯樂…… 80
“殺手級”投資組合…… 81
沙里尋金…… 84
開發價值…… 86
第5章 大無畏的投資先鋒——大衛·泰珀
阿帕盧薩資產管理公司…… 91
早期歲月…… 92
吸金王…… 94
阿帕盧薩的由來…… 95
童年經歷…… 96
馬馬虎虎的高中時代…… 98
奮起直追…… 99
勇往直前…… 100
驕人紀錄…… 101
國際化市場…… 103
俄羅斯輪盤賭…… 105
破產投資大王…… 106
德爾福困局…… 107
華盛頓互助銀行投資案…… 107
堅守金融板塊…… 109
決勝ABC——美國國際集團、美國銀行和花旗集團…… 110
集中優勢…… 111
第6章 主動型投資者——比爾·阿克曼
佩訊廣場資本管理公司…… 113
一帆風順的起點…… 117
高登基金的誕生…… 121
初露鋒芒…… 122
揚名立萬…… 126
積累經驗…… 126
購買農場…… 128
重整旗鼓…… 131
轉戰快餐業投資…… 134
投資麥當勞…… 135
鮑德斯連鎖書店和塔吉特百貨公司:兩駕破馬車…… 137
塔吉特投資案…… 139
苦戰MBIA …… 142
敗走麥城…… 143
最偉大的交易…… 144
投資零售行業…… 147
投資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公司…… 149
性情中人…… 150
第7章 筆鋒如劍的諷刺大師——丹尼爾·勒布
第三點投資公司…… 153
初出茅廬…… 156
時不我待…… 161
鬥智鬥勇…… 163
第三點投資公司的成功之道…… 167
第8章 懷疑論者——詹姆斯·查諾斯
尼克斯聯合基金公司…… 171
懷疑精神的起源…… 176
逆向思維投資者…… 178
做空交易的投資秘訣…… 181
為賣空投資正名…… 183
中國市場面對的危機…… 185
重返課堂…… 188
第9章 金融衍生品之王——博阿茲·魏因斯坦
薩巴資本管理公司…… 191
投資新星的崛起…… 193
雷曼風波…… 195
複雜的衍生品交易…… 198
附錄…… 203
後記…… 216
致謝…… 222
作者簡介…… 225
免責聲明…… 227

序言

前言
17歲那年,我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份真正的工作,在紐約市中心麗貝卡區格林尼治街388號,花旗集團總部的國際企業投資銀行部工作。那是2002年秋天,此前我曾在著名的金融機構集團(FIG)信貸風險部做過實習生。該集團擁有很多大型客戶,如美國國際集團、華盛頓共同基金,以及許多重要的銀行、經紀公司和保險公司。
雖然我一向在數學方面的成績都很優秀,但老實說我並不適合這裡的工作。我的經歷就好像電影《華爾街》中的場景,和我成長的世界幾乎完全格格不入。在我的家鄉西切斯特,小鎮上連一家麥當勞餐廳都沒有,那裡鹿的數量甚至比人還要多。當我走進這家位於大廈42層的公司,在會議室中眺望遠處曼哈頓中心的壯闊景象時,我意識到這裡的人可以對全世界產生深刻的影響,不由得暗自慶幸自己的好運。
接下來,公司向我介紹整個團隊如何識別信貸風險,如何為數以千計的客戶和外部機構減少投資損失,這些都讓我感到如痴如醉。了解銀行如何與企業合作,對潛在的兼併和接管目標提出建議,這些內容太讓人興奮了,我心裡暗想這些肯定是卡爾·伊坎(Carl Icahn)才能做的工作吧。花旗集團的資產負債表規模非常龐大,讓華爾街許多知名投資銀行團隊都相形見絀。因此,我們總是有機會深入財團內部進行交易,有時甚至會擔任交易協調員。經過一個學期的實習,我離開了花旗集團,但此時的我堅信已經找到了未來的職業方向——我要和華爾街精英打交道。
後來我通過了美國證券經紀人執業考試,一邊上學一邊在這家銀行繼續工作了三年半的時間。經過在美林證券公司國際研究經濟部的短暫工作,最後我來到了《華爾街日報》。在為報社工作期間我開始接觸金融體系,但當時並不清楚這種痛苦要持續多久。大約一年之後,我在2007年年底開始大量報導金融信息,這讓我感到有些厭倦。由於金融信息報導大同小異,我總想嘗試銀行工作之外的體驗,因而我決定重返華爾街,面試了幾家被稱為“對沖基金”的小型公司。在這些公司中,有一家的創始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投資家喬治·索羅斯。
當時,我接到量子基金的面試通知,說需要一位負責零售或保健企業的行業分析員。在面試過程中,兩位20多歲的年輕分析員想了解我是否具備足夠的技能,把企業年報進行拆解,並整合其中的數字,以幫助整個團隊判斷這些行業是否具備做空或做多的投資潛力。在詢問了幾個簡單的問題之後,他們很快發現我對什麼是賣空(即借入股票,在市場中以當前價格銷售並期望未來價格下跌)一無所知。當然,讓我同樣想不到的是,我竟然很快會成為這方面的行家裡手。
差不多在量子基金面試的同一時間,我收到了一封來自CNBC的郵件,詢問我是否願意參加該公司的面試。我可以說是看著CNBC電視台的節目長大的,沒少聽父親講那些買賣股票的事,這讓我感到既好奇又興奮,想了解一下商業新聞網到底是怎么回事。當我走到新聞台前的那一刻,整個世界好像都變得不同了。突然之間,所有的新聞都成了實時報導,都要精確到按秒計算。播音室里的喧鬧、氣氛和燈光都讓我感到目眩神迷。因為已經積累了幾年的經驗,對財務報表、貸款檔案、信貸協定和交易“推銷方案”早已熟稔於心,節目主持人在台上所說的內容對我來說都非常熟悉。雖然我沒有經過正式的新聞行業培訓,也沒有在電視台工作的經驗,但在華爾街工作的經歷還是成功地讓我得到了《財經論壇》節目製片人的工作。
了解對沖基金
2008年2月,就在我加入CNBC後不久,全世界都開始意識到出現了嚴重問題——美國的整個金融體系在“有毒”信貸產品的影響下變得風雨飄搖。次級抵押貸款等名詞迅速登上各大新聞的頭版頭條,除此之外還有結構化投資工具和信貸衍生產品等各種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術語。
4月,一位對沖基金經理的訊息開始廣為傳播。綠光資本公司(Greenlight Capital)的大衛·艾因霍恩(David Einhorn)推出了新書《一路騙到底》(Fooling Some of the People All of the Time),詳細介紹了六年來如何做空聯合資本公司(Allied Capital)。5月,大衛同意參加《財經論壇》節目介紹自己的新書。在準備這檔節目時,我事先得到了一本樣書,用五顏六色的即時貼在書中標記出需要在節目中牢記和提及的內容。大衛的研究深度和堅定信念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啟發。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個金融領域的書呆子,沒想到在他面前竟然是小巫見大巫。
5月初,大衛到電視台參加節目,我請他來簽名,他寫的是:“你是我的英雄,是你解開了我的心結!!”這句話讓我非常感動,並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弦。
於是,我們倆一起策劃了一個以賣空為主題的節目,邀請的嘉賓包括耶魯大學教授,以及大衛從事對沖基金管理的同事和好友,來自佩訊廣場資本管理公司的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我們甚至在節目最後安排了撲克牌局,挑戰SAC資本顧問公司前任經理內爾·克里斯(Neill Chriss)。此人牌技非常高超(曾在2006年世界撲克系列錦標賽中排名第18位),可以和大衛一決高下。讓我沒想到的是,這期節目在華爾街引起了巨大反響,觀眾連著好幾天給我發郵件或打電話,表示應當多辦類似的節目,請更多的投資大師幫他們答疑解惑。
於是,我開始著手調查對沖基金行業里的其他風雲人物,研究他們的投資策略和著名案例。這項工作並不容易,很多對沖基金經理都極力迴避媒體,擔心自己會成為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目標”,受到在受託投資群體之外涉嫌自我行銷的指控。
顯然,對沖基金行業仍是一個缺乏宣傳的行業,沒有幾位基金經理願意主動向媒體介紹內情。人們對這個行業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些老掉牙的傳奇,如朱利安·羅伯森(Julian Robertson)和他的兇猛“虎崽”;喬治·索羅斯1992年以100億英鎊做空銷售,為其贏得“英格蘭銀行毀滅者”的稱號;麥可·斯泰因哈特(Michael Steinhardt)的脾氣一如其交易風格一樣為人津津樂道。
但那些希望追隨大師傳奇的投資者和希望自己名留青史的投資者該怎么辦呢?他們如今採用的策略和以前的投資者採用的策略有何不同?隨著技術和交易方式的發展,投資組合該怎樣管理?這些都是令人關注的問題。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首先要做的是每個新聞工作者初次報導節目時都必須完成的工作——接觸行業內、學術圈、調研機構、行業刊物和雜誌上的每一位專家。對對沖基金了解得越多(它們隨意實現複雜交易的投資的自由),我就對它越加痴迷。
接下來的三年,通過和當今對沖基金行業主要從業者進行面對面交流,我開始在這個領域慢慢取得進步。這種面對面交流往往需要一年(有時甚至是兩年)的時間去協調,而且總是在特定背景條件下展開的。當我對投資組合結構和阿爾法係數(指針對風險和國別分析調整之後的超越基準水平的回報率)產生濃厚興趣後,我就開始“得寸進尺”,甚至能在節目中得到朱利安·羅伯森、麥可·斯泰因哈特和卡爾·伊坎的誇獎。除此之外,我繼續堅持和投資者對話,努力了解他們對對沖基金的所見、所聞和所憂。
隨著對當今對沖基金先鋒人物的深入研究,我發現這些長期以來一直超越大盤表現的優秀投資者,即超額回報大師,一方面具備某些共性,另一方面又表現出獨特的個體差異。他們採用不同的投資策略,對世界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然而,這些大師的相同之處在於,他們都能看到其他投資者無法預見的趨勢。例如,全球最大的賣空基金,價值70億美元的尼克斯聯合基金公司(Kynikos Associates)經理詹姆斯·查諾斯,是2001年最早提醒投資者小心安然、世通和泰科等公司財務欺詐醜聞的人。類似的案例還有價值曾高達60億美元的保爾森投資公司(Paulson & Co.)經理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在2006~2008年的次債房產市場賭局中,他通過投機交易實現了1500萬美元的收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