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已
- 總筆畫:3
- 拼音:yǐ
- 五筆:nnnn
- 漢字拆分:已(乙 一 乙(變體))
- 部首:已
基本信息,字形結構,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動〉,〈副〉,常用詞組,翻譯,古籍解釋,相關成語,
基本信息
詞目:已
拼音:yǐ
統一碼:672C
五筆:nnnn
部首:已
部外筆畫:2
總筆畫:3
字形結構
[ 首尾分解查字 ]:匚乙(kuangyi)
[ 漢字部件構造 ]:已
[ 筆順讀寫 ]:橫折、橫、豎彎鉤
基本字義
⒉表示過去:~經。事~至此。~往。業~。
⒋ 太,過:不為~甚。
⒌ 古同“以”。
詳細字義
〈動〉
- 不許[not allow,not agree],“已”與“諾”相反,“諾”義為允許、同意、給予認同、不禁止。
《禮記》:“與其有諾責,寧有已怨。”
《荀子·王霸》:“刑賞已、諾,信乎天下矣”,楊倞註:“諾,許也。已,不許也。”
〈副〉
- 以前 [before]。如:已先(從前;先前);已事(往事)
- 罷了,算了 [well]。如:已乎(算了)
- 太 [too]——表示程度
無已大康,職思其居。——《詩·唐風》
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 最終,終歸 [finally]
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以浹萬物之變。——《荀子》 - 已而,然後 [then;after that]
庭中始為籬,已為牆。——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常用詞組
- 已知數 yǐ zhī shù
翻譯
⒈ already
⒉ (used in old times) to end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羊己切《集韻》《韻會》《正韻》養里切,𠀤音以。《玉篇》止也,畢也,訖也。《廣韻》成也。《集韻》卒事之辭。《易·損卦》已事遄往。
又《玉篇》退也。《廣韻》去也,棄也。《書·堯典》試可乃已。《論語》三已之。
又太也。《廣韻》已,甚也。《孟子》仲尼不為已甚者。《注》不欲為已甚,太過也。
又《廣韻》過事語辭。《史記·灌夫傳》已然諾。《注》索隱曰:謂已許諾,必使副其前言也。
又《類篇》語已也。《增韻》語終辭。《前漢·梅福傳》亦無及已。
又逾時曰已而。《史記·高帝紀》已而有娠。
又與以通。《荀子·非相篇》人之所以為人者,何已也。曰:以其有辨也。《前漢·張良傳》殷事以畢。
又《廣韻》《集韻》𠀤羊吏切,音異。義同。
相關成語
- 逼不得已 逼:逼迫。迫不得已。
- 斃而後已 斃:倒下,死亡。指努力工作或為某一目的奮鬥終生,至死才罷休。
- 不得已而用之 用:使用。沒有辦法,只好採用這個辦法。
- 不為已甚 已甚:過分。不做過分的事,要適可而止。多指對人的譴責或處罰要適可而止。
- 不得已而為之 沒有辦法,只能這樣做。
- 不能自已 已:停止。指無法控制自己,使激動的情緒平靜下來。
- 大勢已去 大勢:事情發展的趨勢。有利的形勢已經喪失,前途已經沒有希望。
- 低回不已 低回:徘徊留戀;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連忘返。形容傷感難忘的心情。
-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東隅:指日出處,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處,表示晚年。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憤圖強,晚年並不晚。
- 方寸已亂 心已經亂了。
- 過為已甚 過:過分;為:做;已甚:過頭。做得太過分。
-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為革命,為人民奮鬥終身。
-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已:停止,衰減。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並不衰減。
- 莫為已甚 不做得太過分。 多指對人的責備或責罰適可而止。
- 木已成舟 樹木已經做成了船。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 墓木已拱 墳墓上的樹木已有兩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這是罵人的話。後指人死了很久。
- 迫不得已 被逼得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不殺掉慶父,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比喻不清除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就得不到安寧。
- 如此而已 如此:象這樣;而已:罷了。就是這樣罷了。
- 生生不已 形容一切生物新陳代謝,永無停止。
- 死而後已 已:停止。死了以後才罷手。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鬥終身。
- 一夔已足 夔:古賢臣名,為舜時的典樂官。夔一人已足制樂。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個就足夠了。
- 有加無已 已:停止。不停地增加或事態發展越來越厲害。
- 意望已過 已經超出了原先的願望。
- 稱賞不已 賞:讚賞。不已:繼續不止。連連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