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峽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在中國,較為著名的崆峒峽有兩處,一外是位於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峽牛肝馬肺峽東2.5公里的崆峒峽(以下簡稱湖北崆峒峽),另一處是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西郊崆峒山的崆峒峽(以下簡稱平涼崆峒峽)。本將詞條對以上兩處崆峒峽作詳細介紹,重點介紹平涼崆峒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崆峒峽
  • 一處: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峽牛肝馬肺峽
  • 另一處:甘肅省平涼市西郊崆峒山的崆峒峽
  • 類型:峽
湖北崆峒峽,地理位置,景區概況,景點特色,平涼崆峒峽,地理位置,景區概況,文化古蹟,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在中國,較為著名的崆峒峽有兩處,一外是位於湖北宜昌市西陵峽牛肝馬肺峽東2.5公里的崆峒峽(以下簡稱湖北崆峒峽),另一處是位於甘肅平涼市西郊崆峒山的崆峒峽(以下簡稱平涼崆峒峽)。本將詞條對以上兩處崆峒峽作詳細介紹,重點介紹平涼崆峒峽。

湖北崆峒峽

地理位置

湖北崆嶺峽在西陵峽牛肝馬肺峽東2.5公里。處於秭歸縣之廟河與黑岩子之間,全長2.5公里。

景區概況


湖北崆嶺峽兩岸峰巒疊秀,環雲藹翠,飛瀑流泉,揚雪濺珠,滿山柑橘成林,綠葉金果,彩色繽紛,景色佳麗,風光無限。崆嶺峽與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緊緊相連,峽谷內有崆嶺灘,峽以灘名,峽內有一小段又叫黃牛峽,因為岸邊的一座山上有一塊岩石象人牽牛,所以叫黃牛山,又因山而名峽。過去有這樣一首民謠:“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艱難,因為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吃力,又要時刻小心,所以行駛極慢,儘管走了幾天,黃牛依然在視線之內。解放後,航道經過整治,輪船經此,再也不會有過去的那種感覺了。

景點特色


崆峒峽水流湍急,由“大珠”、“頭珠”、“三珠”等礁石組成,礁石犬牙交錯,亂流翻湧。因而流傳“青灘泄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船過崆嶺灘,如遇洪水季節,激浪如排山倒海之勢衝擊礁石,船行其中,稍有不慎,就會船毀人亡。特別是“大珠”的岩石上刻有“對我來”三個大字。船行至此,必須朝著“對我來”直駛過去,方可順著水勢產生的回衝力而避開它,如果要避它而行,反而會觸礁沉船,這是三峽船工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崆峒峽在1900年德國輪船“瑞生號”開進峽江不知“對我來”的奧妙,又不聽峽江引水的忠告,不敢直衝“對我來”,結果被這塊礁石撞沉。解放後,峽江航道經過多次整治,炸掉明石暗礁,加之葛洲壩的建成,水位抬高,險灘已不復存在。

平涼崆峒峽

地理位置

平涼崆峒峽位於甘肅省平涼市西郊15公里處的崆峒山南,屬六盤山山脈。

景區概況


平涼崆峒峽風光秀麗,景色怡人,山勢雄偉,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所處的崆峒山主峰翠屏峰海拔2123米。垂直高度683米。崆峒山群峰高聳,層巒疊翠,既具北國雄偉之山勢,又有江南優美之水色,有“西鎮奇”、“中國道教第一山”之美譽,盛名傳於海內外。先後修建了佛、道二教基地的“九院”、“十二宮”,共有寺觀42處,大多集中分布在“五台”區,形成規模宏大的建築群。2008年尚存的僅法輪寺的宋石經幢,十方院的元蟠龍石柱,東台寶慶寺的元代石壁及明建凌空塔,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0年,崆峒峽修建了崆峒峽水庫,水電站裝機容量1890千瓦,具有發電、養魚、灌溉及遊覽等綜合效益。
崆峒山是古代“絲綢之路”西出關中的“西來第一山”,素有“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為天下道家第一名山,其名取自道家“空空同同、清淨自然”之意,早在親漢時期即為僧道聚集之地,秦皇漢武皆曾登臨崆峒。唐宋明清各代,山上均建造有道觀禪院,明代時規模最大,有40多處名勝古蹟,以崆峒寶塔最為著名。1994年被列定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崆峒山長100公里,平均寬15公里,海拔1870~2100米。最高峰山勢陡峻,樹木蔥蘢,形成北西西走向的一道天然綠色屏障,故名翠屏山,海拔2123米。地質構造上屬小關山逆斷層,垂直斷距約700米,上三疊統延長群的褐紫色與綠色礫岩及白堊紀底礫岩等垂直節理髮育,經侵蝕形成許多岩崖峽谷及奇峰絕壁等特殊地貌。
山頂有兩級老夷平面:2100米的香山頂,上覆第三紀紅層;1900米左右的一級經切割為東、西、南、北、中“五台”。中台突起,諸台環列,各有奇勢勝景。合天台、插香台與靈龜台,號稱“八台”,與“四嶺”(鳳凰嶺、獅子嶺、蒼松嶺與棋盤嶺)、“二峰”(蠟燭峰與雷聲峰),同為崆峒山地貌的自然奇觀。
崆峒山林木蔥蘢,峰險石奇,既有北方山勢之雄,又兼南國山色之秀,下有宛如白練的涇河、胭脂河繞山南北交匯東去。曾被宗教界淮為“十二仙山之一”。古蹟勝景甚多,有氣勢磅礴的馬鬃山,奇特的得山勝景,幽雅別致的五颱風光,神秘的玄鶴洞,引人入勝的彈箏峽、月石峽等自然景觀。

文化古蹟

廣成子洞:相傳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曾在此山洞向廣成子請教道的問題,因此而成名。
問道宮和廣成泉:位於崆峒山山麓。
望駕山:一說是黃帝駕臨處。又傳為望秦始皇駕臨處。
撒寶岩:位於山下十里處,即石頭寨,是秦始皇慕廣成子之名來嶺恫山,因山路陡險不敢攀登而折回的地方,為始皇巡幸撒寶處。
玄鶴洞:東台下絕壁處的鶴洞,洞口約高五丈,寬一半,深不知多少。相傳洞中的玄鶴。原系廣成子使用的仙貴,打發去龍宮提取玉液瓊漿,與玉女發生戀情,廣成子察覺,打入洞中變為玄鶴的。民國二十四年間,國民黨要員于右任、邵元沖相繼游山,都曾見了玄鶴,一時傳為佳話。當時平源的《新隴日報》還作了專題報導。
磨針觀:傳說廣成子修道失去耐心,想下山還俗,行至磨針觀,見一老樞在石頭磨鐵扁擔。他問磨這乾什麼,老樞答以磨成繡花針。他問何時才能磨成,老摳說:“鐵擔磨繡針,功到自然成”。廣成子大悟仍返山修行,終歸成功。或說老樞即王母娘娘顯身。
招鶴堂:東台的招鶴堂,有民國二十四年間于右任游嶺酮時手書“招鶴堂”三個大字匾額,懸掛門首。兩邊對聯為:“白雲依稀歸去,玄鶴想像飛來”。
除以上外,道教名勝還有月石峽,羽仙峰、空心峰、棋盤嶺、繡球峰、仙人橋、鸚子翻身、垂珠洞、歸雲洞、黃龍泉、丹梯岩等。尤以開鑿峭壁攀登山頂之“天梯”,更為獨特。原建石瞪378級,可通天台,直達山頂,經年久磨損,乾1982年重新修復為366級。石級兩旁豎“大降差”鐵柱,柱上系以鐵鏈,便於安全攀登。
道教文化
在道教還未形成以前,平涼崆峒山就有道家神仙隱居修煉,在歷史上影響很大。上自帝王,下至民間,都知道這座名山是黃帝問道於廣成子的地方,秦皇、漢武都曾到過這裡。
《莊子》一書中記有,據說,黃帝聽說廣成子在崆峒山很有道行,便竭誠去問“至道之精”和“治身之道”。廣成子答覆說:“至道之精,渺渺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故精,可以長生。慎內閉外,多知為敗,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歲形未嘗衰”。廣成子的回答,正是道祖老子提倡的清靜無為和“形神相守,長久之道”的意思。黃帝聽了這番回答,認為廣成子“與天合德”。從此崆峒山之名大振。山上廣成子煉丹的“玉丹泉”和天梯旁石壁上鐫刻的“黃帝問道處”至今猶存。
又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西至於空同(即崆峒),登雞(一作筍)頭”。史記正義和索引中,都說雞頭是崆峒的別名。《禹貢》說籌頭為徑水所出。實際到過崆峒山的人,都知道崆峒山和雞頭山同出一脈,雞頭山是同崆峒緊相接連的另一山峰;而徑水源出現在寧夏回族白治區徑源縣北面河西邊的老龍潭,流經崆峒峽東去。
據傳崆峒山有玄鶴(仙鶴)世居東岩洞中,頂冠丹砂,緇衣玄裳,翱翔雲表。黃帝問道於廣成子後,帝堯甲申年有雙玄鶴出現,“至是屢見於世”。在我國,道教名山叫嶺酮的有好幾處,而以有雞頭山與玄鶴的地方,為道教真山。平涼峻酮山既有玄鶴,又連雞頭山,當為道教發祥地之一。
平涼崆峒山上,廟觀甚多,形成規模宏偉的古建築群。相傳秦、漢時期,就有道人開始築場修煉。魏、晉、南北朝時代,道教在甘肅廣為傳播,崆峒山更為盛行。唐、宋、元、明、清各代,山上廟觀都有增修和擴建;其間也因兵資和災害,不斷地毀絕。到明朝萬曆年間,皇帝下令按武當山規制修築宮觀。從此崆峒山成為西北最大的道教十方叢林。當時全山有較大廟觀四十二座,總稱八台(即東、西、南、北、中、天台、靈龜台、八仙台)、九宮(即紫霄、飛升、五龍、遇真、老營、太和、王母、靜慶、詢道)、十二院等。十二院中為十方院(即大寺),唐時為“真乘上院”,系佛教僧侶所居。此外,還有三教洞、藥王洞、玄鶴洞、廣成洞、朝陽洞,許米仙洞、磨針觀、一七真觀等道教勝跡。
明、清和民國時代道教鼎盛時期,山上大小宮觀達到120多座,先後立石碑計40餘通,鍋、爐、鐘、磐、銅像及各種道教法器、名家書畫很多。十年動亂後,寺廟僅存太和宮和紫霄宮,其餘都變成瓦礫;石碑僅殘存韓妃碑、張三豐應詔碑,覺羅昌善題詩碑。法器書畫等,僅存百餘件(其中有明代背光鏡保存在平涼文化館),損壞狀況難以數計。
崆峒以歷來為信奉道教的民眾朝拜參訪的地方。每年道教節日,各地善男信女,上山進香者,絡繹不絕,農曆四月八日更有盛大廟會。山上道人建國前不下百人。著名修煉道士姓名可考者,有唐代詩人伍符。他雲遊崆峒三年,遇白免老人,授以神枕法,日上飲泉水三碗,不食五穀蔬菜,隨侍老人於石洞中,絕煙火,與老人同登仙而去。宋朝的宋披雲,訪道遇純陽(呂洞賓)真人,授以金丹,了道於峽恫山,世一號披雲真人。朱有(友),宋朝徑川人,少好道,曾居崆峒山修煉。元朝道士賀志貞,久居真人洞修煉。黃居士,元朝末年人,為顯宦,好道,見世亂棄官入崆峒,不與人往來。得重陽(王中孚)真人修道口訣,子飲月華,午餐日精,九年脫化。張三豐,遼東人,名全一,又名君寶,三豐系號,明史有傳。明太祖、成祖皆求之不得,英宗時,贈為真人,《崆峒山志》載:成化間,游居崆峒,人皆不知。崆峒山歷來為全真龍門派道人修持之地。“龍門派”弟子在山修煉傳承直到現在。其開山真人苗清陽,按龍門派百字傳代派單為第十代,現已傳至第30代。崆峒山雖為道教勝地,但山上也有佛教廟宇和僧侶。這是歷史上“三教合一”形成的。 崆峒僧道,歷史上曾有爭執。主要的如元代曾一度歸國師僧侶所管。明初仍改歸道士爺理。萬曆後,改建寺院廟觀,均由道人接管。
建國後,僅西台棲雲寺,北台蓮花寺及新建茶庵寺住持由和尚擔任。民國初年崆峒最興旺時期,廟宇林立,佛道並存,很吸引遊人。一些文人、書畫家也常往崆峒山,例如一九四六年西安金石書畫家陳堯廷同平涼同行十多人住紫霄宮,集體創作巨幅山水畫一軸,書甲骨文數幀,精裱儲存,可惜俱坏於“文革”浩劫。
崆峒山上現由地方政府批准開放為道教活動場所的,有太和宮和龍隱寺。住有道士十二人。成立了以甘肅省道協常務理事葉理祿道長為首的崆峒山道協籌備小組,負責管理道觀。幾年來一些道觀已經修復。平涼園林處也在山上設定了管理機構,同道人一起共同保護林木風景。
在甘肅省道教第二次代表會議上,老道長葉理祿又當選為常務理事。崆峒山的道教活動,正按照甘肅省道教協會第二屆會議精神,沿著新的方向發展。崆峒山因為風景壯麗,既是幾千年來的道教名山,又是甘肅省的旅遊勝地。
[2]同程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