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管弦樂團的前身--巴黎音樂學院交響樂團,是法國歷史最古老、技藝最優異的名樂團,歷史可以一直追溯到1828年3月9日,由當時的巴黎歌劇院指揮阿布奈克在巴黎音樂學院舊禮堂舉行演奏會的時候。這個樂團的團員,全部由巴黎音樂學院的教授、畢業生和在校學生構成,歷任指揮有吉拉爾、第爾曼、賈爾桑、塔費納爾和梅沙朱等,一直成為法國各樂團的核心,1919年葛貝爾擔任指揮,1938後是孟許,戰後的1949年起是克路易坦(直到去世),這幾位名指揮家都留下輝煌足跡。這段時間內,有許多法國音樂是由這個樂團首演的。這個樂團的傳統是由巴黎音樂學院院長擔任會長,常任指揮就兼任音樂學院副院長,團員清一色是這支音樂學院的優秀分子,技藝高強,音響明麗、洗鍊,曾灌錄過不少極富魅力的唱片。 巴黎交響樂團,產生於1828年創建的音樂學院的音樂會協會,前身是巴黎音樂學院管弦樂團。樂團成立之後的一年裡,迅速在歐洲竄紅,聲望遍及歐洲。1967年,當時國際指揮界的宗師級名人--法國最著名的指揮家夏爾·明希在波士頓任職五年後,回來接任巴黎交響樂團的常任指揮。在法國國家文化部及巴黎市政府的支持下,巴黎交響樂團更用現名(Orchestre de Paris),並向著“歐洲頂尖交響樂團”這一目標進發。
艾森巴赫曾指揮過幾乎所有的世界頂級交響樂團,他先後獲得了“德國總統榮譽十字勳章” 以及“列奧那德伯恩斯坦獎章”。巴黎交響樂團是世界頂級交響樂團之一,該團最擅長演繹法國音樂,在演奏德、奧作曲家的作品時也有優異的表現。2005年,隨著世界著名指揮大師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的指揮棒在空中一揮,第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樂章在北德廣播交響樂團氣勢恢弘的演奏中結束。2006年,這位來自德國的“光頭指揮”再次來華,參加第七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並帶來了更有分量的“巴黎交響樂團”。2005年的北德廣播交響樂團只在北京和上海兩地做客,而2006年的巴黎交響樂團,除到京滬兩地巡演之外,更揮師南下,乘興來到廣州獻藝!在國家文化部及巴黎市政府的支持下,巴黎交響樂團更用現名(Orchestre de Paris), 並向著“歐洲頂尖交響樂團”這一目標進發。此後,赫伯特·馮·卡拉揚、喬治·索爾蒂、丹尼爾·巴倫博伊姆、謝苗·巴克科夫和克里斯托夫·馮·多納伊等眾多國際著名指揮,在2006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宣傳冊上,更是把這位來自德國的“光頭指揮”艾森巴赫的鼎鼎大名,排在了一眾名指揮之首。
訪華演出
廣州演出
2004年11月4日至5日晚八點,巴黎交響樂團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舉行了令人關注音樂會,作為世界十大交響樂團之一,巴黎交響樂團(Orchestre de Paris)此次在世界著名指揮家艾森巴赫帶領下,133位成員齊聚羊城。這是星海有史以來水平最頂尖的音樂會之一。音樂會節目單:巴黎交響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