埠南村位於海陽市城區南部,地處東經121°11′,北緯36°45′。東與龍塘埠村、嵩潛村隔河相望,西與生產村為鄰,南與中村相連,北與平頂村接壤。距市政府駐地4.5公里,隸屬經濟開發區。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韓、王兩姓先後來此定居。至清光緒五年(1879年),有修、於、呂姓自外地陸續來此定居。因村北有大面積沼澤地稱塘埠,村建在其南,故命名埠南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埠南村
- 地理位置:海陽市城區南部
- 面積:1.8平方公里
- 火車站:海陽火車站
基本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當地名人,
基本概況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3.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地瓜、大豆、花生、蔬菜等。 2002年,全村481戶,1316人,有王、修、呂、姜、鄭、薛、畢、劉、於、孫、曲、張、安、毛、蔣、許、陳、董、叢、馬、高、周、紀、初、成、林、譚等27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為王姓。 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萬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50.8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是8%、55%、37%,人均純收入3860元。
大事記
1939年5月31日日本侵略軍飛機轟炸埠南村,投炸彈2枚,炸傷1人,炸毀房屋150間,損失15萬元。
1942年7月20日膠東軍區某部進駐,本村解放。
1943年3月15日膠東軍區十六團200餘人進駐埠南,在村北的澇窪葦塘里開墾13.3公頃水田,全部栽種水稻。3年後交村種植,擴大了本村的糧田面積。
1953年本村成立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20公斤,總產9.6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75公斤,總產38.9萬公斤。1983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605公斤,比1978年增長23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490公斤,總產21.3萬公斤。 1997年,黨支部發動民眾建起蔬菜大棚10個,占地1.33公頃,收入10萬元。1995年,村集體投資50萬元建園藝場,發展苗木、花卉300多個品種。2000年,投資約12萬元,建養豬場7處。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91.8萬元,其中農業收入30萬元,林業收入4萬元,畜牧業收入57萬元,其它收入16萬元。 第二產業1927年,本村王謙祥建起福太德燒鍋、酒館,資本6000元,從業人員3人,1939年停業。1934年,王謙光成立東海泉燒鍋、酒館,資本2000元,從業人員3人,1942年停業。另有鐵匠爐1處、木匠鋪3家、皮革加工3家,從業人員25人,收入僅夠自給。1985年,村集體建包裝廠,從業人員40人。1986年,村集體建粉坊、皮鞋廠。此後,相繼發展起油坊、鍍鋅廠、印刷廠、羊毛衫廠及運輸、機械維修業等,共100餘家。2000年,工業總產值1000餘萬元,年末固定資產原值300萬元,利稅100萬元。1987年成立建築公司。2000年,建築業從業人員260人,固定資產總值600萬元,收入1200萬元,利稅120萬元。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960人,收入637.2萬元,其中工業收入221萬元,建築業收入416.2萬元。 第三產業1964年,辦代銷店1處。改革開放後,全村民眾紛紛自辦項目。2002年,有百貨小商店、汽車維修部、餐飲、旅館、浴池等15處。第三產業從業人員360人,收入421.8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28.5萬元,服務業收入110.8萬元,商飲業收入26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本村有1處國小,在校學生70人。1984年、1997年,村集體先後投資10萬元,分兩次進行校舍改造。學校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37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村民生活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15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15公斤,全村收入28.1萬元。2000年,全村收入850萬元,人均存款2150元。2002年,全村有小轎車11輛,貨車9輛,拖拉機73輛,機車221輛,電話400部,彩電500台,電冰櫃500台,洗衣機500台,電腦15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8平方米。1995-1997年,投資30餘萬元,對街道進行規劃,拆遷舊房20多幢,改造了老街,又建新街2條。2002年,全村有4條主街道,沙質路面,石砌路旁,筆直寬闊,乾淨漂亮。村民住房以瓦房為主,個別村民住上了別墅小樓,人均住房35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5年,村自行發電,結束了煤油燈照明的歷史。1978年,投資3萬元,用上了電網供電。1982年,投資30萬元,建起全縣第一處梅花井,吃上自來水。1994年投資9萬元,安裝了閉路電視。1996年,建立了較先進的幼稚園。1999年,投資50萬元進行了電網改造;投資40萬元進行了自來水改造。2000年,安裝程控電話400部。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3年,王吉文、王吉成、修淑真等在本村經縣武工隊宋玉峰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批黨員。同年成立黨小組,王吉文任組長。1944年,成立黨支部,王吉成任黨支部書記。1946-1960年,王振庚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的領導下,村里成立了8個互助組,並先後開展了減租、減息、土改支前運動。全村先後有81名青壯年參軍參戰,其中女性4名,為國捐軀者8人。1949年,本村黨員身份公開,時有黨員28名。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6個,黨員52名。1960年起,修順舉任黨支部書記。1961年,王振庚復任黨支部書記。1969年,王延章任黨支部書記。1986年,王文寶任黨支部書記。1990年,王西堯任黨支部書記。1994年起,王守聲任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7月,埠南村建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王振文、王振松、王振仕先後任村長。1958年10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王延澤任大隊長。1968年5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王振松、王振庚、修守任先後任革委會主任。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王振友任大隊長。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先後有王振友、王錫堯、王延學、王文寶任村委會主任。1999年5月,黨支部書記王守聲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
當地名人
王延晴1922年6月生,中共黨員。1941年任教員,1945年6月參加八路軍。先後任副班長、文書、書記、管理員、指導員、教導員、海軍四○四醫院副政委,青島基地潛艇支隊四二二艇政委,基地後勤部政治部幹部科科長,海軍青島療養院副政委等職。
王魁棟曾用名王奎東。1924年11月生,中共黨員。曾任東海艦隊工程指揮部副主任。 王吉成1926年生,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任村黨支部書記。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任文書、指導員、作戰參謀、作戰科長、副團長、團長、副師長等職。
王吉道1927年11月生,1945年4月在膠東公學參加八路軍,194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指導員、團長、團政委、師政委、軍分區政委及司令員兼遼寧朝陽地委書記等職。
王耕農1928年生,中共黨員。1945年4月在膠東公學參加八路軍,曾任指導員、教導員,宣傳股長、科長等職。1956年10月任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幹事。1970年後,曾任某師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職。
王吉遠1933年生,中共黨員。1955年在國務院機要幹部學校學習。1956年在中共青海省果洛州委機要科工作。1968年任州委組織主任、科員。1972年在青海省礦山設計院保衛科工作。1976年任青海省建設廳人事紀檢主任。1982年任青海省建設廳機關黨委書記。1990年任青海省環保局黨委書記。
王錫義1949年10月生,大專畢業,中共黨員。196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曾任團副政委等職。1987年轉地方工作,先後任濟南化工機械進出口公司辦公室主任、副經理,濟南市外貿局辦公室主任、政工師等職。在部隊期間,發表通訊稿件600餘篇,30餘萬字,多次獲濟南軍區優秀通訊員、優秀新聞幹部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