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嶂山林場於1958年成立的國有林場,該林場位於
宿遷市(
江蘇省轄市)以北7公里處的湖濱新城區境內,東西寬2公里,南北長4.6公里,林場總面積17859畝,其中國有生態林面積12600 余畝(國家級生態公益林6355畝,省級生態公益林6245.5畝),森林覆蓋率85.2%以上,活立木蓄積量8.2萬立方米。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林場全場職工86人,其中在職職工69人,退休職工27人;下轄兩個居委會12個居民小組,人口3692人。主要職能:生態林營造和管護、生態旅遊開發,因下轄兩個居委會又具有農業農村社會事業等鄉鎮職能。該林場是湖濱新城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宿遷市的“氧吧”和“後花園”。
資源分布
嶂山林場自1958年成立至60年代主要營造側柏、槐樹、黑松、麻櫟、刺槐等鄉土樹種80餘種;70、80年代營造烏桕、麻櫟等適生樹種;90年代至2000年主要營造長綠樹種濕地松和香樟、桂花、紅楓等觀花觀葉樹種。
該林場地域屬馬陵山麓余脈。地形高低起伏、溝壑縱橫;碧水小湖,森林幽古,形成特異的風光帶,被稱為“江蘇的西雙版納”。該林場轄區山清水秀,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刺蝟、貓頭鷹、野兔等100多種野生動物在這裡繁衍生息,森林生態系統較為完整。
林場景區
嶂山林場區內有幾個較明顯的山頭,如三台山、鏊子山、鍋框山等,最高海拔73.4米,為宿遷市區之最。向西3公里即為煙波浩淼的駱馬湖,山水相映,分外妖嬈。登高遠眺,湖光山色、城市新貌、田原風光盡收眼底;著名的宿遷八景中“三峰夕照”、“葡萄醉月”二景即在風景區內。竇燕客《三峰夕照》詩云:“馬陵北望有三台,雨後浮雲四面開。斜日一輪無限好,半山晴翠送將來”。描繪出三峰聯珠,夕陽返照,林壑盡染的美麗景色。身臨其境,令人產生一種回歸大自然的親切感受。
歷史文化
嶂山林場境內歷史人文景觀繁多,神話傳說撲朔迷離,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有新石器時期和西漢時期的文化遺址;有韓梁洞等唐宋古戰場遺址;有宿北大戰三台山狙擊戰等解放戰爭遺址;還有張果老追神驢、相思湖等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傳說。
1997年7月成立了省級“
宿遷嶂山森林公園”,園名由張震將軍題寫;2000年被國家旅遊局定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2005年被批准為市級風景名勝區並更名為“三台山風景區”;2006年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建設管理
宿遷市委要求宿豫區和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林場的建設管理力度,把嶂山林場真正打造成中心城市後花園。此前,該市領導在林場現場察看時,曾指出了林場建設管理中的缺點和不足。並要求宿豫區和相關部門按照“三高三化三精”的要求,立即進行整改。同時還指出,嶂山林場是宿遷的寶貴財富,是宿遷未來中心城市的特色所在、優勢所在,要切實加強保護工作。要努力提高林場的建設品位和管理水平,對林場的林間道路交叉的丁字路口和十字路口,要按照園林化要求,搞成規範的拐彎半徑。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林場裡3公里的砂石路要加點二灰碎石,然後進行柏油攤鋪,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林場的水庫大壩要按照園林規劃要求建設,努力形成新的景觀。
嶂山林場作為中心城市的
後花園,宿豫區和有關部門將加大建設、保護的力度,努力把林場建成一個高等級森林公園,為把宿遷市打造成森林式、環保型、園林化、可持續發展的湖濱特色生態城市多作貢獻。嶂山林場將會把林場綠化當作頭等大事,全力抓好,擴大綠量,林木、草地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對現有林木要進行保護、保留、保存,不準移植,不準破壞,另外林場還將安排人員,加強值班巡邏,切實抓好林場防火工作。
嶂山林場作為中心城市的後花園,宿豫區和有關部門要加大建設、保護的力度,努力把林場建成一個高等級森林公園,為把我市打造成森林式、環保型、園林化、可持續發展的湖濱特色生態城市多作貢獻。嶂山林場要把林場綠化當作頭等大事,全力抓好,擴大綠量。林木、草地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對現有林木要進行保護、保留、保存,不準移植,不準破壞。同時,他要求林場安排人員,加強值班巡邏,切實抓好林場防火工作。
在大力推進“四加一”工程建設的同時,認真抓好保潔隊伍和執法隊伍建設,切實加強小城鎮管理,實行強勢發動,強力推進,強行入軌,強制規範,努力為老百姓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該鎮加快古鎮開發建設,加大遺蹟修復保護,不讓文物毀壞,並進一步挖掘文物的價值,提升集鎮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