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麥22號

巴麥22號是一個小麥品種,平均生育期92天,較對照永良4號早一天或相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麥22號
  • 持 有 人: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內蒙古河套小麥產業化研究院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適宜種植區域,品種來源,

特徵特性

平均生育期92天,較對照永良4號早一天或相當。幼苗直立,葉姿態披散,株型緊湊,葉色濃綠,株高84cm。穗紡錘形、長芒、白殼,穗長10.1cm,穗粒數40.2粒。籽粒紅粒、角質,千粒重45.1克。抗性:高抗條鏽病,中抗葉鏽病,中抗白粉病,中抗赤霉病,高感黃矮病。品質:容重825g/L,粗蛋白10.91%,濕麵筋21.6%,沉澱值28.2mL,吸水量54.9mL/100g,麵團形成時間1.5min,穩定時間4.2min,弱化度101F.U,最大拉伸阻力279E.U,延伸性159mm,能量64cm2。

產量表現

2017年參加水地小麥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29.8kg,比對照增產1.8%;2018年參加水地小麥區域試驗,平均畝產461.8kg,比對照增產3.6%;2019年參加水地小麥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85.0kg,比對照增產5.5%。

栽培技術要點

在巴市黃灌區適時早播(3月10號—3月15號)。畝保苗45萬/畝為宜,即播種量22.5kg/畝左右,肥地少播,瘦地適當增加。種肥用磷二銨20kg/畝+4kg/畝尿素,追肥以尿素為好,結合頭追施尿素22.5kg/畝為宜。全生育期澆3-4水為宜,澆灌原則是,頭水重,二水輕,三水重,四水輕。後期應注意防蟲、滅草,及時收穫。注意事項:後期需注意連陰雨造成穗發芽及品質變劣。不宜在黃萎病多發區域種植。

適宜種植區域

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水地小麥區種植。

品種來源

寧春39號/永良4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