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之圍(1157年巴格達之圍)

巴格達之圍(1157年巴格達之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作為伊斯蘭黃金時代的產物,巴格達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這座城市的建立本身,就是阿巴斯王朝重新訂製伊斯蘭世界秩序的標準。巴格達的繁榮,也完全仰仗哈里發權力的如日中天。但隨著阿巴斯及哈里發勢力的衰微,巴格達的好日子也終於到頭了。

不過,1157年的巴格達之圍中,巴格達守軍成功擊退了塞爾柱人的圍攻,使得阿巴斯哈里發得以擺脫塞爾柱蘇丹的控制而獨立。此後,阿拔斯王朝又艱難存活了一個世紀,才被蒙古人所滅。

基本介紹

  • 名稱:巴格達之圍
  • 地點:今伊拉克巴格達
  • 時間:1157年3月-7月
  • 參戰方:阿拔斯王朝;塞爾柱王朝
  • 結果:阿拔斯哈里發獲勝
  • 主要指揮官:阿里-穆克塔菲;穆罕默德二世,臧吉
哈里發的黃金之城,引火燒身的復興夢想,壯士斷腕的抉擇,黃金時代的遺產,阿巴斯王朝的迴光返照,

哈里發的黃金之城

繁華的古巴格達城繁華的古巴格達城
公元8世紀,起源於兩河流域的阿巴斯王朝,開始建立他們的新都——巴格達。包括數千名工程師在內的100000人,先後參與了這座城市的建設。巴格達也就此超越了君士坦丁堡,成為了當時首屈一指的繁華都市。
巴格達的起源 來自哈里發本人的巨大野心巴格達的起源 來自哈里發本人的巨大野心
當時的阿巴斯王朝,統治著歐亞大陸上的眾多領地。除了中心區域所在的美索不達米亞,還有包括敘利亞巴勒斯坦和整個阿拉伯半島在內的西亞地區。埃及與大部分北非沿海地帶,是帝國的西部重鎮。從伊朗腹地到呼羅珊地區,再到花剌子模河中錫斯坦,組成了同樣廣袤的東部各省。
巴格達是鼎盛時期的阿巴斯帝國中心巴格達是鼎盛時期的阿巴斯帝國中心
至於巴格達城的選址,也是為了在帝國的中心位置上設立一個分量十足的都城。城市不僅是哈里發及其家族的樂園,也是禁衛軍的最大兵營和聯通東西方貿易的大市場。當然,建成後的巴格達也會是汲取兩河農業收入的大倉庫。不僅比作為龍興之地的庫法城要更加精緻,也會取代歷史上的巴比倫城塞琉西亞泰西封,成為河間地的標誌。最終,哈里發的巴格達將會超越羅馬皇帝的君士坦丁堡,獲得世界第一城市的美譽。
於是,在阿巴斯的哈里發還有足夠的權勢時,巴格達也幾乎承載了整個伊斯蘭黃金時代。多達150萬的人口,曾經生活或圍繞著這種城市。每年還有數以萬計的商旅過客會途徑此地,並對城市的規模與繁華都讚不絕口。
巴格達城曾經被阿巴斯人建設成世界的中心巴格達城曾經被阿巴斯人建設成世界的中心
但隨著哈里發個人權勢的降低,阿巴斯王朝的國力也進入了緩慢的下級通道。巴格達先後被數次內戰波及,人口開始迅速流失。尤其當北非和東方的很多省份開始脫離控制,足夠供養巨型城市的資源也就變得越來越少。
到10世紀時,哈里發自己都和全城一起淪為布韋希王朝的囊中之物。後者由堅持波斯傳統的北伊朗人建立,不僅信奉什葉派伊斯蘭教,更是險些恢復薩珊帝國時的拜火教信仰。
堅守波斯傳統的布韋希人 險些將國教改回拜火教堅守波斯傳統的布韋希人 險些將國教改回拜火教
一直到1055年時,新崛起的塞爾柱突厥人南下,將北伊朗人的布韋希王朝驅逐。但哈里發與巴格達的苦日子才剛剛開始。
儘管塞爾柱人早期在伊朗的哈馬丹建都,但還是向巴格達城派遣了自己的長官。哈里傳送走了波斯人的軟禁,又迎來了突厥人的監視。之後,塞爾柱人索性將宮廷和首都也搬到了巴格達,並在很多公眾場合下讓哈里發屈居自己的蘇丹之下。但只要哈里發本人的精神影響力還在,早已微弱不堪的阿巴斯王朝就還保有一絲尚存的希望。
11世紀 巴格達與哈里發都成了塞爾柱突厥的戰利品11世紀 巴格達與哈里發都成了塞爾柱突厥的戰利品

引火燒身的復興夢想

極盛時期的塞爾柱帝國版圖極盛時期的塞爾柱帝國版圖
最終,恰恰是塞爾柱王朝的內部分化,讓哈里發與巴格達都看到了復興機遇。正如所有的洲際帝國一樣,各地方長官在塞爾柱中央無法維持強勢後,不可避免的出現強烈的自主傾向。原本是傀儡的哈里發,倒也因禍得福地也成為了一方勢力。
但與一般的地方領主不同,哈里發本身就是伊斯蘭世界的最高精神威權。在自身窮困潦倒之時,他們會通過點頭與欽定,向任何強大的勢力去兜售自己的認可。反過來,任何其他占據至高地位的軍閥,也要想方設法地要挾哈里發為自己背書。直接出兵控制巴格達,就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穆克塔菲重新控制的巴格達 依然是伊斯蘭世界的精神中心穆克塔菲重新控制的巴格達 依然是伊斯蘭世界的精神中心
1157年,當時在位的阿里-穆克塔菲就遇到了這種難題。他是一位頗有野心的政客,希望利用塞爾柱勢力的分奔離析來重建昔日的阿巴斯帝國。
位於伊朗北部的哈馬丹 一直是塞爾柱人的重要自留地位於伊朗北部的哈馬丹 一直是塞爾柱人的重要自留地
但當穆罕默德二世在哈馬丹穩固了基本盤後,就將目光對準了巴格達城。原因也不難理解,相比西部的大軍閥努爾丁和東方的競爭者馬利克三世,穆克塔菲的軍事力量是最為孱弱的。他沒有阿巴斯人賴以建立功勳的呼羅珊軍團,也沒有能夠擔任禁衛的突厥士兵。巴格達也不是具有天險保護的強大要塞。一旦出兵占領,則擁有了兩河地區的賦稅大頭,以及哈里發不得不簽署的最高委任狀。
所以,穆罕默德二世在覺得已有餘力時,選擇發兵巴格達。他的重要盟友是控制兩河北部的摩蘇爾軍閥臧吉,也同時派出了自己的部隊。一支由30000名突厥人、波斯人、庫德人和阿拉伯人拼湊的軍隊,在1月22日兵臨城下。
塞爾柱軍隊除突厥人外還有不少波斯、阿拉伯和庫德人塞爾柱軍隊除突厥人外還有不少波斯、阿拉伯和庫德人

壯士斷腕的抉擇

哈里發用於保衛巴格達的部隊數量非常有限哈里發用於保衛巴格達的部隊數量非常有限
穆克塔菲手裡的部隊卻非常有限,包括他依靠個人關係從南部的希拉瓦西特徵集來的阿拉伯部隊。加上城裡本來就不多的守軍和臨時動員起來的市民,總計7000多人。
1157年的巴格達之圍,也就成為了一場阿拉伯勢力同突厥-波斯勢力間的碰撞。穆克塔菲的軍事組織,幾乎全部依賴日暮西山的阿拉伯傳統武裝。其中既有日常負責維護城市安全的民兵守備隊,也有依靠部落為紐帶的鄉間武裝。而穆罕默德的大軍,核心是自己與麾下領主們的內亞軍事兄弟會。其次,才是附屬勢力的各級武裝。穆克塔菲一邊,幾乎全部是步兵隊伍。而穆罕默德的軍隊主力是騎兵,但也不缺乏各類步兵團體。
塞爾柱人的重騎兵與弩手塞爾柱人的重騎兵與弩手
讓穆克塔菲覺得兵力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巴格達城實在是太大了。從建城開始,巴格達的規模就一直在擴大。擴增的城市面積,給守軍的兵力分配帶來巨大困擾。進攻者卻可以集中力量,選擇對某些地方進行強攻。還可以出動幾路部隊,進行帶有欺騙性質的佯攻。一旦城市的某處城牆失守,城裡的增援部隊還需要從很遠的地方趕來。
即便是守軍頑強抵抗,進攻方還可以通過圍困的手段,讓大城市陷入糧荒。已過巔峰的巴格達在當時還有30-50萬居民,非常容易被飢餓所擊垮。
巴格達的面積和人口 都是守軍的噩夢巴格達的面積和人口 都是守軍的噩夢
以上兩種情況,在古代的巴比倫和後來的北京都有上演,1157年的巴格達也不可能免俗。所以,穆克塔菲必須採用非常手段來消除守軍的眾多劣勢。他大膽的做出決定,放棄面積巨大而人口更多的西城區,將全部的防禦力量都集中到易於防守的東城。
這樣一來,無法防守的城牆和不能參加戰鬥的城市人口,都被哈里發給直接甩鍋。流經城市中央的底格里斯河,則成為了守軍的一道屏障。在河上的全部橋樑被拆除後,巴格達東城區就成為了哈里發的堡壘。他們還不斷加固那裡的城牆,並召集人員製造弩炮等技術武器。
穆克塔菲將設防區域壓縮到了東城區穆克塔菲將設防區域壓縮到了東城區
因此,穆罕默德的塞爾柱軍隊抵達後,非常順利地占領了西城區。他們直接在城裡建立營地,掠奪可以找到的財產或物資,並蒐集材料製造工程器械。
退守東城區的哈里發,也將武器庫里的存貨全部拿出來武裝志願者。他還利用自己的宗教情結,感召麾下為其努力戰鬥。最後,凡是在戰鬥中受傷的士兵,都會得到5個第納爾金幣的補貼。
困守巴格達一隅的阿巴斯軍隊困守巴格達一隅的阿巴斯軍隊

黃金時代的遺產

巴格達的城牆在設計之初就具有極高的水平巴格達的城牆在設計之初就具有極高的水平
1157年3月4日,已經完成準備的塞爾柱軍隊開始進攻。他們一面從東部的城牆下手,另一方面也嘗試從西城區直接渡過底格里斯河。但這些努力都沒有收到什麼成效。
在城牆附近的交戰,主要考驗雙方的工程技術水平。經歷過阿拉伯黃金時代的巴格達,依然擁有較多的科技遺產。工程師和工兵們,用加固的城牆和城門,抵抗對方的攻城錘襲擊。安放在城頭的弩炮,也可以發射帶有石油等燃燒物的弩矢。相比之下,塞爾柱軍隊在這方面的準備就不夠充分。長期的內亂與軍隊成員的高流動性,都不利於技術隊伍的保持。他們僅僅製造了並不複雜的攻城錘、雲梯和少量遠射武器,無法在技術上獲得優勢。
守軍所使用的各種弩炮守軍所使用的各種弩炮
3月29日,塞爾柱軍隊又在已經控制的西城區發難。他們的工兵在己方的火力壓制幫助下,終於修復了底格里斯河上的一座橋樑。大隊蓄勢待發的步兵,蜂擁而上,企圖迅速擊垮守軍的防禦。
但僅僅一座橋的空間,並不能讓大規模部隊盡請施展。守軍則調集重兵來堵住這個缺口。身披重甲的持盾步兵,很容易用密集的方陣來迎接加速衝鋒的對手。雙方在漫天飛舞的箭矢籠罩下,發生了激戰。突厥人固然是使用複合弓的好手,但阿拉伯人同樣自先知時代開始就異常重視弓箭訓練。哈里發的軍隊還調來了弩炮,朝著河對岸的突厥人射擊。塞爾柱一邊的納法敢死隊,也用手裡的燃燒罐摧毀了幾門弩炮。最終,士氣高昂的守軍將塞爾柱軍隊趕回了西城。
傳統的阿拉伯重裝步兵傳統的阿拉伯重裝步兵
同一天裡,圍困東城的塞爾柱軍隊也發起了一次猛攻。但他們新造好的攻城錘,還是在撞擊城門時,被守軍用弩炮發射的燃燒物焚毀。攻城戰就此陷入僵局,塞爾柱人開始嘗試對城市進行圍困。但早已完成人員精簡的守軍,依靠提前儲存的糧食,繼續與強敵對峙。塞爾柱人也不敢用築壩的方式,截斷底格里斯河。因為那樣會對下游的農業造成毀滅性打擊,將讓更多城市和村莊都加入到哈里發一邊。
此後,雙方在經常爆發的小規模衝突中僵持到6月底。期間,塞爾柱人製造了大量雲梯,準備以這種方法來體現自己的兵力優勢。
投擲燃燒罐的納法工兵投擲燃燒罐的納法工兵
29日,不願意繼續浪費時間的穆罕默德下令總攻。數千名軍中的各族士兵,使用400架雲梯,同時攀登巴格達的城牆。首當其衝的是地位最為低下的庫爾的人,以及負責摧毀弩炮的納法工兵。守軍也幾乎全部被安排到城頭,與對手做最後的殊死一搏。
由於兵力優勢且各處攻勢同時展開,塞爾柱人終於在圍攻進攻巴格達的三個多月後,登上了東城區的城牆。然而,這種即將勝利的錯覺是短暫的。守軍在絕望中爆發出驚人的戰鬥意志,給原本就士氣不高的庫爾德炮灰以極大震撼。加之納法工兵製造的火災開始在城頭蔓延,反而阻礙了更多後備軍攀登城頭。巨大的傷亡與漫天的大火,迫使進攻者放棄了當天的成果。
用來裝載燃燒物的陶罐用來裝載燃燒物的陶罐

阿巴斯王朝的迴光返照

巴格達之圍的勝利 讓阿巴斯王朝重新獲得獨立巴格達之圍的勝利 讓阿巴斯王朝重新獲得獨立
1157年7月,參與進攻的穆罕默德與臧吉,不得不分頭撤軍。兩人在巴格達耗費了太多時間和精力,讓他們的對手都有了可乘之機。
首先是控制敘利亞東部的軍閥努爾丁,以兩人進攻哈里發為藉口,開始揮師東進。原本一直活躍在對抗十字軍第一線的他,趁著臧吉不在摩蘇爾的大好時機,準備鳩占鵲巢。受到這個壞訊息的影響,臧吉帶著摩蘇爾來的部隊撤退。
接著是與穆罕默德二世爭奪塞爾柱王位的馬利克三世,已經在東部聚集了新的軍隊。趁著穆罕默德圍攻巴格達而不得的尷尬時機,偷襲拿下了北方的哈馬丹。穆罕默德也只能選擇撤退,先去和自己的兄弟進行懸而未決的內斗。
控制敘利亞的十字軍大敵 努爾丁控制敘利亞的十字軍大敵 努爾丁
就這樣,歷經三個多月的鏖戰,穆克塔菲終於保住了巴格達。已是暮年的阿巴斯王朝,正是依靠這次勝利,迎來了最後的迴光返照。哈里發終於擺脫了波斯或突厥來的軍閥,可以在傳統的兩河流域維持一個獨立的國家。
阿拉伯人在巴格達圍攻戰中的高昂士氣,也啟發了晚期的阿巴斯哈里發們。之後,無論何種出身的武裝人員,在投效巴格達當局後,都要進行成為阿拉伯武士的特殊儀式。這些成分複雜的“阿拉伯武士”,就又為阿巴斯小朝廷的安危而戰鬥了一個世紀。
末代的阿巴斯王朝也哈里發迎來了短暫的復興末代的阿巴斯王朝也哈里發迎來了短暫的復興
1258年,也就是巴格達之圍結束後的整整101年,旭烈兀的蒙古西征軍抵達巴格達城下。在巴格達之戰中,哈里發本人連同整座巴格達城一起,被從地圖上抹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