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埠村

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建村。因村處於拖山南形似肋骨的一埠嶺旁,故命村名肋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肋埠村
  • 人口:717人(2002年)
  • 建村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
  • 耕地面積:65.3公頃
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概況

一說為清代,張姓來此定居,因龍塘埠村西有一溫水池塘,稱“塘埠”,而此村在“塘埠”的東側,故命名肋埠村。後來姜、於、趙姓等先後來此定居。 肋埠村位於海陽市城區東部,地處東經121°12′,北緯36°46′。東與岱格莊隔河相對,西與龍塘埠村相鄰,南與嵩潛村隔青威公路相望,北與楊家泊村相連。隸屬碧城工業區。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5.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地瓜、花生、蔬菜、蘋果、梨、桃、板栗等。 2002年,全村238戶,717人,有姜、於、趙、李、臧、楊、厲、秦、戰、程、王等姓,均為漢族。 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7萬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10萬元,人均純收入3008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為59%、28%、13%。

大事記

1942年本村解放。 1947年11月國民黨軍第五十四師侵占鳳城期間,炸毀本村房子8間,炸傷3人,炸死1人。 1956年本村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 1974年本村修建新校舍12間。 1979年修建1座大口井,長100米、寬60米,基本解決了河東糧田的灌溉問題。 1983年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3年全村安裝自來水,改變了自古吃河水的習慣。 1997年中共海陽市委書記王國群包村扶貧,幫助本村鋪設地下管道2000米。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只有120公斤,總產11.76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60公斤,總產25.48萬公斤。1984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400公斤,比1978年增長了14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763公斤,總產48.1萬公斤。 1987年以來,村黨支部發動民眾,栽植蘋果、梨、桃、板栗等10公頃。1997年,黨支部又鼓勵村民建塑膠大棚,每戶補助5000元,建起大棚26個,常年收入30餘萬元。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478萬元,其中農業收入132.3萬元,畜牧業收入283.5萬元,其它收入62.2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僅有磚瓦窯、鐵匠鋪,從業人員20多人。1984年後,村集體建起麵粉廠,擴建了磚瓦廠,從業人員50人,總產值達26萬元。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80人,收入225.8萬元,其中工業收入199.5萬元,建築業收入26.3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後,本村先後建起了商店、電氣焊加工鋪、烤燒餅店、粉坊、豆腐坊等,從業人員10人,常年收入5萬餘元。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30人,收入106.2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11.6萬元,服務業收入68.3萬元,商飲業收入26.3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51年,成立肋埠國小,教師1人,學生30人,入學率30%。1976年秋,大隊修建新校舍15間,教學設施逐步配套,教學條件不斷改善,教學質量日日提高。本年,有教師3人,學生70人。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8人,其中1人獲得博士學位。 人民生活解放前,本村貧困戶特別多,有39戶討飯,其餘戶也多半是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日子。建國後,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3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110輛,機車130輛、電話150部、彩電210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房子既破又小。1990年,村統一規劃了新房區,統一規劃街道。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達25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李進喜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的第一名黨員。1943年成立了黨支部。曾任黨支部書記的有李進喜、臧俊生、王洪太、趙進喜、姜洪波、趙進起、臧喜龍、趙福祥、于振樂、厲孟貞、趙勝祥、於培祥、於培華、姜洪斌。2002年,全村有黨員23人。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成立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6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趙進太、李進喜、于振學、姜洪澤、姜洪波、趙進琪、厲孟生、于振樂、姜秀順、楊慶全、厲孟貞、於培祥、臧桂生、姜明文(代)、於培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