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12月28日,
巴黎市政當局批准北南公司修建三條捷運線, 與當時主修捷運一期路網的巴黎城鐵公司競爭. 其中的B線將服務巴黎市區西北部.
1905年6月19日, 線路資訊對公眾發布, 當時線路僅長2.87公里, 連線聖拉扎爾車站和聖旺門;
1909年6月11日, 新增一條1.43公里的分支, 通往克利希門.
1911年2月26日, 連線
聖拉扎爾站和聖旺門站的B線投入使用.
次年1月20日, 通往克利希門站的分支亦建成通車.北南公司將車站設計得較為高雅, 以此來吸引更多的乘客, 但高昂的維護成本讓北南公司最終因財政困難而於
1930年1月1日被城鐵公司收購, B線改名為13號線. 北南公司原有的架空電纜供電也被統一為
第三軌供電.城鐵公司併購北南公司後, 於
1933年起接手修建北南公司
1901年三條捷運線計畫中遺留下來的C線 (蒙帕納斯車站-旺沃門站, 往巴黎南部), 但由於時間緊迫, 僅修建了比耶維紐站 (現為蒙帕納斯-比耶維紐站) 以南的路段.
1937年1月21日, C線完工並成為14號線. 同年, 為使左岸的捷運路網更加均衡,
巴黎捷運線路在巴黎左岸西部進行了一個很大的調整: 8號線改為開往巴黎西南角, 10號線相應的延伸至8號線原有的西部路段, 而棄用自身固有的西北路段, 即
榮軍院路段. 而14號線新修了一段隧道接通比耶維紐和杜洛克站, 接上10號線的棄用路段. 此時14號線連線旺沃門站和榮軍院站.
二戰期間, 為降低失業率, 當局於
1940年11月20日決定將13號線的聖旺門分支 (北分支) 向北延長至普雷耶十字路站, 為此, 13號線的站點出入口和用車都將進行改造和更換, 但限於財政狀況一時無法實現. 為此, 城鐵公司還曾決定對克利希門分支 (西北分支) 暫時性移除, 以公車代替. 最終經過多年延遲後,
1952年6月30日, 北分支延伸完成. 但兩個分支的客流不平衡卻引發了運作上的困難.二戰之前, 當局就在考慮13號線和14號線的合併問題. 後來
1965年大區快鐵修建方案中的一條南北線, 連線聖拉扎爾和蒙帕納斯, 最終因為成本問題而改為連線13號線和14號線替代, 同時, 13號線的北部兩個分支, 14號線的南部都將延長. 併線工程自
1968年展開, 其中
塞納河河底隧道從
1973年11月開始施工, 採用
沉管法, 使用了4塊長32米, 寬8.6米的沉箱, 耗時兩年完成.同時, 13號線的北分支向北延長兩站至聖德尼大教堂站, 南部則於
1973年6月27日延長一站至米羅梅尼爾站, 又於
1975年2月18日再延長一站至香榭麗舍-克列孟梭站. 相應的, 14號線也向南延長三站至沙蒂永-蒙魯日站.
1976年6月20日, 13號線北分支北延段通車, 同年
11月9日, 14號線南延段亦通車, 而同日塞納河河底隧道亦投入使用, 13號線和14號線就此合併為13號線.1970年代末, 當局計畫將西北分支延長至阿尼耶塞納河和熱訥維埃, 並且延伸路段將位於架空位置. 這項舉措由於引發噪音擾民, 而導致長時間的爭論, 最後在成本和環境之間權衡, 改為2.8公里地底, 412米高架橋過塞納河的方案.
1980年5月9日, 線路向西北延伸兩站至阿尼耶和熱訥維埃之間的加布里耶爾·佩里站.
1998年5月25日, 北分支又延長一站至聖德尼大學站, 接近巴黎第八大學和
國家檔案館.
2008年6月14日, 西北分支再延長兩站至阿尼耶-熱訥維埃-古蒂爾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