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渠道

巴基斯坦渠道

中美建交的歷史進程中,我們的鄰國巴基斯坦曾為兩國領導人傳遞口信,為中美高層接觸開掘出一條“巴基斯坦渠道”。最近,該國“巴基斯坦渠道”歷史檔案按期解密,根據這些檔案和筆者對一些當事人的採訪,可以勾畫出建立“巴基斯坦渠道”的歷史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巴基斯坦渠道
  • 共建單位:中美
  • 時間:1971年7月
  • 建立人基辛格
簡要介紹,開掘渠道,尼克森訪巴,會見中國大使,緩解僵局,再見大使,險些闖禍,兩點結論,渠道暢通,完整口信,再捎口信,毛澤東會見,周恩來會見,口信全文,渠道成果,尼克森訪華,檔案解密,

簡要介紹

在1969-1972中美關係解凍過程中,巴基斯坦渠道起到了在中美之間有效傳遞信息、促成基辛格1971年7月秘密訪華的重要作用,並為1972年2月尼克森總統訪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雖然現存有關中美關係解凍的研究成果中都不可避免地提到巴基斯坦渠道,但論述均過於簡單,未能從當時南亞地緣政治的研究視角深度探析巴基斯坦在中美關係解凍過程中擔當中間人與實現本國國家利益之間的相互關係。事實上,當巴基斯坦駐美大使阿格·希拉利(Agaha Hilaly)延用19世紀的外交慣例--手書情報,口述信息,讓對方記錄--之時,連基辛格本人都驚詫於巴基斯坦人的克盡職守。
巴基斯坦渠道”在當時屬於絕對機密,整箇中國駐巴使團只有張彤陳嵩祿和一名譯電員知道此事。巴方也完全繞開本國外交部行事。該渠道工作方式也很獨特:如果美方有口信,一般由基辛格約見巴駐美大使阿迦·希拉利,後者親筆記下口信並當場核對。口信既無抬頭,也無落款。

開掘渠道

尼克森訪巴

美國方面第一次主動通過巴基斯坦向中國領導人傳話,是1969年8月1日。這天,美國總統尼克森來到巴基斯坦訪問,在會晤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時,請他帶話給中國領導人:“美國不參加孤立中國的任何安排。”但是,這還不是傳遞信件,而是最本來意義上的“捎個口信”。它或許能表現出美國對華政策的細微變化,也許只是虛晃一槍,要待中國領導人加以辨別。
在這天的談話中,尼克森向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表示,美國不支持蘇聯亞洲搞地區經濟合作和集體安全組織。葉海亞說:“要保證亞洲地區的安全,就必須承認中國並與之對話。美國要改變對華態度,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尼克森說,他是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聯合國的,但由於美國國內各種因素的牽制,這個問題不能一夜之間解決,他正朝此方向做工作。尼克森表示,希望同中國有一條非官方的來往渠道,他希望巴基斯坦能在這方面發揮作用。
葉海亞考慮到當時中美還處於敵對狀態,沒有馬上答應。他對尼克森說:“巴基斯坦不願在同巴基斯坦友好的兩個大國之間充當說客,這樣容易引起中國的誤解。”

會見中國大使

尼克森離開巴基斯坦後,葉海亞立即命令巴外交秘書(外長)尤素夫約見中國駐巴大使張彤,把他與尼克森會談中關於美國的亞洲政策和對華政策部分向張作了詳細轉述,同時一再表明巴無意為美國辯解,完全是出於與中國友好的考慮。尤素夫認為,尼克森的這些表態,同美國前任總統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是尼克森想改變對華政策、尋求同中國和解的跡象,希望中國朋友加以注意。
尤素夫走後,張彤即將此情況電告外交部。事後又歸於平靜。

緩解僵局

1969年10月15日,巴基斯坦駐美國大使希拉利直接致信葉海亞,向他報告並請示:
我不知您是否已與中國人晤談,告訴他們尼克森總統希望培養美中關係的這一根“稻草”,不知道此事是否有進展?我沒有就此寫信給外交部部,因為尼克森總統要求您同意不要通過外交部來處理這件事。
阿里將軍來此間告訴我,您要他就此事面見基辛格。我問他此事是否有所進展?他說,實際上您還沒有和中國大使就此事接觸,您希望將此事保持在最高級別上,那就是除非您去中國,或是周恩來到訪巴基斯坦。阿里將軍還告訴我,在您與中國人聯繫之前,您將從美國方面弄明白他們的明確觀點,明了美國人究竟要你做什麼。
希拉利明確地告訴葉海亞,美國急切地希望打開美中關係僵局,如果在此過程中需要他本人在大使崗位上做些什麼,他將非常樂意。
10月24日,葉海亞在這個信件上批道:“此件存檔。”

再見大使

接下來,1969年11月,葉海亞採取了一個大動作,他單獨約見中國駐巴大使張彤,向他詳述了8月尼克森訪巴時與他的談話。說當時尼克森問他對亞洲形勢有何看法,他直截了當地指出:“美國對亞洲形勢是兩眼漆黑,不認識7億中國人民的現實存在。”尼克森對他說:“你的話對我很有啟發,我個人同意你的看法,但要使美國政府中大多數人都這樣看,還需要時間。”
葉海亞張彤說,尼克森在拉合爾(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停留的24小時中,曾兩次單獨同他談到中美關係問題,請他從中做一些事。他先是拒絕,後答應傳說。尼克森本來要求他直接轉告周總理,保持最高級聯繫。但他說周總理很忙,今年恐怕不一定能來巴基斯坦訪問,建議通過大使轉達。尼克森表示同意。
葉海亞繼續說,10月15日,巴駐美大使希拉利直接給他來信稱,尼克森渴望了解進展情況,並要求轉達一則訊息:美國將從台灣海峽撤出兩艘驅逐艦以表示友好。
葉海亞表示,巴十分珍視同中國的友誼,他要求張彤向政府報告兩點:1、他只是轉達信息,別無他意;2、請中國政府告訴他,他是否還要繼續在中美之間傳遞信息。
葉海亞最後說,此事極為機密,沒有通過美國國務院和巴基斯坦外交部。中國政府如有什麼答覆,請張大使直接找他。

險些闖禍

沒有想到,張彤立即向葉海亞說,在美國改變其一貫採取的敵視中國的態度之前,互遞這種信息是不可能的。“巴基斯坦渠道”掘到張彤面前的時候就這樣斷了,張彤氣宇軒昂地回到大使館,向外交部匯報:按照一貫的對美國政策“口徑”,他已經當面向葉海亞·汗表示回絕。
可能就在當天,周恩來接到了張彤的報告,不禁大吃一驚說:“這個張彤簡直要闖禍了!”
張彤為什麼會這樣做呢?十幾年後他這樣解釋,首要原因是因為他本人沒有接到外交部或來自總理的任何通知,他對巴基斯坦首腦已經在做的傳遞口信的事還一無所知。
第二個原因是:就在葉海亞總統約見張彤的前一天,張彤接到了中國外交部一份來文,通報說,不久前尼泊爾駐華大使在北京見到周恩來時,向他表示,美國希望同中國建立直接的、高於大使級的對話關係。周恩來聽後當即表示,在目前情況下,這樣做是不可能的。
由於讀了這份通報,所以葉海亞總統一說和尼泊爾大使相同的話,張彤條件反射般地“依葫蘆畫瓢”,表達了同樣的否定意見。他對葉海亞總統說,中美兩國之間已有華沙會談作為正式交換意見的通道,沒有必要在此時另覓新途。

兩點結論

中國外交部接到張彤的來電後,根據周恩來的指示,很快復電張彤,批評他此事做得有欠思量,應該靜聽葉海亞總統的敘述,儘快向國內報告即可。
外交部的這份復電引起了張彤的注意,他思索了許久,作出兩點結論:1、中央的對美政策已有重大調整,這種調整很快就會見諸實施;2、周恩來總理為什麼拒絕了尼泊爾大使的口信而我卻不能這樣做呢?是因為雙方地位不同,我是駐外國的大使,而葉海亞是駐在國的國家元首,對元首親自捎的口信,特別是如此重要的口信,大使不應該當面回絕,而應該請示後再作答覆。
張彤的思索已經有了頭緒。不久,國內發來新的指示電,周恩來指示張彤,向葉海亞總統表示,中國對葉海亞總統捎來的口信是感興趣的。

渠道暢通

進入1970年,巴基斯坦外交國務秘書蘇爾坦也加入到開掘“巴基斯坦渠道”的行列中來了,2月14日,他將葉海亞致尼克森的一封信發給希拉利,請他交基辛格呈送尼克森,同時還寫下一個親筆短簡請希拉利送交基辛格。此時,這位巴基斯坦外交事務負責人對他的部下、駐美國大使希拉利就美中之間傳遞信息一事直接給總統寫信的情況一無所知。蘇爾坦致基辛格的信是這樣寫的:
近幾個月,美國採取了若干主動措施,鼓勵了中國人。這些行動也表明,美國和蘇聯並沒有互相一致地對付中國。中國人對任何會導致與美國對話的結果都會非常敏感,這也反映出他們本身的弱點和對俄國的懼怕。事實上這會威脅到未來的談判。在任何情況下,中國人的反應都會是小心翼翼的。但似乎中國人會傾向於實現與美國人有意義的對話以解決彼此之間的問題。可以預料這樣的談判將艱難困苦,彼此間說的許多話只不過用於記錄,但將使雙方確信,兩國間的問題總要通過和平談判來解決。現在看來,越南戰爭的擴大結果可能有助於消弭中美兩國之間的對抗。

完整口信

巴基斯坦外交國務秘書的信也許又是一個推動因素,經尼克森批准,基辛格向中國領導人發出了第一個由巴基斯坦傳遞的完整口信。
1970年2月23日,身在華盛頓的希拉利親筆致信給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在信中匯報:“外交國務秘書蘇爾坦給我寄來一封他手寫的絕密信,為了方便辨讀我自己將信打了出來。他要我將此信作為您本人致尼克森總統的信件交由基辛格轉交。今天我已經完成此事,並向蘇爾坦匯報,匯報簽署了今天的日期。我將會晤時基辛格所說的內容匯報如下:
基辛格說:
尼克森總統昨晚在戴維營和我就此事作了長時間討論。他非常真摯地感謝葉海亞總統在這件事上所起的作用。如果葉海亞總統能夠將如下情況轉告中國他也是非常感謝的!即白宮通常難以控制新聞界對美中華沙會談的報導。同時白宮要避免表明說正在中美之間進行的對話是由於中國懼怕蘇聯。而困難的地方是,白宮很難對於在華沙舉行的官方會談毫無表示,因為公眾對此特別關心。如果北京願意的話,尼克森總統準備開闢一條從白宮直通北京的渠道。除了白宮,外界對這一渠道將一無所知,我們保證對此有完全的決斷權。
希拉利大使還向總統報告說:“將傳遞信息的事情交代完了,基辛格特意要求我,傳遞這樣的信件,不要使用電報,請用手寫方式來完成。為此您可以將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請來,當面向他宣讀信件內容。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我相信您一樣會妥善處理此事,只要周恩來和您會面的時間一經確定,希望及時地通告我。白宮將與我保持密切聯繫。”
3天以後的2月26日,希拉利再次致信葉海亞,說他今天見到了常駐聯合國代表阿迦·夏希,他是希拉利的弟弟,剛剛從巴基斯坦回到美國,捎來葉海亞的口信說,總統正在考慮希拉利的“手寫信”。希拉利說,基辛格也許會在近日再次要求巴基斯坦駐美大使傳遞致北京的口信。
這封“口信”很快就來了,葉海亞總統立即召見張彤向他宣讀,內容是:“如果北京願意的話,(美國)準備開闢一條白宮通向北京的直接渠道,這樣一條渠道存在,將不被白宮以外的人知道,而且我們可以保證完全的自由決斷。”
口信於3月21日報到周恩來案頭。周恩來當即在報告上批道:“尼克森想採取對巴黎談判辦法,由基辛格秘密接觸。”
周恩來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中國方面亦準備答覆尼克森的這個口信。沒有想到,1970年4月30日,美國出兵高棉,使戰爭烽火燃遍整個印度支那。中國政府作出了反應:取消了原定於5月20日舉行的第137次華沙會談,而且不再答覆通過巴基斯坦捎來的尼克森總統口信。
這是巴基斯坦渠道的一次長時間沉寂。

再捎口信

1970年秋天,尼克森決心再次努力向北京捎遞口信。
10月25日,尼克森在白宮會見來訪的葉海亞總統。葉海亞說,他很快要去北京作一次國事訪問。
尼克森立即提出,請葉海亞幫忙,傳話中國領導人:美國已經決定使對華關係正常化,並願意派遣一名高級官員秘密訪華。
葉海亞欣然同意:“我們當然要盡力幫忙,不過你一定知道這將是何等困難。宿仇不容易成新交,事情會進行得很慢,並且你要有遭受挫折的精神準備。”
在隨後舉行的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白宮新聞秘書齊格勒對新聞記者說,尼克森總統和葉海亞總統討論了美中關係問題,而且葉海亞總統將把美國的一個“非正式”口信捎給中國人。
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由外交國務秘書蘇爾坦陪同,於11月10日來到北京。11月12日晚上,葉海亞單獨會見周恩來,他們兩人身邊,只有翻譯冀朝鑄一個人。葉海亞總統傳遞了尼克森的口信:美國總統準備派遣他的高級助手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與中國相應代表對話。
周恩來聽罷,不動聲色地告訴葉海亞,這件事關係重大,需要報告毛澤東主席,然後給總統回音。他感謝葉海亞多次轉來的尼克森總統的口信。周恩來葉海亞說,他希望葉海亞在1970年12月的大選中獲勝,大選之後,他願意接受葉海亞的邀請到巴基斯坦訪問。

毛澤東會見

11月13日,毛澤東親自會見了葉海亞,當時周恩來董必武黃永勝李先念邱會作在座。葉海亞滿心期盼著毛澤東當面給予“回音”。
毛澤東壓根兒就沒有提中美關係的事,而是非常慷慨地表示要對巴基斯坦進行巨額援助。本來,葉海亞此次訪問中國的主要目的就是爭取資金援助,來華之前他已經就此向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張彤交了底,能爭取到2-3億元人民幣的援助就非常滿意了。沒想到,毛澤東對他說,中國的第四個“五年計畫”中對外經濟援助額度安排得太少了,特別是對巴基斯坦的經濟援助不夠,要從原定的3億元增加到5億元。
毛澤東說此話時也許還有些漫不經心,卻喜壞了面前的葉海亞——他從中國的所得超出了預想。
毛澤東繼續就經濟問題發表意見。
葉海亞毛澤東面前洗耳恭聽,以為毛澤東談完經濟就會談起外交。不料毛澤東的會見嘎然而止,葉海亞趨前握手後退出。

周恩來會見

按照日程安排,次日下午葉海亞將離開北京回國。然而,11月14日,周恩來在最後一分鐘前來會見葉海亞
中午2時15分,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周恩來葉海亞進行了單獨談話,答覆了尼克森的口信。
周恩來告訴葉海亞說,我已經就此事請示了毛主席,毛主席讓我告訴您:“我們過去曾經收到過通過別的國家傳遞來的信息,但這是第一次由一個國家的首腦,通過另一個國家的首腦把信息傳遞過來。我們原則上同意美國的建議。”
周恩來說,因為尼克森通過閣下轉告的是口信,我們也應該通過閣下口頭回答尼克森。閣下清楚,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解放台灣是中國內政,不容外人干涉。美國武裝力量占領中國台灣和台灣海峽,是中美關係緊張的關鍵問題。中國政府一直願意通過談判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談了15年還沒有結果。現在,尼克森總統表示要走向同中國和好,如果尼克森總統真有解決上述問題的願望和辦法,中國政府歡迎美國總統派特使來北京商談。時機可以通過巴基斯坦總統商定。這就是我們的口信,是否要重複一遍?
葉海亞總統說,不需要了,我清楚了。
周恩來葉海亞約定,通過巴基斯坦在中美兩國領導人之間傳遞信息。周恩來對葉海亞說,雖然我們原則上同意美國的建議,但還有許多細節需要解決,比如說,誰來北京?是公開地來,還是秘密地來?通過什麼形式來?是直接從華盛頓來,還是間接地從其他國家來?等等,這些問題都是需要商議的。請巴基斯坦把這些問題轉告尼克森總統。
葉海亞總統回國不久,於11月22日正式通知外交國務秘書蘇爾坦協助此事,並且絕對保密。

口信全文

11月23日,從中國送來的“口信”就來到了葉海亞的辦公桌上,該口信由中國大使張彤口述,葉海亞親筆記錄,然後由蘇爾坦謄寫,發給希拉利。這封“口信”極為簡短。沒有台頭,結尾沒有署名,全文如下:
此覆信不僅是我的,而且是請示毛主席、林副主席的結果。
我們感謝巴基斯坦總統傳遞的尼克森總統的口信。中國一貫主張進行和平談判。台灣和台灣海峽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過去15年來一直由美國軍隊占領著。為此進行的各種談判和會商都毫無結果。為了討論如何解決台灣問題,歡迎尼克森總統的特使訪問北京。
過去,我們由各種不同渠道收到過美國傳來的信息,但是這次是第一次收到由美國政府首腦通過一國首腦向另一國首腦發出的建議,美國知道巴基斯坦是中國的真實可靠朋友,我們十分重視這個信息。
就在這封口信之外蘇爾坦還寫下了這樣一段給希拉利的指示:“你可以強調此信的意義,周恩來從來沒有就他同意與否這樣一個提議那么快地作出決定,他在回答之前還就此請示了毛和林兩位。總統由此認為,某種趨勢可能變為現實。
蘇爾坦指示希拉利:“你要向基辛格口頭報告前述內容。你應懷著極大的興趣向他準確地朗讀此信,然後將原件銷毀。在辦公室內也不應留下抄件或複印件。此後,靜待指示。”
中國領導人口信立即由巴基斯坦外交部通過外交郵袋發出。

渠道成果

巴基斯坦渠道,就這樣由巴基斯坦和中國、美國領導人共同舉鍬挖成並開啟了。從這時起到1971年夏天,巴基斯坦渠道在溝通中美兩國領導人相互了解,最終實現美國特使基辛格訪華這樣一系列重要事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後來,周恩來在會見親自來到中國訪問的美國總統尼克森時還專門提到了巴基斯坦渠道,說,我們要感謝巴基斯坦朋友。

尼克森訪華

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來中國訪問。 2 月 28 日中美雙方簽訂了《聯合公報》。 雙方聲明:①中美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的; ②雙方都希望減少國際軍事衝突的危險; ③任何一方都不應該在亞洲 —— 太平洋地區謀求霸權,每一方都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 ④任何一方不同對方達成針對其他國家的協定和諒解。台灣問題:中國重申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解放台灣是中國的內政,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必須從台灣撤走,中國反對 “ 兩個中國 ” 。美國聲明: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確認從台灣撤出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的最終目標。《聯合公報》的發表標誌著兩國關係正常化進程的開始,為以後中美關係的進一步改善和發展打下了基礎。

檔案解密

根據現已解密的巴基斯坦國家檔案,在總統葉海亞檔案中,第一份足以表明美國動手挖掘“巴基斯坦渠道”的檔案標明的時期是1969年10月10日,這是巴基斯坦信息與廣播部長阿里將軍從美國通過巴基斯坦駐美大使館,向葉海亞總統發出的信件。信封上寫著:“絕密,總統親啟。”信中說:
我剛剛遇到了基辛格,向他送交了您致尼克森總統的信,討論了您對問題的看法。他同意要在最高級別保持接觸才是最有效的。我要求他闡明美國的意見。他說,他將就此認真考慮,並在幾天后通過希拉利告知結果。與此同時,為了創造良好氛圍,也是為了完成預計目的,哪怕採取一些細微措施也是好的,這包括,我們(美國)將從台灣海峽撤走兩艘令他們討厭的驅逐艦。但是此番舉措並不影響現階段美國的對台政策,他要求對此事嚴格保密,只有最可信的高層人士才能參與。他建議,將此口信於無人在側的情況下,由您本人親自遞交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
這封信的語言有些隱晦,尤其是對“此事”沒有做明確的交代。待到水落石出之後的分析,“此事”指的就是巴基斯坦將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充當信息傳遞人一事。葉海亞總統於三天后的10月13日讀到了這封密電,批示:“留待阿里將軍歸後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