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平衡說,是麥克阿瑟(R. H. MacArthur)和威爾遜(E. O. Wilson)於1967年提出的均衡理論。認為某個區域內物種數目的多少由新物種的遷入和原有物種消亡或遷出之間動態變化所決定,它們遵循著一種動態平衡的規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麥克阿瑟平衡說
- 外文名:MacArthur Balance
- 麥克阿瑟:R. H. MacArthur
- 威爾遜:E. O. Wilson
- 提出:1967年
- 內容:區域物種數遵循著一種動態平衡
簡介,內容,套用,發展,
簡介
麥克阿瑟(R. H. MacArthur)和威爾遜(E. O. Wilson)於1967年提出的均衡理論。認為某個區域內物種數目的多少由新物種的遷入和原有物種消亡或遷出之間動態變化所決定,它們遵循著一種動態平衡的規律。
內容
麥克阿瑟和威爾遜指出,島嶼化是生物地理學的普遍現象,如走廊林,不同植被類型相互鑲嵌的群落片斷,以及分割的森林斑塊等。 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也適用於這些陸地“生境島”。自70年代以來,這方面的研究已頗為廣泛。島嶼生物地理學一時成為自然保護區設計的主要理論基礎。 此學說認為:
(1)面積越大,種絕滅率越小,面積越大,生境多樣性越大,因此種豐富度亦越大。
(2)隔離程度越高,種遷入率越低,種豐富度越低。
(3)面積大而隔離度又低的自然保護區具有較高的平衡種豐富度功能。
(4)面積小或隔離程度低的生境島具有較高的種周轉率。
因此,自然保護區設計應遵循下列原則:
(1)保護區面積愈大愈好。
(2)一個大保護區比具有相同總面積的幾個小保護區為好。
(3)對某些特殊生境和生物類群,最好設計幾個保護區,且相互間距離愈近愈好。
(4)自然保護區之間最好用通道相連,以增加種遷入率。
(5)為了避免“半島效應”,保護區以圓形為佳。
這些原則巳被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國際聯盟納入“世界自然保護策略”。然而,對於麥克阿瑟-威爾遜理論在自然保護中的套用仍存在爭議。些學者對平衡態在自然界的存在提出質疑。至於保護區的形狀,並非總是圓形最佳。保護區之間的通道可以增加種遷入率,並可通過種群互補效應減小局部絕滅率。 但是,傳播疾病和擴散干擾源的弊端也不容忽視。
套用
隨著人類對自然界的不斷千擾,全球性的自然生境被破碎化,生態系統被瓦解的現象日趨嚴重。這種生境的破碎化或島嶼化是當前物種絕滅危機的最主要原因。大量調查表明,種絕滅率在大幅度增加,許多生境敏感種巳經或正在喪失其存活的基礎。在過去的6億年中,物種自然絕滅率大約每年1個種,而現在由人類活動引起的物種絕滅率至少1千倍於此。保護自然,拯救瀕危物種,維護生物多樣性已成為舉世矚目的重大課題。建立自然保護區、生物庇護所、自然公園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重要途徑。 目前,自然保護區理論尚處萌芽狀態,急待迅速發展和成熟。
發展
島嶼生物地理學的核心是研究物種豐富度與面積及島嶼隔離程度的靜態和動態關係。 在過去的20多年中,該學科發展迅速,並廣為套用到大陸生境島的研究中。島嶼生物地理學理論為自然保護區設計的原理和實踐奠定了理論基礎。 該理論亦有其局限性,盲目套用到自然保護中會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 現代生態學、種群生物學以及其它學科的迅速發展正在不斷充實著自然保護區理論,使其向多學科高度綜合性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