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潛村

嵩潛村

明嘉靖十年(1531年),先居者從河南省杞縣遷此建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嵩潛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約2平方公里
  • 得名:有潛隱嵩山之意境
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概況

因村處嵩山西麓低洼處, 有潛隱嵩山之意境,故名嵩潛村。 嵩潛村位於海陽市城區東南部,地處東經121°12′,北緯36°45′。東與 山口村為鄰,西與中村相望,北與龍塘埠村接壤,距市政府駐地4公里,隸屬碧城工 業區。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0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 小麥、玉米、花生、蔬菜、蘋果等。 2002年,全村272戶,839人,有張、王、趙、孫、李、馬、程、辛、陳、梁 、姜、郭、高、楊、徐等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張姓。 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2萬元。2002年 ,農村經濟總收入1475萬元,人均純收入3164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 入的比重為31.2%、30.5%、38.3%。嵩潛村位於山東省煙臺市海陽市碧城工業區,東與山口為鄰,西與海陽經濟開發區中村相望,北與龍塘埠樁接壤,距市政府駐地4公里,隸屬碧城工業區,全村302戶,868人。兩委班子3人,有黨員54人。村黨支部多次被煙臺市委、海陽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該村農業主要以種植糧食、蔬菜為主,其中蔬菜300餘畝。2006年開始國家無償撥入資金,實施土地整理項目,鋪設1000畝底灌,3口機井(每小時40方),建900立方米蓄水池一個。
該村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花生,養殖業有牛、豬、兔。可開發利用的資源有山嵐、房地產開發。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羊毛衫加工、建築、商業、勞務等。村集體總資產淨值70萬元,可支配財力20萬元,村集體2006年對村內街道全部硬化,2007年又對村內街道進行了綠化。到目前為止已上路燈40盞。

大事記

1942年本村解放。 1947年11-12月解放軍攻打玉皇頂,部隊進駐本村。在圍殲鳳城國民黨軍第五十四師戰役中,本村被譽為支前模範村。 1954年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5年成立了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72年投資2萬元,建東河大橋。 1973年用上電網供電。 同年建國小校舍24間。 1975年建知識青年用房22間,方便了下鄉知識青年的食宿。 同年成立幼稚園,全村的幼兒全部免費入托。 1981年本村安裝上了自來水。 1992年村安裝閉路電視。 2002年安裝有線電視。 同年建大型攔河閘1座。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50公斤,總產22.5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00公斤,總產45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糧食畝產600公斤,比1978年增長了30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529公斤,總產22.6萬公斤。 2000年,果園面積達到4公頃,產量3萬公斤,收入9萬元。經濟作物總收入256萬元,畜牧業收入88萬元。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459.6萬元,其中農業收入218萬元,林業收入3.5萬元,畜牧業收入172.6萬元,漁業收入0.5萬元,其它收入65萬元。 第二產業1966年,村集體組織婦女從事草編工藝品生產。1983年實行承包責任制後,先後建起私營油坊、磨坊、豆腐坊及建築隊等,從業人員達120餘人。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20人,收入450萬元,其中工業收入250萬元,建築業收入200萬元。 第三產業1983年起,村民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先後辦起了私營商店、電氣焊加工、農機維修部、腳踏車維修鋪等服務業。2000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共43人,收入78萬元。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05人,收入565.4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60萬元,服務業收入220萬元,商飲業收入285.4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建國前,本村無學校,學生只能到鄰村就讀。建國後,設國小1所,有學生120多人。1973年以來,村集體先後投資5萬餘元,建起24間新校舍,並加強教學設施建設,教育質量大大提高。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22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村民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200公斤。1975年,全村收入26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6000元,有各種運輸車60輛、機車80輛、電話200部、彩電256台、電冰櫃60台、洗衣機2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破爛不堪,也不齊整,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5平方米。1983年後,全村統一規劃宅基地,出資修整了街道,村莊面貌煥然一新。2002年,全村有住房320餘棟,均為瓦房,人均居住面積達25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3年,全村用上電網供電。1981年,村投資安裝自來水。1992年,村投資安裝閉路電視。2002年,村投資安裝有線電視。1992年國家實行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以來,村集體補貼村民投保額的25%。2002年,對70周歲以上老人發放養老金。對獨生子女戶,每年補助120元獨生子女費。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3年,成立黨支部,張志生、王富先後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村里成立了互助組,並且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支前隊10多人,隨軍參加了萬第討伐趙保原戰鬥。1944年後,王田、趙洪君、孫克沛、張豐明、程紹先、張洪田先後任村黨支部書記。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4個,黨員48名。 自張洪田任職以來,村支部多次被中共海陽市委、東村鎮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解放後,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張洪志、孫克沛、程紹先、張洪田、張永國。1999年5月,張洪義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