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貽貝在分類上屬於軟體動物門(Mollusca)、瓣鰓綱(Lamellibranchia)、異柱目(Anisomyaria)、貽貝科海洋生物。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北部沿海,生活在淺海,以足絲附著岩礁上。貝殼楔形,殼頂在前方稍鈍,腹緣略直,足絲伸出處略凹陷,背緣弧形,後緣稍圓,殼面由殼頂沿背緣隆起,將殼面分為上部寬大而斜向背緣,下部小而彎向腹緣的兩部分。成體殼長一般在6-8 cm,大的可達l0-12cm,殼長小於殼高的2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川貽貝
- 外文名:Mytilidae
- 別稱:淡菜,海虹
1. 簡介
川貽貝類海洋生物我國已發現的有近50種,分18個屬。它們的貝殼都呈三角形,表面有一層黑漆色發亮的外皮。兩個外套膜除了在背面連線以外,在後端也有癒合形成排水孔,外套膜的後腹面的邊緣有很多分枝狀的小觸手。有兩個閉殼肌,前面一個較小,後面一個較大,利用閉殼肌和韌帶開啟關閉殼,兩瓣殼之間常有縫隙,足分泌的足絲即從縫隙中伸出來固定在岩石或其他物體上。川貽貝的攝食也跟其他雙殼類軟體動物一樣,只能被動地從通過它身體內部的水流中獲得。川貽貝作為重要的海產品,具有味道鮮美受大眾歡迎外,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和藥用價值。中國海洋藥用生物中有敘述它的若干功能。國外也有食用川貽貝有益於高血壓或動脈硬化患者的報導。淡菜是貽貝科動物的貝肉,也叫青口,雅號“東海夫人”。蛋白質含量高達59%。貽貝是雙殼類軟體動物,外殼呈青黑褐色,生活在海濱岩石上。淡菜在中國北方俗稱海虹,是馳名中外的海產食品之一。貽貝是貝類養殖事業中的重要種類,世界許多地區都有養殖,特別是北歐、北美以及澳大利亞等地區養殖貽貝很盛行,生產數量也很大。淡菜的經濟價值很高,也有一定的藥食價值。
川貽貝類海洋生物我國已發現的有近50種,分18個屬。它們的貝殼都呈三角形,表面有一層黑漆色發亮的外皮。兩個外套膜除了在背面連線以外,在後端也有癒合形成排水孔,外套膜的後腹面的邊緣有很多分枝狀的小觸手。有兩個閉殼肌,前面一個較小,後面一個較大,利用閉殼肌和韌帶開啟關閉殼,兩瓣殼之間常有縫隙,足分泌的足絲即從縫隙中伸出來固定在岩石或其他物體上。川貽貝的攝食也跟其他雙殼類軟體動物一樣,只能被動地從通過它身體內部的水流中獲得。川貽貝作為重要的海產品,具有味道鮮美受大眾歡迎外,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和藥用價值。中國海洋藥用生物中有敘述它的若干功能。國外也有食用川貽貝有益於高血壓或動脈硬化患者的報導。淡菜是貽貝科動物的貝肉,也叫青口,雅號“東海夫人”。蛋白質含量高達59%。貽貝是雙殼類軟體動物,外殼呈青黑褐色,生活在海濱岩石上。淡菜在中國北方俗稱海虹,是馳名中外的海產食品之一。貽貝是貝類養殖事業中的重要種類,世界許多地區都有養殖,特別是北歐、北美以及澳大利亞等地區養殖貽貝很盛行,生產數量也很大。淡菜的經濟價值很高,也有一定的藥食價值。
2.營養與保健價值
川貽貝的營養價值很高,據測定,100g乾貽貝含蛋白質59.1g,脂肪7.6g,糖類13.4g,鈣277mg,磷864mg,鐵24.5mg,碘0.12mg,核黃素0.46mg,尼克酸3.1mg。川貽貝肉胺基酸種類較齊全,必需胺基酸含量占總胺基酸量的33.2%。牛磺酸的含量高,約占總胺基酸量的3.9%。其中與嬰幼兒生長發育密切相關的賴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等都超過了全脂奶粉的含量。而牛磺酸是人體所需的重要營養物質,在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牛磺酸缺乏可引起多種疾病。此外還含有較高含量的-氨基丁酸、鳥氨酸等特殊胺基酸。川貽貝飽和脂肪酸的含量低於豬、牛、羊肉和牛奶等食品,而多聚不飽和脂肪酸(PUFA)含量高,其中以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最高,EPA+DHA總量占總脂肪酸的26.01%,具有促進腦細胞生長發育,改善心血管功能和炎症的作用。並且研究發現鮮貽貝與乾貽貝的脂肪酸構成基本一致。由於川貽貝在我國已大規模養殖,產量大,價格低,而且營養豐富,因此是製作營養與保健食品的理想原料。以川貽貝為原料成功地研製了有補鈣效果的含可溶性海洋鈣和貽貝粉的複合海洋鈣,對缺鈣模型的糾正效果優於碳酸鈣,能促進骨銘生長。採用酶解方法將貽貝製成營養豐富均衡、味道鮮美的調味品。
3.中醫藥價值
川貽貝的中藥及食療價值也很突出。據本草匯言記載:淡菜,補虛養腎之藥也。本草拾遺:主虛凝勞損,因產瘦瘠,血氣結積,腹冷,腸鳴,下痢腰疼,帶下。大明日華子本草:煮熟食之,能補五臟,益陽事,理腰腳氣,消宿食,除腹中冷氣。清代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也載道:淡菜,甘溫。補腎、益血填精、治遺帶崩淋、房勞產怯、吐血久痢、膝軟腰疼、髒寒腹痛、陽痿陰冷、消渴癭瘤。乾即可以咀食,味美不腥。產四明者,肉厚味重而鮮,大者彌勝。可見,川貽貝做為滋補食療品,對肝腎不足、眩暈盜汗、腎陽、虛弱、腰痛、陽痿、遺精早泄、女子月經不調、月經過多、崩漏、白帶過多、小腹冷痛、小便餘瀝不淨、高血壓病、動脈血管硬化症均有一定療效。
川貽貝的中藥及食療價值也很突出。據本草匯言記載:淡菜,補虛養腎之藥也。本草拾遺:主虛凝勞損,因產瘦瘠,血氣結積,腹冷,腸鳴,下痢腰疼,帶下。大明日華子本草:煮熟食之,能補五臟,益陽事,理腰腳氣,消宿食,除腹中冷氣。清代王士雄的隨息居飲食譜也載道:淡菜,甘溫。補腎、益血填精、治遺帶崩淋、房勞產怯、吐血久痢、膝軟腰疼、髒寒腹痛、陽痿陰冷、消渴癭瘤。乾即可以咀食,味美不腥。產四明者,肉厚味重而鮮,大者彌勝。可見,川貽貝做為滋補食療品,對肝腎不足、眩暈盜汗、腎陽、虛弱、腰痛、陽痿、遺精早泄、女子月經不調、月經過多、崩漏、白帶過多、小腹冷痛、小便餘瀝不淨、高血壓病、動脈血管硬化症均有一定療效。
4. 形態特徵
川貽貝的貝殼較輕薄,前端較細,後端寬圓,背緣彎,腹緣較直,多數種呈楔形。殼表呈黑褐、綠褐或褐色,光滑,生長紋細密,有的具有各種細放射肋或放射紋,有的殼後端具細黃毛。前閉殼肌小或缺,後閉殼肌大。由於營附著生活,足退化而足絲收縮肌發達。外套緣為一點癒合,肛水孔呈孔狀,無鰓水孔。多數種海生,棲息於潮間帶和潮下帶的淺海底,極少數種生活在淡水湖泊和江河中。以足絲附著在岩石、碼頭、船底、浮標等物體上,少數種穴居於石灰石或泥沙中。
5. 常見吃法
法式炒貽貝
1.貽貝洗乾淨,泡在水中吐淨泥沙。
2.蔬菜去皮切小丁。
3.鍋中加黃油。
4.熬制融化,不要糊。
5.加入蔬菜炒香。
6.加入貽貝翻炒。
7.加入白葡萄酒。
8.法香切碎。
9.炒至貽貝都開口,汁較少時加入法香碎,翻炒均勻,調味即可。
10.成菜裝盤,再撒上些法香碎。
1.貽貝洗乾淨,泡在水中吐淨泥沙。
2.蔬菜去皮切小丁。
3.鍋中加黃油。
4.熬制融化,不要糊。
5.加入蔬菜炒香。
6.加入貽貝翻炒。
7.加入白葡萄酒。
8.法香切碎。
9.炒至貽貝都開口,汁較少時加入法香碎,翻炒均勻,調味即可。
10.成菜裝盤,再撒上些法香碎。
法式茄汁貽貝
1.準備好所需材料。
2.在番茄頂上打上十字花刀。
3.將底部的蒂去掉。
4.豌豆剝掉豆莢,蘆筍僅取嫩尖,豆角去掉頭尾。
5.鍋中燒開水,加入油鹽,放入蔬菜和意面煮熟入冰水,濾乾水分。(番茄燙30秒即取出。)
6.番茄去皮。
7.番茄切成四瓣去籽。
8.蘑菇去皮。
9.一瓣蒜、1/2個洋蔥切成碎(如有可加少許紅蔥頭碎),貽貝刷洗乾淨。
10.鍋中放少許橄欖油,加入蒜末、紅蔥頭碎、洋蔥碎爆香。
11.加入葡萄酒、香葉和普羅旺斯混合香料煮開。
12.加入貽貝煮至開口撈出。
13.將貽貝取肉,肉和殼分別留用。
14.將番茄、蘑菇、蒜、1/2個洋蔥分別切成細小顆粒。
15.鍋中放少許橄欖油,加入洋蔥碎和蒜末爆香。
16.加入番茄碎炒軟至無明顯顆粒狀。
17.加入番茄醬繼續炒制。
18.炒至水分蒸發,濃稠時,加入乾羅勒碎。如需要,加入鹽調味。
19.盛入盤中加入少許細香蔥碎。
20.將貽貝肉切碎。
21.將貽貝肉與番茄蘑菇醬拌勻。
22.將準備好的貽貝番茄蘑菇醬鑲入貽貝殼中。
1.準備好所需材料。
2.在番茄頂上打上十字花刀。
3.將底部的蒂去掉。
4.豌豆剝掉豆莢,蘆筍僅取嫩尖,豆角去掉頭尾。
5.鍋中燒開水,加入油鹽,放入蔬菜和意面煮熟入冰水,濾乾水分。(番茄燙30秒即取出。)
6.番茄去皮。
7.番茄切成四瓣去籽。
8.蘑菇去皮。
9.一瓣蒜、1/2個洋蔥切成碎(如有可加少許紅蔥頭碎),貽貝刷洗乾淨。
10.鍋中放少許橄欖油,加入蒜末、紅蔥頭碎、洋蔥碎爆香。
11.加入葡萄酒、香葉和普羅旺斯混合香料煮開。
12.加入貽貝煮至開口撈出。
13.將貽貝取肉,肉和殼分別留用。
14.將番茄、蘑菇、蒜、1/2個洋蔥分別切成細小顆粒。
15.鍋中放少許橄欖油,加入洋蔥碎和蒜末爆香。
16.加入番茄碎炒軟至無明顯顆粒狀。
17.加入番茄醬繼續炒制。
18.炒至水分蒸發,濃稠時,加入乾羅勒碎。如需要,加入鹽調味。
19.盛入盤中加入少許細香蔥碎。
20.將貽貝肉切碎。
21.將貽貝肉與番茄蘑菇醬拌勻。
22.將準備好的貽貝番茄蘑菇醬鑲入貽貝殼中。
23.將貽貝擺入盤子與配菜擺入盤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