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巴布教徒起義

巴布教徒起義一般指本詞條

伊朗巴布教徒起義,指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在伊朗的廣大地區,饑荒和疫病接踵而至,南亞塞拜然地區有二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憤怒的民眾不斷發起暴動。下層阿訇的生活也日益惡化,痛恨封建主和高級阿訇的殘暴統治,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的發展把他們推到鬥爭的第一線,成了革命民眾的代言人。他們以巴布教為旗幟,領導了反封建壓迫和殖民奴役的人民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朗巴布教徒起義
  • 時間:十九世紀三十年代
  • 地點:伊朗
起義背景,起義經過,歷史評價,

起義背景

伊朗淪為半殖民地
歐洲列強的侵略伊朗淪為半殖民地 伊朗古稱波斯。十八世紀晚期,伊朗東北部土庫曼人愷加部族統一了伊朗,建立了愷加王朝(1794—1925年)。當時,伊朗還是個落後的封建專制國家。國王權力至高無上。全國分為三十個和州,各設總督和州長,由王親國戚充任。總督和州長有很大的財權和兵權,各霸一方,擁有實際的統治權力。封建主之間的戰爭以及叛亂連年不斷。伊斯蘭教十葉派的高級阿訇掌握教權,他們按照統治階級的利益解釋《古蘭經》,成為封建王權的重要支柱。
十九世紀中期,封建生產關係伊朗占統治地位,國王、高級阿訇和封建主幾乎占有全國的土地。農民對封建主保持著依附關係,必須把收成的五分之四交給地主,生活極端貧困。手工業者除受行會把頭和包買商盤剝外,還要向國家繳納重稅。商人和小企業主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也毫無保障。封建割據、戰亂頻繁、關卡林立和貿易壟斷,都嚴重阻礙了工商業的發展。伊朗國勢積弱不振,為歐洲殖民國家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機。
從十九世紀開始,伊朗成為英、法、俄爭奪的對象。1800年至1841年間,英國強迫伊朗訂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獲得了在伊朗購買土地、建立工廠、商品免徵關稅等特權。法國拿破崙早就想把伊朗作為遠征印度的跳板。1808年法國與伊朗簽訂通商條約,獲得了領事裁判權。沙俄為爭奪高加索統治權與伊朗發生兩次戰爭,並於1828年強迫伊朗訂約,吞併了喬治亞亞塞拜然的大部分和亞美尼亞的一部分土地,勒索了二千萬盧布,還得到許多經濟政治特權。隨後,美、奧等國也脅迫伊朗簽訂類似的條約,伊朗逐漸走上半殖民地道路。
不平等條約給伊朗帶來深重的民族災難
外國商品特別是英國商品的傾銷,從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起,幾乎占伊朗全部進口總額的90%。這不僅破壞了伊朗的封建自然經濟,而且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地主要求以貨幣代替實物地租,加重了對農民的剝削。國王、總督、州長、高級阿訇為了滿足其奢侈生活,公開拍賣官職並把自己的采邑出賣給商人和高利貸者。這些買到官職和采邑的人又拚命掠奪農民,擴大了新地主階層。外國商品的傾銷使手工業者和中小商人紛紛破產。農民遭受的剝削更加沉重。十九世紀中期,在伊朗的廣大地區,饑荒和疫病接踵而至,南亞塞拜然地區有二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憤怒的民眾不斷發起暴動。下層阿訇的生活也日益惡化,痛恨封建主和高級阿訇的殘暴統治,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發展把他們推到鬥爭的第一線,成了革命民眾的代言人。他們以巴布教為旗幟,領導了反封建壓迫和殖民奴役的人民起義。

起義經過

新教派及教義
1848—1852年巴布教徒的武裝起義 巴布教是伊斯蘭教在伊朗的新教派。創始人賽義德·阿里·穆罕默德(1820—1850年)出生於布商家庭,是一個下層阿訇。1844年,他自稱“巴布”。“巴布”是門的意思,即人們所渴望的“救世主”馬赫迪的意志將通此“門”傳達給人民。他預言,救世主即將降臨伊朗,“正義王國”即將出現,人民應作好準備,去迎接新的生活。1847年,巴布寫成《默示錄》,成為巴布教的“聖經”。此書宣稱:人類社會是依次更迭的,後一時代要超過前一時代,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法律和制度,各時代都有其“先知”和聖經。巴布自稱他是“主”委託的“先知”,即真主與人民之間的中介人,《默示錄》將取代過時的《古蘭經》。巴布的教義主要反映中小商人的利益和要求,所以提出保護私有財產、保障人身自由,經商光榮,欠債要還,統一貨幣等主張。
巴布及其教徒
最初只在宮廷宣傳教義幻想統治階級改惡從善。但在1847年統治階級迫害他們,把巴布本人逮捕和囚禁起來。以後,巴布教徒中很快出現了接近勞動民眾的領袖,如農民出身的穆罕默德·阿里·巴爾福魯什等人。他們提出了更加激進的民主綱領:廢除封建特權和私有制,平分公共財產,男女平等。這些要求深受下層民眾的歡迎,巴布教徒的隊伍迅速擴大。
1848年9月,伊朗國王死後,統治集團內訌。巴布教徒利用時機,首先在馬贊德蘭省舉行起義。起義者擊潰了當地封建武裝,奪占了伊斯蘭教徒認為是聖地的塞克·塔別爾西陵墓。他們在這裡修築城堡,平分財產,實行共餐,以實現自己的理想。起義者多次打敗國王的軍隊,推動了各地巴布教運動,到1849年2月,全伊朗的巴布教徒增至十萬餘人。這時,國王增派重兵,並用大炮轟擊起義據點,也沒有得逞。後來,王軍採用欺騙手段,假惺惺地許諾,只要餘下的二百多戰士放下武器,就可保全生命和給予自由,當起義者走出陵墓時,反動派就背信棄義把他們全部殺害。
結局
馬贊德蘭省的起義被鎮壓了,巴布教徒運動仍在繼續發展壯大。1850年5月,巴布教徒又在贊兼、尼里茲等城市舉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起義。一萬五千名的起義者占領了贊兼城的東半部,英勇抗擊王軍的進攻。當年12月,王軍用大炮幾乎轟平了贊兼城,巴布教徒浴血奮戰,最後全部壯烈犧牲。
贊兼起義失敗後,伊朗南部尼里茲的起義者仍在堅持鬥爭,進行游擊戰。在獄中的巴布還同教徒保持著聯繫,使統治階級驚恐不安,正如首相彌爾札·塔吉汗在給國王的奏摺中所說:“巴布一日不死,他的教徒的起義就一天不停”,為了剷除心腹之患,1850年7月,國王下令處死巴布。
1851年1852年,巴布教徒一再掀起起義,但由於脫離民眾,很快都被政府鎮壓下去了。

歷史評價

巴布教徒起義是一次具有濃厚宗教色彩的反封建、反殖民主義的偉大鬥爭,它是十九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鬥爭風暴的重要組成部分。起義的主要矛頭指向外國資本主義的代理人愷加封建王朝,因此,在客觀上它具有反對外國殖民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性質。這次起義以農民為主力,而起義的領導權掌握在商人和下層阿訇手中,他們沒有提出,也不可能提出解決土地問題的綱領以廣泛發動農民,這就是起義失敗的主要原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