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薩族

巴布薩族

巴布薩族(Babuza,又稱貓霧捒族、貓霧族)為台灣原住民之一支,分布於彰化平原和台中盆地西緣附近,隸屬平埔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布薩族
  • 外文名:Babuza
  • 別稱:貓霧捒族、貓霧族
  • 地理分布:彰化平原和台中盆地西緣附近
  • 隸屬:平埔族
  • 名族性質:台灣少數民族
簡介,聚落,歷史,地理分布,文化特質,貓霧捒社,

簡介

巴布薩族台灣少數民族之一。巴布薩族歷史上分布在大肚溪以南、濁水溪以北的彰化平原和台中盆地,共有7社,南投縣埔里鎮。鹿港一帶早年為平埔番巴布薩族(Babuza) 盤據之地,平埔族Rokau-an 一語的轉譯。此語原意已經不明,但譯音近似閩音,可能是漢人根據番音直譯。

聚落

貓霧捒社(台中市南屯區
馬芝遴社(彰化縣鹿港鎮
眉里社(彰化縣溪洲鄉)
半線社(彰化縣彰化市
柴坑仔社(彰化縣彰化市) 阿束社(彰化縣彰化市
彰化縣——巴布薩族彰化縣——巴布薩族
二林社(彰化縣二林鎮
東螺社(彰化縣埤頭鄉
西螺社(雲林縣西螺鎮

歷史

巴布薩族居住於彰化平原和台中盆地西南邊緣地帶,在明代已有漁獵粗耕的農業社會形態。重要聚落包括東螺社、西螺社等;因受漢人移民影響,各社於清道光年間被迫陸續遷移至南投埔里。巴布薩語發音的地名,可確定者為鹿港。鹿港是Rokau-an一音的轉譯,依學者考據:中國人以往稱台灣為「流求」「琉球」,都是巴布薩語的直譯。本地另如西螺、 二林、芳苑、民雄等地名都系巴布薩語演變而來,為歷史留下了最好的見證。
平埔巴布薩族的半線社居住地,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設彰化縣,包括今天的台中彰化南投區域,因為當時福建巡撫王紹蘭,在建縣石碑中寫著保城保民彰聖天子丕昌海嶼之化等句,所以稱做彰化。

地理分布

巴布薩族(Babuza)主要分布在大肚溪以南至濁水溪之間的海岸區域,包括彰化平原和台中盆地西南邊緣地帶。重要聚落有東螺社、西螺社、二林社、眉里社、半線社、柴仔坑社、阿束社、貓霧拺社;各社中除東螺社部分移住宜蘭外,其餘都於清代道光年間陸續遷至埔里。 語言學者認為幾個中部平埔族群間,巴布薩語、道卡斯語、拍瀑拉語,和荷蘭殖民時期記錄中所出現的費佛朗語有較密切的關係;可以視為一個語群的分支。日籍人類學者伊能嘉矩曾於1897年8月12日到埔里訪問東螺社,社名番語叫做Taopari,伊能蒐集到一則口述歷史:六、七十年前(1827-1837),在頭人Vasin帶領之下,從舊彰化縣遷來的。
巴布薩族巴布薩族

文化特質

伊能嘉矩的數據上記載,在埔里東螺社的巴布薩族人,知道其原有語言的不多,即使有人記得,語詞也有限,但其語言特色是促音用得很多。在風俗方面,都已漢化了,只有女子仍保留熟番的髮式,他們的臉長而扁圓;身軀肥胖,尤其是女子,豐滿者不少。 在清代文獻中(清一統志-台灣府)提到:西螺社等社番,其人趫捷,束腹奔走,接遞文移,官給以餼,番婦常挈子女赴縣,用谷帛相貿易。其實平埔各族的麻達階級(未婚青少年)常因腳力好,跑起來好像施展輕功一般,速度極快,所以當時駐台的清代政府機構常雇用他們來傳遞公文。
巴布薩族巴布薩族
平埔族的經濟生活以狩獵為主,簡單的農產及捕魚為副,仍需要休耕來維持土地的肥沃度,基本上,是一種“勉力自給”的經濟活動。而以南屯為居的巴布薩平埔族,其經濟活動則處於維生經濟的階段,對土地已有若干程度的開墾。但在清康熙年間(公元1684年),漢人大量的開墾後,位居彰化平原進入台中盆地要衝的南屯,因應墾殖需要,打造犁頭與農具的店鋪雲集,形成販賣農具和農產品交易中心。因此,“犁頭店街”的聲名遠播,台中盆地最早的聚落在此產生,更進而發展成城市。

貓霧捒社

貓霧拺社是巴布薩平埔族番社的名稱,因此貓霧拺社可以說是巴布薩族的一支。巴布薩族在荷蘭戶口表中的拼音為BabauSack、Babousack、 Babosack等,是中部五大平埔族(洪雅、巴布薩、巴宰、拍爆拉及道卡斯族)之一,其主要分布地是大肚溪以南至濁水溪之間,原據有彰化縣境平原大部分,其中一部分深入台中盆地,到達今台中市的西側。巴布薩的主要族社有:東螺社、二林社、岸里社、半緣社、柴仔坑社、阿束社、馬芝遴社、貓霧拺社等。依據清代台灣府志、諸羅縣誌、台灣縣誌、番俗六考各書中,都帶有貓霧拺、麻霧拺等社名,考諸其河洛語發音,貓霧拺與Babosack其發音是一致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