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則天時置,其職為對皇帝進行規諫,並舉薦人才。左補闕屬門下省,右補闕屬中書省。北宋時改為左、右司諫。
唐武則天時置,其職為對皇帝進行規諫,並舉薦人才。左補闕屬門下省,右補闕屬中書省。北宋時改為左、右司諫。
吳格《<詩三家義集疏>點校說明》:“搜殘補闕,網羅遺佚,為後人提供迄今最完備之三家《詩》讀本。”...
唐代諫官名。唐武則天時置,分屬門下、中書兩省。其職掌和左、右補闕相同。北宋時改為左、右正言,後隨設隨罷。唐武則天垂拱元年(685)置,置左右拾遺分屬門下...
《送裴補闕入河南幕》是唐代詩人郎士元所作的一首送別詩,出自《全唐詩》卷二百四十八。...
唐代諫官名。武則天垂拱元年(685)置,置左右拾遺分屬門下、中書兩省,職掌與左右補闕相同,同掌供奉諷諫、薦舉人才,位從八品上,稍低於補闕。分左右,左拾遺屬門...
中書省與門下省還各有補闕拾遺,它們均分左、右置,“左”隸門下省,“右”隸中書省。左右補闕,從七品上;左右拾遺,從八品上,均是武則天垂拱元年(公元685年)...
宋改補闕為司諫,改拾遺為正言,並置諫院,作左右諫議大夫為長官,司諫、正言為其所屬。遼以後,諫官名存實亡,或名實俱亡。左轄君主的秘書與文學侍從 6、君主...
宋改補闕為司諫,改拾遺為正言,並置諫院,作左右諫議大夫為長官,司諫、正言為其所屬。遼以後,諫官名存實亡,或名實俱亡。道尹秘書文學侍從 編輯 秘書是指在...
中書省與門下省還各有補闕拾遺,它們均分左、右置,“左”隸門下省,“右”隸中書省。左右補闕,從七品上;左右拾遺,從八品上,均是武則天垂拱元年(公元685年)...
職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補闕、太常博士、太學助教、門下省錄事、尚書都事、中書省主書、左右監門直長、都水監丞、中下縣令、京縣丞、中府別將/長史、中鎮...
至元六年(1269),始置起居注、左右補闕,掌記錄朝廷政事,十五年,改升給事中兼修起居注,左、右補闕改為左、右侍儀奉儀兼修起居注。...
薛令之(683—756),字君珍,號明月。福建長溪縣(今福安)人。唐神龍二年(706年)進士。開元間累遷右補闕兼太子侍讀,與賀知章並侍東宮。後因李林甫冷落東宮,賦詩...
宋代也重視諫官,曾專門從“三省”中的門下省分出一個諫院與三省並行,以左右諫議大夫為長官,加上門下省的“給事中”,合稱為“給諫”。另外,改唐時“補闕”...
宋改補闕為司諫,改拾遺為正言,並置諫院,作左右諫議大夫為長官,司諫、正言為其所屬。遼以後,諫官名存實亡,或名實俱亡。朝列大夫秘書發展歷程 編輯 秘書是指...
職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補闕、太常博士、太學助教、門下省錄事、尚書都事、中書省主書、左右監門直長、都水監丞、中下縣令、京縣丞、中府別將/長史、中鎮...
補闕,官名,分左右補闕,職司向皇帝規諫及舉薦,低一級的稱左右拾遺。泉壑,猶山水,茅茨,茅屋。雲霞,指雲霞之光。薜,薜荔,也陳木蓮,常綠藤本。薜帷,《楚辭·...
建文時﹐改通政使司為通政寺﹐通政使為通政卿﹐通政參議為少卿寺丞﹐並增置左右補闕﹑左右拾遺等官﹐永樂時復舊制。成化二年(1466)﹐置提督謄黃右通政...
中書省與門下省還各有補闕拾遺,它們均分左、右置,“左”隸門下省,“右”隸中書省。左右補闕,從七品上;左右拾遺,從八品上,均是武則天垂拱元年(公元685年)...
職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補闕、太常博士、太學助教、門下省錄事、尚書都事、中書省主書、左右監門直長、都水監丞、中下縣令、京縣丞、中府別將/長史、中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