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林蛙

峨眉林蛙

峨眉林蛙(學名:Rana omeimontis)是蛙科、林蛙屬的兩棲動物,中國特有種。頭長略大於頭寬,吻端鈍尖,吻棱明顯,鼓膜為眼徑的2/3,犁骨齒列短。前肢較粗壯;指端圓;無指基下瘤;掌突3個,內掌突大,外側2掌突小,分開或相連。後肢長,趾端圓;趾間蹼發達;外側蹠間蹼達基部;關節下瘤小而明顯;內蹠突長橢圓形,明顯隆起,有外蹠突或不明顯。皮膚光滑,雄蛙一般無疣或有小疣粒,雌蛙背面及體側常有少數圓疣;背側褶細窄而平,由眼後方直達胯部,在鼓膜上方不彎曲;口角後的頜腺細窄;顳褶不顯。體腹面光滑。繁殖季節雄蛙背面及體側一般為綠黃色、草黃色或綠灰色,上有淺棕色或深灰色小點。

峨眉林蛙生活在海拔250-2100米丘陵、山地的草叢、灌木和森林地帶。非繁殖期多營陸棲生活,常在林間灌木、草叢下或林緣的農田內活動。以膜翅目、鞘翅目、半翅目、鱗翅目、直翅目和雙翅目等昆蟲為主要食物。分布於中國甘肅、四川、重慶、貴州、湖南、湖北。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

動物學史

峨眉山的林蛙原定名為日本林蛙Rana japonica)。劉承釗等(1961)將四川峨眉山的標本歸於日本林蛙指名亞種,並進行描述,但在文中指出:峨眉山標本和江蘇省蘇州之標本在體形大小和色斑上有顯著差異。Liu(1950:286)和Maeda et Matsui(1990:47)先後提出日本林蛙的模式標本產地僅限於日本,在中國的居群與日本的居群不同。葉昌媛等(1993)辨剃霉重將峨眉山的林蛙從日本林蛙中分出定名為峨眉林蛙。

形態特徵

  • 成體
雄蛙體長60毫米(最大達75毫米),雌蛙67毫米體長左右(最大達73毫米)。頭長略大於頭寬;吻端鈍尖,突出於下唇;吻棱明顯;鼻孔略近吻端;眼間距小於上眼瞼寬或鼻間距;鼓膜為眼徑的2/3;犁骨齒列短,位於內鼻孔前緣連線略向內後方傾斜。
前肢較粗壯;指端圓;指長順序3、1、4、2;關節下瘤發達;無指基下瘤;掌突3個,內掌突大,外側2掌突小,分開或相連。後肢長,前伸貼體時脛附關節達鼻孔前面;左、右跟部相重疊;脛長超過體長之半;足比脛長;趾端圓;第三、第五趾等長,達第四趾的第二、第三關節下瘤之間;趾間蹼發達,雄蛙的蹼在內側3趾的外緣及第五趾的內緣達趾端,其缺刻淺,雌蛙的蹼略小;外側蹠間蹼達基部;關節下瘤小而明顯;內蹠突長橢圓形,明顯隆起,有外蹠突或不明顯。
皮膚光滑,雄蛙一般無疣或有小疣粒,雌蛙背面及體側常有少數圓疣;背側褶細協射囑窄而平,由眼後方直達胯部,在鼓膜上方不彎曲;口角後的頜腺細窄;顳褶不顯。體腹面光滑。雌蛙一般有外跗褶,雄蛙的不顯。
生活時顏色變異大。繁殖季節雄蛙背面及體側一般為綠黃色、草黃色或綠灰色,上有淺棕色或深灰色小點;從口角後開始,向後經過鼓膜為三角形黑斑;有的個體在兩眼間有橫黑紋;背部及體側的小疣上及其附近常有黑點,個別標本的肩部有黑色“八”形斑;背側剃店褶或其外緣有黑色細縱紋;四肢背面一般有黑橫紋,其寬窄變異大。腹面乳黃色,少數標本咽喉部譽匙婆歡有不規則灰色斑點。液浸標本背面為棕褐色,斑紋清晰;腹面白色。
  • 第二性徵
雄蛙前肢強壯,第一指上灰白色婚墊極發達,可分為4團,基部2團大,上面密布白刺粒;體背、腹兩側均有雄性線;無聲囊
卵粒以卵膠膜彼此粘連成團狀;卵徑1.8-2.0毫米;動物極黑棕色或棕褐色,植物極褐色或灰白色,外包兩層卵膠膜。
  • 蝌蚪
生活時體背面橄欖灰黑色,尾部臭只寒色略淺,密布不規則紫黑色斑點;第28-37期蝌蚪頭體長17毫米左右,尾長為頭體長的2倍。尾肌弱,尾末端細尖或鈍尖;唇齒式多為Ⅰ:2+2/1+1:Ⅱ,少數為Ⅰ:3+3/1+1:Ⅱ下唇乳突一排完整,兩側有副突。新成蛙18-20毫米,背側褶清晰,背側及體側小疣多。

近種區別

峨眉林蛙與鎮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外形相近。鎮海林蛙體相對較小,雄蛙體長40-57毫米,雌蛙體長36-60毫米;乘槓立背側褶在鼓膜上方略彎;雄蛙婚墊灰色,基部者不明顯分為兩團;繁殖期在12-4月。

生活習性

峨眉林蛙生活在海拔250-2100米丘陵、山地的草叢、灌木和森林地帶。非繁殖期多營陸棲生活,常在林間灌木、草叢下或林緣的農田內活動。以膜翅目、鞘翅目、半翅目、鱗翅目、直翅目和雙翅目等昆蟲為主要食物,也捕食蜘蛛綱、環節動物和軟體動物等,偶爾吞食少量的植物枝葉或草籽。

分布範圍

峨眉林蛙是中國特有種,分布於中國甘肅(文縣)、四川(廣元、青川、南江、平武、萬源、汶川、安縣、都江堰、彭州、寶興、天全、大邑、樂山、峨眉、洪雅、屏山、雷波、瀘縣、長寧、馬邊、宜賓、江津、合江、古藺、峨邊、筠連、岳池、南充)、重慶(城口、巫溪、巫山、奉節、開縣、萬州、重慶北岸、北碚、大足、江津、南川、秀山)、貴州(畢節、貴陽、綏陽、務川、德江、金沙、印江、江口、松桃、雷山、貴定)、湖南棵端譽(桑植、大庸、沅陵、城步、新寧、江永)、湖北(利川)。
峨眉林蛙分布圖峨眉林蛙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成蛙大量群集到水坑、水溝、水塘和林緣的稻田等靜水域以及山溪的回水處之淺水區抱對產卵。秋季為其繁殖期,但因地區差異而略有差異,如在四川峨眉山為8月底至9月中旬左、右,此期間氣溫20-25℃,水溫17.5-22℃;重慶北碚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左右,可因當年氣溫的變化而提前或延後約10天;此期間的氣溫和水溫為20℃左右。2008年10月8-9日的雨後,在四川蒲江發現數千隻峨眉林蛙群集在水塘雜草叢中配對產卵。雄蛙較雌蛙先進入產卵場;黃昏後,雄蛙常發出“呱呱呱(guǎ)、呱呱呱”的叫聲,雌蛙遁聲而至。配對活動高峰在19:00至次日3:00,抱對為腋胸位。配對後多選擇3-10厘米深的淺水區為產卵場所,水深超過30厘米的很少,水的pH為6.5-7.0,抱對時間的長短不一,多數在8小時左右即可產卵,有的長達24小時或更長時間方可產卵。排卵時間集中在每天的3:00-8:00,以3:00-6:00為最多,個別的也能在白天產卵。產卵完畢,雌、雄蛙即分離。繁殖期中的產卵高峰一般維持10天左右,初產卵群呈團狀,沉沒隨著胚胎的發育,卵團逐漸變為中部凸起的盤狀。卵團含卵800-2300粒。蝌蚪在水坑、水溝、池塘或水田等靜水域內生活,當年不能變態,可在水底越冬,於翌年5月間蝌蚪後肢長4毫米左右。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峨眉林蛙的有益係數為62.4%,對防治農林害蟲有一定作用。
卵粒以卵膠膜彼此粘連成團狀;卵徑1.8-2.0毫米;動物極黑棕色或棕褐色,植物極褐色或灰白色,外包兩層卵膠膜。
  • 蝌蚪
生活時體背面橄欖灰黑色,尾部色略淺,密布不規則紫黑色斑點;第28-37期蝌蚪頭體長17毫米左右,尾長為頭體長的2倍。尾肌弱,尾末端細尖或鈍尖;唇齒式多為Ⅰ:2+2/1+1:Ⅱ,少數為Ⅰ:3+3/1+1:Ⅱ下唇乳突一排完整,兩側有副突。新成蛙18-20毫米,背側褶清晰,背側及體側小疣多。

近種區別

峨眉林蛙與鎮海林蛙Rana zhenhaiensis)外形相近。鎮海林蛙體相對較小,雄蛙體長40-57毫米,雌蛙體長36-60毫米;背側褶在鼓膜上方略彎;雄蛙婚墊灰色,基部者不明顯分為兩團;繁殖期在12-4月。

生活習性

峨眉林蛙生活在海拔250-2100米丘陵、山地的草叢、灌木和森林地帶。非繁殖期多營陸棲生活,常在林間灌木、草叢下或林緣的農田內活動。以膜翅目、鞘翅目、半翅目、鱗翅目、直翅目和雙翅目等昆蟲為主要食物,也捕食蜘蛛綱、環節動物和軟體動物等,偶爾吞食少量的植物枝葉或草籽。

分布範圍

峨眉林蛙是中國特有種,分布於中國甘肅(文縣)、四川(廣元、青川、南江、平武、萬源、汶川、安縣、都江堰、彭州、寶興、天全、大邑、樂山、峨眉、洪雅、屏山、雷波、瀘縣、長寧、馬邊、宜賓、江津、合江、古藺、峨邊、筠連、岳池、南充)、重慶(城口、巫溪、巫山、奉節、開縣、萬州、重慶北岸、北碚、大足、江津、南川、秀山)、貴州(畢節、貴陽、綏陽、務川、德江、金沙、印江、江口、松桃、雷山、貴定)、湖南(桑植、大庸、沅陵、城步、新寧、江永)、湖北(利川)。
峨眉林蛙分布圖峨眉林蛙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季節成蛙大量群集到水坑、水溝、水塘和林緣的稻田等靜水域以及山溪的回水處之淺水區抱對產卵。秋季為其繁殖期,但因地區差異而略有差異,如在四川峨眉山為8月底至9月中旬左、右,此期間氣溫20-25℃,水溫17.5-22℃;重慶北碚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左右,可因當年氣溫的變化而提前或延後約10天;此期間的氣溫和水溫為20℃左右。2008年10月8-9日的雨後,在四川蒲江發現數千隻峨眉林蛙群集在水塘雜草叢中配對產卵。雄蛙較雌蛙先進入產卵場;黃昏後,雄蛙常發出“呱呱呱(guǎ)、呱呱呱”的叫聲,雌蛙遁聲而至。配對活動高峰在19:00至次日3:00,抱對為腋胸位。配對後多選擇3-10厘米深的淺水區為產卵場所,水深超過30厘米的很少,水的pH為6.5-7.0,抱對時間的長短不一,多數在8小時左右即可產卵,有的長達24小時或更長時間方可產卵。排卵時間集中在每天的3:00-8:00,以3:00-6:00為最多,個別的也能在白天產卵。產卵完畢,雌、雄蛙即分離。繁殖期中的產卵高峰一般維持10天左右,初產卵群呈團狀,沉沒隨著胚胎的發育,卵團逐漸變為中部凸起的盤狀。卵團含卵800-2300粒。蝌蚪在水坑、水溝、池塘或水田等靜水域內生活,當年不能變態,可在水底越冬,於翌年5月間蝌蚪後肢長4毫米左右。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峨眉林蛙的有益係數為62.4%,對防治農林害蟲有一定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