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塘埠村位於市政府駐地東約3公里,地處東經121°12′,北緯36°46′,方圓集團南。西北與南修家村相連,西南與埠南村隔河相望,東南與嵩潛村接壤,東與肋埠村相鄰。原屬方圓街道辦事處,2002年,改隸碧城工業區。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0公頃,適宜種植小麥、玉米、地瓜、花生、大豆、蔬菜、蘋果。 2002年,全村702戶,1825人,有袁、朱、趙、姜、胡、曲、薛、黃、孫、張、李、辛、劉、程、包、紀等姓,袁姓較多,均為漢族。 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8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萬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76.8萬元,人均純收入3100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1%、32%、47%。
明建文元年(1399年),袁全福從熱河省承德縣遷此建村。因此處有溫水潭、土阜,“阜”與“埠”字近音,故命村名龍潭埠。清光緒年間(1875-1909年),改為龍塘埠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塘埠村
- 面積:2.5 km
- 人口數量:1825人(2002年)
- 戶數:702戶(2002年)
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大事記
1942年8月本村解放。 同年11月21日(農曆十月十四日)日軍膠東大掃蕩,擄去村民3人。 1945年成立了第一個村合作社(村社)。 1947年12月7日(農曆十月二十五日)解放軍十三縱部隊攻打盤踞在玉皇頂的國民黨軍隊。戰鬥中,村民袁九朴榮立一等功。 1956年成立了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75年集體投資1.5萬元,打梅花井1眼,灌溉面積47公頃,糧食每畝增產百餘公斤。 1977年煙臺地區農村工作組進駐,指導農業生產。 同年購進自動電氣化榨油機1台,日加工花生、大豆萬餘斤。 1984年投資80餘萬元,在村北建大口井1個,占地1.3公頃,鋪設管道1800餘米,灌溉面積53公頃,使山地的糧食產量每畝增加百餘公斤。 1995年投資5萬元,整修街道500餘米。 1997年投資30餘萬元,在村南建大口井1個,灌溉面積46.67公頃。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30公斤,總產約17.6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15公斤,總產37.8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425公斤,比1978年增產11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486公斤,總產27.7萬公斤。 1987年以來,村“兩委”發動民眾在老北挖果樹坑2000餘個,栽蘋果、桃子、板栗等水乾果6.7公頃,常年收入15萬元。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231萬元,其中農業收入60萬元,林業收入1萬元,畜牧業收入76萬元,漁業收入1萬元,其它收入93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只有些小手工業,主要是做鞋、製革等,從業人員40多人,收入微薄,僅供自給。1946年,村合作社成立了天興紡織社,併兼營製鞋、製革、粉坊等,從業人員100多人,收入分紅。 1985年以來,村裡有修建隊4個,相繼建起4個食品加工廠,18個羊毛衫廠,從業人員900人。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216人,收入343.8萬元,其中工業收入278.8萬元,建築業收入65萬元。 第三產業1945年,成立供銷合作社代銷店。改革開放後,先後辦起了豆腐坊、粉坊、油坊、理髮店、電氣焊部、酒店等,從業人員百餘人,常年收入30萬元。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67人,收入502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59萬元,服務業收入411萬元,商飲業收入32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村設私塾1所,聘用教師1人,有學生約3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20%。 1942年解放後,公辦初級國小,設1-4年級,在兩個祠堂讀書,入學率為65%。1953年,成立了完小,教室為祠堂、民房。1963年,集資建新校舍。1969年,龍塘埠完小改為龍塘埠聯辦中學,在校學生300多人。1989年,南城陽國中成立,原聯中撤併後改為龍塘埠學區國小,兒童入學率達100%。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專院校的學生有86人。 解放前,本村連個土醫生也沒有。由於缺醫少藥,每年都有十幾個兒童死於天花等流行性疾病。解放後,醫療條件逐年改善。1956年,村有了醫療站。1970年實行合作醫療制度。 1958年,村成立了技術隊,有技術員3人。1983年以來,村支部重視科學種田,培養果業技術員5人。並多次請專家講課或派人外出學習,培養蔬菜種植技術員10名。 人民生活解放前,本村常年人均糧食150公斤左右。解放後,糧食畝產逐年提高,以粗糧為主,常年人均收入150元左右,生活仍是困難。改革開放以來,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米、白面成了主食,飲食始講營養。2002年,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80餘輛,轎車3輛,機車456輛,彩電625台,電冰櫃275台,洗衣機280台。 村莊建設解放前,全村只有兩幢小瓦房,其他全是茅草房,人均居住面積約7平方米。2002年,村民都住進寬敞明亮的磚瓦房,人均住房面積20平方米。新房區街道、房屋統一規劃,建築整齊劃一。 集體福利1981年,村買16mm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1990年,投資40餘萬元,安裝自來水。1992年,購買錄像機1台。1993年,安裝閉路電視。1999年,安裝有線電視,並進行了農網改造。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38年,胡丕齋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1942年後,孫橋、袁宗全、袁振武等黨員,領導民眾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組織支前,40餘人參加了萬第討伐趙保原戰鬥,派出子弟兵團、民夫支援南下的解放軍。當時村里男性青壯年,全部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1949年,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3人。2002年,有黨小組6個,黨員74人。1943年起,歷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孫橋、袁宗全、張吉信、袁九達、袁振喜、曲集堂、袁宗禮、袁振喜、袁宗順、朱崔、胡殿風、胡春光、朱相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4月,村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袁九傑、張子成、孫榮、朱恆、袁宗瑞、曲集堂、朱琢、朱崔、胡殿風、朱相龍。1999年,袁曉東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2002年9月起,朱風岐任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