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原文翻譯,作品賞析,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崇明老人記:
作品原文
崇明縣有吳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歲,其婦亦九十七歲矣。老人生四子,壯年家貧,鬻子以自給[2],四子盡為富家奴。及四子長,鹹能自立,各自贖身娶婦[3],遂同居而共養父母焉。
卜居於縣治之西[4],列肆共五間[5]:伯開花布店[6],仲開布莊[7],叔開醃臘[8],季開南北雜貨[9]。四鋪並列,其中一間,為出入之所。四子奉養父母,曲盡孝道[10]。始擬膳每月一輪[11],周而復始,其媳曰:“翁姑老矣[12],若一月一輪,則必歷三月後,方得侍奉顏色[13],太疏[14]。”擬每日一家,周而復始。媳又曰:“翁老矣[15],若一日一輪,則歷三日後,方得侍奉顏色,亦疏。”乃以一餐為率[16],如蚤餐伯[17],則午餐仲,晚餐叔,則明日蚤餐季,周而復始。若逢五及十,則四子共設於中堂,父母南向坐[18],東則四子及諸孫輩,西則四媳及諸孫媳輩。分昭穆坐定[19],以次稱觴獻壽[20]。率以為常[21]。
老人飲食之所,後置一櫥,櫥中每家各置錢一串,每串五十文[22]。老人每食畢,反手於櫥中隨意取錢一串,即往市中嬉,買果餅啖之[23]。櫥中錢缺,則其子潛補之,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間往知交遊[24],或對奕[25],或摴蒱[26]。四子知其所往,隨遣人密持錢二三百文,安置所游家,並囑其家佯輸錢於老人[27]。老人勝,輒踴躍持錢歸[28],老人亦不知也。亦率以為常,蓋數十年無異雲。
老人夫婦至今猶無恙[29]。其長子年七十七歲,餘子皆頒白[30]。孫與曾孫約共二十餘人[31]。崇明總兵劉兆以聯表其門[32],曰:“百齡夫婦齊眉[33],五世孫兒繞膝[34]。”洵不誣也[35]。因援筆記之,以告世之為人子者。
作品注釋
[1]崇明:縣名,今屬上海市,在上海市北部、長江口崇明島上。
[2]鬻(yù):賣。
[3]贖身:以錢物換回人身的自由。
[4]卜居:選擇住處。縣治:縣官辦公所在地。
[5]肆:店鋪。
[6]伯:長子。花布:棉花和布匹。
[7]仲:次子。布莊:猶言“布行”。舊稱大商號為莊。
[8]叔:排行第三。醃臘:用鹽浸泡食物稱醃,用鹽浸漬肉類,再曬乾後稱臘。
[9]季:排行第四。
[10]曲盡:委婉地、想方設法地盡到、做到。
[11]擬:打算,計畫。一輪:輪流一次,
[12]翁姑:妻子稱丈夫的父親為“翁”,稱丈夫的母親為“姑”。
[13]方:才。顏色:原指臉色、面容。侍奉顏色,猶如說當面侍奉、承歡。
[14]疏:稀,遠。此指時間隔得太久。
[15]翁:此處獨言翁而不言姑,是因為翁的年紀比姑大,在世的時間更不多了,更需照顧。
[16]率(iǜ):標準。
[17]蚤:同“早”。
[18]同向:面向南而坐,舊時尊長的坐位。
[19]昭穆:古代的宗廟次序,始祖廟居中,以下父子(祖、父)按次序遞為昭穆,左為昭,右為穆。此處指輩分的次序。
[20]稱觴:舉杯。獻壽:祝壽。
[21]率(shuài):遵循。常:永久的,保持不變的。
[22]文:舊時銅錢一面鑄文字,故稱錢一枚為一文。
[23]果餅:點心。啖(dàn):吃。
[24]間(jiàn):有時。
[25]博弈:博,局戲,用六箸十二棋。弈,圍棋。
[26]摴蒱:見《吳順恪六奇別傳》注。
[27]佯:假裝。
[28]踴躍:熱烈積極地、興奮地。
[29]無恙:沒的疾病、災禍等可憂的事。恙,憂。
[30]頒(bān)白:同“斑白”。頭髮花白。
[31]曾孫:孫子的兒子。
[32]總兵:清代武官名,位次提督。聯:對聯。表其門:貼在他家門上,以示表彰。
[33]齊眉:比喻夫妻相敬相愛。《後漢書梁鴻傳》載,梁鴻每天做工回來,妻子為他端上飯菜,不敢仰視,只是把托盤舉起,比齊眉毛。
[34]五世:五代。繞膝:圍繞在身邊。
[35]洵:確實,真。誣:以無為有,假。
原文翻譯
崇明縣有個姓吳的老人,已經九十九歲了,他的妻子也九十七歲了。這老人四個兒子,因壯年時家境貧困,所以賣去了兒子來活命,四個兒子都做了有錢人家的奴僕。等到四個兒子長大了,都能自立,個人贖出了身子,娶好了媳婦,便一同居住著供養父母。他們居住在縣衙門的西面,房屋共五間:最大的開花布店,第二個開布店,第三個開醃臘店,第四個開南北雜貨店,四個鋪子並列著。當中一間,是進出的地方。四個兒子奉養父母,極盡孝道。最初打算每一月一輪,輪流著供養膳食。媳婦們說:“公公婆婆年紀大了!如果一月一輪,那必須經過三個月,才可以再服侍他們,未免太疏遠了。”後來,想每天一家輪流著。媳婦們又說:“公公婆婆老了!如果一天一輪,必須三天后才可再服侍他們,也覺疏遠了。”於是限定一餐輪流一家。譬如早飯在大兒子家吃,那中午在二兒子家吃,晚飯在三兒子家吃,明天的早飯便在四兒子家吃,這樣輪流著。如果逢到五和十那天,那就四個兒子一同把酒食放在中堂上,父母向南坐,東面是四個兒子和許多孫子坐,西面四個媳婦和孫子媳婦坐,依據長輩小輩的輩分,分左右坐定,然後逐一個人勸酒祝壽,這樣已成了習慣了。
在老人飲食地方的後面,放一口壁櫥,壁櫥里每家各放一串五十文的錢。老人吃罷了飯,手反過去在壁櫥里隨便拿一串錢,就到街上去遊玩,買些水果糕餅吃。壁櫥中缺少了錢,兒子們便私自補足,不讓老人知道。有時,老人到朋友家去下棋,或賭錢,四個兒子知道了,便派人私自拿了二三百文錢,放在老人所遊玩的人家,並且告訴那人家,假裝輸給了老人。老人勝後,常常很快樂地拿著錢回來,老人自己也不知道的,這樣也成了習慣了。大概有幾十年沒有變更過。
作品賞析
該篇題為“崇明老人記”,然而,文章旨在褒揚老人的四個兒子。四個兒子都出身奴僕,一番奮鬥自立後,也不是大富大貴,對父母卻盡責盡孝,使父母老有所養、老有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