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峨眉茶道
- 創始人:昌福禪師
- 創立時間:公元845年間
- 代表人物:隆元法師、宏仁居士
峨眉茶道簡介,峨眉茶道發展史,峨眉茶道宗法,峨眉茶道精神,峨眉茶道傳人,
峨眉茶道簡介
隆元法師是一名峨眉山本地人,對茶的種植和製作都較為精通,通過他的努力,峨眉茶道又溶入了一些種茶法和制茶法,並獲得大量的民間俗家弟子的支持和修習。我們後來的當代人,大多都知道峨眉山歷代高僧幾乎都會種茶制茶,著名的中國名茶“竹葉青”、“峨眉雪芽”、“峨眉白芽”、“妙品”等,就是峨眉山歷代高僧自種自製的極品綠茶之系列產品。
峨眉茶道發展史
公元952年秋,隆元法師圓寂,其俗家玄徒多達200餘人,紛紛前往參拜逝容,據《單靈名譜》一書載,這是唐朝時期俗家弟子對名僧最多的一次逝容參拜典禮。公元953年,峨眉茶道改由新到峨眉山皈依佛門的長安儒生能明和尚主持,同一時期還有大中律僧和隆達大師習茶授僧,但因佛事過多,終沒長久下去。能明和尚在修佛之餘,採用他對儒家學派的理解,首次將峨眉茶道的年曆按儒家史記方式編寫整理出來,用於傳承記錄峨眉茶道的歷代承載人和一些重大茶道事件,名為《峨眉茶法法歷》。能明和尚於公元995年獲諡號能明法師,時年72歲。公元1016年,仁空法師和聖雲禪師兩人共同從能明法師手中接過峨眉茶道的主修權,大力提倡全山僧眾修習茶法,便於佛教內修,對參禪者大有益處。這一時期應為峨眉山茶法活動最為興隆的時期,有關峨眉山史冊的書籍多有記載。
公元1071年聖雲禪師圓寂,為峨眉茶道中人年歲最高者,享年119歲。公元1080年,峨眉山聖水閣果悟大師接手峨眉茶道。果悟大師原本為峨眉山佛家土建方面的專職僧人,對峨眉山水土十分了解,著名的養生玉液泉就是由果悟大師發掘出來的,後來著名的大詞家蘇東坡、黃庭堅等名人均在此落下墨寶。峨眉茶道在果悟大師時期進入了一個低潮期,加之峨眉山各門宗法林立,佛教門生從南北二宗分為更細的八宗佛教門派。各個山地都成了爭奪範圍。峨眉茶道修習者隨之減少,果悟大師為峨眉茶道第二位廣收俗家弟子學習茶道的主持者,並隨俗家弟子前往峨眉山白龍洞(今峨眉山白龍寺院一帶)考察地形,最後在這一地區開荒種茶達600餘畝,至今這一地區仍是我國唯一最有發言權的正宗“峨眉山茶”主產地,別的地方十有八九為假冒偽劣。
在果悟大師的努力下,峨眉茶道雖然有所發展,但很難向前推進,佛教僧眾大多以習武誦經為主。直到公元1140年,才由武僧果德律僧接手峨眉茶道,還不到22歲的果德無從修習茶法,平常做點記錄算是完成任務,他對果悟大師的授法難以達到靜寂狀態。但就是他這樣一名武僧,卻為峨眉茶道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動搖的作用,因常年習武,養成了動的習慣,並時常拿起一些品茶器具以武術的方式比划起來。果悟大師見多識廣,要求果德將其動作細化成一種規範的表現套路。公元1152年,一本完全有別於昌福禪師以求靜為主的《峨眉茶道宗法清律》不一樣的書,《茶之緣》誕生了。《茶之緣》以動為修習茶道,結合武術的很多章法,可看性增強,同時對靜寂者提供了身心放鬆的條件。公元1179年,峨眉茶道授徒達400餘人,分為動和靜兩種類別。以至於在果悟和果德圓寂後長達30年時間都是峨眉茶道的精神支柱,也因此而不用接班人人選,大多自然修習,形成一系列茶法形態。其中主要分為峨眉禪茶、峨眉儒茶、峨眉道茶、長壺茶道四組峨眉茶道的根本茶法。
公元1222年,常申和尚接手峨眉茶道的事務,期間接待了無數從江南逃難到四川峨眉山的文人墨客。在品茗之餘觀賞峨眉茶道,這為當時元王朝政治打壓下的九等人(文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佛家居士王道駒在其作品《言茶記》中收錄了峨眉茶道的《茶之緣》全部內容。大詞家吳文英雖然在峨眉山停留時間不到一年,但他任然在其詞作《天道山月·登峨眉山懷舊》中寫道“山月隨風冷太白,峨眉茶法古來親”。公元1260間,喇嘛教傳入峨眉山,本土佛教受到很大的衝擊,各路宗派相持自保。常申和尚年事已高,無力再為茶道布法,交由常玄師弟主持。常玄和尚本人幾乎沒有發展幾名茶道授眾,於1311年轉交給常圓大師處理。因常圓大師身份威望很高,山上山下多有僧眾朋友,峨眉茶道才得以再度升溫。
自1373年常圓大師圓寂後,峨眉茶道幾乎就不需要專人主持服務了。在長達近三百年的歲月里,峨眉茶道已成為峨眉山眾佛家人士生活的一個部分,而不是一門專門的法政,用以修習。凡有來客,大都自然而然地使用峨眉茶道的常規泡茶方法,接待訪友。最為著名的是,神宗萬曆元年別傳和尚進京受賜紫衣和純金制萬歲牌時,別傳和尚就向神宗朱翊演繹了峨眉茶道,並回贈了朱翊皇帝峨眉山白芽茶葉,該茶葉就在當年被列入明朝貢茶冊。別傳和尚也因此獲諡號“洪濟禪師”,朱翊還親筆提寫了“聖積寺”牌匾,該匾於1797年間被夾江僧人盜走,放於夾江家中,後不知去向。《明史·列傳》中載有明代多位吏使前往峨眉山封牌和賜寺院等記錄,這個王朝,應該是峨眉山茶葉和峨眉派茶道最為輝煌的時代。
康熙年間,峨眉山高僧元亨禪師受康熙帝賜“善覺寺”之匾時,正是元亨禪師對峨眉茶法最熱心的時期。如果要說清朝時期的峨眉茶道傳人或研究者,那一定是元亨禪師了。他在原茶法的基礎上增加了問茶、坐思、聽經和樂水四個茶法程式,用以串聯整個峨眉茶道動和靜的必由規律。公元1862年,峨眉山演有和尚在其散札《生錄》中將元亨禪師的茶事茶法先後整理出了三篇茶法理論經訓,分別為《參悟茶法》、《明悟茶法》、《繕悟茶法》。該經訓於1864年被收錄進《禪宗大典》全經的第331卷《六和經》中。1866年,演有和尚再次將峨眉茶道進行了一次最全面的年曆推定,並將其編寫到自己的《生錄》中。
公元1889年,峨眉山白龍洞俗家居士祥魁為專修茶法而來,於1898年對峨眉茶道各種程式修成,法正無誤,並取得白龍寺主持政元大師許可,同意將峨眉茶道傳出峨眉山之外設定布道場。從此峨眉茶道正式轉由佛家以外的俗人建立起了分支。1940到1949間,中國佛教的前景難以定奪,多數僧眾處於觀望國事,無心修習佛法,修茶道就更不用提了。直到1968年,白龍寺高僧演哲大師因生性好茶,自接手峨眉茶道的主持事務後,更是總在空閒之餘研修峨眉茶道,廣為交友授徒,俗家弟子有寬明、寬治、寬雲、寬輕、寬海等等,後多為茶道中高手。以至於因這些茶道中人再次授徒,並有了當前我國大名鼎鼎的峨眉派茶藝名師宏塵、宏玄、宏德、宏靜等人問世。在峨眉山佛門中的寬靈法師、宏山大師都是演哲培養的習茶高手。
隨著時間的近程和歷史的久遠,加之歷代僧人、居士對峨眉茶道以及《茶之緣》這組動態茶道的觀點不一,因而在漫長的歷史裡也就出現了多重樣本的茶法形式,純粹的峨眉茶道茶法和演繹多有不太統一的一面。於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演哲大師帶領其弟子寬輕和尚在峨眉山山上山下的各大藏經閣和實地溯古推今,尋幽訪秘。在前賢的基礎上發掘出更為系統的一組峨眉茶道(表演性),即峨眉禪茶、太極茶道、儒學茶藝、空中書法、峨眉道家茶道、龍鳳茶藝六大篇章和問茶三式、茶緣十三式、龍鳳十三式、日月三十三式、飛仙四十四式、朝聖五十五式、聖地六十六式、天地七十七式、太平八十八式、同宗九十九式、盛世一百零八,一共十一組。同時,又在演有和尚的《生錄》年曆上增補了三名峨眉茶道的傳人名單。隨之演哲大師將峨眉茶道提升為一個傳統茶道流派,並取一總冠名“峨眉派”來一統峨眉茶道中的各種茶法。1985年,演哲大師親筆提寫“峨眉派”牌匾,作為傳承唯一標識。
演哲大師圓寂後,峨眉派的三大分支都因市場經濟的衝擊波而無法正常布道。於是在1996年夏天,寬輕和尚將整套峨眉派茶道法則交由其弟子金剛石來完成市場開發。至此,峨眉山的茶道之路正式終止,大步進入市場化。金剛石是學中文出身,三年時間內將峨眉派的各種思路和現有市場趨勢作了對比,並作出了大範圍調整。首先是將一切傳統合法化,申請商標註冊、智慧財產權保護、技術動作專利保護以及註冊申辦四川省峨眉派茶藝學校等。其次是對峨眉派商標註冊名稱作出變更,改為“巴蜀峨眉派”,實用名為“峨眉派”,表明專業指向和開發方向。第三是將原有茶道法則語言現代化、多樣化。第四是表現方式為純舞台化、生活化、實用化。
1999年,金剛石正式成為峨眉茶道的三十七代註冊傳人,執行峨眉派的一切布道事務。2000年,其峨眉派茶藝表演藝術正式公開演出,在通過金剛石及其龍鳳胎子女金剛小石和金剛玉石的長期表演,其知名度也隨之而飛向了全國各地。之後跟進的是由金剛石組建的教練班子也不斷地在全國各地演出,更加深了峨眉派市場化的速度,也得到了觀眾朋友們的基本認可。
峨眉茶道宗法
《峨眉茶道宗法清律》
昌福/著
(清代演有和尚修訂本1866年)
律言
律言一
露爭一曉 日薄歸去 只形春回 凡發心起 司源亂伐 靈有不生 眾能無道 天行邊辭 風招民害 度生之德 何故成休 謂之於世
律言二
佛陀呻知 吟育雜眾 單語一木 悟送百家 分之耳翡 工之體正 生之鄙惡 心之瞻順 木經土 經拾 經造 經水 經火 經具 謂之於茶
律言三
茶全禪性 禪全茶德 理究通才地人 學人得失均同 則無何 得上苑之風 落上東之水 取下儀之器 集下沉之禮 再無何 學蒼生而愛蒼天 習凡塵而助眾物 明無何 謂之於誠
律言四
蒼生一元 佛典一葉 肉身一毛 年輪一周 詡身一禪 大隱一秋 智者一片 細發一絲 塵埃一點 茶法一品 謂之於靜
律言五
小規識大法 細節度全譜 博無水土間 問而修飾真 林中讀禪語 詩流夢童中 酒色情生腐 胸生一汗毛 順天得天道 行明路平直 謂之於和
律言六
天地之道 天地之人 由傷而生 由生而亡 棍人淫歌 善人言茶 心道非生 折難非常 凡身草木 氣神韻道 門開淡淡 謂之於清
律言七
人水合一 學人初道 人茶合一 學人能道 人壺合一 學人會道 人禪合一 學人修道 人人合一 學人悟道 天人合一 學人明道 謂之於道
律言八
律言九
泰如置之根 安靜布之心 行言流之忘 孤身貴今人 謂之於德
律言十
修東明 修西暗 何為朝日何為年 習而重 道而萌 常多識 為以勉其苦日能從一 月能從二 佛能從三 為以難其回 謂之於空
分律
分律立法一
分者 選也 選之而擇 擇可析優 遇憂停 風障平 事過事來 調思切亂 分難則先 分明則先 分無則先 分喜則先 不分不工 不分不心 不分不身 不分不立也
分律立法二
初為水 晨練一草 次為茶 晨練一勞 三為壺 晨練一事 四為人 晨練一了 養修而復生 道可為 律可正
分律立法三
問茶 通虛則悟 也道 靜寂 清戒則還 也道 焚香 忘心則入 也道 鳴樂 凡塵則去 也道 滌壺 冥思則為 也道
分律立法四
氣 生氣不生 則動 神 來神不解 則問 韻 承韻不著 則補 定 世定不平 則安
分律立法五
茶爐煙 地氣濱 來去自然 分而性不移 傷味也 分而性多變 傷心也 分而性一 則可為之 天縱物歸 地縱物去 人縱物遠 故茶法 取於理 置於道 顧於行 山南心法 莫於動焉 盟必煩 分必靜 取其道而唯心性也
分律立法六
天分三時 晨光唱 午光度 夕光悟 勞而得 閉而失 聞道茶中言 三才之內有明道 可法 三時之內現公道 可法 是為茶法要義也
分律立法七
淨身之下 淨塵 淨心之下 淨淫 凡理之於謀 天理之於道 茶法中乾 嘩無一葉 別中無形 常益也 碗內現法 大益大德 眾口誦之
分律立法八
眾交色旺 分交心旺 主交損和 客交益邦 樂授人 本無羞 強授人 根無主 天下一事 益交益得 惡往獨去 茶法之眾 和樂長生
分律立法九
律立之規 樹道之理 聞香之際 憶前思後 眾物眾士 儒性佛陀 顧之非物 一口 清人眾口 清諸 乃致順之
分律立法十
智生於智 法式曰 智中大智還有智 智長於智 法式曰 智育成智再積智 智功於智 法式曰 智多養智放還智 智傳於智 法式曰 智慧型哺智化眾智
工律立法一
工者 研也 研其形 洞其真 發其理 創其哲 布其道 為其參 形定意來 真觀具賞 理究源吾 哲民上晟 道生要錄 參傳世仰
工律立法二
植種于山 吸吮於水 茶之於陽 搭之於春 承之於裳 溫之於壺 知行世事 服如條理 志大春收 理大秋還 山水一壺 乾坤一壺 坐臥端詳惟是身心歸一也
工律立法三
植種丘 泡復於池 茶之現烈 拓之於夏 擔之於手 睬之於碗 蒙動太間 山無法份 想小春荒 懷小秋儉 丘池三碗 百態三狀 行走謾語 惟是錯節也
工律立法四
植種窪 濁足於渾 茶之照澤 持之於秋 扭之於口 暴之於缸 胡嘬敬歡 水無乳色 敬微夏苦 惘微冬輯 淡而尖羈 勞而非果 薄暮知禍 蕭於寡 惟是欺心也
工律立法五
合天地而唯一 成佛者之靈光 靜手起葉 三五更聽 母食中指 並節與寸 注指 展於鼏
工律立法六
駕爐三尺 竹炭首 木柴次 後草皮 生火明 聞火近 細雪水 山泉水 一壺五咕 中碗五啾 得線溫而入 門火停 昴時限 聞而品
工律立法七
琉器仁 石器德 青器情 木器殘 陶器和 訪喁間成 無枯則生
工律立法八
先瞌羈人 再噶器 倉儲別光 瘦無碎雜 炕爐下 壺台中 具器上 復以匹巾
工律立法九
惟工時 明工理 工到山則意到水 工到水則意到身 泡壺山水 盡收一壺 是春非春 輕風一孔 千山萬秀 放收間 天地寬也
工律立法十
艱工而長 厚工而睦 茶法之工 內練載年 十有九工 細睹物 愛吾物 工中大小 相安也
心律立法一
生者為生 死者殃死 身殃心死者 無茶 生傷心生者 無茶 徒之記生者 無茶 惟生死一毛 鄙生死其中者 茶伴而厚之
心律立法二
舉財加義 其欺心足 惟財動心 其害心足 淫盜奸匪 蒙世一時 其恥心足 此茶法遠矣 遁無持 掛無寄 愛無限 誠無毒 此茶法近矣
心律立法三
言之忠 行之正 樂載心 昌旺及也 小克小欺 茶曉道中人 壽無久遠也
心律立法四
止戈之人和 呈攻之人嚃 君子置茶 利賀三秋 小人奸心 為後不仁 因果之內 必有禍殃 奪名奪利者 法送斷後 惟心無盜蠅 茶法自報
心律立法五
學蒼天而愛蒼生 習凡塵而助眾物 習茶 大庸者不能 大學者則為之 習法 大惡者淫心取財 大善者慈悲助弱 此為天道之結也
心律立法六
修及人物 厚人 修及草木 厚天 修及凡心 厚世 人有道 法有道 茶法 靜佛靜清也 還道乃人終 茶中品 人清靜 參禪悟 千古文 始終迴環 有始有終也
心律立法七
茶之大章 莫如一脈 土若砣經 黑白通心 碗若石經 進出通心 琉若冰經 冷熱通心 杯若磐經 里外通心 壺若金經 上下通心水若柔經 強弱通心 火若炊經 衰榮通心 木若棧經 春秋通心 凡舉善暗欺者 心通氣垂 惟大道之恥 凡義善明愛者 心障氣通 惟大道之心
心律立法八
因誠則明 因明則智 心者 灼之金也 取大巧 功大世 圓大德 舒大器 惟是宣人孺 哲人執茶歸 學人持茶來聖人拈茶譜 道人揀茶嚦 素人援茶昌 奸人拔茶財 是以茶法之至也
心律立法九
早到春赤 枯骨苛虹 衣祿奇楔 淡然世炎 莫為蒼茫 生無上法 死無下災心法之法 律立為本 昔往年輪 牧而天行 智品之頑 犬鳴峰間 度生追水 芳流佛典
心律立法十
峨眉茶道精神
接著昌福禪師又在分律立法一中講道:“初為水,晨練一草。次為茶,晨練一勞。三為壺,晨練一事。四為人,晨練一了。序式一:問茶,通虛則悟,也道。序式二:靜寂,清戒則還,也道。序式三:焚香,忘心則入,也道。序式四:鳴樂,凡塵則去,也道。序式五:滌壺,冥思則為,也道。”這一節為參禪悟道明確了首要的標準茶法思路。
在分律立法二里,昌福禪師十巧妙地將修法之人的各種心態擺出,便於洗淨身心,他講道:“氣,生氣不生,則動。神,來神不解,則問。韻,承韻不著,則補。定,世定不平,則安。
在《峨眉茶道宗法清律》的最後一章的第六節里,昌福禪師將世間萬物的性格包羅其中,表達茶道始於人道,還原於人道,他講道:“修及人物,厚人。修及草木,厚天。修及凡心,厚世。人有道,法有道。茶法,靜佛靜清也,還道乃人終。茶中品,人清靜,參禪悟,千古文。”
昌福禪師創立的《峨眉茶道宗法清律》精神在佛門中廣為使用,得法者很多。其人水合一、人茶合一、人壺合一、天人合一的四大茶品、茶人、茶道、茶事理念,攬天地山水、人文性情於一體。昌福禪師說:“得上苑之風,落上東之水,取下儀之器,集下沉之禮”,這應該是茶道的最高法境。有“合天地而唯一,成佛者之靈光”的特徵。從這一觀點上看,昌福禪師對茶道理解是大氣而又現實的,只有得天地人和,才有格律談茶道,這個本位的法理都沒有,談茶可能就是一種小器。
再則,用昌福的觀點來看,要求別人怎么處事為人,不是茶道講的,教人怎樣用茶也不是茶道講的,評述自己靜心也不是茶道所要表達得全面的,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八個字讓多少人學到老死都沒有學通,那么茶道應為什麼理念呢?昌福禪師說:學蒼天而愛蒼生,習凡塵而助眾物。這裡說到“學蒼天”和“習凡塵”其意重在包羅萬象,所以昌福禪師在其宗法立五里指出:“習茶,大庸者不能,大學者則為之”,按他的意思應理解為:茶道,不是誰都能學,也不是誰都能做到,好比“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一樣,不是用來做擺設好奇,不是喊出來標榜自己用的。
昌福禪師在借鑑原峨眉山道家學派的觀點上,更深度地將天視為誠,將人視為明,“因誠則明,因明則智”,這正好是的道文化的經脈之一。在總結和綜合當時中國各家學派的文化精神基礎上,將峨眉茶道的精神立足於——智。這符合破除唐朝大量的道教神學——玄。
演哲大師曾問他的茶友:“攬盡三千佳茗,誰解箇中真味?”茶友無言以答。後來演哲大師在修正《峨眉茶道宗法清律》時,將自己一生的品茶心得補了進去,他說:“古往今來,因茶生道而多能;因茶生佛而多善;因茶生心而多緣。正所謂靜心者——智、平心者——德、修心者——才、養心者——健、問心者——達。”這是演哲大師對茶與人之間的悟語。他還在《茶之緣》一書中寫入了“問茶與上與中與下,共聚一統時隱時現,忘家什、淡衣帛,出形入境,問得三春滿人間。”的品茶哲理。他提出的茶道精神為:智、德、才、健、達五元素。後來金剛石將峨眉派的“造型”精神改為現代語言:“峨眉派茶藝表演藝術,講求法度嚴謹,手眼一氣呵成,形神一脈相通,表演以形影相隨為第一境界;以得心應手為第二境界;以得意忘形為第三境界。觀者需心平氣和、意無雜念、屏聲靜氣、調和呼吸,於一招一式中體悟行雲流水的杯中謁語,表演以配合精巧而至上,以動作連慣而至心,以群英共舞而至尊。”
2003年,經金剛石反覆研究,放棄當今多數茶道學者們提出的“和、清、靜、寂”等等不太現實的現代人生活方式茶道精神要求。列出峨眉派的茶道精神就是“智、美”,不以傳統認識為標準定論。前賢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列智和形為核心精神,說明是有遠見的。為人提供智慧或美感就足夠了,不必要求境界太高,那是容易出現曲高和寡的結局。
峨眉茶道傳人
峨眉茶道歷代傳人
1代:公元845年間遇仙洞昌福禪師創立《峨眉茶道宗法清律》
2代:公元881年間萬年寺隆元法師主持峨眉茶道
3代:公元953年間萬年寺能明和尚主持並編寫《峨眉茶法法歷》
4代:公元959年慧燈庵大中律尼主持峨眉茶道
6代:公元1016年遇仙洞仁空法師主持峨眉茶道
7代:公元1023年聖水台聖雲禪師主持峨眉茶道
8代:公元1080年聖水台果悟大師主持峨眉茶道
9代:公元1122年聖水台果然禪師主持峨眉茶道
10代:公元1140年伏虎寺果德律僧主持峨眉茶道創寫茶法傳《茶之緣》
11代:公元1156年寶覺庵常晨尼姑主持峨眉茶道
12代:公元1197年解脫庵普龍禪師主持峨眉茶道
13代:公元1222年解脫庵常申和尚主持峨眉茶道
14代:公元1276年解脫庵常玄禪師主持峨眉茶道
15代:公元1311年萬年寺常圓大師主持峨眉茶道
16代:公元1374年萬年寺常樂大師代授峨眉茶道
17代:公元1403年萬年寺白水律僧代授峨眉茶道
18代:公元1455年萬年寺別通和尚代授峨眉茶道
19代:公元1511年萬年寺別祥大師代授峨眉茶道
20代:公元1555年聖積寺別傳禪師主持峨眉茶道
21代:公元1601年聖積寺別空和尚代授峨眉茶道
22代:公元1618年聖積寺別雲禪師主持峨眉茶道
23代:公元1623年降龍院元太禪師主持峨眉茶道
24代:公元1652年降龍院元亨禪師主持峨眉茶法
25代:公元1689年華嚴寺明慧禪師代授峨眉茶法
26代:公元1713年華嚴寺淨塵大師代授峨眉茶法
27代:公元1745年華嚴寺淨真和尚代授峨眉茶法
28代:公元1767年華嚴寺智光大師代授峨眉茶法
29代:公元1819年報國寺圓德禪師代授峨眉茶法
30代:公元1862年清音閣演有和尚主持峨眉茶道 創寫茶事傳《生錄》
31代:公元1877年雷音寺政元大師主持峨眉茶道
32代:公元1889年轉由祥魁居士俗家弟子於寶光香堂代授峨眉茶道
33代:公元1923年澄海居士俗家弟子於寶光香堂代授峨眉茶道
35代:公元1981年白龍寺寬靈主持峨眉茶道
36代:公元1993年轉由寬輕居士俗家弟子於暢書堂代授峨眉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