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由Robert MacArthur 和E. O. Wilson提出,定量闡述了島嶼上物種的豐富度與面積的關係,其關係式通常用下式表示:
S = CA Z
式中,S 代表物種豐富度, A 代表島嶼面積,C 為與生物地理區域有關的擬合參數,Z 為與到達島嶼難易程度有關的擬合參數。
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首次從動態方面闡述了物種豐富與面積及隔離程度的關係,認為島嶼上物種的豐富度取決於新物種的遷入和原來占據島嶼的物種的滅絕。這兩個過程的相互消長導致了島嶼上物種豐富度的動態變化。當遷入率與絕滅率相等時,島嶼物種數達到動態的平衡狀態,即物種的數目相對穩定,但物種的組成卻不斷變化和更新。這種狀態下物種的種類更新的速率在數值上等於當時的遷入率或絕滅率,通常稱為種周轉率( Species tur no ver ra te) 。這就是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的核心內容( 圖1)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島嶼生物地理學
- 創始人:Robert MacArthur 和E.O.Wilson
- 領域:生態學
- 核心:種周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