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鹽古道

巴鹽古道

巴鹽古道起自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西沱鎮,是古代巴鹽銷楚的重要通道之一。巴鹽古道:(鹽運大道)從唐宋開始,(之前無史料記載)逐步建成起於石柱西沱的“川鹽銷楚”的鹽運大道,主道由西界沱翻楠木埡(或刺竹埡)經過青龍場(或魚池壩)、石家壩、黃水壩、萬勝壩(或雙河)到牡羊塘翻七曜山至湖北利川汪營,再到利川、恩施和鹹豐等地。全程數百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鹽古道
人文歷史,特色,

人文歷史

說起古鹽道,寨子裡上了年紀的人對那些陳年舊事如數家珍。自清朝末年到民國末年,這條鹽大路南來北往的鹽客、山貨客、布客、鴉片客和“挑老二”、“背老二”常年川流不息。由於雷音山山高林密,道路艱險,夜間不便趕路,客商、力夫只能在山下投宿。
巴鹽古道巴鹽古道
興盛時期,在張高寨的鹽道上,客店隨處可見,最出名的有穿心店、橫店子、毛店子,還有雷音山下石盤溝邊的巴岩店。原先只有幾戶人家的地方,建成了約有五、六十丈長的一條街和一座關廟。好些外地生意人在街上做起鹽巴、山貨、糧食、布匹、石膏等生意,街上還有一個賭館、兩個鴉片館,隨時有幾十人在賭博或吸鴉片。每逢趕集的日子,街後的小溪邊還拴有十多匹客商們的坐騎。可見當時街面的繁華景象。有些生意人看到張高寨的生意好做,就在這裡安家落戶繁衍子孫,使這裡原本不多的住戶人家,發展成了較有規模的村落。
“早上三杵慢悠悠,晚上三杵趕宿頭”,“肩挑一百八、褲兒打疙瘩,要得疙瘩散,還要鼓勁挑三年。”聽著古鹽道流傳下來的這些俚俗語言,仿佛看見了古鹽道上鹽夫們艱難跋涉的身影,聽到了鹽夫們悠揚的情歌和雄渾的號子在深山幽谷里迴響。
巴鹽古道巴鹽古道
文化積澱深厚
如今,那段特殊的歷史雖然消失,鹽道的喧鬧繁華已成過去,但源遠流長的古鹽道風情文化卻積澱深厚,極大地豐富了張高寨的文化內涵。
寨子裡的人喜歡唱山民歌,就是那時的文化遺產。土家漢子們傳唱的歌就是從鹽道上學來的。他們在勞動中傳唱,在鳥語花香的青山翠竹林里,在小橋流水邊用山民歌交流情感。如《勸世歌》:“正月過了年,勸郎去背鹽,養兒要報父母恩,百善孝為先。八月是中秋,勸郎把親收,哪怕我是你的人,露水夫妻不長久。冬月落大雪,賭場去不得,勸郎想一想,幾個賭錢好下場?賣了田地再賣房,賣了妻兒去逃荒。”
這裡的山民歌實在是太多了,據寨子上的老人講,唱三天三夜不重複。
巴鹽古道巴鹽古道
張高寨不但民俗文化積澱較深,紅色文化也流傳久遠。1928年12月至1934年4月,賀龍帶領紅軍八進八出沙溪,紅軍獨立團常年在沙溪打游擊。寨子裡的一些老人記得,紅軍從鹽道開過來,駐紮在毛店子,第二天處決了一名違反民眾紀律的紅軍戰士,街後頭至今還有那座“紅軍墳”。紅軍在寨子裡劫富濟貧,將土豪吳顯南的糧食分給了窮戶。那些窮戶害怕紅軍走後遭到報復,晚上又悄悄把糧食送還給吳家。為了打消民眾的顧慮,紅軍將吳顯南押到湖南,幾個月以後才放回來。
解放後,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古鹽道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張高寨也就隨著古鹽道的衰落成了被遺忘的角落。也正是由於交通的閉塞,寨子裡的吊腳樓群才以一種自然的狀態被保存了下來。

特色

張高寨是巴鹽古道上的一個風情小寨。過去,這條路上的鹽販子、布客、鴉片客、山貨客、“挑老二”、“背子客”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在短短的三公里路上就有“穿心店”“橫店子”、“毛店子”、“石盤街”、“巴岩店”。一年四季,鍋里不熄火,路上不斷人。日前,記者走進這座滄桑古寨,去觸摸它曾經輝煌的歷史。
古寨風景優美
利川市沙溪鄉繁榮村有一處至今保存尚好的古寨———張高寨。寨子由70多戶人家居住的45棟吊腳樓組成,構成相對集中的三個院落。這些院落沿著蜿蜒在溪邊的古鹽道而建。“吊腳樓、翹屋檐、方格窗、朱紅門”是古民居的特色。寨子的中心過去是古鹽道上一個小集鎮,至今保存較為完好。
“群山環抱竹枝青,村內坦途向遠延。樓角翹檐勾畫圖,碧波清水映家園。”就是張高寨的真實寫照。這裡冬天很少下雪,山上一年四季綠樹、翠竹鬱鬱蔥蔥,若是到了杜鵑花盛開的季節,各種花兒漫山遍野。深山密林,溪水潺潺,景色怡人。
如果你夜宿張高寨,享受鄉村特有的寧靜與舒適,就仿佛到了陶淵明所描寫的世外桃源一般。清晨在雞鳴犬吠聲中醒來,夜雨初晴的村寨、山林、田園如洗過一般,吸一口空氣也感覺是甜絲絲的。南邊峰巒疊翠的雷音山上翻卷著一團團薄薄的雲霧,恰似新娘子的婚紗在輕飄曼舞。北邊山上那座突兀的手指岩披雲掛霧,好像觀音端坐蓮台,當霧散去時又好似伸出的大拇指在稱讚這方山水的無限美好。清晨或傍晚裊裊升起的炊煙,又給寨子塗抹上一層仙山瓊閣的色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